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的英语阅读基本没落下过,去北京也带着好些英文书。主要有小橡树的I can read的levle 1系列,currious George the movie.
每天看dora,几乎快痴迷了,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我能不能打开电脑。第一季全看完了。经常学Swiper的口气说oh,man!学会了dora的口头语:You did it.会送给我present,还要求我送给她present.有次走在北京的街上,她突然对我说,too much tooting!
7月20日在北京的金金妈妈那办了年卡,第一次借了6本书:
Please don't eat me.
go dog go.
who stole the cookies in the cookie jar
the berenstain bear learn to share
ride the thunderbolt
Spot goes to the circus
其中,ride the thunderbolt ,Please don't eat me.go dog go这三本是有音频的。这六本书通通经过小可的同意或者干脆就是小可自己选的。
这几本书7月22日回到青岛后开始读这六本书,到今天已经读过五本了。效果比较好的有go dog go,小可很感兴趣,觉得很有趣,内容简单。不过其中的单词对小可来说不是第一次见,象big,little,white,black,go up,go down,fast,slow 等在之前I can read 系列中的Good dog ,Rover一书中都提到过。小可对那本书也是十分喜爱。经常拿出来读。
再就是Spot goes to the circus,这种翻翻书我以为对小可来说低幼了,不想她依然喜欢,就是有时感觉她过于着急翻纸了,反倒不怎么认真听和看画面了。不过也许我多虑了,孩子至少是喜欢的,这可能就已经是读书的目的了,不一定要强求她掌握什么,背过什么。
贝贝熊的ride the thunderbolt看时也非常喜欢,要求多读几遍。这本书的句子大部分是动宾结构,短而有趣,配合书中的表情,孩子看得津津有味。相对而言,这本书的单词是之前没特别读过的,我觉得算是新的学习内容。
目前为止,可能最失败的是learn to share。这有几个原因,其一,我之前没做功课,在第一次孩子要求读的时候,很多单词发音不确定,意思没弄清楚,孩子失去了兴趣。其二,我感觉这个故事有点长,故事性相对不长,小可对这种故事性不强的书一般都不感冒。当初借阅时我就犹豫担心她不喜欢,但因为小可太喜欢贝贝熊系列了,执意要借就随她了。
昨晚偶然下载了一些英文儿歌,类似手指操的那种歌谣,今天中午放来给小可听,没想到我们俩一下子就爱上了。实在太好玩了。有不少是之前听过的,还有一些是在幼儿园里做过的游戏,比如one little finger/walking running/five little monkeys等等。不过歌词不那么全而已。我们俩一边听一边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我转得头都晕了,小可还不放过我,最后她也晕了。几乎每一首歌小可都要留恋很多遍,嚷着,就这个,我还要听。小可还给我讲了一遍five little monkeys(不过我发现她讲的英文故事里没有复数)。
英文故事是too much tooing。这次是我自己讲的,根据内容加上了一些动作和表情,比如shut the door,wet the lips,toot the horn,eating,reading,working等。也学到了几个新短语:make music,scare the cat,yell,bandlead.精读果然比泛读收获很多,用心讲一本书和只把书和音频扔给孩子的效果完全不一样。
吃饭说英语。DK出品,这绝对是一套好书,和《旅游吃饭说英语》、《看动物说英语》是一系列的。里面分为5个小故事,eating out,bugs are best ,the hungry giant, grandma's garden,the cook book.
