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我是坚决反对让孩子读经的,在国学版发这个帖子,是希望那些打算让孩子读经的家长,也看看不同的声音,不要盲目跟风。不喜勿拍!
我为什么反对儿童读经 薛瑞萍选自《家庭学校》试刊号  2011.4  

当我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的时候,请以一颗母亲的心,去看孩子诵读时的眼睛!

                                            ——题记

  

一、真实的表达培养健康的人格

春节,一大家子团圆的时候,5岁的侄孙女儿是大人们的欢喜糖。

“陈乐言,给太公磕头了。求太公保佑陈乐言,天天都得小红花!”

“不!保佑兔子肥肥的!”孩子说,语气坚定。她养了一只白兔,白兔是她的心肝。

“祝外公身体健康。”敬酒时,父母教她。

“不!我祝外公腿不疼!”孩子说,语气充满感情。外公股骨头坏了,走路一拖一拖,而且疼。

饭后,一家聚在阳台上。“陈乐言,给姑奶奶、姑爷爷表演节目好不好?”

“好!”孩子大方地答应一声,然后放开喉咙,边歌边舞: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毛主席就是那金色的太阳。/多么温暖,多么慈祥,/把我们农奴心儿照亮。/我们迈步走在/社会主义幸福的大道上/哎,巴扎嘿!掌声响起,合家欢乐。我知道,与“兔子肥肥”、“腿不疼”的祈祷祝福相比,“小红花”“身体健康”是遥远、势利、空洞的。而唱歌,其实就是读经。幸好教歌的老师、听歌的长辈都不拿歌词当真,都不指望、都不相信孩子由此而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老师教着玩,孩子唱着玩,大人听着玩。这就对了!然而读经派对待经文的态度绝对不是这样的通达和清醒。

人是符号的动物。对人类而言,最基本和第一重要的符号是语言。真实的语言喂养真实的灵魂。真诚的表达培养健康的人格。

在今天,居然有人真的相信让孩子背诵基本不懂的道德训诫能够培养好的德行!

古往今来,背诵四书五经,论述四书五经,代圣人立言做的最好的是谁?历朝历代的科举状元!可是,历史是无情和最有情的,到今天,比“经”更实在地滋养了中国人、联合了中国人的是什么?是只要有华人聚集的地方就必有孩子念诵的“露从今夜白”“床前明月光”!是被皇帝敕令且去填词的那个人唱出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秦桧何许人?状元啊,道德文章天下第一的角色。呵呵!

也有好的状元,就是同时代主战派的陈亮(陈同甫)。考取状元时头发都白了,不多日就死了。

有人说,儿童童谣不值得背诵,“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才应该是我们生命的立根之所,难道我们要让孩子生命的根扎在“小猫小狗”“小花小草”的身上吗?

说这个话的人,实在应当诚实回顾一下自己了解世界的过程。胎儿在母腹中,子宫是他全部的世界。脐带,以及母亲情绪引起的身心波动是联系他和世界的纽带。眼睛还不能看的时候,母亲的乳汁和小手接触到的母亲身体以及身体感受到的父母爱抚是新生儿对于世界全部的了解。这个了解一点都不“天地玄黄”,可是缺乏了这种实在滋养的人,以后基本是不健全的。母亲——家庭——邻居伙伴——社区——国家——世界,这是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路径。中间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和脱落,都会造成整个生命脱节、虚空和病态。

“暂时不懂不要紧,先背下去再说。以后就懂,就有大用了”。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童年只是 “成人”的预备期,童年本身没有价值。不管是否意识到,没有一个正常的人会因为自身被否定而兴高采烈!压抑的能量终将爆发,或乖戾,或自苦,或深沉,或枯寂,总的来说就是孩子不像孩子。而孩子不像孩子的结果,自然是大人不像大人。社会于是颠倒昏聩。这种情况,鲁迅早有论述。

形象思维是儿童的认知特点,唯有先行满足了孩子对于感性认知的需求,才能期待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阅读之外,孩子更需要的是拥抱世界,拥抱生活。

“生命是分阶段的,此一阶段的满足,是下一阶段充分发展的前提”。这是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里阐释的基本原理。儿童读经的荒诞、愚蠢和残忍就在于:它漠视并且抽空了孩子当下的感受,让社会意识完全没有或很薄弱的“思想”的幼芽儿拔出生活和自我的泥土,直接嫁接到“国家”竟或天下那高高的枝头。这样做的结果能培养什么人?不是呆子,就是伪君子。没情趣。不可爱,也不会爱。

