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纯属个人观点,属于争鸣性质。
小学规定以8月31日为6周岁足龄进行年龄划分。这样,一些年底出生的孩子就面临要不要提前上小学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未满三周岁开始上幼儿园全程上完三年的那些孩子家长,多有纠结。
一般而言,尽量不提前上小学。因为上小学要做好几方面的准备,幼小衔接不只是语数的衔接那么简单,还包括日常常识储备、身体发育、心智同步。
幼儿园三年,相对来说,要求松散,在低要求下伴随低期望值,孩子的差距大家都会一笑置之,也会找各种理由借口自我安慰和安慰别人。到了小学,孩子就不再是孩子,是学生,要求逐步走高,特别是中国应试环境下的小学生涯,几乎等于流程化、模具化培养,要求高并且不会再给你自我安慰的所谓年龄小这个理由有任何生存环境,在老师、旁人看来,大家都是一年级,就是一般大小,要求都一致,达不到要求就是不可原谅或者接受的。高要求下的高压力,是任何家长都逃避不了的。
能够提前上学的,有这么几个要素。第一,家庭早教比较系统,孩子在各方面特别是心智成熟度上能跟上的,知识还是其次。第二,上小学后仍然注重家庭教育的,而不是丢给学校者。第三,潜规则就是后门能允许你提前上学者。
所以,想提前上学,一定要问自己准备好了吗?以及孩子准备好了吗?两个答案都清晰而不心虚,倒也不介意部分走提前上学的路子。
有的人说,以前我们小时候提前上学的,成绩还更好,并没有弱势。其实,那个时候的早教基础差距是非常巨大的,和现在普遍的早教是不同的。但是即便那个时候,能够提前上学的,多数是优秀的家庭培养的方式,比如老师的孩子很多就提前上学。另外,这些孩子的优秀没有持续性或者突出的特征。更多的优秀表现在小学阶段,到了初高中还有几个低龄特别优秀的。说明即便家庭重视教育,低龄组早期优秀,后期也没有优势了。当然,同龄组里面,早期优秀,后期优秀者较常见。
有的人说,我家孩子都会,幼儿园并不比同学差,早点上没问题,最多我们多花点点心思,多一点点宽容。什么都会,很多人往往是被假象迷惑,不论是家庭进行幼小衔接的语数知识教育还是幼儿园阶段过早介入,都不代表什么都会,填鸭和灌输,本来就有一定的早学早厌学的风险,现在的会需要更好的引导而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笑不了多久的大把人在。在小学里面,三年级之后才开始分化。幼儿园阶段什么都会,也不过是保证了你一年级的一年优势而已。这个优势是否可持续,持续时间多久,跟孩子心智成熟度有很大关系。越小的孩子,差几个月差半岁,心智成熟就可能有明显差距。一个苹果,全红熟透,才是真的熟。只一点红,其他还青着,拥有的人觉得不错,别人看着却不会稀罕。
因为小学和幼儿园整个生存环境、学习压力、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对于年底的孩子,父母要慎重对待提前上这个问题。今时不同往日,大家的起点都高,孩子突出不突出,不在是会什么程度的加减法、多少英语单词、背诵多少诗词、认、写多少字会多少拼音,这些丝毫没有值得骄傲的,也不是后续能不能跟上的决定因素,关键还是身体素质和品德性情的成熟。心智成熟高,成绩差点也是一时,家长往往看得最清楚,也最不在乎这样的孩子的一时成绩。
该贴已经同步到 93776940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