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3-1-11 08:59 编辑

人的思想总在变化。写过几个有关英语学习理念的帖子后,我一直没有停止思考,这次又整体上理了理,感觉逻辑上严密点儿了。

一个人学习母语的过程,一般都具有两个特征:

第一,在游戏中习得。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是希特勒的同学,曾经拜于罗素门下,其思想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在后期他提出了“语言游戏说”。他认为语言和实在并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语言在不同的语境下具有不同的意义,语言是在游戏中习得的,所谓游戏是和语言相伴随的一套动作。语言的原始形式是和人类其他活动编织在一起的,我们在场景中学会说话,在场景中理解语句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语句逐步脱离特定的场景,话语套着话语,一个词的意义由另一个词或一串词来解释。按照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一种语言的习得是生活实践的结果,语言首先是一种活动,是和其他行为举止编织在一起的一种活动。

第二,由简单到复杂。一个孩子出生,最先理解的是母亲发出的声音和动作,然后是一个个的语词,接下来是简单的句子,最后才是复杂的句子。语言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也同时是孩子思维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实,无论学习任何语言,无论什么时候学习,都毫无例外地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只不过,年龄大一些,从简单到复杂的过渡时间会短一点儿。

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将英语作为母语学习,无疑也要符合上面的两个特征。但是,对于第一个条件,很多家庭是难以企及的。因为一是没有大的英语环境,二是家长英语水平有限,难以提供家庭小环境。可以说在中国本土,百分之九十九的孩子都不会将英语作为母语来学习。因此,拿那剩下的百分之一来谈英语学习,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一般孩子学习英语的方法无外乎听、读、说。这个“说”,不是语言游戏,更多的是自己自言自语,背诵书上的内容。听和读也不是语言游戏,因为这中间缺乏互动,已经脱离了具体的场景,其实质是运用习得的母语进行思维。从这个角度说,英语的学习并不是母语学习。

英语尽管不是母语,但单词的学习是个必备条件,不管你是死记硬背还是多读多看,只有懂得单词才能理解句子。先是简单句子,然后是复杂句子,读的同时再练习听力,听力也才会提高。学习英语应该从哪里开始?最好先读《体验英语》之类的分级读物,从基础一步一步做起,完全弄懂之后再进行下一级的训练。持之以恒,英语水平自然可以迅速提高。

而如果不这样做,从一开始就大量灌输动画片、mp3,读原版绘本,可以说很难奏效。因为一上来就这么复杂,孩子连单词的意思都不知道,整个句子就更不懂了。即使在这些上面耗费大量时间,也很难有成效,即使有些成绩,和投入比起来也微不足道。

但是,这又面临一个问题,从最简单的一步步做起,又使得英语学习大大落后于孩子的思维发展。既然英语非母语,孩子在英语方面的发展自然落后于汉语的发展,也就是落后于孩子思维的发展。在汉语方面,孩子都可以读非常复杂的绘本了,可是在英语方面,还要读每页只有一句话的分级读物。这种落差对于孩子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英语学习很难激发起孩子的兴趣,二是英语学习无益于孩子的思维发展。

孩子不像大人有那么强的自制力、注意力,孩子的学习是由兴趣和好奇心引导的,而孩子对小于自己认知范围的事物缺乏新奇感,也就很难产生认识的冲动。尤其是不断重复地认识单词和句子,更让他们产生厌烦感。这样就很容易把学习变成一项苦差事。尽管有孩子对英语有兴趣,可能表明他在英语学习方面确实有天赋,也或者是习惯成自然,“存在即合理”。

英语句子总是比汉语句子容易,英语文章总是比汉语文章简单,这样英语学习总是落后于孩子的思维,让学习变成一种低水平的劳作,或者说成了体力活,成为一项纯粹的学习,为了学习而学习,没有给大脑带来多少新鲜的养分。比起语文、数学、音体美各门,很难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智力等。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英语真的就是一个交流的工具,它给我们提供不了多少额外的价值。如果想着孩子将来能借着英语混碗饭吃,自可以早启蒙、下大功夫。但如果认为学习英语就是为了交流、开阔眼界,自可以把英语延后到小学阶段再学也不迟。学龄前似乎没有多大必要费功夫在英语上,因为这是人一生中最最珍贵的时期,有很多更有价值的东西在等我们开发呢。而到了小学阶段才真正学起,一是因为过了黄金六年,二是学习成了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三是专注力和意志力都有了很大增强,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条件。