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叹息:当魏忠贤阉党横行乡里的时候,挥拳而起、笑谈受戮的英雄多是市井草莽之人。饱读圣训的缙绅士大夫,一个个都做了缩头乌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candlepeace + 30 好文章,谢谢转帖!
18684 查看 190 收藏帖子 (37)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innaxue

    楼主 2013-5-9 23:33:23 使用道具

    二、千年如一日有什么可骄傲的

    经、史、子、集。经在愿意奉之为经的人那里才是经。在我看来。所谓经者,不过是热心为帝王出谋划策的帝王家的“良相”为帝王辛苦编织的绳索而已。绞丝旁嘛。《诗经》之“风”另当别论。

    蔡元培的伟大,就在于打散了经,分到史、子、集中。

    史是什么?帝王家谱而已。昏天黑地的阴谋大全而已。一个汉朝的人死去,如果能在明朝甚至清朝复活,几日就能完全适应千年以后的生活。因为一切都没有变。诵经没有变,磕头没有变、各种精致的杀人方式也没有变。比起前世,萎缩、内敛、末路了而已。

    千年往复的内循环、自崩溃,就是二十五史的内容。关我百姓何事?子和集,则是具体、真实的社会见解和生命体验。价值相对大一些。

    了解三千年历史的人,活在三千年中。关于历史,个人推荐三本书,很薄的《中国大历史》、《万历十五年》,轻松有趣的《希利尔讲世界史》和恢宏严谨然而文采斐然的《全球通史》。

    不了解中国不知道中国的伟大,不睁开眼睛看世界不知道中国的落后。

    将“孝弟三百千”奉为蒙学首选的一个理由是“都使用了上千年了”。上千年没有变的东西,我们有什么理由改变?一个民族,上千年过去,其蒙学教材完全不变,这是可骄傲的事情吗?这是耻辱。这说明这个民族——千年如一日,只有空间没有时间,而且江河日下。

    汉朝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的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常识告诉我们,秦之后中国的奴隶制兼封建制的历史就结束了,两千年是君主专制),一直没有走出“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怪圈。基本乏善可陈。文人士大夫自然留下很多诗文,但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却代胜一代的萎缩了。唐朝相对比较能给中国人打气,因为唐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开放的时代。连皇家血统都不够纯正。
  • innaxue

    楼主 2013-5-9 23:34:01 使用道具

    三、绵延千年的原因

    中华文明数千年绵绵不断也是很能让人血热的。四大文明为什么独独中华文明五千年不断?原因大致如下(参读《全球通史》第19章“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1.地理方面:从世界地图看,它与人类其他伟大文明相隔绝的程度举世无双。地中海将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和罗马连接在一起,印度洋使印度能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互相影响。相反,中国在其有史以来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和辽阔的太平洋所隔断。这种与世隔绝的意义在于,它使中国人能在较中东或印度诸民族更少外来侵略的情况下,发展起自己的文明。因而,中国的文明更具连续性、独特性。同时,这种与世隔绝也阻断了外来文明的冲击和新鲜活力的输入。

    2.中国人口的庞大无比,有助于文明的连续性。黄河、长江流域的土壤、气候条件结合得比较好,中国土地上的粮食亩产量远远高出欧洲。人多势众。如此巨大无比的人力资源,使得中国人能够无论事态的发展如何,始终能够保持自己的特点,惯性——惰性。

    3.构成中国内聚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存在一种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书面语。共同的书面语是为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连续性的重要力量。

    4.与共同书面语相关的,是非凡的国家考试制度。中国的科举制度推行将近了2000年。最初的考试还是综合性的,着重儒家经典,但也包括法律、数学、时政等其他科目。随着时间的推移,考试越来越集中于对儒家正统观点的背诵、阐释。这种制度保证了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得以代代传承,同时也从打手心、练背功的所谓“蒙学”开始,彻底、有效地扼杀了中国人的思想力、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千百年来,功名利禄的诱饵,使得这个民族99%的知识分子的智力用来背诵、解释古人的话,并且从小亲近开倒车的世界观、人生观。

    提倡读经的人往往拉出孩子,让孩子背诵给人听。一只小鹦鹉,挂在经堂一年,多少也能背一些经的。但有什么用?“野蛮民族”不比孩子背诵的能力。“野蛮民族”比的是孩子能说多少属于自己的话。“野蛮民族”津津乐道孩子天真淘气没心没肺的天性,比如《长袜子皮皮》《彼得.潘》。“野蛮民族”鼓励成人学说孩子的话,比如《吹牛大王历险记》。

