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peterpan 于 2013-10-23 12:08 编辑

  家中陆续订过些文摘类杂志(《读者》《意林》《视野》《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特别文摘》等)。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到一篇好文章,过些时回头想用时没法从杂志海中找出来。忽然想到,要不从今天开始建一个自己的文摘楼,方便查阅,也可以和大家分享好文章。
      之所以选择放在中学“文科学习”,是想着也许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或者范文。

    选文不设统一标准,有的适合家长看,有的适合学生读,所以,有深有浅,有庄有谐,有美文,有杂文,有心灵鸡汤,有时事辣评……


  先设个目录页吧,有空就往里面添砖加瓦。
1、《SAT高分养成记》摘自《意林》2013第16期) 另类教育,激发动力〉   
2、《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吧》(摘自《意林》2013第16期)〈细节才能打动人〉
3、《不悲戚的凋零》 
charlenedavid 摘自《读者》2012第10期《寂寞终老》
4、《与其担心不如祝福》 charlenedavid 摘自《读者》7#)〈爱孩子的方式〉
5、《爱无葬身之地》
charlenedavid 摘自《读者》8#)〈全是“爱”惹的祸〉
6、《春逝花未开》 摘自《特别关注》2013第6期)〈人生美好的时光在当下〉
7、《惊叹德国临时建筑》摘自《特别关注》2013第6期)〈德国人的认真精神〉
8、《家教》摘自《读者》2013第15期)〈真正的家教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9、《每代人都值得期待》(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8期)〈孩子的梦想〉
10、《不后悔的人生》
charlenedavid 摘自《读者》19#)〈人生追求〉
11、《回归生命的单纯》charlenedavid 摘自《扬子晚报》20#)〈人生要有两个简单〉
12、《生命本来没有名字》charlenedavid 摘自网络 21#)〈静静地倾听生命的述说〉
13、《握错的手》(摘自《意林》2007第23期)〈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相〉
14、《爱是最大的出息》(摘自《经典阅读》2011第5期)〈前途与亲情的两难抉择〉
15、《美国版抗日剧》  摘自《特别关注》2013第8期)〈战争与人性〉
16、《看破名利爱名利》 摘自《青年文摘》2007第11期)〈爱名利,名正言顺去努力〉
17、《善良 丰富 高贵》  摘自“新浪网”〈令人怀念的品质〉

18、《感谢一只狗》  摘自《青年文摘》2008第6期〈养儿成才,晚景凄凉〉
19、《两个女人的不同轨迹》  摘自《青年文摘》2007第12期〈当旁观者成为当局者〉
20、《被优点打败》  摘自《意林》2007第10期〈优点也会阻碍人的发展〉
21、《竹篮打水未必空》  摘自《阅读与作文》2008第12期〈打破惯性思维〉
22、《课堂上的经济学》  摘自《教师博览》2013第8期〈创新班级管理〉
23、《天鹅总会展开翅膀》  摘自《读者》2007 第9期)〈多为成功找起点〉
24、《蘑菇法则》  摘自《意林》2007 第19期)〈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
25、《我的学问和人生》  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8期)〈无气象则无大学问〉
26、《救命恩人》  (摘自《读者(原创版)》2007 第12期)〈一个忏悔带来生的希望〉

27、《没来的请举手》  (摘自“刘瑜的博客”)发展中的问题与信息透明〉
2
8、《钱理群“告别教育”   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3期〈与基础教育十余年的“纠缠”〉
29、《浅浏览时代的文明忧思》  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3期〈互联网带给人类的巨大便利与风险〉
30、《一个旁听生的名校求学记》  摘自《青年文摘》2012第22期〈4年时间“读”了4所大学〉
31、《和你在一起》  摘自《读者》2012 第5期)〈一位母亲爱的谎言与独居的辛酸〉
32、《我们都是病人》(摘自《意林》2013第2期)〈仁心仁术〉

33、《母爱的自省》  摘自《读者》2013 第14期)〈今天缺少的不是虎妈,而是更多正常的母亲〉
34、《德国孩子的生存“进度表”》 》  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3期〈生存是成长中最重要的能力〉
35、《农民父亲如何教育出哈佛儿子》(摘自《意林》2010第11期)〈种上一颗梦想的种子〉
36、《网络森林的寄居者》  摘自《青年文摘》2011第9期〈一个网络编辑的自白〉
37、《 “坏”学生  “好”孩子》  摘自《青年文摘》2011第9期〈他们没有能力去攀登学业的高峰,却很能够懂得世俗的幸福〉
38、《一位母亲的危机处理》(摘自《读者》2010第9期)〈敢于担当,善于担当〉

39、《爱尔兰的期限婚姻,你选多少年》摘自《意林》2010第4期)〈婚姻期限从1年到100年〉
40、《父亲是世上最不堪的一个斗士》(摘自《意林》2013第11期)〈此生必须保护他,帮助他,哪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41、《南开中学的“容止格言”》(摘自《意林》2013第11期)〈“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42、《教育家一定是自由的教师》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9期〈不受社会的各种诱惑所影响,不受各种功利的目的所左右〉
43、《课堂教学为什么不如电子游戏吸引人》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9期〈 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候真的会因为另一种学习行为而汗颜,那就是电子游戏。〉
44、《老妈的iphone家规》(摘自《读者》2013第18期)〈金玉良言,值得所有学生引以为戒〉
45、《中国式Wi-Fi焦虑症》(摘自《读者》2013第18期)〈吃什么不重要,玩什么不重要,买什么不重要,有WiFi才最重要。〉
46、《危险的大数据》(摘自《读者》2013第18期)大数据”几近真实地还原每一个人的真实状况

47、《
刷的不是屏,是……摘自《意林》2013第18期)平等、便捷、快乐、廉价〉
48、《中国大学生活得太轻松》摘自《意林》2013第18期)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

49、《互联网恢恢》(摘自《读者》2013第17期)〈没有斯诺登的提醒,你的上网习惯早已随着一举一动被记录在册〉
50、《“哄客”时代的成名闹剧》  (摘自《读者》2013第17期)互联网原本平行于现实生活,但现在开始入侵现实
51、《讲礼貌的日本人为什么不让座》摘自《意林》2013第8期)难道我已经老到要被人让座的地步了〉
52、《像戳“泡泡”一样戳破苦难》摘自《意林》2013第9期)唯有爱与坚持才能创造奇迹〉

53、《乐器的身体里是树的灵魂》摘自《意林》2013第9期)不同的乐器往往渗透着树在不同生命时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质〉
54、《跨界“抢粮食”》摘自《意林》2013第17期) 未来十年,是中国商业领域大规模打劫的时代〉
55、《中国足球真正“悲哀”在哪里 》摘自《意林》2013第17期)“师夷长技以制夷”〉
56、《调戏Siri,需要理由吗》摘自《意林》2013第17期)Siri可不是简单的语音控制,它是人工智能〉
57、《八个市长都是兼职》(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9期)〈这些副市长们,有教师、有医生、有律师、有私企人员〉
58、《我的吨位比较重,那些浪推不动我》(摘自《意林》2013 第10期)〈说这话的应该是个自在人〉
59、《不生病的活法》(摘自《意林》2013 第10期)〈
“新谷式健康法”其实很简单〉
60、《与富为邻》(摘自《意林》2013 第12期)〈
穷人之所以一辈子受穷,并不是穷在钱财上,而是穷在想法上。〉
61、《差不多害死人》(摘自《意林》2013 第12期)〈
中国工厂不是没有规范,而是缺乏彻底的执行〉
62、《沉默的大多数》(摘自《意林》2013 第10期)〈 假如这个世界堕入黑暗,那么,吹灭最后一盏灯的,不是坏人的嚣张气焰,而是好人的忍气吞声。
63、《强制道德与强迫作恶无异》(摘自《意林》2013 第12期)〈
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逻辑和价值观去揣度他人,往往谬之千里〉
64、《一个中国母亲的自我失去史》(摘自《意林》2013 第7期)〈
我不得不承认,我不是这种无私奉献型的母亲〉
65、《我稀罕的是包馄饨的人》(摘自《意林》2013 第1期)〈
原来父亲并不是多么喜欢吃馄饨〉
66、《她是文学霸》(摘自《意林》2013 第1期)〈
文科geek〉
67、《讲故事的人》(摘自网络)〈
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的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
68、《〈丰乳肥臀〉与精神断奶》》(摘自《意林》2013 第3期)〈作家应该关注的,始终都是人的命运和遭际,以及在动荡的社会中人类感情的变异和人类理性的迷失。〉
69、《美是回来做自己》  摘自《读者》2012 第2期)〈美最大的敌人是“忙”,忙其实是心灵死亡〉
70、《活着就要再次出发》(摘自《意林》2013 第2期)〈
从无知的向往到知道代价的坚持之间,山高水长〉
71、《巴黎告诉我两个字:够了》(摘自《意林》2013 第2期)〈
更多并不等于幸福〉
72、《当母亲和媳妇同时落水,我救媳妇》(摘自《意林》2013 第2期)〈
第一个应该被抛弃的就是我老王〉
73、《在美国高中学习的日子》(摘自《意林》2013 第2期)〈
会学,会玩,会生活〉
74、《安静权》(摘自《深圳晚报》)〈
无法回避的喧嚣〉
75、《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艺术》(摘自《意林》2013 第3期)〈
让孩子掌握存钱及巧花钱的艺术,可以让他们受用一生〉
76、《开车将成穷人标志》(摘自《意林》2013 第3期)〈
不是非追不可的时髦〉
77、《看书下饭》(摘自《意林》2013 第3期)〈
书这东西配吃的喝的睡的,其实也都有挑〉
78、《读心术:阅读习惯反映人品》(摘自《意林》2013 第3期)〈
常读报纸和新闻性刊物的人是意志坚强的现实主义者〉
79、《为什么雪夜要“闭门读禁书”》(摘自《意林》2013 第4期)〈
读书本为“谋心”,而白天却要忙于“谋生”〉
80、《古人如何读书》(摘自网络)〈
读书佳话〉
81、《敲开最好的可能》(摘自《读者》2013第14期)〈好的制度可能激励出人性最善良美好的一面,而坏的制度则可能暴露其最丑陋的一面。〉

82、《手袋里的灯》(摘自《读者》2013第14期)〈这种对生活的精致和完美的追求,在我们的时代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
83、《有多少是心甘情愿的(摘自《读者》2013第15期) 其实许多道理,不需渡洋去求,只消回到被我们遗忘的那些中国古训。〉
84、《沈从文,他在痛苦中开花(摘自《读者》2013第15期)一个人面对挫折和痛苦的态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和成就
85、《童话(摘自《青年文摘》2009第6期)一个人在童年和老年时容易接近童话的理想
86、《昼信基督夜信佛(摘自《读者》2012第10期)基督与佛法的根本不同,集中在一个“苦”字上,即对于苦难所持态度的大相径庭
87、《有用的无用,无用的有用(摘自《读者》2012第10期)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88、《该怎么对你说,我的孩子(摘自《读者》2008第11期)社会环境、教育体制等诸多因素拧成的鞭子正在驱赶着你们用百米的速度去跑马拉松
89、《你凭什么上北大(摘自《读者》2010第24期)其实所有的方法说白了都是没有方法的,只有一个词:刻苦

90、《对月(摘自《意林》2010第1期)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
91、《“微课程”模式》(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0期〈让我们用视频重塑教育〉
92、《等不及的中国人》(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0期〈教育要趁早,童年渐已老

93、《毫无悬念的诀别(摘自《青年文摘》2012第9期)她是真的要离开了
94、《谷歌家常菜》(摘自《青年文摘》2012第9期〈谷歌中国公司的食堂百分之百地延续了“不创新会死”的工程师文化〉
95、《飞机上的异国父子》(摘自《意林》2013 第13期〈这不平凡的父亲,这不寻常的父爱我铭记在心
96、《这个叫“霾”的春天(摘自《读者》2013第20期)如今的“好天气”,全靠传统的“坏天气”来交易、来救赎
97、《汉字危机(摘自《读者》2013第20期)过去汉字的纯粹,是因为使用汉字运用汉语的人都是用它来写作,创作书法艺术〉
98、《有多少病人是被吓死的》(摘自《意林》2013 第20期〈与疾病和谐共处!记得揣着那味叫“乐观”的良药!

