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快乐芒果 于 2013-5-30 13:58 编辑

看到很多人批评体制内的教学,觉得是nothing,英语八级也是nothing-其实我也不是很理解批评者所说的nothing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许是不屑一顾,一无是处?今天又看到批评体制内教学的文章,其实想想,我英语虽然不算好,但是中学六年的学习,也不是一无用处----在多年不是经常使用的情况下,也还是可以听懂部分,说出来,在展会上也可以和各国人沟通。
而且我至今对初一刚学的时候,每天早晨五点还是六点起床,在学校操场上背诵英语课文的情形记忆犹新。
当然现在各种资源发达,可以有更好的学习方法,但是我觉得我们本身的中学的英语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是不是哑巴英语,能学到什么程度,用到什么程度,还是看个人的。即使是体制内教学方法出来的学生,也有学的好的。
所以真的有点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眼里非此即彼,有了自己的方法,就全盘否定目前的学校教育。
看汪培珽的书,最不喜欢看到的话就是,不想让孩子像我我一样被教育体制所害之类的话。觉得好做作。
另外,以前也认识一些英语专业八级的人,过了八级的人还真的不是nothing,最起码词汇量比一般人大一些。
声明一下:
1.我的意思是体制内的英语教学并非一无是处,而不是说它就是完美的。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我个人不太喜欢有人一提起体制内的教学,就是一副鄙视的语气。把一切原因都归结于体制。2.体制内的教育,不管大家喜欢不喜欢,都无法改变目前的现状,既然无法改变,那么就得遵守体制的游戏规则。按照体制内的评价标准,评分标准,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还是最为稳妥的道路。
3.关于时间和效率问题,我个人认为,现在很多人进行亲子英语所花的时间也不少,所以不能说体制内的学习就是没有效率的,大家自己进行的英语就是有效率的。不管体制内外,方法如何,那些牛蛙都是付出了很多时间和汗水的,所以说牛蛙之所以是牛蛙,还是因为花的时间更多。

4.语法的学习和练习,即使是母语,也是有必要进行的。我们的语文课也教语法的。
5.每一种教育方法,教育思潮兴起的时候,大家都不要矫枉过正,过分狂热,很多东西都需要时间检验,也需要在不断批判,不断论证,不断改正中前进。
6.我在深圳,所在学区的公里小学和公立中学,都有外教。虽然外教不可能给每个班级都上很多课,但是毕竟时代在进步,体制内的教学方法也在逐渐改变,现在的体制内教育,和二三十年前的体制内教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很多深圳小学都学香港朗文或者牛津的教材。体制内的教材教学也不见得就那么不好。而且我们学区所在的小学,语文老师也都在推行阅读啊,教学思想也是通过阅读提高孩子的水平,而非僵硬的灌输教育。
7.关于课外阅读,就我所知,好像体制内的老师都没有反对语文,英语的课外阅读啊,很多小学老师都会给学生布置阅读方面的作业。而且我自己从小学到高中,都会自己主动找书来读。所以说体制内的教学就不重视阅读,有失偏颇。




4997 查看 59 收藏帖子 (0)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腾腾的新家

    2013-5-30 02:35:55 使用道具

    这个观点有见地,不过在这里会不会被拍呢~~~我坐等
  • gocrack

    2013-5-30 06:44:40 使用道具

    强烈支持楼主观点。

    别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英语学习总的来说是中学六年学习,再加上600小时自学。

    结果证明几件事:
    1. 体制内的英语学习让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的日后再学时很容易。
    2. 体制内的英语在我们那个时代很多人没学好,只不过受到了信息闭塞的限制,缺乏了必要的听说读写材料补充。
    3. 成人学语言更高效。
  • itcmich

    2013-5-30 06:50:52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叮叮当铃

    2013-5-30 06:51:55 使用道具

    大家说体制英语是nothing,是按学习时间和成效来说的。
    而且从比例上来说,学的好的很少,比例非常少。
    比如楼主和可可爸,你们就属于少数,所以说这样的方法不值得推广,没有惠及大众呀。
    看看现在爸妈网上很多孩子吧,如果学六年,那就不是可以听懂一部分,只能同人简单的交流这样的水平啦。
    我想可可爸现在教女儿也不完全按体制的方法来教的吧?
  • 叮叮当铃

    2013-5-30 07:01:32 使用道具

    那些专业英语八级的人,那就不止学了六年啦,起码十年以上。
    想想花的时间和成效成正比吗?
    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了十年英语后,仅仅是“最起码词汇量比一般人大一些”?而且还要向您一样每天勤学苦练。
    爸妈网上有很多爸妈的英语都不错,他们都是体制内出来的,为什么大家还要聚到这里来寻找即容易,有高效的学习方法呢?
    难道不值得大家深思吗?
    就算体制内英语教学不是nothing,这种方法也不值得推荐。
    因为我不希望我女儿花了十年时间,勤学苦练,最后的结果是只能听懂一点点而已。
  • lmjcle

    2013-5-30 07:09:4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3-5-30 09:47 编辑

    大家都不用睡的吗?这么早起?