    童心的命运就是民族的命运,童心在一个国家的分量,就是这个国家在世界的分量。

    5.儒家至高无上的地位,决定了文人在这个国家的显赫地位。文人优雅,可临到大事,文人基本百无一用的。科举制度下的文人,无论中不中举,至少都是背诵专家。从小背下的东西,真的能融化到血液里。因为古代社会整个文化氛围就是那样的,古代社会的文人无论真诚与否都必须那样说话。这种弥漫在空气里、融化到血液的东西,使得负责国家管理——同时也是道德教化的文人士大夫严重缺乏务实精神,对于科技尤其鄙夷。

    为什么后中国而被西方军舰打开国门的日本能够毅然决定脱亚入欧,掀翻儒学的教师席,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因为日本崇尚的是武士道精神。武士是务实的。在战场上,唱什么高调,做什么美梦都没有用。所以,当西方文明和本土文明发生冲突的时候,日本人表现出中国人不能望其项背的鉴别力和决断性。

    6.再看中国地图。自从开埠以来,给国家和国民思想带来新生的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都是广东人,都是和外面世界接触多的人。可是,比起古老中原,比起成千上万靠四书五经立命且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人,他们是少数派。越往内地,改革的力量就越弱。最终,新思想基本都淹没在浩浩荡荡的无物之阵。

    秋风秋雨愁杀人。秋瑾的叹息,在今天还是令人唏嘘的。
  • innaxue

    楼主 2013-5-9 23:34:33 使用道具

    四、幸好有一样东西是硬的

    文史哲是中华文明的宝贝。就文史哲而言,各个民族之间也许没有优劣之分。这些都是“玩意儿”。藏人用藏医,中土用中医。“社会科学”上的事是软的,只要能满足一方生灵的精神需求就可以了。难分高下。

    幸好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分高下的。那就是无论哪国人哪个民族都必须服从的科学原理和无论哪个民族不谦卑的学习、勇猛的探索就要落后挨打以至于亡国灭种的科学技术。从“万有引力定律”到“质能转换定律”到世界地图的测绘到电灯、电话、飞机、高铁、电脑的发明——哪一样出自我们?

    古董、古玩,历史遗迹的鉴定、保护都需要现代高科技。如果没有录音设备,连吟诵的采集都无法进行。主张读经的人,往往使用制作考究的电脑课件。希望这些人在勇敢的使用这些硬件、技术的同时,用同样的勇敢,读一些儿童文学,一些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基本常识。

    2009年,季羡林和钱学森离开我们。钱是这个国家的栋梁。我们这个国家很多年的安定,多少都和这个栋梁的支撑保护有关。可是,钱学森的去世,没有激发大众对科学的热情,季老的去世,引起了怎样的国学热潮。

    “大师远去,无人可以解经了!”多次听到人们哀叹。在无人解经的情况下的读经诵经,和念咒有什么区别?无人解经其实是一件大好事,只要假以时日,念咒的后果大家自能看到。也许到那时,相信读经的人就少了。
  • innaxue

    楼主 2013-5-9 23:34:57 使用道具

    五、望闻问切与儿童读经

    望、闻、问、切是行中医者必须通晓这四项。通晓的目的是了解病人病情,然后才能谈得上治疗。一样的道理,都21世纪了,面对信息时代的孩子,对于儿童心理、儿童兴趣和教育学的基本常识都缺乏了解甚至不愿了解的人,基本没有资格谈教育。照顾婴儿生活的保姆还要接受必须的育儿培训呢。

    因为你只会读经,所以你说经是最好的,那么你谋求的究竟是孩子的幸福未来,还是自己的生计?用自己的知识谋生计没有错。教师个人幸福原本应该和儿童幸福是一体。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第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儿童的知识——关于今天的儿童的知识。

    教育者第一重要的德行是热爱学习。在今天,就是具备起码的政治常识、世界眼光、现代意识。

    闵子骞感化父母、曹娥投江、郭巨埋子、王祥卧病……二十四孝宣扬的其实就是一种杀婴文化。“孝悌人之本”。在今天,儿童读经不啻是一种精神杀婴。它通过切断孩子与现实生活、与自己真实感受的血肉联系,它通过强行灌输千年以来的死训告诉孩子:你的感受、你的生活以及你这个人生命的本身——毫无价值。你生存的全部意义,在于此刻牢记将来实践圣人的思想。从小将至高无上的圣训装满脑子的人,没有能力说出自己的话,不可能活出真实的自己。

