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小达人

    楼主 2013-9-7 18:51:36 使用道具

    43、《课堂教学为什么不如电子游戏吸引人》  郑朝晖
       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候真的会因为另一种学习行为而汗颜,那就是电子游戏。
      每一个孩子玩电子游戏的过程,似乎是一个比我们的课堂教学条件差了许多的过程:没有系统的教材,没有教辅材料,也没有系统的教学活动,甚至没有评估和考核,所有的学习都是依靠玩家的尝试与同伴的交流来完成的。
      然而,就是这样恶劣的学习环境,我们的游戏迷们依然以废寝忘食的精神与态度执着于这样一种学习行为。反观我们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堂教学,却常常让人厌倦,让人恐惧,让人昏昏欲睡。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电子游戏怎样吸引玩家
      我们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像游戏这么好的学习行为是怎样被设计出来的?它对于我们的学校教育,尤其是课堂教学,有些什么启示?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游戏设计的一些原则。
      首先是情境体验。为什么有人一遍一遍玩“实况足球”,永不厌倦?因为在这样的游戏中,游戏者不断体会着盘带、过人、配合和射门的乐趣。有人执着于一个球队,让它变得越来越强大;有人则尝试不同风格不同组合的球队,体验不同的悲喜人生。女孩子们喜欢的“养成类”游戏也是如此。
      其次是过程奖励。如果玩过最早的红白机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那个不断吃蘑菇的管道工马里奥,他用脑袋撞来撞去,不断累积金钱,时不时收获神奇蘑菇,一会儿变大马里奥,一会儿开无敌模式,这些都会让游戏者兴奋异常,而这种兴奋,正是维持游戏不断向前的重要动力。
      第三是进阶设计。游戏从题材上可以分成许多种,但是本质上大多还是用“闯关”作为基本设计的。关卡设计,其实就是构成一个挑战—反馈机制。这种任务导引是激发游戏者不断游戏的动力。在游戏设计中,还有一个环节也很重要,那就是游戏难度的进阶设计。除了关卡这一维度外,还有难度这一维度,使得游戏的进阶设计呈现出多维提升的格局,使得游戏一旦玩起来就意趣无穷。
      第四是被我称为“新手指南”的过程性示范。游戏设计者在真实游戏之前,会设计一个示范性情境,在每一个需要学习者了解的地方都会有提示性标志,游戏者跟随这种示范完成游戏规定的情境,就基本熟悉了游戏的操作要求。
      游戏开发者对于用户感受的关注,对于用户学习心理的把握,都是我们教育者应该学习的。许多人都会觉得苹果公司的产品厉害,但很多人恐怕不知道,苹果操作系统的基础是unix,但是苹果却能够将它变成一个如此时尚、如此让人喜爱的操作系统,关键不仅是技术,更是对于用户使用心理的洞察,这是制胜的关键。这种洞察力,表现在软件设计过程中,就是对于人机交互关系的设计,这就是所谓的UI(userinterface)设计,良好交互界面的背后是设计者对于使用者心理的准确理解与把握,这是至关重要的。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洞察力又恰恰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学习行为设计一定是基于心理学的。
      
