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心理吗?孩子心理健康吗?孩子是否需要被关注?这个题目可能起得大大了,是个令我震撼的问题。小小的人儿,你心里怎么能装这么多?不要再说他就是一个小孩子,他懂什么呀,其实他什么都懂。
先说说这幅画,现在的教育理念是孩子的画与内心是直接关联的,她可能不会说,但是也可以画,芽芽没有上过任何的美术班,但是下笔如有神。
最近一段时间芽芽没有上学,起初是哭闹,被我暴力的扔进幼儿园,这个举动完全把孩子吓坏了,本来是他内心遇到了问题,却被我引发了一系列的大问题,还好,发现了。被扔进幼儿园,家里有一书,叫死亡,还是粗暴,大约是死忘吧,里面提到,小朋友上幼儿园的时候,总是担心妈妈会不会下幼儿园就不来接我,妈妈会不会不要我了? 这本来是一种正常的担心,现在被我暴力的的进幼儿园变成了对幼儿园的恐惧,对班里的恐惧。果断在家休息,不去了。还自由给孩子。慢慢孩子打开了心窗,芽芽说我最害怕我们班的生活老师,尤其害怕班主任和代课老师都不在班里的时候,生活老师吵我们很厉害。我很害怕他。过了几天,我跟芽芽说你很害怕你的幼儿园是吗?咱们画画,你在这边画,我在那边画,我们把害怕的东西画下来好吗?于是我看到上传的这一幅。看着生活老师这横眉怒目的表情,双手插腰,凶神恶煞之情跃然纸上。甚至我马上就能联想到老师在批评孩子时候的语言和语气。简直不寒而栗。
再看看芽芽画的另一个老师,我问芽芽你这两个老师都是笑眯眯的,为什么眼睛不同呢?芽芽解释不出来,我们慢慢来看吧,这区别到底是为什么?这是代课老师,从画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芽芽对每一个老师的细致观察,不要以为孩子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懂,代课老师在这三个老师当中是最年轻的,看样子是20出头,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文静的大姐姐一样,经事不多,被保护的很好,社会经验还很单纯。所以这个老师的眼睛是空的,没有图色,因为她的眼里还没内容。代课老师的脸很瘦很小,所以图上画的也是一样,简直是越看越像。
最后一个老师,眼睛是黑色的老师是他们的班主任,这个老师二十五六岁上下,班主任的脸则稍圆,虽然也是瘦瘦的,但是跟代课老师的脸形截然不同,所以芽芽画的稍圆一些。这个老师做了几年的幼教,相对于代课的老师来讲,他的眼睛里自然就多了一些东西,很自然他的眼睛是有内容 的,所以是黑色。这两个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笑眯眯的对孩子,至少在芽芽心中他们是笑眯眯的。
大约这就是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的真实原因吧?一直以来,芽芽都把自己深深的藏了起来,因为面对妈妈的压力,面对老师的压力,本不该她承受的压力全部落在了他的身上。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有一天,她突然在班里哭了起来,她说她想姥姥了。从那开始应该就是孩子遇到问题的第 一天,而我却视而不见。姥姥很爱芽芽,无条件的接纳芽芽,在孩子遇到委屈害怕的时候,不敢跟妈妈说的时候,她就只能联想到了最亲最爱的姥姥,而姥姥又已经离她而去,五岁的小朋友,怎么能承受这种痛苦呢?我们大人也无法承受,却要让孩子满不在乎,因为他只是个孩子,他什么也不懂,他真的是不懂吗?
了解到了这个因,我忽然理解她了,她心里承受了这么多,他怎么能愿意上幼儿园?他怎么会不害怕妈妈把他扔进幼儿园就再也不来接他了?一切只是因为她不愿意上幼儿园,她哭,老师对他又能怎么样?她哭,连自己最最亲爱的妈妈都这样地自己,又如何能要求老师怎么样?孩子的痛苦,我们家长又真的看见了吗?一切不过都缘于我们自认的上学是学知识,小朋友必须去上学,不上学妈妈没有班上没有钱赚,什么也别吃了。这些不过都是我的理由,都是家长的理由,我们又真正的看到了孩子的理由了吗?他的理由是最不值得理会的吗?