    所谓体制内英语,不过是观念的转变稍慢于我们的认识而已,置于NOTHING的说法,来自于某重点大学毕业生的应聘感受,按应聘的标准,不但英语,所有都是NOTHING。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这地方的英语老师挺不错的。

    在群里跟别的妈妈交流,有的学校学的教材不比这里浅多少,上学期已经开始取词写短文了,我看晒出来的文,写得挺好。当然,跟坛子里特别牛的牛蛙就没得比了,人家那毕竟是普遍教学。

    另外,我家孩子,也曾担心过是否会因为超前而对学校内容不感兴趣,结果,发现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对于课本上的内容,因为老师会有很多游戏,上课也是尽量的用英语,所以虽然简单,孩子还是学的津津有味。而且宝贝说老师每天都会教一些额外的新单词,多至十数个(不知道有没夸张,因为孩子对这些的感觉不准确)。我问了两三个词的内容,肯定不是小学教材里的,因为我对那个还是蛮熟悉的。所以这位老师走的肯定不是应试的路子。
    和别班家长聊了一下(另外一位老师),她对孩子英语情况不大了解,但说老师推荐他们去上STARFALL的网。

    体制也是在不断的进步中的,感谢这些兢兢业业的老师。
  • dhbjn

    2013-5-30 07:24:52 使用道具

    效率是关键。
  • cl2039996

    2013-5-30 07:52:43 使用道具

    体制只能粗放型抓读写,听说根本就没法开展。说nothing的人可能特别痛恨应试,被折磨惨了。我一朋友,中科院博士,有机会出国交流做实验,国外导师视频面试他,他说不出几句来,前言不搭后语。六级已过,博士硕士英语又学了几年,可蹩脚的英语口语让他失去了这次机会。事实胜于雄辩,应试英语在关键时候靠不住。畸形的英语,也能结出果来,可他始终是畸形的,不是nothing而是畸形。
  • china_baby

    2013-5-30 07:55:17 使用道具

    体制内的学校教育是面对大多数人的,这就决定了他不够个性化,不过体制内的教学最大的优点就是系统,完整,而体制内的老师毕竟是经过训练的,绝大多数老师再怎么不济也绝对比一般家长在教育方面有能力,何况还有体系的支持。因此个人认为,如果家长不是擅长于教学,并且有一套系统的东西,那么体制内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

    但对于普通家长来说,如果能学习了解一些不错的学习理念和有选择的参考别的家庭的教育经验来进行家庭辅助的教育,那么对体制内的教学会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补充内容 (2013-6-2 08:26):
    另外补充一点:我们过去的父母在孩子教育身上花的力气并不多,但同样有不少优秀的人才,只不过这样就是完全拼孩子的实力了,能静下心的,有点浮躁的;对学习有兴趣,爱钻研的,贪玩的;擅长应试的,不擅长的等等。

    补充内容 (2013-6-2 08:31):
    因此对于孩子的学习,我们家长最重要的不是要教孩子什么,更重要的是根据孩子的性格习惯等各个方面去想办法把孩子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而这是体制内教育无法完全顾及的。
  • 小无双

    2013-5-30 08:03:41 使用道具

    把话说绝了,其实就是给自己挖了一个陷阱。体制教育有利有弊,家长可以想出自己的方法去克服它的弊端。孩子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如果不好好利用学校资源而是觉得学校教法是nothing要靠家庭教学,我觉得这样的做法才是低效的。除非家长有足够的自信完全脱离学校教育自己教。
  • 昏昏鱼睡

    2013-5-30 08:17:21 使用道具

    不管体制内体制外,只要花时间、花精力、通了方法,肯定都会有是处。
  • sanwan

    2013-5-30 08:19:27 使用道具

    曾经问过一位英语特棒的师妹,怎么学好英语的,回答是,好好上课,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都完成就达到这个结果了。
  • sweetberry