99、《把原创的小孩变成了盗版》(摘自《意林》2013 第20期〈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就是,此学生和彼学生之间,没差别
100、《青年开始沙粒化》(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10期〈年轻人正在长大,而青年已经消失

因目录页放不下,另开一楼《我的文摘2》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6 贝壳 +160 理由 收起
dgx66 + 20 感谢你!
封疆大吏041010 + 30 很给力!
anniesunshine_7 + 30 感谢你!
cl2039996 + 30 很给力!
菲比寻常1983 + 20 感谢你!
peterpan + 30 感谢你!
28537 查看 167 收藏帖子 (9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9 11:30:49 使用道具

    推荐
    swuteresa 发表于 2013-10-9 10:18
    太厉害了, 我初中以后就没做过文摘了

    也就暑假起的念头,累积下来,发现也蛮多了,本就是爱好,会继续读好文摘好文,与大家共享。
  • 小达人

    楼主 2013-8-9 17:50:4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8-15 11:31 编辑

    1、《SAT高分养成记》 蒋尚男
      北京女孩蒋尚男,在高一取得美国高考SAT2290的高分,这一成绩高于全球99.5%的考生。是怎样的教育使这成为可能?听听她自己怎么说吧。

      
    另类妈妈大胆放手,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
      16岁就取得如此高分,也许你会认为这源于父母的严格要求,或者我从小就热爱学习。
      哈,恰恰相反,其实,我小时可对学习没啥兴趣,小学一二年级只考七八十分呢。父母也一直觉得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从没苦口婆心地劝我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过,我妈妈很智慧,她从不直接把想法强加给我,而是用各种方法去引导,保证我做每一件事都是发自内心的。
      我上小学时,同学间很流行转呼啦圈。我也让妈妈给买了一个,但总是转两圈就掉下来。我当时想一定是这个圈太大,才转不起来,所以让妈妈又买了个稍小点的。谁知,还是转不起来。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这个太细了,于是又让妈妈给我买个稍粗的圈。
      在两周之内,我让妈妈买了10个呼啦圈,而我终于晃得又稳又好。掌握技巧之后,我发现之前的呼啦圈个个好用。我很不解地跟妈妈说:“妈妈,明明是我自己不会转,不是呼啦圈的问题,你为什么还同意给我买这么多个呢?”
      妈妈却笑着说:“因为这个道理我告诉你,不如你自己探究出来的深刻。你现在明白了就好。这些呼啦圈摆在家里,也能提醒你凡事要找内因,不要只怪外界环境。”当时我不太理解妈妈的行为和语言,但如今一想,确实是妈妈的放手和看似无意中讲的道理,深刻地影响着我。
      因为各科成绩平平,我经常被班中学习好又强势的女生欺负,好几双白袜子都被她故意踩黑。我去找老师理论,老师也百般护着她。
      回到家,我跟妈妈哭诉。我妈没去找对方和老师理论,而是提出一个建议:“因为她成绩很好,所以老师可能会偏袒。如果你成绩比她更好呢?从明天开始,你可以试着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好好复习、完成作业、预习。你先尝试一个月,看看你的成绩会不会提高、看看老师的态度会不会改变。”这个方法很与众不同,操作起来也很具体,我不仅照做了,还自发买了很多辅导书。
      一个月之后,我竟然考到了全年级第一!我自己很吃惊,同学们也都用惊奇和崇拜的眼光看我。而那个女生一看到我,就低头自动离开。这种反差太大了,这种感觉太好了,从此后,我就能做第一绝不做第二。
      和很多同学一样,小时候,我学过一段时间的新概念英语,但也因为觉得枯燥不愿学。当时,我的很多同学,都被父母威逼利诱着继续去学,而我妈妈却选择尊重我的想法,同意我不去上英语课外班了。
      不过,她的放手还是为了引发我的自觉性。她经常给我买爱看的欧美电影光盘、带着我去和她的外国朋友聊天。看着他们聊得很开心,而我却听不懂说不出,十分着急。想说好英语真的那么难吗?我的好胜和好奇之心又被激发出来了,产生了强烈的学英语的愿望。
      上初一时,我问妈妈:“你为什么小学时没逼着我学新概念,那样的话,现在我连第四册都可能学完了。”我妈又笃定地说:“妈妈不会逼迫你。妈妈只是告诉你什么是好的、对的,然后你自己选择。还有,如果你现在不抓紧时间,明年的这个时候你还会说同样的话。”
      初二开始,我每天在学校写完作业,放学后从6点到12点学英语(读新概念课文、背单词、看英文网站)。虽然听起来很艰苦,但我当时乐在其中,像干燥的海绵一样贪婪地吸收着英语知识。妈妈就这样聪明地让我看到生活中“用得上”的英语,激起我的求知欲,发掘出了我的潜能。
      当人全身心沉浸在某件事情时,会形成一种惯性,乐在其中,无法自拔。高二之前,我经常学得身体已疲惫不堪,但还精神十足,不肯停止。这时,爸妈会一起想法子,带我出去做运动、看电影或只是简单的休息。他们那种想让我停止学习的劲头,比其他家长让孩子学习的劲头有过之而无不及。
      高二之后,我已经不用父母提醒,懂得自己忙中偷闲,做做运动,思考生活和感悟人生。这个习惯能让我精力充沛,效率高,而且最重要的是,少些迷茫。
     
     
     从腼腆内向到侃侃而谈,改变性格改变命运
      如今,越来越多的高中生选择去美国留学,父母们也很关注如何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实现梦想。参加美国高考,需要学生具备两方面的素质:能力上,比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和学术能力;头脑上,具备自我判断力和批判性的思维。
      其实申请美国大学中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认知自我,也就是通过写申请文书,跟招生官讲述自己。对于很多中国学生,写这种文章可能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难的一部分,因为学生们往往把时间花在学习考试、做活动上,而少了对自己和生活的思考。比如,学生们是否知道什么对他们是最重要的?他们真正喜欢什么?想做什么?
      小时候,我不太自信,很怕见人,十分害羞。妈妈总是跟我强调自信和与人交流的重要性。每天早上,去上班前,她都会告诉我:“我的芭蕾舞老师总对我们说挺胸抬头对着镜子笑一笑,然后告诉自己‘我最美’,闺女你也试试啊。”一有时间,妈妈就带我去她朋友家和公园,鼓励我和小朋友们玩。一开始我总觉得很不好意思,有时甚至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妈妈总是想出很好玩的游戏让我和其他小朋友互动。
      真正彻底让我改变的,是我结识的一个叫Alice的加拿大籍华裔小女孩。Alice的妈妈和我妈妈是好朋友,每次我们一起玩的时候,Alice都爱说爱笑,大人孩子都特别喜欢她,包括我在内。她的笑容散发着活力,感染了大家。我当时特别羡慕她,也想和她一样活泼、受人欢迎。从那时起,不用妈妈提醒,我开始强迫自己和陌生的小朋友说话,和他们做游戏,成为朋友。
      这个过程一开始十分煎熬,但到后来,我就觉得这也没什么难的。于是,我就成功地从之前的内向腼腆变成现在的大胆外向。现在,学习时间以外,我经常积极参加各种国内国外、学校里和社会上的活动,结识很多良师益友,并开拓了眼界。我的朋友来自世界各地,处在各个年龄段。
      一旦突破自我,改变就很快。从不爱说话到善于表达,到最后哪怕和别人想的不一样,我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说,在学校,往往是单向的—老师讲课,学生听,好像老师说的全都是真理。我却经常针对讲课内容的正确性和老师讨论。比如,我之前上过一个课外英语培训班,那个老师经常讲错。于是很戏剧的一幕发生了,她在上面讲,我在下面用手机查字典,在权威的网站检验她讲的是否正确。每次有错,我都会在课下跟她提出,以免其他学生接受了错误知识。当然了,这里所说的质疑和批判是建立在知识和证据的基础上,绝不是无理取闹。当时在我sat两个月复习期间,继续了这种批判性思维,加上背单词,做题以熟悉出题人思路,在高一的6月份一次性考取阅读740的高分。
      感谢妈妈的大胆放手和适时引导,在学习上激发了我的内在动力,在性格上让我能保有自我,这不仅是我学业上的财富,更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摘自《意林》2013 第16期)


  • hellenwong

    2013-8-9 18:47:46 使用道具

    学习了  谢谢分享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0 18:30:5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8-15 11:30 编辑

    2、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吧  沫沫
          保持某种天真,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吧。
      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他在大学里教散文写作,让大家写写童年,发现几乎没人会写细节,这个非常可怕的,意识形态化、商业化和娱乐化正从人们的生活中删除细节。
    一个概念出来,大家纷纷去跟风。说话只有炫耀和抱怨,却听不到任何清新动人的细节,这个是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有些话越说越累人,越说越不想开口,有些人见了不如不见。但是,有些话,过去了这么多年,我却一直记得。
      几年前,一位友人曾对我说:我去了七次凤凰,将来老了,我还愿意穿一件红衣裳坐在沱江边喝一杯自己亲手煮的奶茶。她说到冬天,凤凰的人很少,她在吊脚楼上吃火锅,漫天的雪飘飘扬扬,红灯笼,热气雾气……这样的细节,有审美的成份,我一直都记得,对生活的热爱是通过细节表现出来的。说实话,因为这样的细节深深打动和影响了我,凤凰是我独自旅行的第一站,慢慢走,一路下去,看过无数的风景,人也越走越开阔,好多年过去,无意中影响了我的生活方式,成就了我某些小小的骄傲。人生真是一件奇妙和偶然的事。现在,太多的人会说,我去了哪些地方,花了多少钱,用什么相机拍了什么照片……但是,他们一个细节都讲不出来,他们说的你一句也记不住,因为没有真正的热爱,只有炫耀和跟风。
      我真的喜欢别人跟我分享一些真正能打动人的细节。
      我记得最悲伤的一个细节是三年前一位朋友讲的。那段时间,她妈妈刚去世不久,她说:昨天,我开着车子走在深南大道上,儿子坐在车后,开着开着,我突然控制不了情绪,只得把车停在路边,扒在方向盘上泣不成声,儿子在身后怯怯地问,妈妈,怎么了?我静静地说,我想我妈妈了……这个细节让电脑这头的我忍不住潸然泪下,友人后来对我说“趁父母在时,好好对待他们吧。”那天下班,我就回了父母家,陪他们吃了一段漫长的晚餐,慢慢吃慢慢聊,感恩着我的拥有……
      我还记得这样的一个细节,几年前友人提到的某次下午茶。女主人住在一套只有70平的旧房子里,却打理着一个漂亮的花草露台。夏天的黄昏,她穿着一宽松布裙,把冰冻西瓜挖空装凉面端出来,浇上芝麻酱,凉泡一壶绿茶,友人形容她端着西瓜凉面走向露台时的情景,“香风细细”,夏天有蝉鸣,这样有创意漂亮的场景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热爱生活的人,才会创意无穷,一碗凉面都可以不一样。

