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影 于 2013-5-25 17:16 编辑
因为有爸妈提出“‘先进’的教育方法”会给阅读者以误导,所以在此说明一下,这里不是不让家长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只是提醒家长,一定要谨慎采用新方法,不要盲目的去试,试完觉得不合适或无法执行就立即放弃,这会对孩子的人生观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
开这个帖子主要是想吐槽一下昨天见的学生家长,也给热情尝试各种教育方法的爸妈们提个醒。
我是一个中学教师,今年带初一,昨天约见了一个孩子的家长,做一个个别的家长会谈。
这个学生非常聪明,知识面也挺广,但非常不喜欢秩序,并且没有什么克服困难的决心。他喜欢音乐,想当歌手,却从来不参与班级的文娱活动;他喜欢书法,想当书法家,但作业永远是一团乱麻;他喜欢武术,想去体校学习,却连广播体操都不愿做,只因为阳光太强烈(28度左右);他喜欢军事,对各式器械如数家珍,却连短期军训也不愿意参加。他数学题只能解出来,却永远不会按规范的答题格式来,并且喜欢做那些花上好几个小时也没有结果的难题(老师和父母都没见过他解答出任何一道他喜欢的难题);初一这一年已经快结束,他的语文试卷上考察生字的项目永远空白,每逢默写字词需要加拼音,他必然要骂一些不干不净的话,却从没想过再重新学习一下拼音;他的英语奇差,150分的试卷,永远只得二十几分;政史地生里,最好的是生物,最差的是历史。
之前也接触过学生的父亲,一个职校的老师,已过知天命的年纪,一个经历过动乱,非常传统的人。比较反对西学思想,尊崇儒学,却也奉行让儿童自由发展的理念。这次会谈的原因是学生自从入初中以来,成绩从最初的三十来名直接掉到四十开外,并且没有任何努力学习的念头,和他谈话后,了解他想做一名歌手或书法家,但在学校生活里,我没有发现他有这方面的专长和相关努力(除了趁老师不注意就用耳机听流行音乐以外),于是想和他的家长谈一谈孩子的未来,毕竟在我的班级里,他这个名次是很难进入一所四星高中的(普通高中则几乎没有考上本科的可能)。
昨天下午,他的父母都来了,我了解到,这个孩子是夫妻俩年过四十才得的长子,幼时非常宠爱他,给他试验过许多教育方法,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他幼儿园时背过《三字经》,展现出相当不错的记忆力;他学过钢琴,下过围棋,他的英语启蒙是由外教从儿歌、绕口令教起的,当夫妻俩察觉孩子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后还让人教他坐禅。但凡此种种,无一不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孩子的厌烦、哭闹而终止。
现在这个孩子回家之后也不写作业,直接开电脑上网,美其名曰“查资料”,一上就是几小时,夫妻俩为了监控孩子的网络使用情况,将电脑从孩子的卧室移到自己的卧室。为此,这个孩子与父母摔碗掼盆的闹了将近一周。他们也坦承,不是没管过孩子的学习,但孩子只会说:“我记不住”、“我不会”,根本不学,甚至当父母威胁他,“不学习就别吃饭”时,这孩子干脆就真一天也不吃饭了,他的父母现在对孩子束手无策,他的英语水平大约只在小学四年级左右,只认识一些非常非常常用的词汇,其它一切都不懂。
当然,会谈的最后,学生的家长承诺会配合学校将最基本的要求完成。我只希望这次将近一小时的交流能让他的父母了解什么叫底线,不要无原则的退让。现在这个学生已经是满嘴脏话,布置任何背诵任务都直言无法完成,需要三催四请才能完成作业。再这样下去,这个还算聪明的孩子大概一生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了吧。
回顾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他的父母不能说是无知的,不能说是刻板的,更不能说他们不用心,但结果却不如那些干脆不作干涉的家长。 这个孩子现在蔑视一切规则,没有底线(我们班一个同学得了急性白血病,学生们自发捐款,他的父母给了他一百元,但他只捐了五十元,这个同学之前和他相处的相当不错),只是空想未来,不愿意付出努力。究其原因,大概是父母给了他太多的资讯、太多的方法、太多的要求与规则,但却完全无法贯彻执行,只要他一闹,父母就让步,最终,这个孩子认为一切的规则都是可以为自己改变的,自己不用付出什么就能得到一切。
因此想给那些从早教时间就开始给孩子不停加码的家长们提个醒,给孩子增加任务或做某些行为矫正之前,一定要先仔细评估,不要急急下手,然后轻易放弃,否则会给孩子带来极糟糕的人生观的影响。
希望这次会谈能有效,希望这个极有潜力的孩子能学会向一个目标去努力,即使这个目标不是学业也好。
学习人生态度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知识随时都能学习,不过是早慧与大器晚成的区别,但如果人生态度不正确,也许他的整个人生都是失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