    2013-5-30 08:27:0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weetberry 于 2013-5-30 08:31 编辑

    支持LZ,全盘否定太夸张。

    就拿英语来说,我觉得现在有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味道。现在有些家长完全迷信于语言自然习得,英语思维,不能讲语法之类,我不是完全赞同,毕竟我们的孩子是学外语,不是讲母语。

    其实我们学了那么年体制内的英语,其精髓是,教我们作为非母语国家的人,总结出来的英语的一些规律,也就是语法之类的东西(当然母语国家的人不会讲这个,因为他们不需要,但是对于学外语的人,我觉得很需要),但是其对于添枝加叶的扩充(也就是大量的原版的听说读)是远远不够的,这种不够是我所理解的体制内英语的不足。

    那么我觉得既然这样,我们需要做得就是给体制内的东西加上课外的大量的听说读,这样是一定能学好的。当然这种听说读是可以建筑在体制内教授的规律语法上,因为这个可以帮助加快我们的理解。而不是有些家长用的一切都让孩子自己去悟的方法,这要悟到什么时候去阿!

    还是这句话,因为我们不是在讲母语,要英语思维我觉得主要是靠大量的有效输入,可以讲语法,翻译中文,关键是要学的精。全盘否定体制内我觉得不可取,不讲语法不翻译中文也不可取,流行方法和传统方法要取长补短。
  • lmjcle

    2013-5-30 08:31:4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lmjcle 于 2013-5-30 09:04 编辑

    对这个话题蛮感兴趣的

    个人以为,效率只是一方面,不是关键

    我当年的小学比较一般,学了两年,跟0基础的差不了多少。
    中学比较好,一进去就全英教学,每周一节外教课,学习全国统一教材加新概念一(当时可供选择的教材少,这已经挺前沿的了)。
    本人当时基础差,直到初三才能完全听懂老师的课
    初三上学期的一个下午,我们下午都是自习课,英语老师拿一叠卷子来给我们做,当时也就当做普通的练习卷做了。后来,老师喜上眉梢的告诉我们,那是大学三级的考试卷,全班平均分九十多(实际上,除了借读生,没有90以下的)

    2年多一点的时间,从0基础到大学三级,不得不说,十分高效。但仅仅是应试的能力


    补充一个后话,我通过自己的努力,高中的时候,在班里英语达到中上,但就没有办法再往前了……为什么呢?因为水平特别高的那些同学,背后都像这里的孩子一样,有牛爸妈在支撑啊……人家和你一样聪明,一样勤奋,学得比你早,有高人指点……你拿什么去和人家拼?落败是必然的。
    就如同,有亲之前比喻过,你还在爬楼梯,巴巴的看着人家搭自动扶梯,天啊……那家伙还在扶梯上跑了起来……
    (没办法追的,只有自己来当孩子的扶梯。)唯一庆幸的是,这些家伙高考后就全出国了,没有继续留在这里让我自卑。

    可惜当时没有前瞻性(大学的专业跟英语毫无相关,虽然有英语课,但课的难度连中学的都不如,靠吃老本还是过了六级,我就没有再在英语方面进修了),大自大了,以为那点老本启蒙孩子足够了……现在亡羊补牢的话,其实还是晚了,因为学习的速度和吸收能力已经不如孩子,只能沦为配合的角色。

  • redforestsea

    2013-5-30 08:32:22 使用道具

    各有利弊,自己觉得好就行,可以试验一下,若干年以后就见分晓了
  • lmjcle

    2013-5-30 08:43:19 使用道具

    现在是作为家长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的,当然希望孩子能比我们当年走得更高。

    有位老同学,是心理学和语言教育的双硕士,有SAT的改卷资格,是她们学校的第三人,前面俩都是老外。

    跟她探讨孩子英语学习这方面的问题时,她说:一靠大量阅读(这个家长自己在家里引导);二,到了较高的层次,还得靠外教。

    不是她自我菲薄,而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国人,学英语再好也还是有中式思维在里面(这个其实就是当年的体制和学法造成的)。

    她说,就她自己,在写特别重要的文稿的时候,也会请英语母语的朋友帮忙修改一些用词。她说,人家就是用很简单的词汇就把意思表达的很准确,很地道了……

    所以,除了效率,还有另外的问题:地道、文化……也不是说要追上人家本土人士,但起码朝着这个方向走呗,不然怎么一代胜一代呢。

    所以,在多大的程度上去接纳应试体制,如何把它和自身的学习相结合,完全视乎家长的目的,和对孩子学习的定位。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high5 + 50 说的很到位:)
  • seawind

    2013-5-30 08:46:28 使用道具

    学校资源也要利用好。
    这个是原则,和好坏无关。
  • gocrack

    2013-5-30 08:49:32 使用道具

    叮叮当铃 发表于 2013-5-30 06:51
    大家说体制英语是nothing,是按学习时间和成效来说的。
    而且从比例上来说,学的好的很少,比例非常少。
    比 ...

