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欣然妈 于 2013-6-27 06:59 编辑
看到北京文科状元报的是北大西语,很是有些感慨,像这些学霸级的人物也来报考外语专业,可以想见外语专业有多大的吸引力。但是在我,却不能不对此学生以及其父母感到遗憾,不是看不起北大,也不是看不起西语,我的孩子就在学西语,而是我认为,一个真正有思想的人该去鼓励自己的孩子报外语之外的专业,即使孩子自身的外语能力很强大。尤其是那些学霸级人物,通常来说他们的每门课其实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完全不必凑外语那个热闹。
来这个网站的爸妈们无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的外语能力很强大,我自己也是,但是我从她开始学英语就打定主意,等她长大之后,什么专业都可以选择,哪怕是冷门的,别人看上去就业困难的,只要她喜欢,那就去上,但是唯独外语不可以。
就中国的现实而言,外语专业通常不是像中文专业那样还有个名字叫汉语言文学,外语专业真的就是为了学外语而学外语,而不是为了学外语文学及语言而学外语,而且中国人跟外国人拼他们本国的文学及语言学习,更是别想,于是外语专业只能沦为一种技能,既然是技能,那么在外语能力强大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另外一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来做为自己一生的求生或者致富本领,同时将外语作为一个辅助项目,辅助自己的专业学得更好,视野面更宽,这才是孩子的父母们该考虑的事实。
补充几句:有反对我的意见中大意是认为我将外语的功能贬低了,正相反,我非常认可外语的功能和重要性,我认为,外语是一门一生都需要加以钻研的专业,但不是指大学四年。中国的大学的外语系是高级的外语培训班,为外语而外语。那种有志于外语文学研究以及语言学比较研究的是少数。不要跟我说同传,有多少孩子拿这个技术当一辈子职业的。大部分孩子学外语还是以外语来找工作,那么为何不用别的专业来增加竞争力,同时继续学外语不缀,孜孜以求外语的进步,并且在应用中增强外语学习的效果?总结一下,我的意思是,好的外语水平让人如虎添翼,而不是单独将外语作为虎爪子、虎牙齿、虎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