今天晚上看的第一个故事《eating out 》,说的是一家人去餐厅吃饭,有个孩子这也不吃那也不吃,餐厅老板被他搞得无可奈何,还好最后上的菜:smelly cheese,对了小孩子的胃口。要我就应该说:Don't be fussy.Take any one.(2011年8月14日补充)小可的英文学习。
小可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读了两遍。
第二本是The lion and the mouse。没找到Mp3,自己念的。有些单词感觉发音不标准,还是得找原来的配套音频来才行。不过我感觉小可更喜欢我娓娓道来的方式看书,她喜欢躺在我怀里,听我抑扬顿挫,连比划带表情地那样讲故事。所以音频听几遍我再念几遍的方式她更接受一些。
第三本是Mr big goes to park.这本对我来说只有两个生单词:bouncy castle ,roundabout。小可还挺愿意听的。
第四本是dan' bad dream.这本我还担心在睡前讲这个故事会吓着她,但小可很喜欢,点名要看这本,还听了两遍音频,又让我一边放音频一边让我念。
我一边读一边偷偷看小可的表情,目不转睛、闪闪发亮、聚精会神、迫不及待^对这套书的溢美之词我就不说了,从小可对这系列的每本书的反应就知道了。这个故事尤其有趣,我都忍不住咯咯笑起来。莉莉变成隐形人啦,把可恶的坏巫婆折腾得团团转,一点好处没捞着,小可笑得呀,捧腹到前仰后翻。一连读了三遍。虽然是中文书,有些简单的句子我还是用英文翻译过来念的。还用实际动作向她解释了“hide and seek"是什么游戏,看我连比划带跑来跑去,小可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词的意思。
培生的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次我可是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事先拿了一个小狮子玩偶和小老鼠玩偶。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不过大部分的角色是我自己扮演的,就那句I can help you是小可接的。啊!这个方法效果奇好啊,小可倍儿喜欢,大声解词,一边听音频,还一边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听到the lion opened one eys时还把狮子玩偶的一只眼睛捂起来。听完一边,把我们俩手里的玩偶对调,说这次该我当little mouse了。
小小的功课,大大的效果啊。
不过我觉得下次还是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几个动物发出的动词:scratch,gnaw,tug,我想明天再重点“表演”这几个动作。从今天的反应来看,我估计小可明天还会选这本书讲的。
另一本书是eating out 和bugs are the best.
前者我也是角色扮演来做的。小可很多词是背着说下来的,象rice,pizza等等。有些pasta,french fries还不太熟悉。反响同样热烈。
bugs are the best这本我感觉题材的缘故,实在想不出什么有趣的讲法,内容小可也有点不理解,比如aliens她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earth 估计也是似懂非懂。我打算跳过这个故事了。
英语书:培生第一级中的The enormors turnip,这本书其实就是我们小时候常玩的歌谣:拔萝卜。加上dog,cat小玩偶,比划Pull这个动作,加上夸张的手势,这个故事讲得比较成功。有个小插曲,当念到the little old man saw..时,我把小猫的玩偶拿出来,停顿了一下,等小可接,她很自然地说出kitten,呵呵,虽然书上的词用的是cat。
对了,这套书的主角名字叫雷米与丽露,我改成了雷米和apple,(2011年8月22日补充)小可的英文学习。小可还在书中的几个人物形象中选中了一个她喜欢的,说那就是她。
金金妈妈的书:兰登书屋的It's not easy being big.事先没找到音频,找到了flash,跟着英文先自己练了一下,觉得自己发音差不多了,才念给apple听的。担心自己的发音,还是决定买音频来听。
似懂非懂的时候,如果能用肢体语言解释,我就用动作、表情什么的用英文解释。比如hide-and-seek/hop/swing这样的词。如果是一些比较抽象的,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句子解释。象之前看H版的楼里说,有个宝宝问can是什么意思,可以回答I can sing.I can jump.I can draw.you can...这样的句子来解释。
