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里不少家庭开始带孩子用Treasures 这套教材带孩子进入英语学习的初级和中级阅读。 想在这里开一些列的教材使用探讨贴, 欢迎使用教材的家长们一起研究和探讨。 如果你有好的专题, 也可以用我的这种标题格式
如何更好的使用Treasures(N)【你的题目】
或者直接用你自己的题目。
如果参与的家庭多, 且时间也允许的话, 希望能将这个系列延续下去, 并扩展到科学, 数学, 或是社科等多个学科。
--------------------------------------
今天这个算是第一贴, 先来谈谈Treasures每篇课文后面的作者或是画家介绍。
关于这个主题, 过去已经有坛友谈论过, 在这里还是重新谈论一下, 算是这个系列的开篇吧。
因为我们过去用的语文教材中, 很少有这么详细的作者的介绍。 所以, 开始用这套教材的家长往往首先注意到的就是这个特点。 每篇课文后面都有一段, 一页吧, 关于这位作者的介绍。 而且, 用的文字都非常平和, 可亲。 让孩子感觉到, 作者不是高高在上, 远离他们的写出了一些书籍的作者, 这些作者也是普通人, 平易近人, 和蔼可亲。 当然, 在作者介绍这一页, 课本的编辑们也不失时机的将作者的写作意图介绍给孩子们。
为什么要这样介绍作者呢?
介绍作者可以有几个作用,
1, 让孩子进一步的了解书籍。 书籍是怎么来的呢, 是喜欢孩子的作者写出来, 画出来的。 你喜欢这本书吗? 那么, 这位作者还写了其他的书籍, 说不定你也会喜欢, 不妨去找来看一看。 这样就从书, 扩展到作者, 有从作者, 扩展到书籍。。。。慢慢让孩子形成书籍的概念, 让孩子喜欢故事和书籍
2, 让孩子从小就接触作者, appreciate 他们读到的书籍, appreciate写这些书籍的作者。
3, 让孩子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和共识, 书籍和作者是不可分的。 也就是说, 尊重作者, 尊重版权。 从小就培养起一种版权意识。 看到好书, 好的作品, 好的文章, 首先想到的就是是哪位作者创作的。 在未来的学业研究中, 老师还会不断的强调这种版权的理念。 如果孩子要写一些较为正式的文章, 需要引用作品的原文, 需要将原文用双引号括起来。 一般情况下, 老师都要求孩子不能直接抄写作品的原文, 拼成自己的东西。 一定要用自己的话来写, 来描述作者文章的意思, 同时, 要将作品和作者在reference 中罗列出来。 等到未来的写各种研究报告的时候, 都需要参考很多书籍和网站, 都不允许大段的抄用原文, 而只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的concept, 并列出作者和原文的题目。 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硕士, 博士论文和职业论文的写作。
千万不要小看这么一个小小的作者介绍, 里面所蕴含的理念, 是支撑西方能不断有创新的重要基石。 这里不是要孩子记住作者的名称, 作者的其他著作和作品名称, 甚至作者的生辰。。。等知识性次要的东西, 而是在向孩子传达一种理念, 尊重别人的劳动, appreciate别人的作品。 当全社会形成这样一种共识之后, 社会的创造潜力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得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