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论坛上,有网友推荐浙大教授郑强关于儿童教育的访谈文章《郑强: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却被“搞死”在起跑线上》。名校教授,一言千钧,所以专门上网搜到这篇文章。
一看之下,才发现,难怪郑教授有“愤青教授”大名,张口就来,不过脑子,而且语不惊人始不休!
文中,郑教授以“中国人拿不到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说事,提出的论点,是中国人小时“没玩够”。论据一是“在国外,男孩从小自由尽情地玩”,二是“多去看看《动物世界》” 。郑教授大概不仅这样标榜,而且也这样践行,所以儿子被三所小学劝退,郑教授也没觉得是什么问题。呜呼,不仅头脑如此简单,竟也如此敢言!
且不说郑教授笼而统之的“在国外,男孩从小自由尽情地玩”是否事实,就算如此,这与“拿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不需任何论证,就是因果关系?至少,最近犯事的李公子,那可以说是真正“从小自由尽情地玩”,但似乎完全看不到自动地就导致“拿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的前景,甚而有点相反。因此,如果全国父母就此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玩,怎么确保必然导致“拿自然科学类的诺贝尔奖”的方向而不是李公子的方向呢?
其次,郑教授所说动物世界,那倒确实是“男孩从小自由尽情地玩”,但它们的一跑一跳,一扑一腾,无不在增加他们的生存技能,也就是,它们尽情的玩,必然导致它们的竞争优势,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玩”也导致这个获得这能力、这优势?
研究自然科学很优秀的郑教授,以其自然科学直来直去的思维来理解今天国情下的儿童教育,理解“国外”与“动物世界”,难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但还认为自己的观察与其自然科学的研究一样优秀,祸己害人也就难免。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是否应该对孩子早教呢?
问题,大概没人会否认,中国教育下成长的青年,相对缺乏创造性。为什么这样?因为我们的教育设计,贯穿的,就是不需要创造性。从根本上说,规范全国人民思想行为的根本大法宪法,其宗旨、准则,世界上90%的国家,是“人民福祉”,而我们是“主义”。在“人民福祉”这个前提下,谁都可以任意发挥,但“主义”却只有几个真传弟子能注解诠释,其它人的任务则是“与***保持高度一致”。贯穿下来,我们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事业接班人”——沿着前辈的足迹走就行,红领巾戴在脖子上听话就是好学生,能容你胡思乱想创新?包括语文、政治在内,凡事都有标准答案,学生的任务只是背。学生在社会的耳濡目染,舆论不是监督政府维持社会公正,而是变成捍卫主义的“阵地”,因此舆论工具不是“机关报”就是“喉舌”,一切以新闻联播为准,绝无“杂音”。所以,以这样的目的所作的教育设计,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本就是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容你创新,这样的背景下成长的人,创新?也许,有人会说,这些都是社会科学范围的事,无涉自然科学,试问,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听话”、“背”就乖,就受表扬鼓励并在同学竞争中获得优势,这样形成的思维定式,一到自然科学领域,立刻应懂得怀疑、批判、否定、创新?
至于是否应该对孩子早教,前面我们谈及动物世界,其实已涉及事情的本质:“玩能否增进生存技能获得竞争优势”,早教当然是为“增进生存技能获得竞争优势”,“玩”符合孩子天性,能很好结合吗?能结合好,为什么不早教?我想郑教授所说“国外”,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成功吧。在我们今天的条件下能结合好吗?当然能。特别是外语,早教不仅应该而且必须。这是另一个话题,有兴趣的话下次再聊。
最后建议各位爸妈,不要一看名校教授,就放弃自己的思考,这样教育你们的孩子,很难想象将来怎样创新。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qinbaoba + 20 很给力!
教育观点
1437 查看 10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浩浩妈

    2013-4-7 12:56:55 使用道具

    没看明白,到底在说什么?
  • 锐家宝宝

    2013-4-7 12:57:50 使用道具

    哈哈,现在中国除了人多就是砖家多哈。
  • lmjcle

    2013-4-7 12:59:30 使用道具

    有点意思,最后的小结写的很好,
    但对于所提到的教授,没看过他的文章,不好评论。
  • double

    2013-4-7 13:03:48 使用道具

    有自己的思考,支持!
  • yuqinghuaz

    2013-4-7 13:05:13 使用道具

    中外比较  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个教授够厉害的
  • bigcroco

    2013-4-7 13:31:18 使用道具

    那个郑强,语不惊人死不休好多年了。
  • llwang1115

    2013-4-7 13:54:47 使用道具

    各人有各人的教育方式,狼爸/虎妈,鹰爸什么样的都有,只要适合自己的孩子的方式就是好的。
  • 欣然妈

    2013-4-7 14:06:39 使用道具

    还有个姓郑的,郑渊洁,对学校教育不信任,将郑亚旗自己带,然后在女儿那儿变了,让女儿入学读书了。真是好笑,不是不信任学校教育吗,干嘛送女儿到学校
  • lelethe

    2013-4-10 17:23:09 使用道具

    郑教授的文章很久前看过,不知道郑教授自己的孩子出现了什么问题,但据“儿子被三所小学劝退,郑教授也没觉得是什么问题。”,楼主言下之意,如果孩子被三所小学劝退,就一定是孩子的问题或就一定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吗?在中国,那些活泼好动,有自己主意和意见的孩子被劝退也不是没有可能,尽管我们被告知那是义务教育,不过是家长的义务而已。像《窗边的小豆豆》那样的孩子在中国被劝退是很正常的。到底是孩子的问题还是教育体制和追求目标的问题呢?
          第二,楼主说“最近犯事的李公子,那可以说是真正“从小自由尽情地玩”,我不熟悉李天一的成长,特意去网络搜了下,李“4岁入选中国幼儿申奥形象大使,4岁学习钢琴,8岁学书法,皆师从著名教授,获奖无数;13岁留学”,反正从网上我不认为这支持李从小“自由尽情”的玩。相反,我倒认为李更像是从小就接受了各种教育。以致网上说的上节目时不知谢霆锋周杰伦。
         第三,楼主认为动物跑啊跳啊玩啊是在增加它们的生存技能,而人的“玩”也导致这个获得这能力、这优势?我认为幼儿的玩,跳同样是学习,是能力的获得。游戏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认知发展,通过参与同伴游戏,幼儿开始初步的社会化。。。。。。玩怎么就不能让孩子获得能力了呢?
         第四,我同意楼主所说早教同样有存在的必要并且意义重大。但我认为早教的目标不应当瞄准具体知识的传授,而是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刺激,重心也不应放在孩子学习的结果上,要知道种子从种下到成熟是一定有个过程的,太关注结果反倒容易揠苗助长。同时,我不记得郑教授具体讲什么,不过我个人猜测他批评的应该一窝蜂不思考去参与到各种名目的早教大潮里,不顾孩子兴趣和接受度,让孩子到处奔走的那种父母。
        最后,我虽然有三点不同意楼主,但我特别赞成他说的作为父母,不能放弃自己的思考。这才是整个教育中最重要的。错误了不可怕,作为独生子女父母,谁都没有经验,也没多少父母学习可学习,错误太正常了;可怕的是不思考,不知道调整,人家说这样好就跟着这样,那样好就跟着那样。
  • wm385882346

    2013-4-10 17:31:46 使用道具

    教授不是全能的。在他的领域可能称其教授。在其他领域呢?

    教授的小孩就一定教育得好吗?记得以前有个全国优秀老师,却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小孩,为什么?灯下黑。

    角度变了,思维不变,不死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