白天在网上偶然下到了The tiger who came to tea的音频,如获至宝,回家把书翻出来,放音频听。音频的语速有点快,别说小可了,我也有点不太适应。听说还有配套的视频,我觉得加上视频效果更好一点,毕竟这本书好久没读了。
新的英文书是Biscuit and the baby,从网上下的童声版的音频。跟着音频看的,我感觉效果一般,小可几乎是面无表情的看完的,听完很平静的搁在了一边。我觉得下回还是自己念给她听,加上一些小道具(比如书里出现的摇铃、小袜子、小毛毯)更好一点。昨天看到绿袖子老师点评中的一句话:读书需要伴随思考。这句话又点醒了我,读书不是把书扔给孩子,放音频让孩子独自“阅读”,也不能心不在焉心在曹营身在汉地念字而已,而是真正地提前备好课,熟悉书中内容,首先自己发自内心的喜欢,想好需要的道具、动作、表情,然后还要有读完之后的思考,延伸讨论。小可现在4岁半了,已经可以进行这个环节了。
下午回家在车上时小可答应我回家要给我讲个故事,我说,那我要听英文故事。她欣欣然答应了,晚上睡前果然挑了本英文书:外出吃饭说英语的第一个故事eating out讲给我听,虽然有些长的句子没说完,发音也不是很清楚,但重点在讲完了整个故事,很多单词发音很清楚。从昨天主动跟读,到今天主动讲英文故事,难道说小可的输出开始了吗?激动
It's not easy being big.这个里面涉及的比较级,小可好像掌握了一些。下午在学校准备回家的时候,指着路边的野花说:big ,bigger,biggest(这个发音不太清楚)。这个故事读完其实可以做很好的延伸讨论的,结果我给忘了。(2011年8月30日补充)小可的英文学习。
The benrenstain beas and the sitter.其实这是本中文书。但我在旁边写好了英文,用英文念了。念完才明白,虽然小可很喜欢很喜欢贝贝熊,但是,英语阅读水平的限制导致这本the sitter确实不适合现阶段的小可。故事有趣,但英文句子太长,有点难了。为了讲好这本书,我事先准备了drawsting bag,a piece of string ,a pack of cards,还有一封写着to Apple的信封,结果这些道具反而吸引了小可大部分的注意力,对这个故事反而没啥印象,估计跟情节本身也有关系,因为我们这里哪有sitter一说啊。
音频:We're going to a bear hunt.是用的老外讲的不用音乐的那个版本,单凭声音的抑扬顿挫,就能听出故事的情节发展,高潮迭起,各种象声词错落有致,黑暗中的我和小可听得聚精会神,听完最后一句:I'm not going to a bear hunt again的时候,我们俩不约而同相视而笑。多美秒的故事啊。然后小可还模仿了几句We're going to a bear hunt.We're going to catch a big one.然后哈哈地笑。
dora第三季第一集
中文书是:难忘的生日。(too much birthday)昨天她的好朋友悠扬过生日,在悠扬家里过了一个birthday party.趁机读一本过生日的书吧。开始还不愿意读,看了一眼封面,问我,她怎么哭了。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读完了整个故事。
英文书是:biscuit visits the big city.按照原版书的教案,我们采用了role play的方法。听完分工,小可马上四脚着地,说,I'm biscuit.一阵狂叫:woof,woof,woof!很兴奋。读了好几遍。读后问题是:what do you think biscuit and his little girl like/do not like about the big city?这几个问题基本用的是yes no回答的我。(2011年8月30日补充)小可的英文学习。
放学回家在广场上玩拍球1小时,回家的路上跟我说,妈妈,明天no skirt。我问,这是谁教的。答:没人教,我自己说的。还告诉我,粽子的英文是rice dumping。这个肯定是老师教的。呵呵
晚上吃过饭,念了一本:小海狸缝围裙。
然后要求做数学,其实是幼儿头脑体操中的一本,关于数数的。态度那个积极,拉不住。说好做到15页就不做了。好歹拉去洗澡。洗澡的时候做了体积的小实验。
然后读书时间。
英文书照例是Good dog,Rover.我打算一本书念一星期。反复大量地重复。
中文书是恐怖的野营。讲了3遍。这本是综合了长度、重量、体积等等数学概念的一本书。吐个槽先:里面的人物清清和亲亲,能不能换个名字呀。念得我太不容易了
勇气。一本英国的书。我感觉主题是不错的,但是其中的语言还是放在英语文化中好理解,翻译成中文就有点不伦不类了。举的某些例子也是在英语文化中好理解的,放在本土里,很难跟孩子解释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