    游戏玩家怎样开展学习
      我们还可以深入探讨的问题是,游戏者究竟是怎样学习的。在佩服游戏玩家学习效率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这样高效学习的发生机制是怎样形成的。
      首先是“愤悱状态”全开启。孔老夫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对于学习初始状态的最好描述。玩家想玩的欲望和激情是和他们的兴趣动机紧密结合的。角色的吸引力、关卡的诱惑力以及争胜的欲望,都使他们处于这样一种激情之中,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周围人群的追捧、同伴的交流,也是他们涉足某个游戏的关键。
      其次,“同伴互助”是学习的基本形态。十个玩游戏的人有九个会告诉你是被朋友拉下水的。而且,更深入一步说,玩游戏要有“场”效应,也就是要有一群人在那里渲染气氛。现在的问题是,同伴会教你什么?无外乎两点,一是基本操作,一是一些小诀窍小攻略。但这两样东西一定不会同时教你,一定是你在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同伴才会教你一些小攻略。你看,教学上的循序渐进是不需要专门培训的。
      第三,试错。这是很多玩家最主要的学习方法。玩家瞎摸,见个怪兽就一顿爆捶,见个小黑屋子就进去乱转之类,多半会挂掉,但是再碰到就会有经验了,这就叫“经验值”。“试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但是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可以及时反馈,无限次重来。“试错”的教学需要有一个即时反馈的机制,比如说,与小怪兽一打就挂之类的,而不能像我们现在的考试,等到挂科才知道自己错了。
      第四,攻略。游戏进程详细的解释和步骤以及技巧,是玩家最关注的问题。当游戏进退维谷的时候,玩家们会到“论坛”里找相应的攻略,指导自己准确过关。这类似于学习心得体会,但又不同于我们寻常看到的空洞的、八股的心得体会,而是对于很多细节和具体内容的切实指导,是玩家用自己的心血,有时候还要贴上金钱换来的。分享,在这里变得生动而具体。
      第五,结构化学习。这看起来是一个很专业的术语,但实际上,骨灰级玩家常做的事就是将同类游戏不断进行结构化梳理。因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所有游戏在结构上都有相似性。他们善于通过联想与类比进行经验的迁移,从而实现自己的游戏目标。
      现在,我们可以总结一下了。玩游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玩家学习游戏的过程。玩好游戏,首先要求游戏本身有一个洞察人心的设计,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UI设计;其次需要营造一个由积极的人际关系构成的心理场,氛围与情境是游戏入门与提高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同时也是游戏玩家能够不断试错的心理支持;第三则是游戏进级的支持系统,包括一个可以互相交流的平台和充分的支持性资源。
      
    课堂教学可以向游戏设计学什么
      从游戏的设计中,我们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课堂教学离好的学习设计有多远?上文所提到的有效的教学设计所需要的要件,我们具备了多少?很显然,课堂教学要和电子游戏争一日之短长,多么缺乏底气与可能!
      如果要根据电子游戏设计思想给我们的课堂教学一点建议的话,我想应该有这么四点:
      一、给我们的课堂设计一个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习者能够在具体的场景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这恐怕是电子游戏给予我们最关键的启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任务或者一个令人振奋的问题,都能够吊起学习者的“胃口”。这也是课堂教学艺术化呈现的最关键一步。套用“好题一半文”的作文经验来说,好的课堂起始的情境设计也能决定一堂课是否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应该体现对于学生心理的洞察,要能够“勾人”,对学生提出适切的思维挑战,而且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以贯之”,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于情境的热情。
