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3-29 08:07 编辑

熟悉我文章的朋友对“表演性”这个词应该不陌生。
我用这个思路分析过珠心算,分析过七田真的一些东西。
比如,“珠心算:一种表演性的计算能力”。

在儿童教育中,表演性的能力是非常具有迷惑性的。
比如珠心算的孩子,计算如飞,就像神童一样,
有些练过七田真的孩子也是,翻书如飞,然后还能告诉你书上的内容。
有些孩子靠记忆表演,还频频上电视,比如春晚就有孩子背百家姓。

在我的概念里,表演性的能力,主要是指那种短期的,难以持续的,表面神奇的能力。
与之相对的是真才实学,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篇初中孩子的作文。这篇作文幼稚、肤浅,就像小学生写的一样。
跟家长聊,家长说孩子的作文小学的时候非常优秀,经常得奖。

这个孩子的作文能力,就类似上面提到的“表演性”能力。
决定一个人写作水平的,是思维思想,知识积累,情怀情感,
如果从真才实学的角度,培养孩子的作文水平,首先提高的是这些根本的素质。

但是,有些家长不懂得这些,热衷于让孩子去参加某种作文培训,
这种培训,可以把孩子的作文雕琢的花枝招展,又是排比,又是对仗,又是好词佳句,诸如此类,
这种作文,在小学阶段,由于表现出语言、结构上的成熟,是能够被老师青睐的,
但是到了中学阶段,由于开始强调思想性,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作文就显得拙劣了。
尤其到了成人阶段,写作更忌讳废话连篇。

所以我看到小学生热衷写一些工整精巧,雕琢铺陈的作文就觉得担心,
我更希望孩子写得朴拙一些,没有那么多匠心。更希望看到孩子自己内生的思考与表达愿望。
后者这种能力,是可以延续的,是真才实学。前者这种能力,陷得越深越是负担。

在英语学习方面也有类似的现象。举个例子来说。

假设一个学前的孩子,每日可支配的学习时间是两小时,你用来做什么?

一般来说,幼儿的能力发展有六大领域,语言,社交与情感,世界认知,身体,创造性发展,数学等等。
有个家长,对其他方面基本不闻不问,一心就发展语言中的外语能力,每天两个小时全在这里。
然后孩子在这个方面,比其他孩子发展超前了一些,但这种超前,是值得嘉许的吗?

我看到这种情况,就像看到一个雕琢作文的小学生一样,
不仅不觉得孩子的教育有多成功,反而有一些担忧。

这种孩子,有时候还会被推为神童,家长也以培养了神童自居。
但实际上,这种孩子属于假的神童。

真正的神童不是这样的。

真神童与假神童的区别在于,真神童可以毫不费力达到高水平,
比如我在《当神童走向成年》那本书里介绍的西迪斯,
不到10岁可以毫不费力掌握七八种外语。11岁就在大学讲台讲高等数学了。
这些孩子,往往会推动着家长往前走,而不是家长使劲去拉他们。

假神童的特点是反过来,是家长用尽全部力气去推,去制造。
而且往往牺牲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正常发展,在某个方面虽然取得了高能力,但牺牲也大。

假神童还有一个特点是能力的“表演性”。
小时候在某方面看起来比同龄人要强,但综合去看,长期去看,可能并非如此。
这其实并不奇怪,读过《当神童走向成年》那本书你会发现。
即便是真神童,距离成才也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遑论人造的假神童?

由于许多新手父母具有神童情结,又缺乏足够的教育常识,很容易被一些“表演”所迷惑。
所以,类似话题我谈了七八年,今天仍然没有过时。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4 贝壳 +106 理由 收起
yaer2002cn + 30 真心觉得萧老师不是指的某些人,大家也无需.
05zwzw + 26 萧老师很有水平,思考总结的比较多,支持你.
chencbin + 30 送分给萧老师,这篇文章我很喜欢,大部分观.
Zada + 20 谢谢提醒,但是,老师在看的是表演,娃们真.
12838 查看 115 收藏帖子 (26)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糖豆甜瓜妈

