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周鱼 于 2013-5-13 13:18 编辑
作者:刘晓东 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儿童读经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其本身就是中国的一种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但它不是好文化、好教育、好传统,它是需要摈弃的糟粕。试图依靠儿童读经来建设一个道德中国和文化中国是行不通的,历史对此已经给出结论。
一、“填牛”理论和记忆的“黄金时期”理论在教育学心理学上是错误的
发起儿童读经运动的王财贵先生提出“填牛”理论和记忆的“黄金时期”理论。许多人支持这种理论。这种理论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上是完全错误的。
在传统教育中,学习基本上就等同于记忆。小孩子不懂,也要让他囫囵吞枣、鹦鹉学舌。这种死记硬背禁锢了思想,禁锢了生命,窒息了个人和全民族的创新精神,让新生的一代又一代和整个民族养成教条态度、泥古心理,在古人古书面前做了奴隶,进而在推行读经的“圣人”“圣王”面前做了奴隶。
儿童不理解学习内容,却非要让他们死记硬背,那么它们就会变成儿童生命中异质的东西。手上扎了刺,这刺就是异质的东西。眼里进了沙子,沙子就是异质的东西。鲁迅在三味书屋读过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之类的文言古字,对于儿童来说,便是脱离儿童生活的不能融入儿童生命的异质的东西。
生命有一种本能的排异反应,儿童大量的死记硬背对于他的成长是有害而无益的。死记硬背会给小孩子增加本来没有必要承负的重担,会破坏小孩子的安宁和快乐,这当然会影响小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盲目崇拜、盲目背诵,只能培养精神上的瞎子、盲从的奴隶
王财贵先生还提出儿童读经的六字教学法:“小朋友,跟我念”。六字教学法也被称为“六字箴言”。为什么儿童读经的教学法就这六个字?是因为大人不懂这些经书,小孩子也不懂这些经书。这不就是大瞎子领小瞎子吗?这不是要撞电线杆子撞南墙吗?
大家都知道,西方有个启蒙运动。什么是启蒙?启蒙就是要开启民智,就是帮助人自主、自立、自觉。小孩子的教育也就是童蒙教育。童蒙就是发蒙、启蒙,就是让儿童学会理解,学会思考。死记硬背不是发蒙、启蒙,恰恰相反,是蒙蔽,是用所谓古代经典蒙住小孩子纯净的眼睛,窒息小孩子的好奇心,禁锢小孩子的探索和创造。
不明白,不理解,还要强迫记忆,死记硬背,这是搞愚昧主义,是反民主的,是专制的温床。在不理解经书内容以前,就说这些东西是祖先的宝贝疙瘩,就说这些东西是真理而不容质疑。这种态度完全是错误的。只有理解了真相,才能判定其对错,才能决定拒绝还是接受;在不理解之前,是否对错,读经的儿童并不知道,只能盲目崇拜、盲目记诵,这不是培养明眼人,这是培养精神上的瞎子,培养盲从,培养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