一般的家长不要把英语当成母语,指望双语培养了,还是实事求是地把英语当成一个普通科目来学习。

说实话,在感情上我也愿意给孩子在英语学习上多多助力,但在理智上我又觉得英语学习的确价值不是太大,现在仍处于矛盾的交织之中。理智与情感,到底孰是孰非?
教育观点
19171 查看 243 收藏帖子 (1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93776940

    2013-1-11 01:14:3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93776940 于 2013-1-11 01:25 编辑

    我不得不说,楼主不但在中医中药问题上和我有着近似观点,在这个问题上,和我的观点如出一辙。
    我也很早很早就有这种看法,但是组织不出来这么逻辑严密的文字,所以我每次想表达这层意思,就跟挤牙膏一样,弄半天,自己糊了,意思还是没说清楚。
    另外,我对一些家庭里孩子在英语学习方面的兴趣有我的理解。
    从婴儿期,特别是几个月大开始灌输英语或者双语者,孩子确实有在这方面的很多成绩,有些成绩甚至让很多人惊讶和感叹,被动冠以“牛蛙”的色彩。其实,我个人始终认为,(这种认识来源于我自己的经验引申,非科学依据),这是家长实际上用了一个框框束缚了孩子。孩子需要很多营养素,你如果给他只有某方面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可以让他带来快乐体验的,孩子是会慢慢形成顺服家长的意图,就是表现出在英语方面的“好学不厌倦”。首先,家长给了有限的选择或者比较单一的选择,其次,家长给了孩子在这方面的正面赞扬肯定和积极的体验。
    这无可厚非,问题是我看到了另外一个问题。就像本文楼主所虑,如果这种选择不是必须或者不是最佳的呢?那么,家长这么框定的选择,就有点欲速则不达,并且可能会带来其他方面的阻滞,比如正如楼主所虑,思维和接受程度上的不合拍。
    换个方式说,肯花那些精力的家长,其实教育能力是极大的,如果这种极大,不论把心思花在什么方面,都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出现英文的效果并不奇怪。既然不奇怪,那么,花在哪方面更加好或者说值得呢?
    这就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婴儿期介入双语者,在小学阶段乃至初高中阶段,后势如何?全方面的后势。
    这其实最好是做一个回顾性分析,就能得出答案。
    可惜,从我关注英文板块这么多年来,真的没有看到这方面的回顾,而我曾经发帖或者在回复中,是很希望看到这种回顾的总结帖,以供我们这些刚启蒙者进行前瞻。别人的回顾=我们的前瞻。

    希望借此帖,也再次表达我在这方面的思考。我们带孩子和走棋如出一辙,走一步要看到下几步才好。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xuanxuanle + 30 感谢你!
  • 一笑而过

    2013-1-11 06:00:08 使用道具

    来看看,这些问题我自己也没有想明白。需要追踪调查。并且个体差异会很大吧。
  • 闯妈闯妈

    2013-1-11 06:28:56 使用道具

    93776940 发表于 2013-1-11 01:14
    我不得不说,楼主不但在中医中药问题上和我有着近似观点,在这个问题上,和我的观点如出一辙。
    我也很早很 ...

    总结的很到位,佩服
  • charlenedavid

    2013-1-11 07:23:26 使用道具

    左想右想,时间就过去了。

  • chyu7277

    2013-1-11 07:57:23 使用道具

    我也有类似的想法,只是没有理论思考。
  • firearm_cn

    2013-1-11 08:06:49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上海悄悄

    2013-1-11 08:08:32 使用道具

    粗略看了下,文章前一半说的还可以,后面的越看越摇头。

    为什么从体验开始,“从最简单的一步步做起”,就“使得英语学习大大落后于孩子的思维发展”?就必须“不断重复地认识单词和句子,更让他们产生厌烦感。这样就很容易把学习变成一项苦差事”?

    楼主的关键失误在于,你始终把英语当成是一项学习内容,而忽视了既然语言是一门工具,从学习的最初,哪怕这个工具还比较粗糙吧,也是可以拿来“用”的。

    再说的直白一点,哪怕是只具备体验英语前三级的英语理解能力,也是能配合孩子的兴趣,找到海量有趣的绘本和视听资料的。

    用分级读物启蒙和训练孩子的听读能力,用绘本启发孩子的兴趣和应用的能力,用原版试听补充可理解性的语言环境……英语学习之路完全可以充满乐趣。

    我家是个快5岁才启蒙的孩子,如今的中英文阅读视听水平没有大的差距。孩子对厚厚的原版书也不像我们大人一样先心存了畏惧,于他,英语不过是一扇看世界的窗户而已。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40 理由 收起
    Zada + 20 很给力!
    qinbaoba + 20 很给力!
  • leimingxin

