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木瑶 于 2013-3-4 16:02 编辑
以你为荣
曾几何时,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父母育儿过程中最嘹亮的战歌。当爹当娘的把儿女的一生比做遥遥的跑道,亲身加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儿女成长的道路上摇旗呐喊,领路导航,甚至恨不得背着抱着拉着拽着他们跑。如果有旁观者,这千军万马观众与运动员共同竞技的场面该是一场多么滑稽的闹剧啊!这场起跑线上的争夺,有这么残酷有这么重要有必要这么不遗余力的全员参与吗?
跑在前面,家长会说:“不能回头,一直向前,去追比你更快的!”那落在后面的,更是悲催:“不许停下!你怎么这么慢!”于是这一场比赛变的无比的艰辛,充满了汗水泪水,弥漫着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我亲爱的孩子们呐,这就是你们应该享受的童年吗?那些欢乐,那些眯着眼睛看太阳,张开双手抱自然的乐趣,到哪里去了呢?
周弘在《赏识教育》一书中说:“不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让孩子输在终点线上”。
一语惊醒梦中人啊!静心思索,生命与生命相连,历史与历史轮回,这一切,仿佛都是个圆。有时候,孩子看似走地很慢, 其实,也许,他正走在前面。
我的孩子最喜欢驻于观察雨后蜗牛在湿淋淋的地面上慢慢的爬,而把繁重的功课抛在了脑后。但这也许就是他心底里科学的种子正在悄悄的发芽。于是我伸出拇指说:“儿子,你观察的真仔细,请告诉妈妈,你看到了什么?那些湿滑的黏液在蜗牛的爬行中起什么作用呢?为什么雨后,路旁会有这么多的蜗牛?”一句称赞,两句启发,儿子的眼睛明亮起来,用他知道的知识一一向我解答。于是好奇心的小苗长成参天的大树,他开始更加的喜爱生物学,风雨无阻的参加青岛海底世界的科普课,外出时仔细观察各种小昆虫,现在成了小伙伴里的“小达尔文”。可我若是粗暴的批评:“光想着玩,不知道写作业!”那后果又该是如何呢?想也不敢想啊。
我听过很多成功的妈妈,如何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也羡慕很多孩子,早早就捧着一堆证书,为自己赢得了成功的砝码。可是我的孩子,不是神童,不是天才,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小男孩。我曾经焦虑,也曾经失望过,可是在纠结中,我还是愿意孩子多在阳光下奔跑,愿意他在田野里采集植物,捕捉昆虫,也愿意他和小伙伴们一身泥水满头汗水的摸爬滚打。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发展固然重要,但这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是要培养孩子人性与人格的发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正确认识。包括认识空气、水分、庄稼,也包括认识周围的人,认识周围的环境。这种认识,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上理论的灌输,也不能靠学校那蜻蜓点水般的体验,而是需要给孩子一种自由,一种信心,学习的自由,玩耍的自由,生活的信心,成功的信心。真正的生活是需要自由的,美好的人生是以自信为基础的,未来的路还很漫长,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不拿起跑线上的成败论孩子,课堂之外的交流空间应该比课堂之内要重要,鼓励与赏识,比说教重要。
所以,我由衷的说,儿子,妈妈以你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