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8月8日”,你会想起什么?
五年前的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那时北京的天很蓝,没有雾霾,夜空下盛开的焰火和熊熊燃烧的圣火都让人们对生活充满了期待。
然而,对俄罗斯人来说,却是另一种回忆,关系紧张多年的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终于爆发了战争!原本坐在奥运观礼席的普金总理紧急回国,并迅速决定出兵。《八月八日》正是以这一战争事件为背景拍摄的电影。
有意思的是,影片开头会让观众以为是一部儿童片,小男孩和他喜欢的机器人历经危险,打败黑暗金刚拯救世界,展现的是典型的小男孩的幻想世界。但进入现实,则是复杂的家庭关系:父母离婚;母亲由于与新男友约会甚至耽误了接孩子的时间;父亲则在俄格边境执行维和任务,他相信战争不会爆发,打电话请求前妻让孩子去爷爷奶奶家。
然而战争迅速爆发,手拿维和人员钢盔的父亲及爷爷奶奶被坦克炸死,男孩因奶奶要求“去厨房拿丝巾”而幸免,这一细节让人想到《美丽人生》中的“捉迷藏”游戏。男孩因此身陷险境。此时,与男友发生矛盾的妈妈得知战争爆发风险,决定亲自去救回儿子。
妈妈在战争中的遭遇自然是险相环生,影片中对现代战争中“巷战”的表现非常精彩,感觉比美国的《黑鹰》还好看。最出奇的是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手机视频联系,一开始妈妈只是喊”儿子,儿子”,却得不到回应,后来妈妈想到了机器人,开始向儿子学习“念咒语”,终于得到了孩子的回应。于是孩子幻想中的英雄至此也与现实中的军人英雄合二为一了。按说这是一部主旋律的影片,但导演和编剧却意外地植入了“儿童视角”,既新奇,也很有意味。俄罗斯向来有优秀的儿童文学传统,也有悠久的英雄传统,《八月八日》正是把儿童的英雄视角与成人社会的英雄视角完美结合的一例,是一部可以与孩子一起看的战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