    2013-1-11 08:10:46 使用道具

    我家孩子每天不看点英文都不习惯了,呵呵
  • 普普123

    2013-1-11 08:17:42 使用道具

    首先,个体差异不一样,所以造成的结果也不相同,否则不会有那么多的牛娃和困惑的家长了,另外,家长的心态要摆正,很多家长期望值太高,接触英语就感觉孩子一定能学或说得很好,但过一段时间发现不能跟牛娃比时,就自怨自艾了,所以全当给孩子培养语感,让他今后的英语考试之路较轻松,这样想,境界就不一样了。
  • xuanxuanle

    楼主 2013-1-11 08:26:5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3-1-11 08:27 编辑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3-1-11 08:08
    粗略看了下,文章前一半说的还可以,后面的越看越摇头。

    为什么从体验开始,“从最简单的一步步做起”, ...


    您说的初步学习后再读绘本就有了兴趣,这我不否认,但学龄前达到这一点很难,而且也绕不过学龄前初学英语的痛苦时期。此外,英文阅读的乐趣完全可以用中文阅读的乐趣所取代,而且英文阅读过程中磕磕绊绊,也不都是乐趣吧?就像我现在掌握了英语,但读英语肯定没有读中文乐趣多,体验到更多的享受。
  • 上海悄悄

    2013-1-11 08:34:25 使用道具

    xuanxuanle 发表于 2013-1-11 08:26
    您说的初步学习后再读绘本就有了兴趣,这我不否认,但学龄前达到这一点很难,而且也绕不过学龄前初学英 ...

    学龄前读懂绘本很难?——你是不知道有多少低幼绘本吗?专门画给低龄孩子看,讲给低龄孩子听的?
    而且也绕不过学龄前初学英语的痛苦时期——您要非觉得学啥都是苦,您的观点最好改改,否则孩子真的很难感受到快乐。{:soso_e100:}

    此外,英文阅读的乐趣完全可以用中文阅读的乐趣所取代——真的吗?我真没看到中国有多少适合孩子看的优秀绘本和优秀动画片(千万别跟我提喜洋洋,谁提我跟谁急!)?引进版?或许您可以找两本来,对照原版看看有多少错误和疏漏之处?

    英文阅读过程中磕磕绊绊,也不都是乐趣吧?就像我现在掌握了英语,但读英语肯定没有读中文乐趣大。更加享受。——只能说您离“掌握英语”还有很远的距离。
  • layefe

    2013-1-11 08:35:28 使用道具

    能理解,但不知道怎么解决。
  • 欣然妈

    2013-1-11 08:36:14 使用道具

    为什么非要把语言当成一门学科呢,就是用的工具,既然是用的工具,而且小的时候可以学会,毕竟语言不像数学那样不到一定年纪就不太容易理解,而语言既然是很小就能学会的,为什么不学会使用呢!即使达不到学会使用的程度,但多听多看又有什么错误呢?是降低了孩子的快乐程度呢还是挤占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了呢?可能很多反对学英语的人会举出这两个例子。我要回答的是,第一,英语增加了我的孩子的快乐程度,看汉语书和英语书都让她快乐,看英文动画片更让她快乐,也就是说英语增加了她的快乐感,而不是降低了。第二,关于时间分配问题,即使到小学之后开始学英语,那时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学习,而如果能在学龄前分配一些,这样她在小学期间花在英语时间上的就少一些,这能说是错误的安排?
  • xuanxuanle

    楼主 2013-1-11 08:38:12 使用道具

    93776940 发表于 2013-1-11 01:14
    我不得不说,楼主不但在中医中药问题上和我有着近似观点,在这个问题上,和我的观点如出一辙。
    我也很早很 ...

    你说的我很赞同。
    我发现,真正深入探讨英语很难。我只要一说谈谈理论的东西,就有人都说应该先谈经验。我一说谈谈英语学习中的普遍性的东西,就有人说应该重视差异。我一说谈谈批评意见,就有人说应该爱护和分享。
    说实话,沟通真的很困难。
  • xuanxuanle

    楼主 2013-1-11 08:40:02 使用道具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3-1-11 08:34
    学龄前读懂绘本很难?——你是不知道有多少低幼绘本吗?专门画给低龄孩子看,讲给低龄孩子听的?
    而且也 ...