      当然,这样的情境不应该是外在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甚至它完全应该成为教学目标的情景化再现。一个教学的过程,完全应该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就好比是游戏中最终战胜大BOSS一样。
      二、奖励,永远是有效的。游戏中的奖励一定是“在游戏中的”的奖励。比如在打胜一定量的小怪兽之后,玩家会获得某种超能力,而这种“超能力”往往会在接下来打大怪兽的情节中用得着。这样的奖励是真正具有“教学意义”的奖励。同样,我们的课堂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某个教学环节得到的结论、方法或者思想一定是和即将展开的新的教学环节有关系的。
      什么是奖励?就是要让学习者意识到,习得的经验是能够帮助他解决接下来的问题的,这样一种环环相扣的成功感就是教学中最好的奖励。
      三、不可忽略“攻略”或者“示范教程”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游戏中,对于初学者的示范和提示一般出现在初级难度中,场景中的标志识别、装备使用都是提示点。而我们的课堂太注重结论的获得,几乎不关注获得结论的过程的示范和指导。老师总希望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自己去“悟”,结果学习过程不可控,学习成效不可控,学习效率大大降低。尤其是现在教学强调“探究”,似乎所有的问题都应该由学生自己获得答案,教师不敢提示和引领,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四、“经验分享”。几乎所有的游戏玩家都是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完成从初级玩家到骨灰级玩家的转变的。在进入游戏情景之后,玩家首先采取“试错”的策略,在多次尝试未果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通过QQ群、微博、BBS等渠道寻求帮助。有些玩家会在自己形成经验之后到相应的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经验。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用来形容游戏人群一点都不过分。
      同样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我们更关注“经验分享”,或许能够更有效提升人群的学习质量,同时也更能激发其中优秀分子的学习热情,从而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学习水平。
      严格地说,以上四点中,第一点牵涉到课堂教学的情节、环节(关卡)设计,是整个学习的动力系统;其余三点则牵涉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的激发、维持以及学习支持系统的建立。这两大系统一旦建立起来,形成良性互动,我们的课堂就会活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高涨起来。
      作为学习行为,电子游戏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有着许多可资类比的方面,我们教育工作者千万不要奉行鸵鸟政策,将电子游戏当作洪水猛兽,“御敌于国门之外而后快”,而要放下身段,虚心向电子游戏界学习,真正了解电子游戏设计背后的“学习理论”,将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声有色,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理,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9期)