      前段时间听一位长辈聊天,他说起自己的女儿,他说女儿上小学中学时他从未接送过,但是上了大学后,他反而每个周末送女儿上同城的大学,这成了他一件愉快的事,为什么?因为一路上可以聊天,什么都聊,边走边说,一两小时的步行,他很享受这个过程,路上有风吹,有鸟叫,有甜品铺,青春的女儿神采飞扬的表情……类似的在一个多人饭局上,听某位男士聊起自己刚上大学的女儿,他说暑假时,他每天最快乐的事是陪着女儿看一档很青春的电视节目,当时好像是播什么中国好声音,房间开着空调,父女俩坐在地板上吃着瓜子品头论足,他觉得很满足很特别很惬意,假期结束,女儿要回上海,他第一次有一种浓浓离别的伤感,不敢去送别,而是让孩子妈妈去送……说起这段话时,他的眼睛湿润了。这些细节我一直记得住,父亲的深情,有时旁人看着,也是感动的。这个世界再怎么暄嚣浮燥动荡变迁,不知珍惜,还是有无可替代的深情和简洁纯粹的爱存在……
      相信点什么。保持某种天真,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吧。


     (摘自《意林》2013 第16期)



  • charlenedavid

    2013-8-10 23:30:47 使用道具

    我很喜欢《读者》杂志,很多篇文章感动过我。
  • charlenedavid

    2013-8-11 10:18:01 使用道具

    不悲戚的凋零

    作者 琴台



        终于看了那部电影《桃姐》。提前备了纸巾,等着泪如泉涌,可是,直

    到片尾曲响起,眼睛还是干干的。没有眼泪,只有无尽的悲凉。



        当桃姐在老人院逼仄的小房间中窸窸窣窣地收拾衣物时,当桃姐艰难地拄

    着拐杖在肮脏的洗手间外徘徊不前时,某个瞬间,我看到了更多衰老的和即

    将衰老的背影在桃姐身上叠加,一层又一层,满是负累和沉重。


      60岁的叶德娴说,她在桃姐身上找到了自己。
      

        这话,乍一听有点匪夷所思。一个是衣食无忧的女演员,一个是寄人篱

    下的老女佣,她们怎么会有交集?在柴静的访谈《看见》中,我看到春华不

    再的叶德娴一个人在空旷的房间中,寂寞地同一只猫咪说话,间或定定地翻

    开儿子幼年时的相册,轻轻感喟:“一生人只一个,血脉跳得那样近,而相

    处如同陌生,阔别却又觉得亲……”那一刻,你又会无比清晰地感知到,荧

    幕上下的这两个相距千里的老女人,分明有着同样的灵魂——孤独、寂寥、

    无傍无依。


      而这样的灵魂,在我们身边俯拾皆是。
      

        楼下过道里曾寄居着一个阿姨,无儿无女无积蓄,60岁的时候老伴去

    世,经人撮合嫁给了另外一个老头。谁都知道,阿姨的再嫁是为了重新找一

    个饭碗,新老伴无疑是有这个能力的——离休干部,儿女俱在外地。而他遇

    到朴素勤劳的阿姨,无疑是遇到一个再合适不过的保姆。阿姨也的确恪尽职

    守,10年中,不顾体弱年高,尽心竭力地操持家务,伺候老头。后来老头瘫

    了,将近70岁的阿姨,一个人竟然可以将他从轮椅上抱上抱下。老头无疑是

    感动的,多次表示要对阿姨负责到底。怎奈世事无常,最终,老头还是先走

    了。久不出现的儿女们从天而降,极利索地办理了父亲的丧事,然后,房门

    落锁,将70岁的阿姨赶出了家门。


      无处可去的阿姨,只能在楼下的过道里简单地用布帘围出一方小天地,

    艰难度日。因为自知给楼上的居民添了麻烦,她很少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

    除了偶尔晴朗的天日。那样的时候她总会穿着黑黢黢的外套寂然坐在角落

    里,面无表情,木雕泥塑一般。白花花的头发和伛偻的后背上,写着硕大的

    两个字:绝望。


      面对这可怜的暮年,众人皆感慨欷歔却又无可奈何。令人欣慰的是,小

    区物业公司做了一件顶人道的好事,经过多方斡旋,最终将阿姨送进一家老

    人院。


      我们去老人院看阿姨。她的房间狭窄,响晴的春日里,阿姨坐在一室阴

    冷中,但满脸都是满足的笑意:“这里很好了,很好了,吃得饱,睡得暖,

    实在是托了大伙儿的福气。”



      看着阿姨颤巍巍的笑,心头的悲凉再次席卷而来。只不过,如今的悲凉

    不再关乎老无所依的凄清,而是瞬间体味到生之寂寥,让人无法不悚然震

    惊。



      老去,实在是人生中最最残酷的事情。不止是芳华凋零、青春不再,更

    是面对偌大的世界,你忽然成了赤手空拳的俯首就擒者。老人的无助和幼儿

    极其相似,可他们的境遇却有天壤之别。幼儿因为承载着众多殷切的爱和希

    望而备受呵护,老人承受的更多却是行将就木的绝望。


      没有未来,只有近在咫尺的终点,活着的唯一瑰丽,不过是回忆中那些

    灿烂的过往。更可怕的还有疾病、孤独……正如所有人都喜欢新生儿的笑

    脸,几乎所有人看到老去的亲人,心头多多少少都是怅然。而这又是谁都无

    法逃脱的现实。


      纸媒上有组数据:北京老年人口比率已近15%,上海20年后老年人口预计

    超过500万。中国目前正处于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在低收入阶段进入老龄

    化”的阶段。


      社会进入老龄化,银发晚年的生命状态几乎成为每个家庭都必然面临的

    问题。


      就如同所有幼儿都喜欢妈妈的怀抱,这世上怕也没有哪个老人不渴望子

    女承欢膝下的圆满。然而,现实的拘囿同样不容忽视:两代人之间频发的纠

    葛和矛盾、生活习惯的不兼容和个性差异,终究造成了孝心和“围城”的冲

    突,以及亲情对爱情的围剿。


      人类的规律,向来是自上而下地垂爱毫无保留,由下而上地尽孝则浅尝

    辄止。所以,羔羊跪乳、乌鸦反哺,更多时候不过是庙堂之上的说辞。将年

    老的幸福筑建在孩子身上,这本身就有着缘木求鱼的危险。


      《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报告记录了这样一个真实状况:中

    国有近半老人处于独居状态,其中3000万需长期护理而不得。


      子女不恭之外,那些年老的生命亦有着让人不堪承受的重负:工作退

    了,奋斗停了,老胳膊老腿的世界里,除了儿女,再也找不到别的着眼点。

    所以,难免有一哄而上的热情,难免有铺天盖地的痴缠。可儿女们正当盛

    年,有事业要忙,有房子要挣,有爱情要经营,有儿女要教育……面对观念

    不同、状态不佳的父母,他们难免不胜其累。


      不胜其累后,大多数人的选择是逃离。


      独居,或者入老人院,便成为衰老的最终窠臼。


      于是,我们轻易便可看到,更多的桃姐和叶德娴。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孤独对于老人,是天生的痼疾,无药可医。


      当子女无法成为衰老的救赎时,怎么办?


      影星李亚鹏妈妈的经历或许值得更多老人借鉴。


      李爸过世后,李妈将儿子当成唯一的支柱。盛名之下的李亚鹏却没有那

    么多时间来陪护母亲,不得已,他只能用失望一次次让妈妈自我清醒。对于

    一般老太太而言,指定要大骂儿子不孝,可李妈的选择是,失望过后另辟蹊

    径,寻找自己的幸福——她用了一年时间跳街舞、练瑜伽、写书法,生生让

    已经瘪下去的日子再次充实起来,自己容光焕发,也重新赢得了儿子的尊

    重。


      重生的幸福里依然有孤独的影子,但乌云却再也笼罩不了生命的苍穹。


      其实仔细想想,无论哪个阶段,人都不可能逃离孤独的如影随形。无论

    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少年,还是羁旅异乡的中年,孤独的宿命都像追逐花香

    的蜂蝶那样追逐着每一个人的灵魂。年轻时,我们用充实的忙碌来对抗与抵

    挡,当年已垂垂,双手空空时,何以对峙!


      世上有这样一些老人,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毕加索85岁那年激情飞扬,一年之内就创作了165幅画作;巴甫洛夫80岁

    时提出了大脑皮质反射学说;陆游85岁时写出的《示儿》流传千古;邓小平

    提出改革开放理论时,已经70多岁。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太多暮年英雄的自问。对于庸常大众来说,

    这种诘问或许过于高蹈。但老而有为,哪怕只是强弩之末的挣扎,却亦有着

    以一当十、虽败犹荣的豪情。


      动物界有一个传说,所有大象都会在辞世之前的15天内,去往一个神秘

    的地方,就是大象的公共墓地。哪怕它从没有到过那个地方,但当最后15天

    来临的时候,它还是会很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归宿。


      人类没有这15天的幸运与从容,但纵然不知归期为何期,却亦不妨碍我

    们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那份坦然——坦然的孤寂,坦然的宿命,坦然的清

    冷。就如桃姐执拗地选择在老人院终老,又如叶德娴所坚持的满目寂寥的一

    个人的生活。这两个来自不同世界的女人,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一个

    真理——老而无力是无奈,但只要保住尊严,踯躅独行的寂寥中,亦可有仰

    望星空的骄傲与从容。


      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乃人生两大极致。而在生与死的旅

    程末梢,我想所有人都更愿意看到,所有的凋零不悲戚、不绝望,哪怕遗世

    独立,满目洪荒。正因为认清了灵魂的本质,所以,不卑微,不乞怜,亦不

    苛求,只向隅微笑,看一朵朵落花化为春泥,温暖根下那小小的一方热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封疆大吏041010 + 30 感谢你!
  • charlenedavid

    2013-8-11 10:19:13 使用道具

    与其担心不如祝福


        一位朋友,常常需要加班,日夜颠倒。

    因与家人同住,所以他妈妈常会担心,念他:要记得吃饭,别太晚睡,开

    车要小心等等。这样的唠叨每天反复好几次,朋友已见怪不怪,习以为

    常,只是有时朋友也会觉得不耐烦,一见到母亲就想逃,免得听她啰嗦半

    天。


       有一次朋友赴花莲采访证严法师,听到证严法师说一句话,他觉得很

    有道理。她说:「如果一个父母常常担心他的孩子,他的孩子会没有福

    气,因为福气都被父母给担心掉了。

    师父又说:「如果父母希望他的孩子有福气,就要多多祝福他的孩子,而

    不是担心她的孩子。」

    朋友听到这样的话十分兴奋,一回到家马上转述证严法师的话给他妈妈

    听。


       朋友说,从此以后,他母亲就很少再对他唠叨了,他看到母亲 也不会

    再躲,反而在下班之余,会找母亲聊聊天,他觉得现在他跟母亲像朋友一

    般自在。


       妈妈常常是一家的灵魂人物,她掌握了一个家的家庭气氛,我相信:

    如果没一个快乐的妈妈,就很难有一个快乐的家庭。

      然而,大多数的妈妈都过份地担忧子女:课业,工作,婚姻,健康,几

    乎无所不担心,你想这样的妈妈会快乐吗?


