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茉莉猪 于 2013-8-8 16:01 编辑

中国的家长,遇到事情就喜欢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教育方式,滥用表扬和批评是造成孩子想赢怕输、畏难不前、叛逆对抗,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的根源。家长应该少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多评价,孩子就会越来越优秀。
大家都知道,“正态分布”是统计学中一个常用的概率分布,正态分布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例如,评价一份试题出得是否科学严谨就可以使用正态分析原则来评价,参加考试的所有同学的成绩统计出来,如果分布曲线是“钟形曲线”,10%左右的学生成绩优异,剩余40%左右的学生中等偏上,40%左右的学生中等偏下,说明这份试卷出得好。
家庭教育中,表扬、鼓励、批评和评价四种教育方法也应该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家长应该少表扬,多鼓励、少批评、多评价,孩子就会越来越优秀。然而中国的家长,遇事最喜欢使用“表扬”和“批评”这两种教育方式,我认为,滥用表扬和批评是造成孩子想赢怕输、畏难不前、缩手缩脚、顶嘴反抗、叛逆对抗,甚至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根源。
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表扬”,什么是“鼓励”,什么是“批评”,什么是“评价”,更不要说分清楚和鼓励的区别,批评和评价的区别了。还有一些家长竟然简单地把“你真棒”等同于表扬,把指责训斥等同于批评。如果你是这样的家长,请背诵下面的口诀,再仔细阅读后面的内容加深理解。
平时多鼓励
事后才表扬
犯错少批评
评价还责任

无用的表扬,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表扬,滥用或错误地“表扬”孩子。你是否用以下的方式“表扬”过孩子:

无知型表扬,当得知孩子早恋自豪地“表扬”孩子,“我儿子14岁就谈恋爱了”;当孩子和人打架时,“表扬”孩子,“老子英雄儿好汉,多有英雄气概”;当孩子撒谎是“表扬”孩子,“从这么小就这么有谋略,前程不可限量”;当孩子贪小便宜时“表扬”孩子,“我儿子不吃亏,顾家”;当孩子没有礼貌时“表扬”孩子,“看我的孩子多cool”,当孩子3岁亲吻更小的女孩时,笑不拢嘴地“表扬”孩子,“你真给爹长脸“,当孩子阴沉少语时”表扬“孩子,”看我的孩子多成熟“…无知的“表扬“让孩子以错为对,可能建立错误的生活和学习理念,为未来孩子出问题埋下隐患。这一点尤其要提醒孩子年龄偏小的家长,因为孩子小,很多家长把孩子当”万物“,家长说话随意,但家长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建立。

炫耀型表扬,这类家长常常对孩子说,“孩子,你太聪明了“,”你真是个天才“,”和XXX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我家那孩子是个神童” …
炫耀的“表扬“让孩子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起初孩子趾高气扬,觉得自己真的不错,一旦经历真实社会后,发现自己根本”不是那回事“时,就会气馁、退缩、逃避甚至厌世…

吝啬型表扬
比如,孩子考了第二名,家长会说“别骄傲,还有第一名呢“,想借此刺激孩子更加努力;孩子刚刚帮助家长做了很多家务,家长却视而不见…
这种吝啬型的“表扬“,家长本希望能刺激孩子更加进步,然而孩子在经过努力后没有被人认可,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抑郁,感到自己不被重视,没有成就感,慢慢地失去自信,不再上进。

忽悠型表扬
最具代表的是中国家长耳熟能详的三个字“你真棒“,与此类似的还有”你真乖“、”你真聪明“…
这根本不是表扬,如果是事实应该被称为“赞美“,如果不是事实应该被称为”忽悠“。在”你真棒“环境下生活,一类孩子会认为自己很棒,因而”不可一世“,等发现自己不棒的时候,心理会出现问题。
还有一类孩子根本不觉得自己棒,家长还不断说孩子“棒“!这类孩子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会和家长说:”想让我干什么?别忽悠我了!“”我哪有那么棒,有话直说!“请家长们停止”你真棒“吧,很多孩子因为”你真棒“对表扬产生了依赖,没有表扬不去做事,很多孩子因为”你真棒“对表扬产生了厌恶,专门和家长对抗。不具体、不定量的表扬对孩子有害无益!


教育观点
461 查看 0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还没人评论此主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