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水煮鱼片 于 2013-6-5 12:46 编辑

昨晚陪孩子做作业的时候,随手拿起一本<读者>看到的这篇文章,很有感触,跟大家一起分享下



                               向驯兽师学家教


摘自《读者》

我在厨房里洗盘子的时候,儿子满头大汗地跑进来:“妈妈.嘟嘟不见了……”
  嘟嘟是他的玩具猴。说完,小家伙又乒乒乓乓地向客厅奔去.我们家的狗小迪紧跟在他身后.不知道自己的主人为什么这么生气。
  如果在平时.我会说:“别担心.嘟嘟丢不了……”或者“旱告诉你不要随便乱放玩具……”不论哪种说法都只会让儿子更着急。不一会儿,失踪的小猴就会引发一场家庭危机。但现在我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潮湿的盘子上。既没转身也没吭声,因为我正在试验一套刚从驯兽师那儿学来的教育方法。
  儿子司考特快5岁了,跟所有的调皮鬼一样,他可爱之极,但也有不少坏习惯;而我也和所有母亲一样,希望有一个完美的宝贝儿子.一个懂事乖巧的“模范儿子”。于是,我开始着手改造儿子。试验过不少育儿专家的“绝招”之后.我发现他们的方法在儿子身上统统失效。不知不觉地.我抛弃了理论和建议,拿起家长最常用的武器——唠叨和责罚。结果非但儿子的坏习惯没改掉,我们的关系反倒变得紧张了。
  就在这时.事情有了转机。因为要编辑一本跟驯兽学校有关的书,我开始每天都到一所驯兽师学校旁听老师讲课。如何教大象画画,如何训练海豚做空翻,如何叫一鬣狗跳芭蕾舞,如何让狒狒溜滑板……职业驯兽师说这些奇迹背后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如果动物做了你希望它做的事,奖励它;如果它做了你不希望它做的事,装作没看见
  我突然想,这条原理对另一类固执但又可爱的物种——儿童.是否也适用呢?回家以后,我迫不及待地把驯兽师的技巧用在儿子身上。如果他把一个玩具放回玩具箱里。我立刻连声夸奖.如果儿子放了两件进去,我就亲吻他。与此同时,我对乱扔在地板上的玩具视而不见,一句责怪的话也不说。在我的鼓励之下.地板上的飞机大炮、猫狗猴子越来越少了。
  第二次去驯兽学校听课,我又学了一招——不相容法则。老师告诉我们,非洲冠羽鹤喜欢站在驯兽者的头顶或者肩膀上,为了让它们改掉这个坏毛病,驯兽师训练冠羽鹤站在一块彩色的毯子上.因为鹤一次只能站在一个地方.习惯站在毯子上以后,它们就不会站到人的头顶上了。老师解释说,想训练动物不做某件事的时候,可以教它们做另一件事。如果这两件事符合不相容法则.你的目的就达到了。  以前做饭的时候,儿子总爱跟在我身后添乱,不是缠着我给他念童话书。就是跑到炉灶前跃跃欲试。学会不相容法则后,我在厨房里离炉灶最远的角落,放上一小盘洋芋片和调味汁。并告诉儿子要等到晚饭以后才能吃。果然.儿子每次一跑进来就被角落里的零食吸引过去,趁我不注意偷偷拿上两块,然后带着战利品匆匆逃走。他的小动作我其实都看在眼里,只是没出声。从此以后.我再也不用担心小调皮在炉灶跟前捣乱了。
  活学活用了驯兽师的技巧以后.我发现儿子越来越可爱了。驯兽学校的宣传语成了我的座右铭:永远不是动物的错。”当我的育儿计划遭到挫折的时候,我不再怪罪儿子,而是采取新的办法。
  另外.驯兽师还告诉大家.动物有些本性就连最高明的驯兽师也无法改变。我相信小孩子的天性也一样,如果儿子有些小毛病实在改不掉.我也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了.俗话说得好:你不能教猫咪跳水。


[转载]特别推荐:幸福伴侣驯化记


我在厨房洗碗,丈夫焦躁不安地在我身后走来走去。“看见我的钥匙了吗?”他吼道,然后重重地叹了口气,冲出房间。

以前我也会着急,而现在,我没转身,也没说一句话。我在运用从一位海豚驯养师那里学来的办法。

前几天,我到加州一所动物驯养师学校参观,听职业驯兽师讲解他们如何教海豚弹跳,教大象画画。我忽然意识到,同样的方法可能也适用于我那倔强而可爱的“物种”——丈夫。

我从驯养师那里学来的理念:我应该奖励我喜欢的行为,而对我不喜欢的行为视而不见。
回到家,当斯科往洗衣篮里扔进一件脏衬衫时,我开始感谢他。扔进两件时,我会吻他。同时,我会迈过堆在地上的脏衣服,而不批评他一个字。他陶醉在我的感激当中,堆在地上的脏衣服越来越少。