       一个妈妈如果相信:她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对他自己的生活困境与难

    题,那么这个相信就是一个「祝福」,而她的孩子也会因着这样的祝福而

    蒙福。

       相反的,如果一个母亲老是「觉得」她的孩子不懂事,不会照顾自

    己,一定会吃亏上当的,那么这个「担心」很可能就成了「诅咒」,孩子

    很可能会如你之前所担心的那样,老是出状况。


       真的,爱孩子,与其担心,不如祝福吧!
  • charlenedavid

    2013-8-11 10:20:21 使用道具

    我爸我妈有个毛病,就是爱操心。小时候我以为父母对我不放心,信

    不过,什么事情都要来掺和,是因为我年纪小,做不好事情。后来渐

    渐明白,这种掺和的毛病,跟年龄无关,跟水平也无关,就是他们的

    个性而已。

      如果我一不小心自己买了一件衣服,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我妈早

    上会说:不是我说你啊,你买衣服的眼光实在不行。中午会说:千万

    不要再穿这件衣服了,真的是太土了。晚上会说:明天你不会再穿这

    件衣服了吧?第二天会说:那件衣服收好了吗?拿去送给那个谁谁谁

    吧。第五天会说:那件衣服千万不要带回美国去啊。



      如果我试图用“你有你的审美眼光,我有我的审美眼光”来说服

    她时,她会用一种不容商量的口气断言道:“审美眼光上,你还想跟

    我比?”经过我近30年的不断反抗,她终于把讲这些话的语调降低了

    两个八度,也就是从命令改为劝说,但这已经是她的底线了。让她对

    我在购衣眼光上的“日渐堕落”不闻不问,她做不到。于是,在她不

    断旁敲侧击下,我会垂头丧气地脱下那件衣服,把它放到衣橱的角

    落。



      大到婚姻、家庭、事业,小到我侄子午饭吃什么、我什么时候去

    学开车、我哥今天有没有给那个谁谁谁打电话,我晚上有没有用护肤

    霜,自然都沐浴在我爸我妈的阳光雨露当中。



      就我自己来说,只要一和父母在一起,我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

    ——和平日在朋友圈子里那个活泼开朗、机智幽默、爱说爱笑的我截

    然不同的人。一见到父母,我的心理机制,就像一个遇到强光立刻关

    闭贝壳的壳类动物一样,自动把自己调试到一种很白痴、很蔫、很封

    闭的状态。什么都不想,几乎什么也不说,就等着爸妈安排我吃什

    么、穿什么、上哪、干吗。



      仔细想来,沉默和无为成了我逃避被评判、被贬低的方式,成了

    我向他们打出的白旗。如果我随心所欲地说话、打扮、追求自己想做

    的事情、不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后果就会是无休无止地争吵,两败

    俱伤。个性,我所欲也;和睦,亦我所欲也,个性与和睦不可兼得,

    取和睦而舍个性也。


      当然,好在我并不总是和父母在一起,事实上我一年到头和父母

    待不了多久,所以那个活泼开朗的我还能够“死里逃生”。但就是这

    样,我仍然能感到他们“看不见的手”在左右我的生活,在不断地在

    我心中培育一种自责、自卑、自我唾弃的情绪。


      固然,山高皇帝远,衣食住行方面他们是插不上手了,但是他们

    的眼睛,已经“镶嵌”到了我生活中,寸步不离地守着我。你怎么读

    了20年书还在读啊?你怎么29了还没有结婚啊?人家都发家致富了,

    你怎么把机会都给耽误了?他们幽怨地问。



      当然,这不是说父母不爱我,或者我不爱父母。事实上,我家的

    这些麻烦,全是“爱”惹的祸——如果我把那种千缠百绕的责任、义

    务、权利、感情统称为爱的话。如果他们不爱我,大约也不会这么无

    孔不入地关心我的衣食住行;如果我不爱他们,也不会在乎他们满不

    满意、开不开心。中国人管这种强人所难的“给予”和自我折磨

    的“报答”叫做“爱”,已经叫了几千年了,我又怎么能逃出这

    个“文化”的掌心?


      比如今天早上,我从石家庄坐火车去北京。去火车站的路上,无

    意中向妈妈透露自己的手机该交费了,新的充值卡还没来得及买。



      “那怎么办?”妈妈说。

      “没事,我到北京后买一个,火车站附近肯定就有。”我说。


      在一般的家庭里,这场对话应该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在我家,不

    是这样。我妈太“爱”我了,她必须帮我解决问题。

    她首先给我爸打了一个电话,说我的手机该交费了,表达了一下焦

    虑,“她现在要赶火车,又来不及买,要不我代她买,但是她那个神

    州行的卡,不知道能不能用其他手机代充……”



      其间我插话:“妈,你不用管了,我到北京后自己去买,路上一

    共不到3个小时。”


      她给我爸打完电话,又给我哥打电话,问:“她那个手机,在这

    边能不能买着充值卡?她是北京的手机,是不是非得去北京买卡?我

    待会儿买了卡,远程帮她充,行不行?要不你帮她充一下?啊?不知

    道?那给你打电话不是白打了!”


      其间我又插话:“妈,你不要管了,我到了北京立刻去买卡。”


      过了一会儿,路上远远看见一个“中国移动”的牌子,她便提议

    让我去搭公交车,她现在去买,“待会儿在火车站会合”。

    我不耐烦起来:“现在火车都要赶不上了,我待会儿上哪找你去?你

    不要管了,我到北京以后自己去买!”


      到了火车站,我在火车上等开车。不一会儿,妈妈打来一个电

    话:“我买到一张卡了,你拨这个号啊,

    ×××××××××××。”

    “妈你就别管了,我自己去买不行啊?!”


      “我都买了,你还不记!”


      周围很吵,我手里又没有纸笔,听都听不清她说什么,更不要说

    记下那个长长的号码。喂来喂去了老半天,借了纸笔,她报一遍,我

    报一遍,她再报一遍,我再报一遍,终于在忙乱之中记下了那个号

    码。


      充了100块钱,还了人家纸笔,终于松一口气。这事终于完了。


      过了两分钟,妈妈又打来电话:“刚才是做一个实验,我一共买

    了3张卡,现在你再记这个数啊,×××××××××××……”


      我忍无可忍,提高了音调:“妈你别忙乎了行不行?我求求你

    了!”

      “好好好,那就这样吧!”她挂了电话。


      我完全知道她在电话那头嘀嘀咕咕: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

    好歹!给她买卡,她还唧唧歪歪!我这样的妈妈,哪里找去?不懂事

    的丫头……虽然她不在我身边,但我还是听见了她说的这些话。


      接下来的3个小时里,我心情恶劣——为自己冲着妈妈的那一吼。

    是的,她是对的,她不过是想为我做一点事,结果我却不知好歹朝她

    嚷嚷。我郁闷地坐在火车里,反思自己的态度,胸中涌动着一种复杂

    的情绪,其中一半是内疚,为自己的“不懂事”、粗鲁、“身在福中

    不知福”;另一半是愤怒,对她的愤怒,为她又一次神不知鬼不觉地

    将我置于一种自我否定、自我唾弃的情绪当中而愤怒。事实再一次证

    明,对父母的掺和采取不从的态度,结局只能是两败俱伤,死路一

    条。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这个案例,会发现我惨败在我妈手下,主要

    是因为她用了两个招式:一是强迫给予法,就算她给予的不是你需要

    的,就算她给予的是使事情化简为繁的,她毕竟是出于爱而在无私给

    予;二是愧疚激将法,由于她所给予的往往是使事情化简为繁的,你

    必然会采取一种推推搡搡的态度,在推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用力

    过猛的情况。用力过猛,对她造成伤害,你只好感到愧疚。



      这些事情,不禁让我想到,爱这个东西,在技术上是多么复杂的

    事情。它就像开车或者烹饪一样,需要小心学习。人们习惯于歌颂

    爱,赞美爱,仿佛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了爱,事情就好办了。
  • /hug董双儿

    2013-8-11 10:33:09 使用道具

    Mark,请继续分享好文章!!
  • charlenedavid

    2013-8-11 10:40:18 使用道具

    这些文章,内容健康,细腻,亲情浓郁,引人思考,对于中学生来说,正值青春期,读一读这样的文章,不仅通俗易懂,而且还能思考思索,由浅入深。。。。我经常推荐儿子看看这样的文章,读者上有不少。
  • charlenedavid

    2013-8-11 22:28:04 使用道具

    最近一直迷读者,感谢楼主提供这样一块美文天地。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2 10:15:2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8-15 11:30 编辑

    6、《春逝花未开》 查一路
      冬天过去,妻在衣柜里翻了好久,翻出一件若干年前的羊绒大衣。记得当初花了几千元买的,水貂皮的领子彰显华贵,羊绒如今还光亮如新,丝丝顺滑。可叹的是,这件大衣,妻走出服装店后就没穿过一次,因为美好,所以她要等到美好时刻再穿。可是这些年来,似乎日子都很平淡,没遇到一次闪光的时刻,羊绒大衣因此在衣橱里潜伏到如今。
      现在看来,大衣质地虽好,但样式过时了,大街上不再有人穿它,再说妻子的体型也有所变化。我提议捐了,妻子有些怜惜:“当初就是因为珍贵,才珍藏,自己一次没舍得穿就这样捐出去了,你说我冤不冤?”我只好笑着安慰她。
      美好的东西,其实是不需要珍藏的。事物本身的光环与价值,在日渐减退,时过境迁,变化让人始料不及。
      多年前,我结识了一位写诗的朋友,他的眼神里有一份难得的善意和真诚。对他的好评,我一直藏在心里。我习惯在某个人的背后赞美这个人,总觉得当面说出来,有吹捧的意思。所以,我一直在耐心地等待某个恰当的时机,表达我对他的欣赏。
      可惜,他的生命短过我的耐心。几年前的初冬,一场薄雪刚刚飘过,即传来他的噩耗,他已殁于一场车祸。
      我很难过,流下了泪。因为我的心里还珍藏着好些话,没有说出来,现在说,他已听不见。此后的每一年,初雪飘起的时候,总让我想起他,心中感到遗憾。
      许多重大的转机和人类的命运,往往决定于一瞬间。我想,是不是事物的最大价值,也取决于它存在的某个特定时间呢?
      在许多场合里,听人说“将来”如何如何美好,我就在心里想,不如享受“现在”。如珍藏的一颗种子,不如让它适时在春天里萌发。生活中有诸多美好的东西,享受美好,还需顺应天时。不要等到春天走了,花还未开。
      一件时装珍藏太久,会错过风潮;一句赞美的话珍藏太久,已物是人非……许多美好的事物都是这样,让人徒添遗憾。
      因此,我常常劝身边的人,别只忙于挣钱,找个景点去旅行,找个恰当的方式去娱乐。人生美好的时光在当下,想攒足够多的钱、想把现在足够的精力、体力和闲暇都珍藏起来,付之于明天,其实是不值得的,谁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呢?