    你错了。我现在正是按体制内的方法在教女儿,而且效果很好。你信不?你当然不信。但我本身又不是读师范的,又不是老师,何来英语教学经验,当然只能是回想我以前的中学老师如何教我了。

    回想一下我们以前的课本,体制内所有的练习如果都认真执行好的话,已经很完美了。问题是,有多少人能真正地贯彻好呢?

    比如说,光是朗读练习,我们以前用的英语课本,已经那么详细地讲清了所有的重音和节奏,而且这种练习可以说是贯穿整个英语学习。问题是,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分数指挥棒下,能有多少时间给老师仔细讲解并给学生练习?又能有多少学生能有计划有条件认真执行了?可见,并不是教材不行,而是很多人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要否定一套体制的前提是,这套东西确实认真执行了都无法学到很好的效果。问题是,如果在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整个教学都无法认真去贯彻这套体制教材的思想,自然有很多人无法达到效果。


  • 叮叮当铃

    2013-5-30 08:54:5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叮叮当铃 于 2013-5-30 09:05 编辑

    不能全盘否定要看老师是个什么教法。
    比如:imjcle说的她们老师是全英教学,这样学六年出来肯定不是nothing。
    但是现在国内大部分地区的英语老师给孩子留的作业就是回家默写单词。
    就算是这样的教法,现在的孩子普片英语能力比我们那一代强多了,这是事实。因为我们哪个时候是初一开始学英语,而现在是小学三年级开始学英语。而且我也看过现在小学的教材,比我们哪个时候要科学很多。
    大家现在否定的不是体制内英语教育,也不是说大家就不上体制内的英语课。否定的是教育方法。
    我们现在很多家长做的也学校外的补充。
    如果现在英语老师都像lucky的英语老师这样教,家长真的可以很省心。
    我也期待体制能不断进步呢,这才能惠及大众呀。
  • ponderxdq

    2013-5-30 08:56:33 使用道具

    呵呵,兄弟姐妹们,学习很重要,身体更重要,人到中年,要保养好自己啊。
    我先去保养一下,等会来吹,你们别跑了。
  • tempax

    2013-5-30 08:58:13 使用道具

    楼还不够高, 我搬个凳子来, 坐等结论~~~
  • 叮叮当铃

    2013-5-30 09:04:3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叮叮当铃 于 2013-5-30 09:07 编辑
    gocrack 发表于 2013-5-30 08:49
    你错了。我现在正是按体制内的方法在教女儿,而且效果很好。你信不?你当然不信。但我本身又不是读师范的 ...


    “问题是,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分数指挥棒下,能有多少时间给老师仔细讲解并给学生练习?又能有多少学生能有计划有条件认真执行了?可见,并不是教材不行,而是很多人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这才是真正问题的所在呀?
    大家否定的并不是教材。
    我记得你在帖子里说过大意哈:关键不在教材,关键在教的人。
    我们现在说的体制内的英语孩子很难学好,关键也在教的方法上。
    如果可以让孩子轻松容易的学好英语,而且孩子还很有兴趣,那为什么要用头悬梁锥刺股的方法去学习呢?
    以前不是大力宣传某个名人(忘了是谁),就用背单词的方法也把英语学好啦。
    但是这样的方法能惠及大众吗?
    要知道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通孩子,天赋高的孩子毕竟是少数。
    不管别人走什么路,反正我现在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女儿学英语的路子,我们只要坚定的走下去就行了。

  • gocrack

    2013-5-30 09:06:05 使用道具

    叮叮当铃 发表于 2013-5-30 08:54
    不能全盘否定要看老师是个什么教法。
    比如:imjcle说的她们老师是全英教学,这样学六年出来肯定不是nothin ...

    其实,说到英语学习,家长和老师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只要能让孩子认认真真地把所有能接触到的英语朗读好就够了,能接触到的英语如课本英语、课外读物等,千万不要浪费了。


    十多年的朗读积累,还会学不好一门语言吗?不可能。问题是,有多少人有良好的朗读习惯?