  • charlenedavid

    2013-9-7 23:47:29 使用道具

    支持楼主,我8月22日从南京到加拿大,一路安顿,所以,没心情看那些文摘的书,等安顿后,我还是会像之前那样,也跟着帖些我喜欢的好文章。
  • 小达人

    楼主 2013-9-8 08:27:3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4 08:29 编辑

    44、《老妈的iphone家规》姜琳琳 编译
           科技是把双刃剑,这话一点也不假。对于学生来说,因沉迷网络自毁前程的比比皆是,实在令人担忧。但在集网络、游戏以及各种应用程序于一体的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家长的心情则更为复杂:不给买不行,眼瞅着别人家的孩子都有;买了也发愁,要是孩子整天不学习尽看些不良内容怎么办。于是,有位母亲在送给儿子一部iPhone的同时,大笔一挥定下了一系列iPhone家规。其谆谆告诫看似严苛,实为金玉良言,值得所有学生引以为戒。
    亲爱的格雷戈里:
      圣诞快乐!现在你已经骄傲地成为iPhone拥有者了。太棒了!你是一个优秀的、有责任心的13岁男孩,理应得到这份礼物。不过在接受这件礼物的同时,你还得遵守一些规章制度。请把下面的使用合约从头至尾读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职责是把你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对社会有益的年轻人,让你能够适应新技术且不被其左右。如果你没能遵守下列约定,我将终止你对这部iPhone的所有权。
      1. 这是我的手机。我付钱买的。我现在把它借给你用了,我是不是很伟大?
      2. 手机密码必须要让我知道。
      3. 如果电话铃声响了,一定要接,因为这是一部电话。接起电话要说“你好”,要有礼貌。永远不要因为来电显示是“妈妈”或者“爸爸”就故意不接。永远不要这样做。
      4. 周一至周五晚上7:30、周末晚上9:00准时把手机交给妈妈或爸爸。我们会把手机关机,第二天早上7:30再开机。如果你不愿意给某个朋友家的座机打电话,因为他的父母可能会先接起电话,那就不要打,也不要用手机给他发短信。要听从自己的直觉,尊重别人的家人,就好像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那样。
      5. 手机不能带到学校。与那些你用短信联系的人面对面地聊聊天,因为这是一种生活技能。如遇到只上半天课、外出参观学习以及有课外活动等情况,可另行考虑。
      6. 如果手机掉进厕所、摔到地上或是不翼而飞,你得承担更换零件的费用或负责维修。你可以修剪草坪、替别人看孩子或者把一部分生日礼金存起来。这样的事难免发生,你应当做好准备。
      7. 不要利用这个高科技产品说谎或者愚弄、欺骗别人。不要在电话里说一些伤害其他人的话。首先要做一个良友,或者干脆远离争端。
      8. 远离色情内容。用手机上网时只能搜索浏览那些可以坦然与我分享的信息。如果你对任何事情有疑问,可以问问其他人——最好是问我或者你老爸。
      9. 在公共场合要把手机关闭、设成静音,并收起来放好,尤其是在餐厅、电影院或者与其他人交谈的时候。你不是一个无礼的人,不要让iPhone改变这一点。
      10. 不要发送或接收你或者他人身体私密部位的图片。不要笑。聪慧如你,有一天也会经受不住诱惑而做出这样的事。这有很大的风险,可能会毁掉你中学、大学乃至成年后的生活。这永远是个坏主意。网络空间浩瀚无边,其力量远比你强大,你很难让任何诸如此类的大事不留痕迹——包括你的坏名声。
      11. 不要无休止地拍照和录像。没有必要把一切都记录下来。要用心体验生活,这些生活经历将在你的记忆中永存。
      12. 有的时候可以不带手机出门,并且决定这么做时要心无挂碍,不要觉得不安。手机不是活物,也不是你身上多长出来的东西。要学会抛开手机而生活。不要做那种FOMO,总是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
      13. 下载一些新潮的、古典的或者与众不同的音乐,不要像你的无数同龄人那样全都听一模一样的歌。你们这一代人有着史上无人能及的便利条件,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好好利用这个优势,拓展你的视野。
      14. 抬起头来。留意你周围发生的事情,看看窗外,听听鸟鸣,散散步,和陌生人说说话。保持一颗好奇之心,不要总用谷歌寻找答案。
      15. 有一天你会把生活搞得一团糟。那时我会收回你的手机。我们会坐下来谈心,然后再从头开始。你和我,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我是站在你这边的“队友”,让我们共同面对。
      我希望你能同意上面这些条款。以上所列举的大部分告诫不仅仅适用于这部iPhone,也适用于你的生活。今天的世界瞬息万变,惊险刺激又充满诱惑,你成长于这样的环境,要学会淡然面对你得到的每一次机会。要相信你睿智的头脑和强大的内心,不要被任何机器左右。我爱你。希望你喜欢你这部超级棒的新iPhone!圣诞快乐!