    2013-3-29 00:52:18 使用道具

    一般看得到萧先生这高见的人都不这样搞,但文化水平不高、知识能力差、不关心教育等一大票这样的,发表在通俗晚报晨报类更能惠及大众。
  • wjjzw1111

    2013-3-29 01:05:24 使用道具

    萧愚老师说说七田真的那些东西吧,看那个彩图最终目的是什么,真的有效吗,始终对他的东西有些怀疑,但是说不出哪里不对劲
  • 05zwzw

    2013-3-29 01:10:19 使用道具

    深夜还看到好文,非常好。
  • 萧愚

    楼主 2013-3-29 01:27:3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3-29 01:33 编辑
    wjjzw1111 发表于 2013-3-29 01:05
    萧愚老师说说七田真的那些东西吧,看那个彩图最终目的是什么,真的有效吗,始终对他的东西有些怀疑,但是说 ...

    有的孩子练过七田真,的确可以有很强的瞬时记忆,
    快速翻书的时候记住内容。
    但这种能力不实用,迁移不到正常的学习上来。所以只能用来表演。

    锻炼右脑,看那些图也许有用,但是,普通人是有时间成本的,
    这种用处,与失去的宝贵时间相比,可能是得不偿失的。
    尤其是没人告诉你看多久才能提高,如果每天几分钟,可能只有安慰剂的作用。

    类似的是训练注意力的舒尔特表格,训练特定职业的人可以,普通人的时间耗不起,

    而通过书法,绘画,演奏,阅读,朗诵等方式锻炼注意力则不然,不仅锻炼了注意力,
    还修养了身心,培养了能力。

  • dhbjn

    2013-3-29 01:32:45 使用道具

    所谓神童也是家长悉心培养的结果,你说的那种正真的神童感觉就像穿越的一样,真的存在?人的智力差异能这么大?
  • 萧愚

    楼主 2013-3-29 01:36:4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3-29 01:56 编辑
    dhbjn 发表于 2013-3-29 01:32
    所谓神童也是家长悉心培养的结果,你说的那种正真的神童感觉就像穿越的一样,真的存在?人的智力差异能这么 ...


    家长肯定是需要培养的。只是孩子的能力往往不是刻意培养的结果,而是不知不觉显现。
    比如越南有个神童,就是在旁边看人家下棋,然后自己会下了,
    再然后,家里就没对手了,再然后就是全国冠军,象棋大师了。

    神童是客观存在,人数比较少。如果太多就不“神”了。

  • dhbjn

    2013-3-29 01:37:23 使用道具

    一直不感冒七田真
  • 萧愚

    楼主 2013-3-29 01:39:1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3-29 01:48 编辑
    糖豆甜瓜妈 发表于 2013-3-29 00:52
    一般看得到萧先生这高见的人都不这样搞,但文化水平不高、知识能力差、不关心教育等一大票这样的,发表在通 ...

    一般来说,只要是育儿类的公共场所,一般都会有一些文中提到的现象。
    文化水平高,有知识,不意味着教育水平高,分辨能力强。
  • dhbjn

    2013-3-29 01:40:51 使用道具

    一次也没见过那样的神童,好遗憾
  • lixueg

    2013-3-29 01:51:55 使用道具

    目测此贴明日必火。
  • 洋洋妈

    2013-3-29 05:45: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洋洋妈 于 2013-3-29 05:50 编辑

    其实萧愚老师的很多观点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父母家庭环境也是孩子天赋的一部分,要注重孩子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等。但是因为通常理论性话题比较大,父母站在不同的角度和高度看,或根据自身的不同经历体验,往往会得出很多不同看法,所以也自然会有很多争论。
    就比如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假设一个学前的孩子,每日可支配的学习时间是两小时,你用来做什么?一般来说,幼儿的能力发展有六大领域,语言,社交与情感,世界认知,身体,创造性发展,数学等等。有个家长,对其他方面基本不闻不问,一心就发展语言中的外语能力,每天两个小时全在这里”,但我相信爸妈网里也有很多家长让孩子学英语时,绝不仅仅是语言,也同时包括了其他那几大能力的培养。不论是看一本英语绘本,还是一部动画片,孩子获得的不仅是语言,还有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的滋养和思想的启迪。
    所以还是感谢萧愚老师苦口婆心的一遍遍提醒家长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父母们也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将道理有选择的吸收利用到孩子的教育中吧。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Zada + 20 很给力!
  • layefe

    2013-3-29 06:45:18 使用道具

    洋洋妈 发表于 2013-3-29 05:45
    其实萧愚老师的很多观点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父母家庭环境也是孩子天赋的一部分,要注重孩子批判性思维能 ...