    有人在开历史的倒车。车上坐着天真的孩子。

    退十万步说,就算经是好的,经对于儿童也是假的。因为它和儿童生活完全隔膜。儿童完全不能理解。强迫孩子死记硬背完全不能理解的东西,这种行为本身就违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经过这种死记硬背磨练出来的人,不外是两种。一是习惯了柔顺和服从,无论置身怎样残酷不公的社会,也能和谐圆融地与之共处,这是不得志的。得志的呢?则理直气壮地行压制的“道”。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candlepeace + 30 这一段,又一次提到了“关于儿童的知识”
  • innaxue

    楼主 2013-5-9 23:35:14 使用道具

    六、难以走出的巫昧之园

    我是30岁以后读《论语》的,自己一点也不以为迟。

    但是为了谨慎起见,我还是从五年级开始让小学生背诵一些他们基本能理解的段子。作为儒学核心的“孝悌”我是坚决不主张孩子诵读的。但可以接触——为的是让他们知道:曾经有那么一种父母,最关心的不是孩子的幸福,而是孩子孝不孝自己。曾经有那么一种大哥,最关心的不是小弟的幸福,而是小弟对自己恭顺不恭顺。曾经有那么漫长的两千年,这块土地上的人,不以普遍的公义和道理,不是以实在的能力和本事,而是以“孝悌”评价人。还曾经有那么一族男人,他们因为自己的无能无力,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病态的自恋,信奉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专以摧残女性制造残疾为乐事。然而,女人永远不能指望这样的男人保卫自己、给自己带来幸福。

    其实,家父长制、男尊女卑、无视个体生命尤其童年的价值——是古代社会的共同特点。并非老大中华的专利。所不同的,是我们中国人对这些东西格外宝贝,格外难以割舍。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其实就是一个走出古代社会的巫昧之园的历程。为什么中国人走出“巫昧之园”尤其艰难?五千年的辉煌和泱泱啊!千年不变的漫漫长夜,千年不醒和沉沉睡梦啊!地狱里待久了的人,离开时也会哭哭啼啼的。这是典型的受虐狂、也叫体制化。

    中国太大。什么怪人都有,什么怪论都有人听。以“一个茶壶配四个茶杯”为根据论证男人就该三妻四妾的辜鸿铭今天竟然成了国学招牌。不过这个老怪物有一句话是说对了:中华文明的精髓就是两个字:柔顺。

    说白了,就是特别适合做奴隶。

    中国人的历史就是“做稳奴隶的时代”和“欲做奴隶又不得做的时代”。(鲁迅)
  • innaxue

    楼主 2013-5-9 23:35:43 使用道具

    七、哪里有什么东西方文明之争

    现代文明也有太多毛病,比如文化低俗,比如无度消费,比如人与人之间原子般的独立和孤立……世界上没有完全没有毛病的文明,只有于个人及国家的生存、发展是否适宜的文明。

    农业文明的古代社会需要四书五经。

    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也需要一部分专门的人研究四书五经。这种研究,可以让今天的人们认识自己的来处,从而获得教益和启发。

    至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即便他从来没有摸到过《论语》,儒学的传统也存在他的血液里。当他“畏大人”,面对领导唯唯诺诺的时候;当他不管喜欢不喜欢这个人,都要随份子喝喜酒的时候;当他遇到难事,首先想到的不是法律而是关系的时候,当我们都信奉并且赞同“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时候……

    儒学的影响,渗透在这块大地,流淌在这群人的血液中。这是一件悲哀还来不及的事情啊。

    “国学”,实在是个值得警惕的词,它能不费吹灰之力地激动了国人的集体无意识。从《孝经》《礼记》《弟子规》到八股文,无论多么朽腐、多么灭杀个性和创造力的东西,一旦冠以“传统”“国粹”的头衔,就让人不假思索地热血沸腾、五体投地。倒霉的,是孩子。

    作为一个成人,深爱诗经的“风”雅,喜欢《论语》的雍容——四书五经的道理大多不错,但是,个人也好,民族也好,只琢磨、只拥有那些道理也未免太贫乏,无聊了。悠悠千年,好像除了“做”人,中国人就再也找不到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了。终于,大家都“做”到了人不像人的境界。因为:人的尊严在于探索真理、发展个性,拥有思想之独立、精神之自由。

    至于《弟子规》,不过是三字句的行为规范而已。哪里配称经典?如果校长要求老师都背师德规范,如果党要党员都背党章——人们会笑的。然而,让孩子背诵只有义务没有权利的“一边倒”的不讲理的规训,很多人却趋之若鹜了。原因何在?怯懦啊,自私啊,这是明目张胆地恃强凌弱!为什么自古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纯孝之人必愚忠,必甘做犬马不做人——如此而已!