     (摘自《读者》2013 第18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8 12:03:5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8 12:05 编辑

    45、《中国式Wi-Fi焦虑症》陆柯
       每个旅行团里都有一两朵奇葩。有的奇葩爱迟到,有的奇葩爱早起游泳,有的奇葩爱问“WHY NOT”,但这次参加了“泰国北部发现之旅”,在发现了迷人的北方泰国的同时,我还发现全团都是奇葩——都是患有中国式WiFi焦虑症的奇葩。
        从曼谷转机去清莱的时候,大概有一个小时的等待时间,心急的Vivian早就登录了机场的免费WiFi,但可惜这个信号貌似登录成功却无法连接网络。还是经常在中国和泰国之间往返的小顾有经验,领着浩浩荡荡十几号人直奔问讯处,排队登记领取WiFi登录密码。
        在折腾了差不多一刻钟终于可以上网之后,大家纷纷不管不顾打开了微信微博朋友圈,那个开心那个飘飘欲仙,跟犯了烟瘾的人憋了半天之后猛吸一大口的情状别无二致。
        经历了“天价电话费”、“天价上网费”之类血淋淋的教训之后,现在出国的人早都乖乖关掉了3G关掉了漫游。在国内,免费接听的电话和免费接收的短信都用得越来越少,何况是到了发短信每条1.26元人民币、接电话每分钟2.86元人民币、打电话每分钟6.86元人民币的国外?于是免费WiFi成为全团人最大的需求。
       全程覆盖WiFi那是不可能的,我们毕竟都不是泰国当地的手机,所以大家最大的指望就是车子停下来用餐或者游览景点的时候。导游向大家征求意见道:“我们今天中午去吃泰国当地人吃的糯米团好不好?”大家接二连三问:“有WiFi吗?”导游介绍说:“今天下午我们去泰国和缅甸边境转转,看一看走一走那条连接着泰国和缅甸的小桥。”大家又问:“有WiFi吗?”后来,导游就变得很自觉了,他说:“今天下午我们去清迈最大的木雕手工艺品市场看看,那边有免费的WiFi,密码是10个4。”
       吃什么不重要,玩什么不重要,买什么不重要,有WiFi才最重要。有了WiFi,就可以把吃的、玩的、买的东西拍照,然后上传到朋友圈,然后附和朋友或者非朋友的赞美,然后埋头对着手机写下格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要善于发现身边的美……”身边好美,可惜大家都没看身边,都在低头玩手机。
       总体上,清莱和清迈的餐馆和景点都比较靠谱,免费的WiFi不但有,而且信号还相当稳定,于是大家的情绪也都十分稳定。有那么一两次,车子都发动开出去了,竟然还隐隐能接收到WiFi信号,于是就看到有人抓紧一切时间对着手机屁股呜哩哇啦发送语音。
       这种抓紧一切时间的态度,令人动容地联想到上海街头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以及行人争先恐后闯红灯的盛况。外媒形容中国式闯红灯是凑齐三个人就可以横行无忌,窃以为那是极大的误解,真正的中国式闯红灯是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人数,想闯就闯不想闯也能闯。每次看到那些系着口罩戴着墨镜披着护袖的电动车驾驶者红灯当头呼啸而过的时候,我都以为他们是赶着去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的火箭发射场的,但后来使劲想过才明白,上海没有火箭发射场,只有麻将垒砌台。
       冒着生命危险闯红灯,为的是省出一两秒钟时间看两只野狗如何交配。抓紧一切时间登录WiFi,为的是对着没有任何更新的朋友圈打开又关上。为了闯红灯而闯红灯,为了登录WiFi而登录WiFi,原因变成了结果,过程变成了目的,既谈不到成就,更谈不上享受。
       泰国北部与老挝、缅甸交界处,就是著名的金三角。参观  博物馆的时候,导游说起  的危害,每个人都面色沉重若有所思,好像真的体会了那种生不如死的欲罢不能。被信息社会的碎片裹挟着的我们,对WiFi的高度依赖,离开了WiFi的万般焦虑,又跟那些瘾君子相差几何?
       游览泰缅边境那天的晚饭,是在一家云南餐馆吃的。还没坐稳,焦虑的人们就忙着登录WiFi了,怎奈何始终无法连接,找来服务员一问,才知道这家餐馆没有WiFi,之前搜索到的信号是餐馆用来点餐的。已经有人叫嚷着“换一家有WiFi的”起身了,不巧外面雷雨大作,一帮人只得悻悻坐定,百无聊赖等着上菜。
       慢慢有人开始讲段子,慢慢有人发出会意的笑声,慢慢餐桌上变得热闹起来。等雷雨停息,这顿没有WiFi的晚饭也接近尾声,返回酒店的路上,有人说“今天这顿饭是来泰国之后吃得最有意思的一顿”,赞同者众。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大家已经下定决心,接下来几天都像今天一样拒绝WiFi认真吃饭。
       第二天吃饭的平河(PING RIVER)边上的餐馆里提供免费WiFi,于是大家又“毒瘾”发作埋头对着手机不言不语地写:“三年前一块在这里吃饭的亲们,你们好吗?好怀念……”怀念什么,怀念三年前每一个对着手机自娱自乐的自己?
       唉,这些“中毒”不浅的中国式WiFi焦虑症的奇葩。

    (摘自《读者》2013第18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8 17:31:23 使用道具

    46、《危险的大数据  》 陶短房
       最近,通过美国人斯诺登的持续爆料,“棱镜门”公之于众,全球在感到触目惊心的同时,也不得不对美国收集数据的广泛和浩瀚叹为观止。美国政府的神通广大,一部分就是基于“大数据”。
      棱镜事件中,“棱镜”如同一条高速公路,让美国国家安全局从各种途径获取海量数据,这些数据进入“大数据”分析系统,几近真实地还原每一个人的真实状况。让人叹为观止的“大数据”,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
       