    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6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2 11:15:3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8-15 11:30 编辑

    7、《惊叹德国临时建筑》 黄成
      我常常惊诧于德国人的的执著,搭了又拆、拆了再搭、打了再拆。以我门口的波茨坦广场为例。2005年11月,德国人又是钢筋、又是吊车、又是造雪车的,硬是在这里倒腾出一个“萨尔茨堡滑雪乐园”:一个坡度为30度上下,斜坡长度近100米,最高处离地面20来米的“滑雪场”。仔细看看这些人造滑雪建筑,其坚固程度,相信用上3年、4年不成问题。
      好端端的广场难道就这样被鸠占雀巢啦?
      2006年2月,在一次长途旅行之后,等我回到波茨坦广场,又是一马平川,滑雪场”踪迹皆无。德国人毫不怜惜地拆而除之。
        这还是寿命长的临时建筑,就在波茨坦广场,我目睹过一次又一次周期不超过一个礼拜的临时建筑。一般周二开工,到周四,最多周五就建完,然后人们到这里来欢度周末,到周一,又利利索索地拆除。在德国,只要是公众集中的地方,这种短命的蚂蚁工程总在周而复始地上演。
      让我惊诧的是,明知是短命的、即搭即拆的娱乐工程,德国人对质量的保证,也可称得上精益求精。

      还是以波茨坦广场的“萨尔茨堡滑雪场”为例,有人从斜坡上滑下来,到平地后,在惯性的作用下,还会滑出多远的距离?人在斜坡上往下俯冲的时候,会不会意外地偏离方向,撞到旁边的防护栏上造成伤害?
      这些问题,在设计滑雪场的时候都充分考虑到了,平地留出了二十米左右的滑行区,其间还布置了五条减速阻尼带。无论坐在滑胎里的家伙多么笨重,到平地后,最多到第五条阻尼带,滑胎就会乖乖地缓缓停住。  

    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6期)




  • jlliang

    2013-8-12 11:34:27 使用道具

    楼主很有心啊,记得自己好久以前喜欢剪报纸上的好文章来贴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3 14:29:4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8-15 11:29 编辑

    8、《家  教》 程乃珊
           一位刚从香港回来的朋友愤愤不平地向我抱怨,他们老夫妇俩因带着小孙女(五六岁)而被拒绝进半岛酒店餐厅进餐。“香港人真是脑子进水,他们不晓得全靠我们内地游客,他们的生意才这样好……”

      此事的前因后果因笔者不在现场,所以也不能妄加评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香港的半岛、洲际、文华、四季、港丽等六星级酒店的餐厅,都是禁止幼童入内(客房自然除外)。据说曾有人向香港旅游局投诉这规定有年龄歧视,但上述酒店的相关管理层的反驳也振振有词:家有家教、门有门风,与酒吧、夜总会禁止不满18岁的青少年入内一样,难道这也属年龄歧视?
      好一个家有家教门有门风,原来,星级酒店特有的华贵和高尚,就是通过对无数细节的精益求精打磨而成。友人对被拒香港半岛之外一直耿耿于怀;本想让孩子长点见识,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说真的,小孩子进这样高级的餐厅真是不大合适,他们还太小,根本不懂得享受这样的氛围和美食,他们应该去迪斯尼乐园、海洋公园等地。
      再说自古就有“筷头下出败子”之说,让孩子粗茶淡饭,过得简单点并非坏事。
    我在上海半岛也曾碰到过类似的境遇:邻座几个女人一边喝下午茶一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要命的是其中一个还带着刚会迈步的小女孩,虽然有个小保姆紧跟着,但她们在餐厅内进进出出的忙碌身影,再加上孩子童真的尖叫声,与餐厅廊桥上演奏的乐队及“半岛酒店”四字背后蕴藏的众所周知的文化,真有些格格不入。

      孩子的母亲看来是个有闲钱又有闲时的阔太太,只见她得意地看着自己的宝宝像穿龙灯一样穿梭于各餐桌,虽然客人出于礼貌都会摸摸她的头发,但其实已经干扰了他人的私人享受,且妈妈并无阻拦,反而以一种周遭都能清晰听到的“小声”说:“我们从小就教育宝宝要学做个小公主,所以一有机会就要带她去高档场所见识一下,这就叫家教……”
      恕我老土,我们小时候接受的“家教”完全不一样。记得我的太外祖父还在世时,夏天切西瓜,外婆必先准备好一只小碗,将半只西瓜最当中最甜的瓤挖出来给太外公,然后才将西瓜切成一块块。
      还有一段难忘的有关家教的记忆,那还是在年“文革”中,家里已被横抄竖抄了多次。一次晚上又是一阵猛烈的敲门声,我们战战兢兢地开了门,进来一位衣着朴素的人,拖着个中学生模样的儿子。只见她厉声地责问着儿子:“你确认是这家吗?”儿子怯怯地点点头。只见这妇女摸出一只牛皮纸信封,里面是我妈妈的一对钻石耳环和一只马鞍翡翠戒指。想来是这个中学生来抄家时浑水摸鱼揣进自己口袋。这位母亲当着我们的面给了儿子两个耳光:“看你下次再敢随便拿人家的东西?我们工人阶级穷归穷,穷得要有志气……”
      在七宝古镇,我们可以看到著名雕塑家张充仁先生的纪念馆,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张充仁当年在法国留学时,母亲给他的几封信。那种薄薄的中式信笺,行行娟秀的毛笔字写得密密麻麻,通篇无非是叮嘱他注意冷暖,与友人同辈和谐相处,朴拙而简单。还有我们熟知的《傅雷家书》,翻译家的慈父情怀洋溢全文,讲的也是做人的道理和从业的品格,同样浅显易懂……这就是家教。

      真正的家教就是朴质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而今天的家教,就是父母带着孩子奔波于各补习班,除了督促孩子要出人头地,成为小公主、小王子外,那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反而被疏漏了。 

    摘自《读者》2013 第15期)




  • charlenedavid

    2013-8-14 07:30:50 使用道具

    《特别关注》、《爱你》,这两本杂志我也经常看的。

    但还是觉得读者更好些。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4 20:47:46 使用道具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3-8-14 07:30
    《特别关注》、《爱你》,这两本杂志我也经常看的。

    但还是觉得读者更好些。

    同意,选文质量最高的是读者。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5 11:19:5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8-15 11:29 编辑

    9、《每代人都值得期待》 林衍
      我关注着一个小学老师的微博,她把学生们的生活记录在上面。我在这里转述其中一个故事。
          这位老师的班上有个男孩叫小宇,有一天上思想品德课,主题是“我的理想”,小宇站起来说:“我的理想是开一家粮油店。”
          学生们哈哈大笑,小宇不为所动,继续说:“我之所以想开这家店呢,一是因为我叔叔开了一家这样的店,生意不错,很赚钱;二是因为现在食品安全不让人放心,我打算搞几块田,这家店所有的东西都是我自己种出来的,可以保证质量,大家可以放心吃。”
          小宇还说,他决定在创业前,先捡两年破烂,攒够原始资金。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为他鼓起掌。
          一年半过去后,在一次出游活动中,这位老师惊讶地发现,小宇真的会接过同学手中的空瓶子,收集起来。
         “你一直在这样做吗?”老师忍不住问。
         “我攒够一些瓶子就会拿去卖,我不是说过要开家粮油店吗?这就是我的原始资金。”小宇自信满满地回答。
          后来,老师把这个故事记录了下来,并写了这样一段话:这就是一个孩子的理想。关于理想,几乎每一代人都会看不惯下一代人,60后认为70后愤青,70后认为80后娇生惯养,80后认为90后脑残,而当90后迈入20岁门槛的今天,又开始担心00后、10后被互联网化。其实,撕下这些年代标签,每一代年轻人都值得期待。
         我想,对于那个梦想着有一家属于自己的粮油店的男孩子来说,没有什么礼物比这段祝福更棒了。

    (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8期)


  • charlenedavid

    2013-8-15 14:09:55 使用道具

    最新一期读者又买了,里面有篇文章是讲“不后悔的人生“



    文/彭明辉(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托尔斯泰晚年写了一部很薄、也很感人的小说《伊凡‧伊列区之死》,探讨一个问题:「人一生中真正值得去追求的究竟是些什么?

    伊凡‧伊列区是个高等法院检察长,有一个人人羡慕的漂亮太太,交往的都是彼得堡的上流阶级和贵族。他从小聪明伶俐,善於察言观色,也善於应对逢迎。因为出身贫苦,所以从小就力争上游,立志要出人头地。

    他聪明又用功,很顺利地拿到人人称羡的大学文凭。进入法院以後,他比别人更用心办案,也擅长交际,所以就比同事更快地获得各种升迁的机会。在人生最高峰的中年时,他和美丽的太太搬进了彼得堡宽敞的豪宅里,开始用心布置这个家。就在挂窗帘的时候,他从高高的梯子上摔下来,从此卧病不起。



    功成名就,却失掉宝贵真心



    从小到大,他第一次有很多时间去看他身边的人,以及他这一生真正所拥有的。虽然他很用心布置这个房子,极力想要摆脱中产阶级的品味,但是从家俱到窗帘,没有一样东西和与他有相同社会阶级的人有任何不同。就像他的一生,虽然他一直都不甘心当平凡人,但是却也从来不曾追求过任何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

    因为,他从来都不曾知道自己在追求的是什么,从来也不曾认真问过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整个一生,他只是活在别人的期许和羡慕之中。所有他曾追求过的东西,都只是因为别人认为那些东西很体面、值得称许或羡慕,没有一样是他自己要的。就像他的婚姻,不是因为两人相爱,而是因为大家都认为他们两人条件相当,非常体面。


    卧病以後,他那爱慕虚荣的太太和女儿从来不曾真正关心过他。其实,他也从来不曾关心过别人。医生不在乎他的疼痛与忧虑,不把他当作一个有感觉有思想的人,只是机械化地用专业角度在处理他的身体。这就像他在法院一贯的风格,他只想从专业角度把所有的案件冷漠而优雅地处理掉,冷漠到近乎无情与残酷。即使发现当事人有冤屈或不得已的苦衷,他还是硬著铁石心肠依法办事。他的同事没有人同情他,反而整天在打听他的空缺可以带给哪些人升迁的机会,就如同他以往在类似情况下的一贯作风。

    把他和家人联结在一起的力量不是爱情与亲情,而是虚荣心和一家人的面子;把他和同事连结在一起的,不是同事的情谊或关怀,而是社交的利益和人脉网络的经营。没有人是真心地活著,大家都只是活在别人的期许和羡慕里!



    看透一切,人生却不能重新开始



    当他看透了这一切,突然发现他从来不曾有过真心的喜悦和眼泪,不曾为自己的心愿而生活、奋斗,他的一生根本都是虚假的、空洞的、不值得的。他很想从头来过,尝试过一种更贴心、更真实的人生。但是,他已经是绝症的末期,没有第二次的机会了!

    人生最可怕的,莫过於在人生已经不可能再重头开始的时刻里,却对自己有过的一生感到後悔、不值得!那么,人要怎么活这一生,才会觉得值得呢?我们曾否认真地想过?

