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大家对《德国立法禁止学前教育 幼儿园不许教专业知识》怎么看哦?

全文如下:

德国幼教专家:中国幼教仍重复着西方昨天的错
    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做学术访问期间,住在湖边的一套公寓里。湖四周是宽阔的大草坪。我习惯坐在附近咖啡馆的凉棚下观察草坪上的人,其中一幕至今难以忘怀:一家子在踢足球,丈夫、妻子、大男孩和小男孩(大约四五岁的样子)。
  出于好奇心我走过去和这一家子聊天。男士告诉我,两个孩子都在上幼儿园,周末带他们出来玩。我问:“你们不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这位男士用不解的表情看着我:“参加什么学习班?”我说:“比如跳舞、体操、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除了奥数,几乎把所有的课程都学了”。男士回答:“我们这里,学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

  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教育专家。他们说,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孩子的动手能力。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幼儿园的教育是免费的。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所以,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希望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别沾沾自喜,因为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实是毁了中国的一代又一代。
教育观点
1161 查看 18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含宝妈

    2013-2-1 13:20:52 使用道具

    阅读不算吧?不是说“阅读从0岁开始”吗
  • mimi-momo

    2013-2-1 13:30:28 使用道具

    贊成呀,學前孩子本就應該盡情的玩耍
  • bigcroco

    2013-2-1 13:32:47 使用道具

    欧州有些国家,好像四五岁就上小学了吧,幼儿园不学东西,小学学呗。这里的幼儿园不学东西应该按孩子年龄定义更好些。
  • jymm

    2013-2-1 13:38:17 使用道具

    上海幼儿园也不允许学东西了,就是上上手工课啥之类的,不过,N多爸妈带着孩子在外面报兴趣班,业余学习。。。
  • 瑞希妈

    2013-2-1 13:53:25 使用道具

    喜欢这类观点争鸣
  • 虫虫波波

    2013-2-1 14:02:27 使用道具

    规则是规则,咱们国家不也是禁止幼儿园小学化吗?可是别的孩子都学,怎办?
  • bigcroco

    2013-2-1 14:09:0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bigcroco 于 2013-2-1 14:11 编辑

    【什么叫“禁止学前教育”?德国法律禁止的是Vorschulen——一种在德国历史上存在过的、专门为升中学而设立的三年制小学,主要服务对象是富裕家庭。德国法律取消了这种收费制私立学校,目的是为了教育公平,而不是什么立法禁止学前教育!】
    上述话是转来的。那个原贴作者早被批的落花流水了。德国的学前教育不是贴中所说的那样,而和中国也没差太多。
  • bigcroco

    2013-2-1 14:12:12 使用道具

    最烦这种去国外溜一圈就回来充美国通、英国通的骗子,还做学问的,严谨点好不好?

    -------------------------------------------

    近年来,汉堡州报名参加学前班学习的孩子数量持续攀升:2009/10学年共有6825个孩子的家长为子女报名学前班,2010/11学年为7559人, 2011/12学年则达到创纪录的8030人。为此,汉堡州教育部将设立392个学前班,比2010/11学年多43个,以保障每个报名的儿童都机会入学。

    汉堡州教育部部长蒂斯·拉贝说, “孩子们通过上学前班,可以为上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尽管报名儿童的数量创历史新高,州教育部还是决定采取措施保障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入学前班学习。”

    学前班人数随小学的社会指数不同而有所不同,社会指数为1和2的小学,学前班定额19人,社会指数为3到6的学校,定额为23人。小学社会指数为汉堡州首创并施行,主要根据一所小学的学生入学条件等综合评估,包括在校生家庭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移民背景以及学校所在城区的周边环境等30多个评测指标,该指数也可以说明一所小学70%学生的阅读能力居于何种水平。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儿童会得到填报的理想学校学前班的位置。如果未获准进入理想学校,教育部门会提供另一所附近小学的学前班位置。许多家长在今年年初就已经收到填报的理想学校的入学通知。没有收到入学通知的家长也得到学校答复函,称设置学前班的组织工作还要持续一些时间,请他们耐心等候。最近这批家长也收到通知,明确了他们的子女将在哪所小学上学前班。

