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楼的目的也是为督促自己的“亲子科学DIY”的进行,也是为了记录孩子在科学探索方面的成长。
孩子目前4岁1个月,年龄还比较小,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感受科学。
活动一:高度与速度的关系。
买了一卷软木,中间的纸筒又长又大。拿来做什么好呢?
家里堆了20来个的奶粉罐,实在碍事,迟迟没有丢掉,因为总觉得他们应该有些什么用处。。。
家里买了N多的铝合金小车。。。
首先,把纸筒平放在地上,让孩子试着将车子推进去。看看车子是否能从管子的另一头出来。(结果是出不来)
接着,让孩子拿来一个奶粉罐,将管子放上,把车子放进去,看看车子是否能出来?出来之后,走了多远?(因为管子是不透明的,所以感受速度,只能靠耳朵听。可以听到,这时的车子行进速度并不是很快,要提醒孩子注意听哦)
往下,让孩子再拿来一个奶粉罐,问他是否比刚才的高,架上管子,放进车子,叮嘱不要用力推,放手即可。听听这次车子行走的速度,是不是比刚才的急促?车子出来之后是不是走得比刚才的远?
最后,反复玩几次,让孩子自己观察,再提一些假设让他实践,例如:假如,我们把奶粉罐堆得很高很高。。。那车子是不是就会开得很快,并且,一直开到门口了?孩子会尝试,但却发现,奶粉罐太高,车子就出不来了。(坡度太高,直接撞地上了。)
可以在白板上,总结性的,画一下坡度和车子走的距离,从直观感受回归到平面。
重点:管子不是透明的,这点还蛮重要的,我个人认为用眼睛观察速度,远没有用耳朵听,分辨得清楚。而且,管子不是透明的,车子放进去之后,孩子就看不到车子在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引起了他的好奇,对小的孩子是很吸引的哦。而且,使用均等大小的物品来增加高度也很重要哦。这样比较容易让孩子理解高度和速度的关系。
这是一个无意中,玩着玩着就发现的科学游戏,当然也不是新东西,如有雷同纯属意外啊。
在此只是作为对孩子学习的一个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