    我问学生:「你愿意花多少时间去准备你的婚礼?」很多人都愿意花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去筹备。那么,你是否曾经花一整天的时间去想想:「什么是你这一生中最想拥有、最珍贵的东西?」不曾有过!太忙了!国中开始忙联考,联考後还有联考,大学毕业後还有研究所,研究所毕业後要想办法进园区。进了园区更忙,忙得有家归不得,有些人连想生小孩都找不到时间。

    「那么,你会不会是第二个伊凡‧伊列区,到了临死的时候才对一生感到後悔?」「不会吧!想办法赚钱解决现实的问题比较实际,没有必要花时间去想『人生观』这种无意义的问题。」



    真的吗?大部分的人从懂事开始,就活在怕被别人比下去的恐惧当中,所以终其一生,他们只有在现实的恐吓下拼命地力争上游,追求财富与权势,作为武装自己和践踏别人的工具,却从来没有机会停下脚步好好地想一想:这样子做,真的会解决问题吗?

    这就好比一个怕鬼的人,总觉得鬼在自己的身後,你愈是想跑得快一点,愈会觉得背後有什么东西在追你。真的要解决这种恐惧,唯一的办法是停下脚步,勇敢地往後面看清楚。只有当你敢往後面去看清鬼的真相时,鬼才会消失掉。一味地在它的恐吓下拼命往前跑,累死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衣饰光鲜,未必能获得真正尊重



    面对现实的压力,道理也是一样。只有当我们看透了现实能给我们,以及不能给我们的是什么之後,我们才有可能坦然地面对现实。

    假如我们追求现实,为的是自我的肯定和别人的善意、接纳,这一定要用名利权位才能达成吗?还是说我们可以有更简洁、更有效的方式来肯定自我,并且获得别人更真心的善意与接纳?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请你就认识的熟人中,选出五个你认为最值得尊敬的人,和五个你最讨厌的人,把他们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後仔细分析,你认为最值得尊敬的人当中,有几个刚好是学历最高,或者最富有,或者最有权势的?除此之外,你也仔细查查看,最让你受不了的人,有几个刚好是学历最高,或者最富有,或者最有权势的?很多人都会发现:在名、利、权、位的追逐上愈成功的人,往往也是最讨人嫌的人!那么,这个社会为什么普遍鼓励我们去追逐名利与权位?因为这些东西对陌生人很有效。

    譬如,你到户政事务所去办理事务,承办人对前面几位都没有好口气,乱发脾气。轮到你的时候,他看到你光鲜亮丽的衣著和你先生的博士头衔,态度突然柔和谦卑起来,这种时候会让你觉得衣饰和头衔很好用。

    但是,这些表面上的荣耀与光彩,只对陌生人有用。对於那些和我们朝夕相处的人而言,名利与权位很难影响他们对我们的善意与肯定。譬如说,你最要好的朋友或许会在你获得博士学位时为你高兴一下下,但是没多久他和你的关系又回复到以往的状态。反过来说,假如有人因为你新获得的名利与权位而急著和你结交,这种虚情假意的朋友还不如不要!



    真诚付出,活出生命的光彩



    绝大部分的人都和伊凡‧伊列区一样,花费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表面上的荣耀,虽然这会换来许多陌生人的羡慕与激赏,却换不来身边人真心的善意与对待。一辈子只为了一群不相干的路人而活著,值得吗?很多全球著名的艺人都有酗酒、吸毒的行为,就因为舞台上的风光掩饰不住私生活中的空洞与虚幻。

    我没有办法许诺你一生当中所遭遇到的人都接纳你、肯定你、对你怀著善意。但是,如果要做到「你常接触到的人大多数都接纳你、肯定你、对你怀著善意」,这并不会很难,而且它和你所拥有的权势、名利、地位几乎毫不相干。其实你要做的,只不过是对别人时时怀著善意。

    金钱换不来人的善意,只有善意可以换来善意。假如你希望熟人对你有善意,最重要的是你要有能力对别人怀著善意。终身在印度救济贫民的泰瑞莎修女,她在全球所获得的肯定、尊敬与善意,远远超过比尔盖兹和英国女皇。

    假如你是一个对生命的真谛有深刻体认的人,而且对别人怀著善意,那么所有认识你的人都会尊敬你、接纳你,并且对你怀著善意。当然,大部分的陌生人还是看不到你对生命的体认,因而只能从外表的判断对你漠视、轻蔑,甚至羞辱。但是,假如你真的对生命的真谛有深刻体认,你还会在意别人只凭外表所做出的轻率判断吗?



    看清真相,重启人生智慧大门



    所以,我们之所以需要外在的现实武装来保护自己,真正的原因是:我们想用它来遮掩我们内在的贫乏(包括智性的与情感的)。但是,一个内在贫乏的人,不管他外表上有多么足以夸耀的权势、名利与地位,他自己会知道自己的贫乏,他的亲人会知道,而他周边的朋友也都会知道。我们可以愚弄马路上的陌生人,却愚弄不了自己以及身旁朝夕相处的人。

    因此,想要靠权势、名利与地位去换得身边熟人的肯定与尊敬,还不如努力去累积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对人的善意。

    伊凡‧伊列区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警觉到:争取权势、名利与地位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而累积人生智慧和善意的过程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心力,因此,赢得权势、名利与地位的过程,必然牺牲了我们可以用来累积人生智慧和善意的资源。结果,一个人在权势、名利与地位的追逐上愈成功,往往在人生智慧和善意的累积上愈贫乏。

    一个外表亮丽而内在贫乏的人,注定只能吸引陌生人的羡慕,而无法赢得身边人的真心肯
    定与善意。

    所谓「赢得全世界而失去了自己」,正是伊凡‧伊列区的写照。但是,它却也正是整个社会盲目地在追求的人生目标。当你仔细看清楚这个真相的时候,会不会一身冷汗?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peterpan + 30 谢谢分享
  • charlenedavid

    2013-8-16 12:02:0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harlenedavid 于 2013-8-16 12:03 编辑

    回归生命的单纯作者:周国平

        我认为幸福是由两大块组成,一个是生命的单纯,一个是精神的丰富。
        说到生命的单纯,我觉得特别要区分生命本身的需要和物质欲望的不同。生命本身的需要其实就是大自然规定的,它应该是比较容易满足的,但是超出生命本身需要的那些物质欲望,其实是社会刺激出来的,是人比人比出来的。当然,像私家车这样的东西,你有条件,可以去追求,但是要弄清楚一点,这些东西并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我个人认为,人生要有两个简单。一个就是物质生活的简单。你可以很富有,但是你不要把你的精力都放在物质追求上。一个真正富有的人应该是,有了钱以后,仍愿意过简单的生活,因为能够带给他巨大快乐的并不是物质层面的东西。另一个就是人际关系要简单。人际关系太复杂,其中难免会掺杂利益的东西。物质生活简单一点,人际关系简单一点,这样才更容易回归生命的单纯。

        很多年前,我曾经收到过一封读者的来信。她那封信写得特别好,大意是说:“周老师,我看你的书的时候,从来没有把你当做一个散文家、一个学者。我的感觉就是,你是一个生命,你在那里静静地诉说,我也是一个生命,我在这里静静地聆听。”最后的落款,她就写了一句话:“生命本来没有名字,我是、你是……”我特别想给她回信,但是她没有留地址。后来我用她最后那句话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是“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我觉得她这句话讲得特别好。名字、身份、地位、权力、财富等,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后来附加上去的,我把它们称为“生命的社会堆积物”。当然,你在社会上生活,不能缺少这些堆积物,但是我想,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你不能永远为这些堆积物而活着,你应该经常给自己创造机会,把附加的东西抖落掉,回到生命本身,想一想你生命中最需要的是什么。依我看,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应该是与自然的交流,让自然感情得到满足。还有一点,我们应该珍惜平凡生活的价值。

        所以我说,一个人活在这世上,一定要珍惜这些平凡的感情,一定要有相爱的伴侣、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这些东西比你有车、有房、有钱重要得多。

        那么,有人就会问我,你认为钱不重要吗?当然,钱也重要,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商品社会里。钱是个好东西,但它并不是最好的东西,你可以去争取,但是你不能为了它,把你最好的东西扔掉了。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就是我刚才说的,生命的单纯,那些普通的、平凡的东西。钱仅仅是个手段。当然,钱多一点可以给人比较好的心态。但是,如果除此之外,你没有更高的目标,仍然是为钱而生活,那我要说,金钱的最主要的好处你仍然没有享受到,你在金钱面前仍然是不自由的。




  • charlenedavid

    2013-8-16 12:09:10 使用道具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周国平

    这是一封读者来信,从一家杂志社转来的。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读者,都会收到读者的来信,这很平常。我不经意地拆开了信封。可是,读了信,我的心在一种温暖的感动中战栗了。请允许我把这封不长的信抄录在这里——

      “不知道该怎样称呼您,每一种尝试都令自己沮丧,所以就冒昧地开口了,实在是一份由衷的生命对生命的亲切温暖的敬意。

      “记住您的名字大约是在七年前,那一年翻看一本《父母必读》,上面有一篇写孩子的或者是写给孩子的文章,是印刷体却另有一种纤柔之感,觉得您这个男人的面孔很别样。后来慢慢长大了。读您的文章便多了,常推荐给周围的人去读,从不多聒噪什么,觉得您的文章和人似乎是很需要我们安静的,因为什么,却并不深究下去了。

      “这回读您的《时光村落里的往事》,恍若穿行乡村,沐浴到了最干净最暖和的阳光。我是一个卑微的生命,但我相信您一定愿意静静地听这个生命说:‘我愿意静静地听您说话……’我从不愿把您想象成一个思想家或散文家。您不会为此生气吧?

      “也许再过好多年之后,我已经老了,那时候,我相信为了年轻时读过的您的那些话语,我要用心说一声:谢谢您!”

      信尾没有落款,只有这一行字:“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吧,我是,你是。”我这才想到查看信封,发现那上面也没有寄信人的地址,作为替代的是“时光村落”四个字。我注意了邮戳,寄自河北怀来。

      从信的口气看,我相信写信人是一个很年轻的刚刚长大的女孩,一个生活在穷城僻镇的女孩。我不曾给《父母必读》寄过稿子,那篇使她和我初次相遇的文章,也许是这个杂志转载的,也许是她记错了刊载的地方,不过这都无关紧要。令我感动的是她对我的文章的读法,不是从中寻找思想,也不是作为散文欣赏,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所以,我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作家的虚荣心的满足,而是一个生命被另一个生命领悟的温暖,一种暖人人性根底的深深的感动。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这话说得多么好!我们降生到世上,有谁是带着名字来的?又有谁是带着头衔、职位、身份、财产等来的?可是,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深地沉溺于俗务琐事,已经很少有人能记起这个最单纯的事实了。我们彼此以名字相见,名字又与头衔、身份、财产之类相连,结果,在这些寄生物的缠绕之下,生命本身隐匿了,甚至萎缩了。无论对己对人,生命的感觉都日趋麻痹。多数时候,我们只是作为一个称谓活在世上。即使是朝夕相处的伴侣,也难得以生命的本然状态相待。更多的是一种伦常和习惯。浩瀚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比比皆是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最罕见的偏偏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仔细想想,我们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因小失大,辜负了造化的宠爱。

      是的——我是,你是,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多么普通又多么独特的生命,原本无名无姓,却到底可歌可泣。我、你,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偶然地来到这个世界上,完全可能不降生,却毕竟降生了,然后又将必然地离去。想一想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每一个生命诞生的偶然,怎能不感到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相遇是一种奇迹呢?有时我甚至觉得。两个生命在世上同时存在过,哪怕永不相遇,其中也仍然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因缘。我相信,对于生命的这种珍惜和体悟乃是一切人间之爱的至深的源泉。你说你爱你的妻子,可是,如果你不是把她当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生命来爱,那么你的爱还是比较有限的。你爱她的美丽、温柔、贤惠、聪明,当然都对,但这些品质在别的女人身上也能找到。唯独她的生命,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她,却是在普天下的女人身上无法重组或再生的,一旦失去,便是不可挽回地失去了。世上什么都能重复,恋爱可以再谈,配偶可以另择,身份可以炮制,钱财可以重挣,甚至历史也可以重演,唯独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复,所以,与每一个既普通又独特的生命相比,包括名声地位财产在内的种种外在遭遇实在粗浅得很。

      既然如此,当另一个生命,一个陌生得连名字也不知道的生命。远远地却又那么亲近地发现了你的生命,透过世俗功利和文化的外观,向你的生命发出了不求回报的呼应,这岂非人生中令人感动的幸遇?