    父母爱子女,而且爱得得法,子女自然爱父母。这是天然的、健康的亲情。孝与亲情不同的就在于:孝单方面强调子女对于父母无条件的、不分青红皂白的顺从。作为一个成人、强者,单方面强调这种无条件的、不分青红皂白的顺从,并且规定得那么细致详尽——这需要相当厚颜才能做到。

    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很重要,当我们作为父母和教师面对孩子的时候,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待儿童的态度。西方也曾有过无视儿童的时代。“发现儿童”是新近发生的事情。

    哪里有什么东西方文明之争!所谓东西之争,其实是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之争。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这里的根,是民族传统的根,更要是人类精神自然的根、健康的根。除非你说“我们中国”是太有特色的人间魔域,除非你说“我们中国人”是单单有别于世界潮流的黄色怪种。
  • innaxue

    楼主 2013-5-9 23:36:03 使用道具

    八、爱儒学的正确方式



    “怪力乱神”子所不语。

    警惕把儒学变成神学。

    希腊人处死苏格拉底的一个理由是不敬奥林匹斯圣山上的众神。如今谁还相信那些神真的存在?可是,奥运圣火依然燃烧,可是希腊的神话传说依然魅力四射并且滋养世界。

    儒学有一定的价值。发挥儒学真实的作用,把儒学放到真实的位置,才是爱儒学的正确方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没有错。

    “己之所欲,必施于人”就对吗?

    儒学对于治国大略基本是没有用的。儒学是与瑜伽、太极并列的众多修身养性的途径之一。因为保存在血液、空气和泥土里的集体记忆,这种修身方式可能更容易让中国人觉得亲切。修身啊,讲究的就是从容淡定。退十万步说,就算经是好的,这么着急让只能喝奶的孩子啃牛排,毁掉的是孩子——也是“经”的本身。

    在香山的吟诵培训班,来自香港的同学于飞对我说:“老师,你不要这么生气和难过。现在我们是身在这个小山坡、小圈子,到处听到看到的都是读经的事情、读经的声音。其实,只要下了山,甚至只要走出这个院子,你就知道,时代毕竟不同了,世界已经变了,死死抱住经的人,相信经能救国的人,其实少之又少。他们没有用,不过他们确实会害了一些孩子。让孩子变得既傻又刚硬。”

    他说得对。

    就算是自作多情吧。作为母亲,我心疼那些被圈起来读经的孩子。
  • innaxue

    楼主 2013-5-9 23:36:42 使用道具

      九、什么是适合儿童诵读的经典

    随着音的波动而颠倒沉醉的时刻,是学习母语的最佳境界。诵读是儿童深入进行母语学习的最朴素、最可靠的途径。诵读也是借助于母语的脐带,从宇宙汲取生命能量的最好途径。

    作为教师,我知道:促成读经现象的一个现实因素,是中国基础教育,尤其是语文教学走进了唯教材与考试之马首是瞻的绝境-----让很多父母绝望。一味反对读经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真正适合儿童诵读的经典。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拍皮球。七八九,翻跟头。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从童谣童诗开始,六年一贯、日有所诵,走一条缓坡上行的积学修心之路;于诵读中华诗文的同时,放眼世界、广吸博纳,走一条开阔健劲的求新图变之路——这是儿童诵读和以《三字经》、《道德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四书五经为内容的读经活动不同的地方。

    童谣和儿歌是童心自然绽放的花朵。“小猫拉车,老鼠不坐。黄鼠狼拉车,小鸡不坐。灰狼拉车,山羊不坐。老虎拉车,谁也不坐。”“兔来了,狼来了,螃蟹爬上墙来了。电灯一关都跑了,电灯一开又来了。”多有趣啊!所以,一定要从儿歌开始,着意呵护儿童的自然感觉,着意培植儿童的诵读兴趣。然后慢慢的——童诗、绝句、晨读对韵;宋词、元曲、上古歌谣……读来、背来都像儿歌一样轻松了。

