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trainless 于 2013-3-6 17:41 编辑
一、教育表现
国内教育过于注重 记忆性和教条化,
美国教育非常注意 启发学生的思考。
成吉思汗是哪一年死的?这类的考试不能说没意义,但意义不大,任何人通过书籍和网络都能搜索出来,我家一年级的孩子都能搜索出来。 但如果考试,除了考生和相关的学者,几乎是没人能正确无误地回答出来的,本论坛里的爸妈们、无论你的教育程度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博导生、学到死生,不查看书仅凭以前的记忆能回答出来了恐怕非常少或者一个都没有吧 (回答正确者,赠送1个积分)。象这类完全靠记忆类的问题可以了解,但不是学习和考试的主要内容,但如果你是相关的研究者,记住那是必须的。
学习完《灰姑娘》童话故事后,老师的问题是:灰姑娘是格林童话还是安徒生童话?他的作者是谁?哪年出生?作者生平事迹如何?。 这些问题好像和故事所要表达的意思没任何关系,就是考100分也是一无所知。
二、本质区别
教育的本质区别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原因中国教育是生存的一种手段、学而优则仕(工作的目的是薪水,尽管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美国教育不是生存的手段、每个人都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薪水不是主要的)。
应试教育的目的是在培养“考生”,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在培养“学生”。
三、教学内容
培养“考生”是把“有问题”教成“没有问题”, 以“学会”为目的来探寻并解释已知世界;
培养“学生”是把“没有问题”教得“有问题”, 以“会学”为手段来探索和发现未知世界。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除了古代的四大发明,现代文明的发明很少;我们除了山寨,自主产品很少的原因。非不为,实难为也!因为我们虽然对已知世界的学习能力很强,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能力不强。
四、目的方法
国内注重考察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孩子吸收知识的学习行为和接受能力,要想取得好成绩多学、多练、多记、多考
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创造性、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学习的基本功是多看、多问、多想、多干
谁能说我们的考生学习的主要方法不是多记、多练、多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