      所以,我要感谢这个不知名的女孩,感谢她用她安静的倾听和领悟点拨了我的生命的性灵。她使我愈加坚信,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很想让她知道我的感谢,但愿她能读到这篇文章。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6 17:00:2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8-16 17:38 编辑

    13、《握错的手》 青秋
      公交车突然拥挤起来,她从他的身边被挤开了。慌乱中,好不容易站定后,她看见他正朝她这边挤过来。于是,通过扶杆上那些密密的手腕,很自然地,她就朝他伸出了一只 手。

      可是,有好几秒钟,她的手就那么孤单单地停在那里,空落落的。她以为他没有伸出手接应她,就顺了手的方向去看。透过那些抓在扶手上面的手腕,她看到,他已经伸出了自己的右手,只不过,落在了一只陌生的手上面。并且,那是一只年轻女人的手。她垂下了自己的手。一同垂下的,还有她的心。
      他竟然握错了手。但,怎么会,又怎么可能,他会握错她的手呢?难道,原先他对她说过的,要一生一世都牵着她的手,就在这一偶然的握手面前,竟然变得这样不堪一击,变得这样虚无缥缈?
      终于,公交车停在一个站点后,那个女人就下了车。她看到,他随即就往她这边努力靠近。而她,却不自觉地避开了他。
      公交车又一次停住后,她赶紧挤下了车,并且下车后,不管在身后紧紧追赶的他,只顾愤愤地往前走。他紧走了几步赶上来,笑着问:“生气了?”她却不笑,只是赌气样地问:“好好的,我凭什么生气?”他还是笑着说:“我知道你生气了,因为刚才在车上,我没有握住你的手。”
      她立刻停住了脚步,吃惊地问他:“原来,在车上,你知道握的不是我的手?”“是的,我知道那不是你的手,那是另一个女人的手。”他老实平静地回答。“既然知道不是我的手,那你为什么还要一直握住?”她的声音陡然大了起来。
      “你知道那会儿公交车上为什么突然拥挤了吗?有两个家伙看上了那个女人的皮包,虽然那个女人已经发觉了,但就凭她一个女人,那两个家伙根本不放在眼里,所以……”“所以你就故意握住了她的手,那两个家伙就不敢对她下手了是吧?”她舒展开了纤纤手指,宛如一朵灿菊,缠缠绵绵地就攀上了他的右手,柔柔一握。

    摘自《意林》2007 第23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6 17:32:25 使用道具

    14、《爱是最大的出息》 张翔  
      我有一个很有个性的朋友,她从小到大都住在城西的小平房里,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座城市。用她的话来说,她就喜欢这座古幽幽的老城。关于她的传闻很多。比如她从小学习都很好,从小学到高中的成绩基本上都名列前茅,期间还跳过级,为此,她很庆幸地说过自己省下了不少学费。就在大家都期望着她考上清华北大为校争光的时候,她却只报了西安的一所大学。成绩出来的时候,遥遥超过了清华北大的录取分数线。大家都问她怎么犯傻了啊?她却总是很羞涩地说,我就喜欢西安,不想去别的地方。据说校长最后都止不住骂她一句——没出息!
      但这似乎掩盖不了她的优秀,在西安的那所普通大学里,她依然出类拔萃独占鳌头。在她毕业的时候,她被学校特殊推荐到美国的一所大学留学,费用减免。当美国寄来入学通知书的时候,她依旧推辞掉了,把机会让给了别人。当老师们暴跳如雷地责问她的时候,她依旧像个旧社会的小家闺秀一样羞涩地回答说:我就喜欢西安,哪里都不想去。老师们又重复了一句话———没出息。
      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初识。我一听说这件事,就为之扼腕,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心中也觉得这么优秀的女孩,怎么就这么没有出息呢?
      直到今年初秋的时候,她第一次邀请我到她家里,她的家是那城西的小平房。去的途中,我一路试想这个有个性的姑娘家里会有什么新奇的摆设,个性的装点。直到我跨进她的家门的时候,眼前的情形让我触目惊心。
      在她的家里,家具摆设都是上了年月的,破破烂烂,显示着主人生活的艰辛。而更让我吃惊的是,她家里还有一个双腿残疾瘫痪在床的母亲。
      原来,她的父亲早在她3岁的时候,因为一场矿难去世了,丢下了她们母女俩,她的母亲为了供她上学,每天在马路上冒着生命危险给来回的车辆司机卖报纸。终于有一天,一辆车将这位辛苦的母亲撞倒在马路上,车轮轧断了她的双腿。好心的司机补偿了一些营养费,但母亲却用它缴了她的学费。从此,她就坐在轮椅上,在居民区的门口卖些小百货,她们母女俩一直靠这微薄的收入相依为命地生活着。
      在后来的高考和留学的事情中,她“很没出息地”放弃了这些难得的机会,为的只是更好地照顾母亲,因为她知道母亲离不开她。而她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母亲。
      我明白过来的时候,泪水湿眶了。我责怪她说:“你怎么不早点说出来呢?大家就不会说你没出息了!”
      她微笑着淡淡地回答说:“我妈本来就觉得自己好像耽搁了我,如果大家知道了,说起来,我可能会被人理解,但我妈可能心里就难受死了。而如今,我早已经目标明确了,如果能让妈妈好好的生活,爱她终老就是我最大的出息了。”
      她话一说完,眼神温和地望向卧在里屋床上的母亲。而我早已思绪飘飞了。
      我想起了去年冬天的这个城市的一则新闻,西安二十六中学的一位老师破天荒地让她那年少的学生们,在风华正茂的年纪畅想人生,写下自己的墓志铭。学生们的墓志铭各色各样,有人给自己写道:“这个人是第二个姚明”,还有的人给自己这样写道:“这个人为中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更有人写道:“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这里长眠”……诸如此类,充满了豪情壮志,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有出息的孩子。但是其中有一个学生的墓志铭却异常的平淡,可是却深深地打动了细心的人们,他给自己的墓志铭是:“这个人将毕生的爱献给了他深爱的母亲!”
      据说,有人笑他没有像其他的同学一样有出息,但他的母亲却没有指责他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反而沉浸在莫大的幸福当中。其实,人们又有什么理由指责他没有出息呢?如果他们读懂了我朋友的故事,再回头看看这个孩子的墓志铭,或许都会明白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爱是最大的出息!

    (摘自《经典阅读》2011 第5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7 06:43:02 使用道具

    15、《美国版抗日剧》   韩浩月
       正当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求整治抗日剧时,一部拍摄于1944年的美国版“中国抗战电影”《龙种》(Dragon seed)出现在网络上。
      中国网民迅速用自己的语言方式,开始“包装”这部美国老电影。人们用“美国佬拍摄的中国抗日神剧”等评语谈论它。
      但事实上,《龙种》既不是什么“神剧”或“神片”,也不搞笑,它是一部正片,是一部按照好莱坞叙事路线拍摄的剧情电影,凯瑟琳•赫本饰演的女主角小玉和她的老公打情骂俏,也不过是地道的美国式调情。当然,在人们熟悉的中国抗战影视剧中,夫妻间是不可能如此交流的。
      在危机(日本士兵进村)出现之前,谭凌(小玉的公公)一家和美国西部任何一个大家庭一样,有坚固的住宅,耕种着祖上留下来的土地,过着既不富有也不贫穷的安定生活。
      《龙种》有点儿像《鬼子来了》,试图挖掘那个时期中国农民的复杂人性,比如影片开始时有一句旁白,用来表达影片创作茬对中国农民的看法:“他们既善良又邪恶,既聪明又愚拙,有时候这些特质会同时出现……”成为汉奸的杂货店老板吴连就是代表人物,但电影并没有丑化吴连,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活着并开好自己的杂货店,最后也是为了保护自己人而死。这样真实的人物存在,让看多了“正确”抗战片的观众有些郁闷。
      好在,在塑造“鬼子”形象方面,美国人和中国人达到高度一致。日本兵进村之后,要酒要花姑娘,端着刺刀满村子搅得鸡飞狗跳。在这一点上,1944年的美国人和今天的中国观众心意相通。
      按照美国人的思维,家园遭到侵害之后,谭凌或他的儿子们应该像《勇敢的心》中华莱士那样揭竿而起,给敌人以迎头痛击。但《龙种》的故事没有这么痛快,它缺少敌我对垒的拼杀场面,没有观众感到刺激的复仇故事。如果在这方面对这部电影产生过多期待,就会发现自己已经坠入一个思维陷阱,这个思维陷阱正是无数抗日剧、抗战片塑造出来的,它包括:汉奸都是该死的,敌人都是该杀的,我军都是英勇的,敌军总是弱智的,胜利总是易得的,失败是可以遗忘的……这些不都是抗日雷剧的特征吗?我们取笑抗日雷剧种种,有时难免也会掉进这些剧挖的坑中。
      缺乏对战争的思考,无论对敌人还是对人民,都进行千人一面的单调复述,让国产抗日剧看不到几分有价值的东西。如果耐心看完《龙种》全片,会觉得它并没有把重点放在由反抗带来的杀戮上,而是围绕着家园与希望、自由与尊严来讲故事。
      《龙种》所设计的外景地具有中国味道,一点儿也没有美国西部片中家园的浪漫和诗意,但片中人物对这片土地的热爱通过台词传递出来,却一样浓烈饱满。在小玉劝说公公一把火焚烧掉房屋之后,之前所有围绕家园展开的对话,拥有了无法言说的悲剧性。而把孩子交给老人带走、留下成人与敌军作战,也对片名主题进了响应。有孩子就有希望,那么,小玉希望留下什么样的“龙种”?
      谭凌的三儿子加入抗日组织后,复仇意念左右了他的言行,在猎杀日军的过程里,内心快感让他的表情令人不寒而栗……战争让人失去理智,如同小玉说的台词一样:“我们都杀过人,我们都无法回到从前。但是您的小孙儿,当他只能靠欺诈生存时,我们怎能教会他诚实?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时候,我们怎会教他仁慈?当他只看见猜忌,或者家人是叛徒的时候,我们怎能教会他信任?”
      小玉的愿望是简单的,她希望后代保留有诚实、仁慈、信任等优良品质,她希望留下高贵的“龙种”,不要让自己孩子的内心被仇、怀疑等充斥,也成为战争的牺品。这个境界其实是《龙种》的终极表达:敌人与战争会掀起仇恨与杀戮,但我们自己不要毁掉那些连敌人也无法破坏的东西,要保持对自由与尊严的永恒追求,保持对生活美好一面的渴望,用活着的品质去修复历史的伤痕,而非沉溺于仇恨记忆无法自拔。
      许多网民觉得《龙种》拍得好,甚至有人称我们到2044年也拍不出这样的抗日电影,主要原因是,这部拍摄于近七十年前的电影,对我们的思维产生了冲击。
      战争影剧的目的是彰显人性而非泯灭人性。正义一方所要做的事情是消弭罪恶,当战争逼迫好人参与到杀戮活动中时,好人应为捍卫尊严而战。好人们会坚信:最终胜利永远不会属于人性民灭者。