我也在运用驯兽师称为“循序渐进”的方法,奖励丈夫每一点小小的进步。你不能期望狒狒上完一次课就学会听口令弹跳,就向你不能期望丈夫因为捡起一只袜子而受到一次表扬之后,就开始经常捡起他的脏袜子。

我还像驯兽师分析动物一样分析我的丈夫。名叫“斯科特”的这个外来物种,喜欢独来独往,能力堪做领头羊,所以,等级对他来说很重要。他具有体操运动员的平衡能力,但行动迟缓,尤其是穿衣服的时候。对他来说,滑雪很容易,但守时很难。他不偏食,驯兽师称这种动物为“食物驱使型”。

一旦开始这样想,我就无法停止了。在加州的那所学校,我匆匆记着笔记,心里暗想:“我真想马上在斯科特身上试试。”

在参加校外考察旅游时,我听一位职业驯兽师讲他如何教会鹮不再落在他的头上和肩上,他只要教会鹮落在毯子上,就达到目的了。他说,这就是所谓的“不相容行为”,一种简单而充满智慧的理念。

回到家后,我在斯科特身上运用了这个理论,避免他在我做饭时凑在身后。为吸引他离开炉灶,我在厨房操作台的另一堆堆上一堆欧琴让他去切,或摆上一堆干酪让他去磨碎。不久,我取得成功:我做饭时,斯科特再也不凑在我身后了。
我又去了海洋世界。一位海豚驯养师向我介绍了“最小强化刺激综合证”。当海豚做错什么事时,驯养师不做任何表示。他会静静地站一小会儿,故意不去看那只海豚,然后回去继续工作。这种理念是:任何反应,不论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都会激起某种行为。如果一种行为不能引起任何反应,这种行为通常会自然地消失。

不久,他又在房间里到处乱翻,找他的钥匙。这次,我一言未发,继续干自己的事情。他的脾气远没有往常爆发的那么厉害,之后,就像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消失的无影无踪。

现在,这一幕又发生了。我听见他“嘭”的一声关上壁橱门,将前厅五斗橱上的报纸翻得“哗哗”作响,然后迈着沉重的脚步上楼。我待在洗涤槽那边没有动。然后,不用说,一切安静下来。不一会儿,他拿着钥匙走进厨房,平静地说:“找到了”!我没有转身,说了句:“太好了”。

参加了两年的动物训练课后,我的婚姻生活平和多了。

我接受了驯兽师们的信条:“永远不是动物的错。”当我的训练尝试失败时,我没有埋怨斯科特,而是绞尽脑汁想新办法。我还接受了这一点:有些行为根深蒂固、出于本能,通过训练也无法改变。你不能阻止獾掘土,你也无法阻止我丈夫丢钱包和钥匙。

专家们说过,一些动物对训练理念理解的非常好,以至于最终能反过来将其用到驯兽师身上。我的“动物”就做到了这一点。当训练方法非常奏效时,我忍不住告诉丈夫自己在干什么。他没有生气,只觉得挺逗。

去年秋天,已到中年的我得知需要戴牙齿矫正架时,就不停的大声抱怨。一天早上,当我又开始抱怨自己有多难受时,斯科特只是面无表情地看了看我,一句话也没有说,甚至连头也没有点一下。

我一下子没了脾气,自己走开了。然后我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回来问他:“是不是在用那些方法对付我?”

他笑了,他已经开始训练我这个妻子了。

教育观点
981 查看 8 收藏帖子 (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leilp

    2013-6-5 13:13:57 使用道具

    感谢分享.谢谢LZ
  • ai阿布

    2013-6-5 13:17:23 使用道具

    如果是原则性的问题呢?也选择视而不见?
  • 小愚牛

    2013-6-5 13:18:49 使用道具

    哈哈,有幸读到,太有趣了,值得一试。更有幸坐了沙发。看怎么能收到我的日志中就好了,以备经常学习。
  • liangming

    2013-6-5 13:26:31 使用道具

    很好,很有用。谢谢楼主分享
  • koo1980

    2013-6-5 13:35:41 使用道具

    很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真有用
  • z1z1

    2013-6-5 13:54:45 使用道具

    值得借鉴和学习
  • chinamoon

    2013-6-11 16:48:20 使用道具

    学做好家长难度大呀!
  • royliy

    2013-6-11 21:19:50 使用道具

    …………驯兽师~~好吧~~尝试一下,谢谢分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