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点半约了某英语机构试听,由于我们是踩着点进门的,所以工作人员刚想安排孩子玩摆在一旁的积木,课程就开始了。结果就是女儿注意力一直在积木上面。
中教为主,不英不美的外教(澳大利亚的)最多就是一点缀,沿袭早教机构的惯例,家长小朋友围圈圈,扔球接球做游戏,抖降落伞up and down。
外教自我介绍是David,中国老师带着大家喊hello 戴维德(a发的是蝴蝶音)
接下来小朋友家长搭火车钻山洞,不知道那个中国老师为什么管那个叫作熊熊住的“cave"而不是隧道”tunnel“。
进到教室上课的时候,就看出差距了,女儿没上过幼儿园,丝毫没有课堂意识,上面中国老师还在用中文讲要家长关手机,她这边就嚷着要”stand up","Play (with) blocks",看到我在后面填表格又大声问“Mommy,what are you doing?",真正老师要她”say one","say spider",她却不予理睬。看到旁边的小哥哥,在玩鞋子,她直接对上面老师说“脱鞋鞋”,跟我说“take off the shoes",我为了息事宁人,把她鞋子脱了了事,哪知道,这边鞋子刚脱,那边集体起立唱跳“eensy weensy spider",我再慌忙帮她穿上鞋子,等上来台其他孩子跟着学歌,她直接跑去点那个互动白板,惹旁边小哥哥跟着学。
外教介绍spider,并用数腿来介绍数字1到8,其中点白板,点出其它”dragonfly","ladybug"之类,也只字不提,只是说“it's not a spider",一笔带过。
带着孩子喊口号似地大声说单词,结果连”spider“重音位置都读错了,还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连我在旁边都要坐不住了。
做手工的时候教孩子用毛条穿过打孔机打的小孔,外教为了简单省事,直接教孩子put it "in",而不是“through”
总得来讲,女儿对来上课的小姐姐小哥哥和玩具的兴趣远大于课程本身。后来看了课程顾问的KS课程介绍,发现这一年的内容无非是简单字母和单词之类,但女儿已经都会了。
一节课60分钟下来,时间不短,信息量不大。喊口号学单词,而没有实际应用的机会,机械低效,再加上一周两次,一次一小时,相信没有家长监督,一年下来学的和忘的基本上可以相抵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