    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8期)




  • 蕙质兰心

    2013-8-17 06:54:51 使用道具

    很不错,留个记号
  • magician

    2013-8-17 07:36:57 使用道具

    这个很好,必须关注!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7 15:51:08 使用道具

    16、《看破名利爱名利》 陈彤
       若干年前,我在报社工作,意外地接到一个电话,是另一家杂志邀请我去当主编。一个朋友得知此事后,立刻对我说:“你推荐我去吧。”
       朋友的理由是:我在报社已经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不如把这个机会送给她,而她已经跟她的老板闹僵,待不下去了。
       我能说“不”吗?假如我说“不”,那么我岂不是一个利欲熏心的小人?她是我的朋友啊——友谊当然要比主编的位置重要。更何况,我曾经对她说过,其实我并不在乎主编不主编。再说,我现在这份工作好好的,提职加薪指日可待。一本新杂志的主编,累是肯定的,成功却是一个未知数。
       因此,当她提出要求之后,我当着她的面给人家杂志社打了电话,我说我还是更喜欢报社一些,谢谢他们的美意,不过,我有一个非常合适的人选……
       后来,我那个朋友做了那家杂志的主编。再后来,她在全球各地飞来飞去。再再后来,我成了她的撰稿人。再再再后来,我们就不常联系了。我们不常联系的主要导火索,是我们在一次聚会的时候,我说我是一个把友谊看得比名利重的人,而她却激烈反驳,她认为我不该这么谈论名利,因为我从来没有获得过。而我之所以从来没有获得过,不是因为我不喜欢名利,而是因为我害怕失去。她说,你当时之所以放弃这个主编位置,并不是因为我要你推荐我,而是因为你没有勇气去追逐名利。你不肯放弃一份稳定的踏实的风险度低的工作,这是主要原因。这不能说明你不爱名利,最多只能说明你缺乏冒险精神。你也是爱名利的,你只是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那一刻,我受到了伤害。因为,无可否认,她的话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对的,名利只属于那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沿着蜿蜒而崎岖的道路奋勇攀登的人,而像我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去说“淡泊名利”的。自以为对名利很淡泊,而其实,我也是计较的,并且是在意的。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有人告诫我要看轻名利,仿佛只有没有名利,才不会为名利所累,才讲道德。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人活着,不为名利所累,不意味着不为其他所累。尤其是当一个扬名立万的机会摆在你面前,而你却因为害怕为名利所累,临阵脱逃了,那么数年以后,当你白发苍苍一事无成,你会不会问自己,我这辈子到底干了什么呢?
       我并不否认“难得糊涂”和“淡泊名利”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但是,假如一个人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难得糊涂”和“淡泊名利”,那么这辈子还能干点儿什么?难道就真是一种有趣的人生?什么都是身外之物,什么都不动心,除非你活到鹤发童颜,否则不必豁达成这样。
       所谓平常心,并不是对名利一点儿不动心。真正的平常心,是诚实地对待自己。既然我们在内心深处是爱名利的,那么就大大方方地爱,名正言顺地去努力。

    摘自《青年文摘》2007 第11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7 16:12:01 使用道具

    17、《善良 丰富 高贵》周国平
      如果我是一个从前的哲人,来到今天的世界,我会最怀念什么?一定是这六个字:善良,丰富,高贵
      看到医院拒收付不起昂贵医疗费的穷人,听凭危急病人死去,看到商人出售假药和伪劣食品,制造急性和慢性的死亡,看到矿难频繁,矿主用工人的生命换取高额利润,看到每天发生的许多凶杀案,往往为了很少的一点钱或一个很小的缘由夺走一条命,我为人心的冷漠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善良。
      善良,生命对生命的同情,多么普通的品质,今天仿佛成了稀有之物。中外哲人都认为,同情是人与兽的区别的开端,是人类全部道德的基础。没有同情,人就不是人,社会就不是人呆的地方。人是怎么沦为兽的?就是从同情心的麻木和死灭开始的,由此下去可以干一切坏事,成为法西斯,成为恐怖主义者。善良是区分好人与坏人的最初界限,也是最后界限。
      看到今天许多人以满足物质欲望人生惟一目标,全部生活由赚钱和花钱两件事组成,我为人们心灵的贫乏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丰富。
      丰富,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开花和结果,上天赐给万物之灵的最高享受,为什么人们弃之如敝屣呢?中外哲人都认为,丰富的心灵是幸福的真正源泉,精神的快乐远远高于肉体的快乐。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目标。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
      看到有些人为了获取金钱和权力毫无廉耻,可以干任何出卖自己尊严的事,然后又依仗所获取的金钱和权力毫无顾忌,肆意凌辱他人的尊严,我为这些人的灵魂的卑鄙感到震惊,于是我怀念高贵。
      高贵,曾经是许多时代最看重的价值,被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现在似乎很少有人提起了。中外哲人都认为,人要有做人的尊严,要有做人的基本原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违背,如果违背,就意味着不把自己当人了。今天的一些人就是这样,不知尊严为何物,不把别人当人,任意欺凌和侮辱,而根源正在于他没有把自己当人,事实上你在他身上也已经看不出丝毫人的品性。高贵者的特点是极其尊重他人,他的自尊正因此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人的灵魂应该是高贵的,人应该做精神贵族,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岂不是那些有钱有势的精神贱民?
      我听见一切世代的哲人在向今天的人们呼唤:人啊,你要有善良的心,丰富的心灵,高贵的灵魂,这样你才无愧于人的称号,你才是作为真正的人在世间生活。
      善良,丰富,高贵——令人怀念的品质,人之为人的品质,我期待今天更多的人拥有它们。

    (摘自“新浪网”)

  • lucky123

    2013-8-17 23:02:20 使用道具

    很喜欢,谢谢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小达人

    楼主 2013-8-18 15:41:25 使用道具

    17、《感谢一只狗》 张正
      陈老头有一个令人骄傲的儿子,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那时的大学生是凤毛麟角,包分配工作的。陈老头的儿子就分在县城里机关工作,用庄邻们的话说,是当干部的、吃公家饭的。
      刚参加工作时,儿子差不多每休息日都回来,单位发水果、月饼什么的,他一样不少地带回来。后来儿子回来就渐渐地少了,陈老头知道儿子在谈对象了。
      有人问起:你儿子好像有一阵子没回来嘛!他们少年人有少年人的事,天天回来陪我孤老头子做什么!陈老头一点儿不介意地回答。
      可儿子回来的次数越来越稀疏了,就像门口臭椿树上的叶子,入了秋刮一阵风就少一层,最后只剩下几片,差不多是光秃秃的了。
      儿子娶的是城里姑娘,结了婚生了孩子后,儿子一年到头回来的次数也就是过年、清明那么一两次。每次回来都是赶场子一样,晌午到,吃过午饭就走。
      你们就不能住一宿啊!有时陈老头也来气。
      还住一宿呢,才一顿饭工夫,你看他身上玩的,就差嘴巴里没有泥了!媳妇说。
      媳妇说的是孙子。
      庄上的老头儿,跟孙辈都亲得不像样子,孙辈要命都给,可陈老头因为孙子回来得少,跟孙子总隔着什么,有一次他忍不住伸手在孙子小脸上抹了一把,却把孙子惹得大哭起来。惹得媳妇也没了好脸色:
      你不知道你手有多重!
      你手太糙,剐着孩子了!儿子也在一旁帮腔。
      陈老头知道媳妇不习惯乡下过日子的方式。
      但说心里话,陈老头还是希望儿子一年到头能多回来几次。门口的臭椿树还是儿子出生那年栽的,儿子屙,他不想让狗吃得到处是屎,就在门口栽了这棵树,在树根下留了一个坑,儿子每次的就顺手埋在树根下。
      现在臭椿树长大了,儿子也长大了,儿子却不在家了,只有臭椿树还在门口陪伴着自己。
      附近添了好几家木材加工厂,已经来过好几拨人,要收购陈老头的这棵树,出的价也不低,陈老头就是不松口。
      有树在,多少等于看到了儿子的影子。
      不是过年,也不是清明,儿子居然回来了,媳妇、孙子也都跟着回来了,这有点儿出乎陈老头的意料。他们是打的回来的。
      一同回来的,还有一条雪白雪白的京巴狗。
      他们从出租车上搬下的,还有一只精致漂亮的柳藤筐,丁丁挂挂许多吃的。
      陈老头很快弄明白了,儿子媳妇是送狗到乡下来“避难”的,城里在创什么卫生城,儿子媳妇住的那个小区又是必查的,而且同时在创什么示范小区,不允许养宠物。
      狗真的在城里养不住了,于是儿子、媳妇决定把狗送到乡下陈老头这儿来避一避风头,等检查过去了再说。
       陈老头早知道儿子家里养着一条狗,媳妇疼狗不比对待孙子差,媳妇来乡下不肯多逗留,另一个原因就是她惦记着这条狗。陈老头没想到是这么一丁点儿大的狗。买它的时候,才3个多月,就花了3000多块,儿子说。
      这么多钱!陈老头瞪大了眼睛,确信儿子说的不是假话后,他撇过头去,丢下两个字:烧心!
      听到陈老头这番话,媳妇放心不下,儿子为安慰她,又叮嘱陈老头:贝贝灵呢,智力不比小孩子差,爸,你一定要照顾好它……
      媳妇又一一指点给陈老头看:这筐是贝贝睡觉的,这毯子是贝贝垫的,这小被子是贝贝盖的,这是贝贝早上吃的饼干,这是贝贝中午吃的罐头,这是贝贝的零食,这几样是它的玩具……你一定要叫它的名字,要不然它不会理你:贝贝上午大小便各两次,下午也是两次,每天至少带它出去遛两次,每次至少一个半小时……
      见鬼了!活见鬼了!陈老头直在心里骂。可看在儿子的面上,他又不愿违拗媳妇的托付。
      吃过午饭,儿子、媳妇破例没有急着往回赶。媳妇生离死别似的抚摸着小狗的头念叨:贝贝乖,在爷爷家听话噢……
      儿子媳妇直到傍晚才叫车返回城里的家,儿子结婚后第一次在乡下老家待了这么久。这还是令陈老头非常开心的。
      一连几个星期天,儿子媳妇都带着孙子回来了。
      陈老头的脸色红润起来,说话声音也洪亮起来。他竟然有心情带着贝贝围着臭椿树一圈一圈地兜着圈子玩,像个老顽童。自己跑累了,估计贝贝也跑累了,他会蹲下把贝贝抱起来,搂在怀里,不停地用他粗糙的手掌摸贝贝毛茸茸的小脑袋:乖,跑不动了吧,爷爷抱一下!
      陈老头也牵着贝贝在庄前庄后转悠。陈老头打心眼里感谢这条叫贝贝的小狗,由感谢而喜欢,他希望城里的那个什么创建一直搞下去。

    摘自《青年文摘》2008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