    洋洋妈说的挺好的。
  • ponderxdq

    2013-3-29 07:20:14 使用道具

    十字评不尽,想想在回答。
  • 萧愚

    楼主 2013-3-29 07:38:4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3-29 07:50 编辑
    洋洋妈 发表于 2013-3-29 05:45
    其实萧愚老师的很多观点都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父母家庭环境也是孩子天赋的一部分,要注重孩子批判性思维能 ...

    千万不要有代入心理。
    好像觉得这篇文章是冲着自己来的。实际上论坛里的人是方方面面的,所处阶段也有很大的不同。
    有些话对你可能是常识,对其他人可能是盲点。
    比如我在论坛和博客发的一些内容,在我们学校内部是不发的,因为对大家都是常识了。
    但之所以在这里写这个,是因为在这里读了某篇文章后有感而发。而并非空穴来风。


  • 逃离神庙

    2013-3-29 07:48:33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Zada

    2013-3-29 07:57:00 使用道具

    首先,感谢老师,经常会当头一棒打醒某些狂热的家长,其实,偶真的很佩服老师滴
    其次,偶想表述我的观点是,木有神童,说娃是神童,偶总觉得怪异,我希望所有的娃都正常成长,在这里晒娃的某一方面的才艺的时候,家长也没有说自己的娃是神童哈,好多的家长在晒娃的时候的心态就是,没事偷着乐一下,比如我,我从不敢当着娃的面太去得瑟,娃睡觉了,看着天使一般的睡像,看着平静的小脸上由于我照顾不周被蚊虫叮咬的一个一个小包包,想着娃平日的种种“劣迹”就止不住,想上来炫一把,木有想告诉任何人娃是神童的想法,就想一个人偷着乐呵,其实,神童真的那么好生么?那么好养吗?
    最后,关于某些娃的表演方面的说法,偶还是不认同滴,也许老师在论坛看到晒娃的视频,帖子,感觉娃娃们是在“表演”(偶懂你说的表演)但是,娃不觉得,娃真的入戏的,娃很投入的在做这件事情的专注,常常已经让一些精华融入了娃的成长,就如我娃在画画,她会每次比赛前要求去看一次画展,只要油画村有,我一定带她去,就如娃为了写一篇春天的作文,扬扬晒晒准备了几千字的素材,然后跟我说,我要写春天的色彩,春天的味道,春天的热闹。。。娃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全身心的投入,虽然也有一些是拿来主义,但是,这个过程中,娃的思考,娃的总结,对娃的成长应该是有帮助的,又比如娃要参加学校英文演讲比赛,她会去百度根据学校无碳生活的主题选择题材,自己组织语言,然后找人帮忙修改,纠音,然后上台“表演”,这个过程也足以让娃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扯远了,我想说的是,老师看娃的表演的同时,是不是可以想一下,娃在表演下面的那些功夫,其实不是老师描述的那样呢。。。当然不排除有老师所说的类型的家长,,,

  • Zada

    2013-3-29 08:02:1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Zada 于 2013-3-29 08:04 编辑

    另外请教一下,怎么才能加强娃的表演性能力呢,
  • 萧愚

    楼主 2013-3-29 08:04:0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3-29 08:08 编辑
    Zada 发表于 2013-3-29 07:57
    首先,感谢老师,经常会当头一棒打醒某些狂热的家长,其实,偶真的很佩服老师滴
    其次,偶想表述我的观点是 ...

    表演性能力,不是指晒孩子的作品等。
    主要还是那种比较神奇的东西。比如珠心算,七田真的超级记忆等等。
    一般家长很少会展示这种神奇东西的。
  • xuehai

    2013-3-29 08:08:45 使用道具

    真假神童都不可能做到了。读了此帖后,对自己也有点信心了,没往那些个培训班送是正确的。谢谢!
  • nyyy57120

    2013-3-29 08:09:05 使用道具

    我个人更喜欢看到建设性的文章,比如,多具体讲讲“可以怎么做”“要怎么做”
    世界上,说不可以怎么做的人太多了。糟糕的是,任何事,都能够鸡蛋里挑出骨头来,从另一面被找出不可行性。
    于是,穿着自己的鞋走自己路的人只好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走好自己的路才是硬道理。
  • 萧愚

    楼主 2013-3-29 08:14:2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3-29 08:37 编辑
    nyyy57120 发表于 2013-3-29 08:09
    我个人更喜欢看到建设性的文章,比如,多具体讲讲“可以怎么做”“要怎么做”
    世界上,说不可以怎么做的人 ...

