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摘自谷振诣发表于光明日报的《批判性思维与思维基本功》演讲时间:2012年2月20日 地点: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阅读是职业学习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我们只是把所读到的东西机械地转录到脑子里,这种阅读就不是批判性的。
  在恩尼斯的定义中,既把批判用于思维的产品,也将其用于思维的过程。用于思维产品最常见的批判形式是批判性阅读。阅读是职业学习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我们只是把所读到的东西机械地转录到脑子里,这种阅读就不是批判性的。批判性阅读意味着积极主动的思考,既不抗拒作者的观点,也不是不加思考地对作者的观点加以接受,而是积极地参与作者的思考,在不遗漏作者表述的细节、不曲解作者观点的基础上,对所读到的东西进行理解、分析、比较、核对、质疑和反思等思考性工作,依据无争议的标准对所读到的东西进行权衡和评估,然后,再得出观点对错或作品好坏的判断。
  让我们来看一则小测验。我让大学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重读鲁迅的《孔乙己》,要求回答的问题是:在鲁迅笔下,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几乎所有同学都认同:“孔乙己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是一位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人。”当我进一步质问:得出这一结论的根据是什么?有些学生茫然无语,有些学生说:“老师这样教的。”
  学生的回答让我感到无奈。首先,“孔乙己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人”不是对“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的直接回答,而是对“什么原因使孔乙己成为那样一个人”的直接回答。其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读者对孔乙己发表的看法和评论,仍然不是对“鲁迅笔下的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的直接回答。在没弄清楚孔乙己是什么样人的前提下,就去推测他何以成为这样的原因,作出孔乙己让人感到悲哀或愤怒的评论,这是不合理的。最后,“老师这样教的”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回答,是不独立思考的表现。
  接着,我把“孔乙己是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细化,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孔乙己有真才实学吗?
  孔乙己有没有一技之长?
  文中几次写到孔乙己挨打?
  为什么挨打?
  孔乙己有什么嗜好?
  显然,孔乙己没什么真才实学,有真才实学的人不会向饭店的小伙计卖弄“回”字有四种写法;孔乙己有一技之长,写得一笔好字;文中六次描写孔乙己挨打,两次间接描写:“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四次直接描写:“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先写服辩,后来是打。”“要不是偷,怎么会打断腿?”凡写挨打之处都提到偷,因为偷人家东西挨打;孔乙己是一个酒徒。“幸而写得一笔好字,便替人家钞钞书,换一碗饭吃。可惜他又有一样坏脾气,便是好喝懒做。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如是几次,叫他钞书的人也没有了。”
  没有真才实学却自以为有学问,身着脏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虚荣到了死要面子的地步;有一技之长却不好好发挥,一边干活一边偷人家东西,屡打不改,而且偷窃的胆子越来越大(举人家的笔书纸砚通常比一般人家的更贵重、更值钱);嗜酒如命,即使被打折了腿,仅有四文大钱,还要爬到酒店去喝。虚荣、懒做、偷窃、嗜酒之人,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难道没有吗?如今,哪个单位敢雇用这样的人?什么样制度的国家能养得起这样的人?这种人的出现与封建科举制度有多大的相关性?怒其不争气尚可,哀其不幸则未必。若是在今天,因屡次偷窃被抓,会被关进监狱,对这种“不幸”,何哀之有?
  批判性思维首先倡导的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现在的学生,尤其是学文科的,这种态度和精神的匮乏,到了让人悲伤的地步。懒得独立思考,喜欢简单和模仿,动不动就找模板,或者上网搜查现成答案。思考问题缺乏耐心,在没有对结论赖以成立的根据进行深思熟虑的情况下,便匆忙得出结论,下判断时胆大、草率而任性。
  杜威在《我们如何思维》中说:“如果勉强让我们做选择,一个是个人的态度,另一个是关于逻辑原则的知识,也就是能顺利处理问题的逻辑方法和技术,我将选择前者。幸好,我们不必作出这样的选择,因为个人态度与逻辑方法并不是对立的。”确实,有了独立思考的精神和严谨审慎的思考态度,才会产生使用方法和技术的愿望和意志。否则,即使掌握了方法和技术,也不会不辞辛苦地使用它。
教育观点
905 查看 14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周鱼

    2013-4-23 20:09:35 使用道具

    有时候太明白也不见得是好事,还是难得糊涂吧
  • pzdong

    楼主 2013-4-23 20:13:48 使用道具

    同意鱼鱼观点,但我觉得“难得糊涂”应该在心里明白的基础上

    哈佛的校徽,主体部分以三本书为背景,两本面向上,一本面向下,象征着理性与启示之间的动力关系。上面的两本书上,分别刻有“VE”和“RI”两组字母,下面的一本书上刻的是“TAS”这组字母,“VERITAS”在拉丁文中就是“真理”的意思。而哈佛的校训也非常有名,中文翻译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

    人人心中都应该有本未打开的书,但也应该有两本打开的书
  • ponderxdq

    2013-4-24 07:24:31 使用道具

    我觉得孔先生偷书是不是没的书看才偷的。
  • ponderxdq

    2013-4-24 07:26:49 使用道具

    还有学生独立思考自己有想法,和标准答案不符进不了大学怎么办?
  • pzdong

    楼主 2013-4-24 07:50:16 使用道具

    改变不了环境时,只能适应环境;有能力改变环境时,就要有所作为。必须承认现在国内大部分人还是要走高考这条路

    个人最欣赏的是:儒学的精进+道学的隐忍

    《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现在的高考有点类似于艺


    pzdong于2013-4-24 07:56补充以下内容:
    有自己的想法是很可贵的,但要会对自己的想法反思。

    记住标准答案也是必须的,要不老师不喜欢,家长不高兴,也进不了想上的大学
  • ponderxdq

    2013-4-24 08:31:56 使用道具

    那现在有问题了,孩子要坚持自己想法,不想和标准答案一样,怎么办?假如迫于老师和家长的压力,改变了,以后一直不自己思考,怎么办?可见时机很重要。那个老师看不准时机,迂腐也。
  • pzdong

    楼主 2013-4-24 09:08:57 使用道具

    我认为关键是引导小孩自己的思想,包括为什么要记标准答案,为什么要高考

    想起了我自己的高中,政治课高二时还在死背社会主义是公有制,资本主义是私有制,临高考了,要重新背(虽然当时想不明白,还是要背)






    pzdong于2013-4-24 09:10补充以下内容:
    现在想起来,本人是高二时才翻然悔悟而后加紧学习,不过高考成绩是历次包括模考在内的新高,:)
  • ponderxdq

    2013-4-24 09:46:42 使用道具

    所谓不破不立,你在高二属于破了,立了。很多人破不了,有人破了,但是立不了。
  • pzdong

    楼主 2013-4-24 09:50:22 使用道具

    接着你的话,人生就是不断的破立
  • ponderxdq

    2013-4-24 09:56:34 使用道具

    呵呵,差不多,所以不要帮孩子破立,是这个意思。
  • ponderxdq

    2013-4-24 09:59:05 使用道具

    恩,今天我也破了。
  • pzdong

    楼主 2013-4-24 10:05:12 使用道具

    哪里破了
  • ponderxdq

    2013-4-24 12:05:12 使用道具

    让孩子自己破和立。
  • 周鱼

    2013-4-24 16:38:17 使用道具

    孔乙己是个什么人呢,唉,可以说他是个好人,好和坏都是相对的,在这篇文章中,还有点人味的人也就是这位主角了,其它的人,包括叙述故事的那个我,其实都没什么人味,把仅有的这么一丁点价值毁灭给我们看,也许就是这篇悲剧故事的意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