         不仅仅是童谣,还有像《被子的大地》(我是伟大的严肃的巨灵,在枕头叠成的山上坐镇。凝视着面前的山谷和平原,做有趣的被子大地的主人。)《村小识字课》这样的清新、烂漫的童诗,像“云儿愿为一只鸟,鸟儿愿作一朵云”“根是地下的枝,枝是空中的根”这样的句子,都既深远又轻灵地叩击着孩子的心扉。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庆六一诵读大会上,当自信满满的童音响彻会堂,所有教师被震撼了。“什么是适合儿童的经典?”感受到学生当仁不让于师的豪气,红日初升般的盛气——教师即时豁朗:适合学生的经典,就该是这样的:它的形象美而鲜活,它的音韵美而灵动;它能激发人心固有之向新、向美、向上的生命力。其与儿童生命的关系,当如深渊之与潜龙,空谷之于乳虎,长风之于鹰隼,雨露之与花树——它能令学生腾跃、飞扬、挺拔了。
    面对母语和儿童,我们当有发自内心的虔诚和热爱;面对荒诞和压力,我们须有坚守正道的智慧和勇气。作为儿童诵读的实践者、倡导者、宣传者,我们愿——竭尽全力,将学校、教室和家庭变成有吸引力的温暖的地方。并且通过师生共读和亲子共读,将这种温暖和力量带到千家万户。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candlepeace + 30 说得非常好,有破有立!
  • 糊涂爸爸

    2013-5-9 23:44:24 使用道具

    说得真好。
  • xianyun0403

    2013-5-9 23:50:35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innaxue

    楼主 2013-5-9 23:55:48 使用道具

    每次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出现,就会有一大批的家长盲目跟风,然后兴起个十年八年,就被另一种思潮取代,可怜的孩子,就成了牺牲品!
  • cherrymama

    2013-5-11 14:24:5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errymama 于 2013-5-11 14:26 编辑

    读经又不排斥读儿歌之类的。各人看法不同,再说了,很多陈腐的观点,大人好好引导就行了嘛。我家还是要读的,只不过是慢慢读。熏陶点,总比不熏陶好呢。读不完也不强求。
  • 橙汁拌拌

    2013-5-12 09:29:30 使用道具

    可是,历史是无情和最有情的,到今天,比“经”更实在地滋养了中国人、联合了中国人的是什么?
    ------------------是什么呢?是背弃了历史得来的金钱至上,道德败坏!
    况且正如上面所说的读经又不跟儿歌排斥。只要是知道弃其糟粕,吸其精华,古代的文化比现在的文化不知道要好几千几亿万倍还不止。
  • 周鱼

    2013-5-12 11:06:34 使用道具

    文中的观点,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不该读经的人,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所有的人都可以读经,但不是所有人都应该读经。对于某些人来说,思维方式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根本就不应该读,读了没什么用,耽误时间不说,反而造成混乱。而可以读经的人,这种文章其实根本就是狗屁,如果心志会被这种文章所改变,那说明根本就不了解读经的意义,就是属于那类不应该读经的人。

    我不褒贬读经与否是对与错,西方人才不理中国人的什么经典,照样创造出当今超越东方辉煌强大的文明,这已经说明了读经绝对不是什么必须的,也根本不是必要的,只有自己能够有办法用的上人才会去读经,这样才有实际的意义,而这个意义也没有什么值得夸大之处,完全看每个人不同的思考方法和使用方法。
  • xuanxuanie

    2013-5-12 15:21: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3-5-12 15:25 编辑
    周鱼 发表于 2013-5-12 11:06
    文中的观点,对于不同的人,是不同的,对于一些不该读经的人,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所有的人都可以读经,但 ...


    还是忍不住插个话。
    您说“儿童不能读经”是屁话,实在不敢苟同。
    您说“对于某些人来说,思维方式不同,生活方式不同,根本就不应该读,读了没什么用,耽误时间不说,反而造成混乱”,您也承认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经的,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读经对自身的作用出发去对待读经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认为人应该以理性、自我反省的态度去对待读经的问题,也就是说读经是个人的事情,别人无法干涉也无权干涉。
    您自己读经固然可以,但是不是不应干涉孩子读不读经?孩子在对读经没有认识之前,是不是不应该贸然让他去读经?是不是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如果不去管孩子需要不需要、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而人为地去要求孩子去读经,是不是和您所说的“只有自己能够有办法用的上人才会去读经”相矛盾呢?是孩子自己认为有用呢,还是家长认为有用呢?
    从这里可以看出,您一方面承认人和人的不同,有的可以读经,有的人不需要读经,应从自身去考虑,可到了孩子这里,您就完全替孩子做了主。孩子就是孩子,大人应该成为孩子的仆人,而不是去当孩子的主人。儿童的理性不发达,还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尚未到考虑是否读经的问题的时候。
    所以,我支持“反对儿童读经”的观点。
  • 周鱼

    2013-5-12 16:51:54 使用道具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3-5-12 15:21
    还是忍不住插个话。您说“儿童不能读经”是屁话,实在不敢苟同。您说“对于某些人来说,思维方式不同, ...