    这篇文章实际上是边破边立的。不知道你的建设性是指什么,
    我这篇文章算不算:《能力就是简单的事情不停积累》
    http://www.ebama.net/thread-139091-1-1.html

  • Zada

    2013-3-29 08:19: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Zada 于 2013-3-29 08:19 编辑
    萧愚 发表于 2013-3-29 01:27
    有的孩子练过七田真,的确可以有很强的瞬时记忆,
    快速翻书的时候记住内容。
    但这种能力不实用,迁移不 ...

    老师,你用过么?你是啥时候用的,是不是在你幼年时候用的,我是在宝宝婴幼儿时期给娃娃用过的,听过右脑音乐,也看过一些图片的,我娃目前的记忆就是好,这个怎么说,是不是娃本身这个年龄记忆就好,还是因为进行过右脑记忆训练才会这么好,不得而知,因为没有对比数据,婴幼儿时期不可以重来,所以武断滴说那个不好,好像也不是很做学问的风格对吗?
  • 萧愚

    楼主 2013-3-29 08:21:01 使用道具

    Zada 发表于 2013-3-29 08:19
    老师,你用过么?你是啥时候用的,是不是在你幼年时候用的,我是用过的,在娃婴幼儿时期,听过右脑音乐, ...

    我当然没用过。但我与用过这种方法的人进行过深入交流。我文章中有介绍,你有兴趣可以看看。
  • 欣然妈

    2013-3-29 08:22:22 使用道具

    对,为人父母者要力戒表演性的学习。以前对一些培训课程以及家长的成果展示一直心有疑惑,你用“表演性”一词让我觉得非常妥帖,概括地非常准确。今后孩子有一点点的进展也不能陷入这种表演性的沾沾自喜中,孩子的学习过程是个长期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的智慧和警醒,不能为表面性的一点成绩所迷惑,而是要让孩子真正地在这一学习项目中踏实地走下去,真正打好基础,踏实而行。
    另外,我认为,家长过分沾沾自喜,也会对孩子会有所影响,从而造成孩子真正的水平停滞或提升缓慢,这是很不好的现象。我认为,即使家长内心有狂喜,但不能过分对孩子夸奖,而要用“你很努力,所以现在能做到这样”,来刺激孩子继续努力。
  • xlphaha

    2013-3-29 08:22:50 使用道具

    有深度,解惑了。
  • kjeavnien

    2013-3-29 08:23:09 使用道具

    来了来了~~~赶快拜读~~~哈哈!!!
    关于作文这个我还是有切身体会的,因为我小时候自认为文笔还不错,老师也总说我以后如果坚持写作的话可以成为大作家也说不准。
    可是现在我让我写个什么东西,我都是从网上找这个找那个抄一抄~~根本没有自己的思想啊~~~~
    我小时候估计就是典型的表演性能力
  • 王涵优妈妈

    2013-3-29 08:25:19 使用道具

    经常停下脚步想想,明确自己要的是什么,再坚定地走下去。
  • liweiweichina

    2013-3-29 08:25:26 使用道具

    萧愚 发表于 2013-3-29 01:36
    家长肯定是需要培养的。只是孩子的能力往往不是刻意培养的结果,而是不知不觉显现。
    比如越南有个神童 ...

    赞同这个观点
  • wwwzcx

    2013-3-29 08:31:59 使用道具

    萧老师你好,每次看您的文章,都能让我更冷静,清醒的思考,看待一些问题。非常感谢您不断的提醒。
    另外说些跟本文无关的内容,我记得前段时间看到有萧老师讲唐诗,宋词方面的课程,不知暑假期间是否有这样的课程。或者其他我国古代文学方面的课程,我家孩子现在对这些比较感兴趣,苦于我们没这方面的能力,希望能有这样的老师,旁征博引,循循善诱,引领孩子进入文学殿堂。
    如果萧老师看到此贴,请于百忙之中予以回复,不胜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