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0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发表回复
2013-4-5 15:27:50 使用道具
2013-4-5 16:02:45 使用道具
2013-4-5 16:32:2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3-4-5 17:22:19 使用道具
2013-4-5 19:40:00 使用道具
2013-4-5 19:46:57 使用道具
2013-4-5 19:54:44 使用道具
xibeiren 发表于 2013-4-2 06:05 坐在沙发上听课。
2013-4-5 20:51:42 使用道具
2013-4-5 21:28:40 使用道具
2013-4-5 21:34:38 使用道具
楼主 2013-4-5 23:19:45 使用道具
楼主 2013-4-5 23:26:10 使用道具
2013-4-5 23:50:51 使用道具
昊的书香童年 发表于 2013-4-5 19:40 楼主辛苦了,我老公的表弟,前阵子把儿子从日本送回来了,才八个月大,他说等孩子三岁的时候再接回去,因为 ...
楼主 2013-4-6 03:30:01 使用道具
youranzlp 发表于 2013-4-5 23:19 现在抽空上来,有人说到拼妈,呵呵,说拼妈好了,是应该的,不好都是你的错。 我深有体会, ...
楼主 2013-4-6 04:11:20 使用道具
2013-4-6 08:29:07 使用道具
2013-4-6 15:13:58 使用道具
2013-4-6 15:40:51 使用道具
2013-4-6 18:25:21 使用道具
2013-4-6 19:16:00 使用道具
2013-4-6 22:20:54 使用道具
youranzlp 发表于 2013-4-6 04:11 孩子的日语、中文、英语,在我心中是有主次的。这就是为何在孩子4岁8个月开始学英语。 ...
楼主 2013-4-6 22:29:57 使用道具
china_baby 发表于 2013-4-6 22:20 请问你举得这个例子中的孩子在去日本后是不是包括在家也是用日语交流?我知道几个朋友的孩子由于父母工作 ...
2013-4-6 23:18:22 使用道具
2013-4-6 23:33:37 使用道具
2013-4-7 07:31:09 使用道具
2013-4-7 07:48:43 使用道具
2013-4-7 09:12:17 使用道具
2013-4-7 09:15:31 使用道具
youranzlp 发表于 2013-4-6 22:29 他们在家还是说中文的,那孩子在保育所时间长(妈妈要上班,孩子和父母在家能有几个小时的中文交流呢)母 ...
2013-4-7 09:59:03 使用道具
2013-4-7 10:26:48 使用道具
帖子 371650
很佩服楼主,投入的心血是很大的,确实孩子语言好不好,真不是一个扔在双语环境里就可以不闻不问的。
但是表达一下我的看法。前面某楼一位同学说,她的孩子在太过复杂的语言环境里长大,结果出现诸多问题。我觉得与其是孩子语言环境太过复杂,不如说是缺乏主次。就是这个孩子几乎没有“母语”。但我并不赞同,必须“先”学好母语,这才可以接触别的语言。
我弟弟移民国外,所以他的两个孩子全是这样的双语环境里出生长大的,没有那么“复杂”。三岁上幼儿园前,和楼主一样,家里说的是中文(这是“主”),接触了一些英语(这算是“次”),所以孩子表达与交流并没有多少障碍,以中文为主,但对英语有所接触,有一定的认识。
到了孩子上幼儿园时,我弟讲一个笑话给我们听:孩子刚上,只会说尿尿啊便便啊,吃饭啊之类的词,也和楼主的孩子相仿,家长刻意教了的,方便入园适应。但是,小朋友们清一色全是白种人,美国口音,老师也是,孩子听不懂。于是拒绝上幼儿园。被强制送去,总是哭(当然,我们在国内上幼儿园前三周也是哭的,这也不全是语言的原因)。终于有一天很高兴,说幼儿园有个新来的老师,她很喜欢,她的有的原话是,因为那个老师“会说‘好的语言’,我也会说‘好的语言’。”——“好的语言”,小孩子不知怎么表达“汉语”,只知她说的话她所知的语言,和小朋友们们和老师们不同。
但是没多久,如楼主所言,言语爆发了,能听懂英语了,开始说词,说句子了,表达幼儿园里学来的东西——父母经常也听不懂了。真的啊,什么花草植物,真是读了研究生和在美国工作多年的父母也听不懂的。再然后,华人朋友们聚会,大人聚在一起,说的是中文,小朋友们说的是——英语!当然还能夹杂一些中文,比如说涉及家里或家里提到的中国相关的事物。谈论幼儿园或学校的事情,必然是英语。
于是,老弟非常焦急。不但在家,规定必须说中文,还每周送去辅导班学中文学汉字!这跟我们在国内,送孩子读英语班一样一样的啊。
那小女孩,在六七岁时跟小同学吵架,写了一封绝交信,被爸爸无意中发现,偷偷传看——令人感叹,她完全用英语来表达,那文法那语调,哎,真不是我们写得出来的。八九岁时迷上哈利波特,后来迷上希腊神话,父母送的最好礼物就是这些原版书——不管父母如何坚持每周送她去学中文,她仍然是宁可看英文的书。读英语,就如同我们小时偷看武侠书之类的,是娱乐享受。读中文,那是在“学习”,是苦行。
现在十一岁了,英语水平和美国同龄小朋友相当,阅读能力,据我弟骄傲地说,她表现为上,居然在自己写“小说”,还挺像那么回事。这应该是个性差异——她比较文静爱读书。中文水平——口语表达没问题,听没问题,父母双方的方言也大体听得懂(武汉话和成都话),但说只能模仿个少许,外加粤语(因为父母工作时呆过,他们的同事朋友多数会说,再加上爱看看听的音乐和影视剧)。中文阅读——老大女生爱读书,中文看得吃力,还能对付。老二小男孩。中文学校发的作业叫他抄汉字,居然气得哭,看来是听说中文可以,读写完全不行。
总结的是,他们的母语是——英语。水平和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基本没多大差别,即使是幼儿园才开始彻底融入社会,但不妨碍他们的英语学习。次语言是汉语。由于父母从小的影响,从出生起就有语言的熏陶与输入,所以听力上、语汇词汇上,应该远比国内孩子的英语水平高。但由于在国外,没有像中国孩子学英语那样把汉语列入学校课程,父母也没有强迫他们学习,在读和写上,他们的中文水平,应该不如国内孩子的英文水平。就是说,他们的汉语略相高于文盲水平——至少他们思维与语汇应用还是不错的。
类似的,当然还有我弟在美国的其他华人家庭。只是相对,很多家庭因为父母都忙(华人双职工的比例太大了,或许是因为可以公然把父母叫来“带孩子”),在孩子中文学习的投入上,还没有我弟家投入大。所以很多孩子就真成了“黄皮白芯”,中文能听说,表达成问题——我弟的两孩子,中文表达是还可以的,特别是对着不懂英语的爷爷奶奶,能很照料地不夹杂上英语。
结论就是,从小双语言环境,对语言的学习绝对还是有好处的,当然在孩子刚牙牙学语时,还是应该有个主次,以免孩子混乱了,不知怎么表达才好。最怕的是,没有这样的主次,可能还影响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和思维水平。比如说父母亲,最好有统一的语言。入门之后,无论你身处什么环境里,阅读都需要大量跟上的,不然也就是文盲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