    孩子怎么选择呢?我很奇怪。孩子要是都懂的话,就不是孩子了,就是因为不懂,才需要接受教育,这个教育的责任首要在父母,但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能力,尽自己的能力教导就可以了,超出父母能力的,父母不懂也就没法从自身来教孩子了。把自己懂的有用的教给孩子那不是天经地义的么?这么简单的问题,讨论来做什么呢?难道您家里您的孩子怎么学习是自己做主么?大人成为孩子的仆人?怎么做这个仆人呢?花这么多时间来讨论是听父母的话,还是听孩子的话,这不是太不可思议了么?如果您确实是这么想的话,我是很担心的,古今中外都没有这么干的,这么做也非常的不理性。希望您没拿我开玩笑,咱们双方的时间就算不那么宝贵,也不用花费在这种玩笑上,再说也不怎么好笑。
  • xuanxuanie

    2013-5-12 17:30:16 使用道具

    周鱼 发表于 2013-5-12 16:51
    孩子怎么选择呢?我很奇怪。孩子要是都懂的话,就不是孩子了,就是因为不懂,才需要接受教育,这个教育的 ...

    您认为我是在和你开玩笑吗?如果您真这样认为,那您应该自我反省一下了。您如果认为时间很宝贵,可以不来回复,但不会阻止我发表观点吧?
    孩子当然不懂,等到孩子有分辨能力的时候,再让孩子去选择不好吗?为什么非要急急忙忙去灌输给孩子,有这个必要吗?经学里那些大道理能不能缓一缓?即使对孩子的品性有积极影响的那些东西,难道今天就没有更好的替代物吗?那些远离孩子生活东西和源自孩子当下生活的东西,哪个接受起来更容易一些呢?为什么要舍近而求远呢?实在让人不明白。
    我之所以反对儿童读经,就是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看待,要尊重孩子的感受。您要求别人尊重自己读经的选择,但您是否尊重了孩子呢?这是不是双重标准呢?孩子当然不懂,但这不是家长按照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某些观念的理由,孩子有自己的个性和成长规律,家长要尊重孩子,做孩子的仆人。
  • 小远宝

    2013-5-12 17:50:46 使用道具

    张溥在《五人墓碑记》中叹息:当魏忠贤阉党横行乡里的时候,挥拳而起、笑谈受戮的英雄多是市井草莽之人。饱读圣训的缙绅士大夫,一个个都做了缩头乌龟!
    看到这段用来驳读经觉得十分可笑。
  • 周鱼

    2013-5-12 18:12:27 使用道具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3-5-12 17:30
    您认为我是在和你开玩笑吗?如果您真这样认为,那您应该自我反省一下了。您如果认为时间很宝贵,可以不来 ...

    我真是无话可说,只能说您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妈妈,爸妈网也确实是个不同寻常的地方。您认为对的,请您就去做吧,无论如何,您爱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好人,值得钦佩。
  • xuanxuanie

    2013-5-12 19:14:20 使用道具

    周鱼 发表于 2013-5-12 18:12 我真是无话可说,只能说您确实是一个很有趣的妈妈,爸妈网也确实是个不同寻常的地方。您认为对的,请您就 ...

    我自认为和您的探讨是认真的,冷静的,只希望就事论事,思考明白一些事情,虽然话有些刺耳。但您也不必说'开玩笑','有趣','不寻常'等等来贬低別人。只是想聊聊这个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您这样想,实在令人遗憾。
  • 周鱼

    2013-5-12 19:29:13 使用道具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3-5-12 19:14
    我自认为和您的探讨是认真的,冷静的,只希望就事论事,思考明白一些事情,虽然话有些刺耳。但您也不必说 ...

    就这几个词都认为是贬低你,那我也无话可说了,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好吧,好吧,“有趣”、“不寻常”的是我,“开玩笑”的也是我好了,这样可以了吧。
  • xuanxuanie

    2013-5-12 19:37:4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3-5-12 19:39 编辑
    周鱼 发表于 2013-5-12 19:29
    就这几个词都认为是贬低你,那我也无话可说了,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啊。好吧,好吧,“有趣”、“不寻常” ...


