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2012-12-14

[中华文化学习讨论] 如何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2-12-14 10:11 编辑

一、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先熟悉古诗文,感受古诗文之美之精炼,感受古代语言文字与现代汉语的不同。先唐诗,再其他简洁的古诗,然后宋词。古文方面读《古文观止》和“唐宋八大家”的选集。历史方面没必要直接读《史记》、《资治通鉴》,可以看看林汉达的书、《吴姐姐讲历史故事》等等,如果对某个时期、某个人物感兴趣,再去读有关的专著,比如《秦始皇传》、《朱元璋传》等。最后再进入到传统思想的研读,去把握儒、释、道的精髓。因为传统思想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孩子太小,会先入为主,等有了分辨能力之后再学更好。我不赞成从《三字经》等开始传统文化的启蒙,因为其中有关思想的方面太艰深,而且也有需要批判的地方,至于历史方面,太过简约,还不如读今人的著作更全面更有趣。《三字经》在古代很有价值,因为有它存在的社会氛围,但在今天意义就不大了。

二、不要过分苛求。古文本身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但毕竟它是一种被淘汰的表达形式,没必要对孩子做太多要求。能够直接读懂比较浅显的文字,而深奥的文章需要借助前人的注疏和工具书进行阅读,大部分学者也是这样做的。比较经典的诗文或段落可以背诵,但这个背诵不是在毫不理解的前提下进行的。在理解中背诵,在背诵中理解,这样记忆就比较牢固。很多有价值的地方没必要背诵,熟读即可,有深刻印象,以后用到时可以再去查原文。至于古文写作就算了吧,这不是必须的,能够比较凝练准确地运用现代汉语写作,就已经很好了。

三、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没必要仅仅拘泥于语言形式之上,因为有那么多方面需要我们学习,古文只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单纯地对古代文学感兴趣,没必要全部直接阅读原典。中国典籍浩如烟海,人穷其一生又能读多少,更何况我们还有那么多现代文明成果要学习。而且中国的古文简奥难懂,费时费力,投入与产出严重失衡,有这工夫可以多读很多书。对于历史和思想方面,读一读当代人的研究著作了解一下就很不错了。比如想了解一下苏轼,可以读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没必要直接读《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之类的,学者们也不一定都通读了,往往是用到哪个地方就查哪个地方。想了解一下《周易》、《论语》、朱熹、王阳明等等,看看研究他们的专著,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把握其主要思想。你让一个小孩子读《周易》100遍、1000遍又能有什么体会?如果让我给他讲上一个小时《周易》,保证他马上豁然开朗,比浪费几百个小时在上面不好吗?即使是研究人员,也不是都读原典,很多都是拿过二手的来用,对于自己要研究的东西,则需要下功夫读原文。小孩子尚未达到这个地步,读那么多原典,不是好高骛远、拔苗助长吗?

四、泛观博览为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孩子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广泛阅读,开拓自己的视野。对很多问题了解个大概即可,没必要一句话一句话地仔细研读,非要搞通意思到底如何。古人的思维方式是直观感性的,不像西方那样注重逻辑分析,再加上文字简洁深奥,导致很多东西表达含混不清,让人怎么理解都行。此外,中国的好多典籍本身就是圣贤的言论选集,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下说出的,很多都是“因材施教”、“随处指点”,难免前后矛盾、表述不一。如果光揪住一点不及其余,往往很难有全面的了解。所以,小孩子学习传统文化,无需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地去学,从整体上把握某个人物、某篇文章的思想即可。至于某些疑难、含混的地方,完全可以略去不讲。非要把后人对经书的注释都搬出来给孩子讲,实在没有必要,就像孔乙己知道字有多种写法一样没有任何意义。有些古代学者把一生都花在考据经书中的某几个字上,精神倒是可嘉,可价值又何在?这根本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精神。

五、既要继承也要批判。今天我们是站在古今中外的交汇点上,高度是前人所没有的。对传统文化,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的原则,有分析有批判地去学习和借鉴,其中的糟粕一定要十分警惕。让小孩子从小接触传统文化更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不能不加分辨地去全盘接受。那种把《论语》、《周易》等等从头读到尾,不给孩子以说明、分析的方式,实在是要不得。学不好传统文化对于生活在现代的孩子们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过多地浸淫于传统文化之中,则可能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影响。今天的孩子有很多可学的东西,传统文化接触一些就行了,没必要特别深入。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感谢你!
5721 查看 5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xianyun0403

    2012-12-14 08:54:04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栉雨夜

    2012-12-14 09:00:51 使用道具

    内容比形式更重要——赞!
  • 静静427

    2012-12-15 05:09:40 使用道具

    不错,给读经提个醒
  • xcj

    2012-12-15 05:58:15 使用道具

    学习了,谢谢分享
  • 艺霖妈妈

    2012-12-26 22:24:32 使用道具

    感谢您的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