    如果说我离掌握英语还很远,那学龄前读低幼绘本的就掌握了?有很多乐趣了?
  • 糊涂爸爸

    2013-1-11 08:40:32 使用道具

    我不得不说,楼主和沙发不但在中医中药问题上和我有着近似观点,在这个问题上,和我的观点如出一辙。{:soso_e100:}


    糊涂爸爸于2013-1-11 08:44补充以下内容:
    这是少数牛娃和牛家长和绝大多数非牛娃和非牛家长之间的PK
    牛娃、牛家长们说:何不食肉糜?
  • xuanxuanle

    楼主 2013-1-11 08:45:5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le 于 2013-1-11 09:04 编辑
    欣然妈 发表于 2013-1-11 08:36
    为什么非要把语言当成一门学科呢,就是用的工具,既然是用的工具,而且小的时候可以学会,毕竟语言不像数学 ...


    您说的快乐是内容的快乐,而非形式的快乐,很多时候更关注的是形式,这让孩子体会的可能是痛苦。“英文动画片更快乐”,其重点在动画片,而非英文引起孩子的兴趣。有时候内容的快乐掩盖了形式的痛苦。
  • Zada

    2013-1-11 08:46:3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Zada 于 2013-1-11 15:34 编辑

    您的理论非常适用于像我这种家长英文能力较差(跟自身其他能力相比)的家长,或者,我带她玩点科学,带她玩点摄影,带她无事发呆的看天空,都比带她学英语要轻松很多,所以,我选择了让孩子自由的听一些音频,然后从不给她任何英文学习压力(后来我知道,堆很多书在家也是给他压力了),随她自身发展的很无奈的放养,不是我不想教,是我自己知道,我教不了,我怕把孩子教岔道了,所以,我家现在英文不是强项。学英文也拼爹拼妈,呵呵
    但是,您的理论仅仅适用于像我这类的部分家长,家庭情况各有不同,这个可能要量体裁衣
  • xuanxuanle

    楼主 2013-1-11 08:47:43 使用道具

    上海悄悄 发表于 2013-1-11 08:34
    学龄前读懂绘本很难?——你是不知道有多少低幼绘本吗?专门画给低龄孩子看,讲给低龄孩子听的?
    而且也 ...

    低幼绘本固然很好,但让五六岁的孩子看低幼绘本,孩子可能有不满足感或厌烦感。
  • xuanxuanle

    楼主 2013-1-11 08:50:06 使用道具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1-11 07:23
    左想右想,时间就过去了。

    以前没有好好想过,贸然给孩子进行了英语启蒙,但现在一直怀疑是不是浪费了孩子很多大好时光?凡事还是想想再做更好。
  • 糊涂爸爸

    2013-1-11 08:50:47 使用道具

    6岁小孩看英文低幼绘本,和阅读中文章节书,哪个重要?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xuanxuanle + 20 感谢你!
  • xuanxuanle

    楼主 2013-1-11 08:55:18 使用道具

    Zada 发表于 2013-1-11 08:46
    弱弱的哦想了想,还是来回这个贴,昨天晚上我就看到你在辛苦的码字,由于本人除了这个账号,没有别的账号, ...

    谢谢您的支持。大部分人学英语都达不到母语的程度,都要经历一段痛苦的过程,当然这个痛苦可大可小,视孩子的天赋或者学习方法而定。把英语当作一门科目,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 喜相逢

    2013-1-11 08:56:54 使用道具

    学前有时间多接触没啥坏处,能做到这点的家长,也不会忽视其它方面的教育的,关键就是掌握个平衡,不要顾此失彼。
  • xianyun0403

    2013-1-11 08:56:54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dtxxm

    2013-1-11 09:07:47 使用道具

    这上问题我以前讲得很多,和楼主的观点是相同的,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xuanxuanle + 20 感谢你!
  • 臭蛋妈

    2013-1-11 09:08:07 使用道具

    很幸运的,我加了一个群了,群里大把孩子已经在学龄前熟练得说英语,八九岁时能读大量的原版章节书。我想上学后学英语是无论如何达不到的。理论方面我不想再左思右想了,就想让孩子坚持下去,可喜的是我现在已经看到他给我带来的惊喜。
  • angelany

    2013-1-11 09:10:20 使用道具

    同意楼主的观点。网上的牛娃不了解,身边很多例子,学习越拔尖的孩子,花在学习上的时间相对越少。说明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认知水平很重要。套用专家的说法:“早期经验很重要,不然容易产生三年级现象”。楼主应该也不是说完全不用英语启蒙,启蒙是必要的,度要把握好,花大力气让孩子达到某个程度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可能得不偿失。
  • jing1025

    2013-1-11 09:14:27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seawind

    2013-1-11 09:17:26 使用道具

    主要看小孩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