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又到暑假,家长们给孩子报各种各样学习班的热潮又开始了,这样做真的能让孩子保持优势处于领先吗?我们来看看德国的做法,也许能提供另外的启示。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诺贝尔奖获奖人中,德裔占总数的一半。

  ■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做法1

  禁止学前教育

  被写进宪法中

  一位中国父亲和一家子德国人聊天。德国父亲告诉中国父亲,自己两个孩子都上幼儿园,周末带他们出来玩。中国父亲问:“你们不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学习班吗?”德国父亲用不解的表情看着中国父亲:“参加什么学习班?”中国父亲说:“比如跳舞、体操、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除了奥数,几乎把所有的课程都学了。”德国父亲回答:“我们这里,学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

  一位德国母亲向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孩子一些东西,因为孩子5岁就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这位母亲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老师用奇怪的眼光看着她,对她说,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长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在德国的《基本法》(即宪法)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也就是学前班。

  做法2

  不剥夺孩子

  珍贵的童年

  德国孩子在小学前“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教育专家认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不要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其实欧洲多国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

  这些国家幼儿教育的观念是:对于幼儿,大人可以教给他们一些正确的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但是,不能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和珍贵的童年。

  做法3

  幼儿园里混龄编班

  不用学习写字计算

  德国教育强调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习知识,因此幼儿园并不进行分科教学。儿童在未进入小学之前,不会被强制学习写字和计算,孩子回家后也没有必须要做的作业。德国人注重孩子兴趣的培养以及孩子在玩耍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锻炼。德国的幼儿园里没有大、中、小班,全部采用混龄编班,其理念是,让孩子熟悉各种社会行为,培养互助友爱的品质。

  做法4

  小学只有半天课

  很少去上课外班

  在德国,抛开幼儿园,就算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基本任务也是玩。刚来德国的中国家长对这样的教学进度通常会有点诧异,一年就学26个字母也并不稀奇。如果家长在家里给小朋友“开小灶”,老师还会数落,这是“超前教育”并不被看好。

  德国的小学,只对成绩标注不同等级,比如一级、二级、三级,而且成绩不对外公布,只有小朋友自己和家长会知道,其他同学表现如何,根本不在你的考虑范围内。

  在德国的小学,中午12点就基本结束了学习,下午的时间也很少会有课外班、补习班之类的,除非是游泳、艺术之类小朋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才会额外学习。整个下午的时间,德国小朋友都会在家里度过。这样的上学时间也导致了德国母亲的工作时间很灵活。在德国,妈妈选择工作时可以有不同方案,除了全职还有半职,也可以选择一周工作多少小时的兼职。很多的母亲,都无法全职上班。

  结果

  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

  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欧洲人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也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对于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经过漫长的探索和改进,德国提出千万不要把幼儿园变成学校的理念。如何运用这4000个小时,是幼儿园面临的一个问题,孩子们要快乐地成长,要学会游戏,要学会和小伙伴相处。在德国很少有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轻松自在又有很多小朋友,为什么不愿去呢。


imlucky于2013-8-4 17:00补充以下内容:
也许,某些看似“赢”在起跑线的做法,会输掉长跑
教育观点
1299 查看 12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crazytester

    2013-8-4 17:01:51 使用道具

    是啊,发达国家的教育方法和我们不一样,也许不能照搬吧。
  • 昏昏鱼睡

    2013-8-4 17:02:50 使用道具

    只能无语啊。。。
    没事儿,咱们从自己做起。。。
    也许,还是有救的。。。
  • jinlishuyuan

    2013-8-4 17:15:43 使用道具

    各国国情不一样啊
  • pidong

    2013-8-4 17:31:08 使用道具

    赞成这样的教育模式,可是现状去让人无法实现愿望
  • imlucky

    楼主 2013-8-4 17:32:32 使用道具

    清朝鸦片战争那会儿,中国的国情也跟其他国家不一样啊
  • huachun

    2013-8-4 19:21:06 使用道具

    是在中国啊。
  • cl2039996

    2013-8-4 19:45:55 使用道具

    这么多国外教育新闻,为啥随便一个国家的教育都比我们强呢?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瑞希妈

    2013-8-4 20:10:42 使用道具

    可惜高考指挥棒害人啊
  • hellenwong

    2013-8-4 20:21:29 使用道具

    学习了  谢谢分享
  • 唐杨朵朵

    2013-8-18 09:34:07 使用道具

    我们的孩子有几个爱上幼儿园的,我们这个地方的幼儿园啊,哎!!!!
  • 炫儿123456

    2013-8-19 13:25:39 使用道具

    每每看过类似的文章,都只剩下一声叹息。
    如文中所述:让孩子在相同的水平,。。。。。是啊,中国父母也在让孩子处于相同水平。
    幼儿园什么都不学,幼升小 怎么办?
    现在,老师的工资都跟教学水平挂钩,。。。你说怎么办?
    就算家长认为无所谓,可是 课堂上孩子回答不出来问题,也会被别的孩子笑啊(尽管不都是恶意的)
    。。。。。。。。。。。
  • hopeybw

    2013-8-19 22:36:15 使用道具

    这是个整个社会制度的问题,不只是中国教育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