    至于学生家长所希望的理想学校愿望能否被满足,则由教育部门按照相应标准决定。首先是学生德语程度的高低。由于家境不同、父母的文化水平各异、移民家庭等,孩子的德语水平也有不同,加上综合考虑家长是否具备辅导子女学习的能力等,学前班对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分班,主要目的是确保学生在正式进入小学学习后能顺利跟上课程。第二,申请者是否有兄弟姐妹已经在该校就读并且在正式升入一年级后还继续留在该校。第三,家庭住处和学校的路程远近,离学校住处近者优先考虑。这一标准也适用于小学一年级的新生择校和分班。

    在汉堡,许多小学都有充足的教室用于设立学前班,在九所学校还设置移动教室作为过渡用房。另外,学校在扩建或者新建校舍时也必须考虑到设置学前班的潜在场地需求。

  • mickey0909

    2013-2-1 14:15:12 使用道具

    还记得去听一个外教上课 他用自己小时候学的东西 来中国教已经成年的人学口语
  • melody1116

    2013-2-1 14:20:36 使用道具

    德国的孩子真幸福
  • ponderxdq

    2013-2-1 15:00:00 使用道具

    这个帖子话没说清,什么叫专业知识.
         我问:“你们不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这位男士用不解的表情看着我:“参加什么学习班?”我说:“比如跳舞、体操、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除了奥数,几乎把所有的课程都学了”。男士回答:“我们这里,学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
        这个先修学校是个什么,好象也不知道.连内容都不知道,怎么说了


  • joyce00000

    2013-2-1 15:25:10 使用道具

    jymm 发表于 2013-2-1 13:38
    上海幼儿园也不允许学东西了,就是上上手工课啥之类的,不过,N多爸妈带着孩子在外面报兴趣班,业余学习。。 ...

    上海幼儿园不允许教,到了小学,老师又认为你们都会,进度快的吓死人。。让家长自己去外面补课。
    畸形的教育制度就是各管各,没有人来关心,孩子的整个成长。
    管幼儿园的说不准教,管小学的说课程大纲在几个月内必须教完,管中学的说我们要招奥数班出来的尖子生。。

    就像在马路上经常看到,今天要排煤气管道,把路面挖开来。施工完了没几天,又说要排水管,又把路面挖开来。施工完了没几天,又来检修的,把路面挖开来。
  • 相视而笑811

    2013-2-1 15:33:33 使用道具

    古今中外 都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培养
    只是,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国家立法并不能代表太多内容
    关键是孩子家长心中的法则是什么
  • 无影

    2013-2-2 19:52:25 使用道具

         其实真挺烦拿诺贝尔奖获奖数来评判国家教育的,能拿诺贝尔奖的人都已经四五十岁了,在他们读书的时期到底学了些什么,没有人真正研究过。到底是家庭教育造就了他们还是学校教育教导了他们,也没有一个有说服力的标准,凭什么就说现在的教育是有问题的呢?
         国家教育不是用来培养大家的,而是用来培养公民的,学问家绝对不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如果说现在孩子的公民素质低下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这个说的通,但要说没有诺贝尔奖,那怎么说也是四十年前的教育出了问题吧,关现在幼儿教育什么事啊,四十年前中国的幼儿一样是不上培训班的好不好!
  • share

    2013-2-2 21:14:54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yyyyshizi

    2013-2-2 21:51:03 使用道具

    要是这样,在中国那岂不是大批人‘下岗’没饭吃
  • 双城记_

    2013-2-7 23:59:24 使用道具

    不可能不学
  • bluesnow

    2013-2-9 20:32:54 使用道具

    值得思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