我关掉灯,静静的搂着芽芽,我跟芽芽说:你很害怕是吗?你很害怕上幼儿园是吗?如果你想哭,那么你就哭出来吧。芽芽回答我一句:我不能哭,我们老师说不准哭,就是有眼泪也要忍着不能掉出来。我告诉芽芽说:允许哭,哭是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妈妈允许哭,如果你感觉到痛苦,如果你想哭,就可以哭。只见芽芽一脸痛苦的把头深深的藏在我的胳膊底下,一点也不愿意把头露出来。我不用看,就能感觉到那种来自内心的痛苦。他只 一个孩子,是谁让他痛苦的不愿意把头露出来的呢?难道只怨老师吗?
一下,芽芽说妈妈,我不哭了。我说芽芽,你很想念姥姥是吗?姥姥现在离开我们了,你很难过是吗?如果你想哭,也可以哭出来。芽芽忽然,搂住我,藏在我的胸前,闭上眼睛,一动不动,既像是哭,又像是没有哭,难过过后,芽芽恢复了以往的神情,似乎刚才的事不曾发生过,我都有一个错觉,刚才的事是真的吗?孩子来的快,去的也快吧,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
爱不是给予多少,而是不干涉,或许我以前干涉的太多了,而且都是打着以爱的名义。自从下决心还自由给孩子,就认真的接纳他,接纳他现在还不能上学的事实,没有哪个妈妈不希望 自己的孩子开开心心的上学,没有哪个孩子真的就不愿意学习,他们在生都 善良的,他们都是爱学习的,只是他现在没有这个能力,我愿意陪她。
最近我发现了一些小时候不曾出现的小细节,小婴儿都是喜欢不管拿 到什么先放到嘴里尝尝是什么味道,只有芽芽没有,但是现在他开始了,羽绒服,挨着嘴,他就像小婴儿一样咬咬,围巾咬咬,被角咬咬,我从来都不去干涉她,这是她的愿意,或许是在找回婴儿的缺失的东西?或许是在给修复自己?爱不是给予多少,而是不干涉。
在路边买了东西,从小孩子的心里,美食的诱惑是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的,我愿意不管他那脏脏的手,伸手去拿 ,请不要过多的指责,卫生我懂,可是卫生与孩子的天性比起来,哪个更重要 一些呢?只能说我选择了尊重天性。我愿意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我愿意真心的接纳孩子。把自由交还给他。
今天 早上我问芽芽是否需要我陪她?还是我在客厅里?芽芽说妈妈,我不干涉你,你愿意陪我就陪我,你愿意在客厅就在客厅,我不干涉你。孩子的内心都是趋善的,请放下我们的管教,更不要打着爱的名义。
就在刚才,芽芽便便,我不确定是否冲干净了,因为没有开灯,稍暗,芽芽说我也不知道,然后就走了,我以为这事就到此结束了,待我洗完手走到门口芽芽拉了个凳了过来,他想开开灯确认一下是否冲干净了,我随口就一句干净了,干净了,芽芽听到后,准备 拉着凳子回去,我好后悔,为什么不让孩子自己确认一下呢?为什么我要包办和代劳这么多?为什么我总是要求孩子不能独立?分明还是我。
幼儿园暂时不去上了,我从心里接纳了这件事,也开始不在意别人的眼光和别人的问话,不去上了就不去上了,有什么呢?又能怎么样呢?我想这是我真正的原谅了自己,也原谅 孩子吧?愿我们都好。
请接纳孩子,请还自由给孩子,请不要打着爱的名义。
该贴已经同步到 巧笑嫣嫣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