  • gocrack

    2013-5-30 09:11:48 使用道具

    叮叮当铃 发表于 2013-5-30 09:04
    “问题是,在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的分数指挥棒下,能有多少时间给老师仔细讲解并给学生练习?又能有多少学 ...

    你说到“头悬梁锥刺股”,我家女儿学英语的方法在很多人看来都很苦:因为她每天至少要读十五分钟英语,而且还要读得能过我的耳朵关。但信不信由你,我们还就真的喜欢上这样学了。


    当然,最舒服的方法无疑是打开电视就看动画片。



  • ponderxdq

    2013-5-30 09:18:02 使用道具

    我觉得大家分析的角度有问题,首先为什么体制内轻听说,重读写。把人家设计的目的清楚了,也就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了。
  • 叮叮当铃

    2013-5-30 09:18:2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叮叮当铃 于 2013-5-30 09:19 编辑
    gocrack 发表于 2013-5-30 09:06
    其实,说到英语学习,家长和老师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只要能让孩子认认真真地把所有能接触到的英语朗读好就 ...


    我其实也很赞成“朗读”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我从小语文就是这样学的。
    但是对英语还有一个问题:如果老师的语音不好(不纯正),那么教出来的学生语音也是不纯正的。
    所以现在爸妈网上也强调听原版音频(包括看动画片)的重要性。
    在可可爸爸的帖子里也有很多次强调,因为你们邻居女儿听的不够,没有你女儿学习效率高,语音也没有你女儿好。
    可见听有多么重要。

    其实我很能理解很多人听到:体制英语学了多年是nothing,以后心里的感受。
    这其实是我们心里上难以接受,用了这样多年时间,但是学的并不比自己想象中那么好。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看看爸妈网上那么多孩子,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取得的效果吧。

  • gocrack

    2013-5-30 09:22:48 使用道具

    ponderxdq 发表于 2013-5-30 09:18
    我觉得大家分析的角度有问题,首先为什么体制内轻听说,重读写。把人家设计的目的清楚了,也就明白为什么这 ...

    很明白,你说的体制内是一种功利的学习。没啥。自己认识到不足补充上去不就得了?
  • 叮叮当铃

    2013-5-30 09:23:00 使用道具

    gocrack 发表于 2013-5-30 09:11
    你说到“头悬梁锥刺股”,我家女儿学英语的方法在很多人看来都很苦:因为她每天至少要读十五分钟英语,而 ...

    汗,我觉得可可爸你真的是完全误解啦。
    “因为她每天至少要读十五分钟英语,而且还要读得能过我的耳朵关。”
    每天十五分钟能算的上是“头悬梁锥刺股”吗?

    我觉得我们现在谈论的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 bigcroco

    2013-5-30 09:30:0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bigcroco 于 2013-5-30 09:35 编辑

          每种方法都应该历史辩证地看,这样的评价才客观。

          体制内的方法,过去和现在也是不同的。过去体制方法受师资条件和资源及大环境所限,不大注重口语和听力,因为周围的老外也不多,口头交流的机会更少,如果非要强调口头交流的话,大家就都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了,当时的英语角也不少,大概就是鸡同鸭讲那样的。那怎么办呢?强调书面英语呗,使用英语的人群相对来说学历比较高,需要查找文献写文章或者和外国学者交流,那书面语言比口头英语好使,沿袭下来,就形成了侧重书面英语忽略口头英语的体制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使人能快速摆脱英语文盲的状态,书面的东西固化后,遗忘的概率比口头英语相对要低。

           现在的体制英语,也分地域,发达城市的英语,侧重于交流使用,所以口头英语先行,人们普遍重视英语的学习,也有渠道得到相应资源和师资;欠发达地区,孩子接触英语较晚,基本还沿用过去的教学形式,师资力量差,理念也不先进,整体英语水平也低。如果在欠发达地区推行自然习得或者听说先行的形式,也不见得效果好,比如三年级开始学英语,每周上两次英语课,学六年口语,能到什么水平呢,再放置三年不用,基本就忘得差不多了吧。

          体制内体制外的英语都有合理之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根据客观条件的不同,两者有效结合,学英语的效率就上来了。非要单拎出来体制内或者体制外的,不顾地域不管现实基础不管学习者年龄的话,硬行比较,体制内的传统教学方式能快速扫盲,形成哑巴英语的概率大;体制外的英语能使人快速摆脱聋哑人状态,但文盲期较长,形成文盲的概率相对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