    如果不是讽刺和贬低,那请您解释一下是什么意思呢?说明一下我冤枉您的理由。我希望不管对错,只是就事论事,不要谈观点之外的东西。
  • 菲比寻常1983

    2013-5-12 19:54:07 使用道具

    我很久前看过薛老师这篇文章,薛老师是我敬仰的一位小语老师,她的这篇文章,我自然也反复读了好几遍,而且在心里想了好几遍。

    我觉得,读经的“经”应该是范围广泛的。薛老师把“经”集中在《论语》《弟子规》《孝经》上,当然不为过,但有些狭隘了。《塔木德》算不算“经”?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算不算“经”?“床前明月光”“杨柳岸晓风残月”当然也是“经”。甚至连哈利波特都是“经”呢。经典嘛!

    还有怎样读呢?我觉得在引导孩子读经之前,父母至少要通读“经”。自己知道其中的“大义”,自己思考一下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等孩子读了,还可以与孩子展开讨论、辩论,并让孩子把辩论的过程和结论写在日记里。这也是一种语文教育。既不能听别人说经好,就不加分辨地读,也不能因为某些老师不赞同,就一竿子打翻。自己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还有,我觉得,如果在读或者不读上耗费太多时间争吵,是非常不划算的。如果您觉得读经好,就列出计划,一本一本读下去。如果觉得不读更好,那就读些您觉得值得的书。孩子的时间宝贵嘛~~换句话说,《猜猜我有多爱你》也是经,《爷爷一定有办法》也是经,读就是了!
  • xuanxuanie

    2013-5-12 19:59:49 使用道具

    菲比寻常1983 发表于 2013-5-12 19:54
    我很久前看过薛老师这篇文章,薛老师是我敬仰的一位小语老师,她的这篇文章,我自然也反复读了好几遍,而且 ...

    那您应该先了解一下“读经”这个词的特有内涵和提出的历史背景。您说的经典和读经不是一回事。
  • xuanxuanie

    2013-5-12 20:09:19 使用道具

    如果认为有的人可以读经,有的人可以不读经,一切都是“自作主宰”的话,那儿童就不必读经,即使他的家长对经书有深刻的理解。因为你既然允许别人不读经,也就没有必要让孩子读经。你如果说“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才需要灌输,那么“别人”也不懂经书,是不是也应该接受灌输?如果你说别人我怎么“管得了”,“别人有别人的自由”,那么孩子也是一个“人”,也应该有他的自由,是不是?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指导能力,孩子就可以读经,那么,一个音乐学院的教授是不是就要把他的孩子一定塑造成一个音乐天才?那如果他对音乐没有兴趣,而是对绘画感兴趣,这个教授父亲就非要违逆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去教孩子音乐呢?况且,读经的是非在20世纪初就已经有公论了,这已经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了。
  • 小远宝

    2013-5-12 21:00:13 使用道具

    xuanxuanie 发表于 2013-5-12 20:09
    如果认为有的人可以读经,有的人可以不读经,一切都是“自作主宰”的话,那儿童就不必读经,即使他的家长对 ...

    你不能因为你的孩子不感兴趣就认为别的孩子也一定不感兴趣。我家孩子读三字经是很高兴的,所以熟读完了。但他对论语则兴趣不大,我就中止让他读论语了。目前介绍给他读的是史记。他当故事读。有些段落让他熟读,有些段落则我读给他听,很有兴趣,常常意犹未尽让我再读再讲一段。当然我不是光让他读,而是读了后还绘声绘色给他讲译文和典故的。家长有责任把自认为好的优秀的东西介绍给自己的孩子。
  • woaiaoao

    2013-5-12 21:17:31 使用道具

    我们只是读一些,没有上升到读经的境界
  • xuanxuanie

    2013-5-12 21:38:29 使用道具

    小远宝 发表于 2013-5-12 21:00 你不能因为你的孩子不感兴趣就认为别的孩子也一定不感兴趣。我家孩子读三字经是很高兴的,所以熟读完了。 ...

    您认为史记是经书吗?三字经也就是个了解传统文化的识字课本,算不上真正的'经'。读经有特定历史含义的,不能混淆概念。
  • xuanxuanie

    2013-5-12 21:48:4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xuanxuanie 于 2013-5-12 21:51 编辑

    即使读经对培养人的品德有益,也不值得去读,用现代的品德观念和资料去教育孩子岂不是更好?何必舍近求远?就像学习数学,用现在的课本就行了,干嘛非要去读'九章算术'?要真想研究,长大了再去也不迟。何况经书里很多糟粕,家长和孩子接触了未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