     数据从哪里来?
      事实上,所谓“大数据时代”的说法并不新鲜,早在2010年,“大数据”的概念就已由美国数据科学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系统提出,他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说,以前,一旦完成了收集数据的目的之后,数据就会被认为已经没有用处了。比如,在飞机降落之后,票价数据就没有用了;一个网络检索命令完成之后,这项指令也已进入过去时。但如今,数据已经成为了一种商业资本,可以创造新的经济利益。
      数据能够成为一种资本,与移动互联有密切关系。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数码产品的“白菜化”,和WIFI信号覆盖的无孔不入,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有“在线时间”和“不在线时间”之分,只要他们愿意,便可几乎24小时一刻不停地挂在线上;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注册等网络服务的普及,固然方便了用户,却也让人们更加依赖网络,依赖五花八门的网上平台。
      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往需要几盒软盘或一张光盘保存的信息,如今只需一片指甲盖大小的芯片即可全部储存而有余;以往需要电脑、显示器、读卡器等专门设备才能读取的数码信息载体,如今或许只需一台数码手机和一个免费下载的APP第三方应用程序,便可将数据一览无遗。
      大数据时代的科技进步,让人们身上更多看似平常的东西成为“移动数据库”,如带有存储芯片的第二代银行卡、信用卡,带有芯片读取功能的新型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图书证,等等。在一些发达国家,官方为了信息录入方便,还不断将多种“移动数据库”的功能组合成一体。
      如在加拿大,政府日前推出了集医保、社保和驾照功能为一体的“聪明卡”,让持有者能只凭一张卡,获取以往多张卡(证)才能分别达到的功能,可谓方便之至。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只消破解一块芯片,就能打开以往需多把电子钥匙才能开启的重重个人数据隐私门户。
      
       很可能出现“灾难性大数据”
      数字化时代使得信息搜集、归纳和分析变得越来越方便,传统的随机抽样被“所有数据的汇拢”所取代,基于随机抽样而变得重要的一些属性,如抽样的精确性、逻辑思辨和推理判断能力,就变得不那么重要,尽可能汇集所有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得出趋势和结论才至为关键。简单说,以往的思维决断模式,是基于“为什么”,而在“大数据时代”,则已可直接根据“是什么”来下结论,由于这样的结论剔除了个人情绪、心理动机、抽样精确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将更精确、更有预见性。
      不过,一些学者指出,由于“大数据”理论过于依靠数据的汇集,那么一旦数据本身有问题,在“只问有什么,不问为什么”的模式下就很可能出现“灾难性大数据”,即因为数据本身的问题,而导出错误的预测和决策。
      早在伊拉克战争时,一些军事记者就美国第一个“数字化师”第四师的表现指出,“过多但无法辨析真伪和价值的信息”和过少的信息一样,对于需要作出瞬间判断、一旦判断出错就很可能面临生死考验的战地官兵而言,同样可能是一种危险、甚至灾难。
      斯坦福大学专家特来沃尔·哈斯蒂也指出,“大数据”的理论是“在稻草堆里找一根针”,而面临的问题则是“所有稻草看上去都挺像那根针”。而乔治·梅森大学专家瑞贝克·高尔丁则提出“数据提供者造假”的危险,在“大数据时代”变得更有害,因为“大数据”理论建立在“海量数据都是事实”的基础上,但人们无法控制数据提供者和搜集者本人的偏见和筛选。
      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指出,拥有最完善数据库、最先接受“大数据”理念的华尔街投行和欧美大评级机构,却每每在重大问题上判断出错,这本身就揭示了“大数据”的局限性。
      不仅如此,“大数据”时代造就了一个传感器和数据库无所不在的世界,而政府、情报部门和大商业机构在这方面有着先天优势,这很容易造成信息数据的“单向透明”,对小公司、个人的隐私和利益构成伤害。

      危险的芯片卡
      由于“大数据”炙手可热,数据的流失、泄露和私下买卖也成为噩梦,全球各地不时发生的个人信息被盗可被看作“大数据时代”对个人生活的伤害,而“维基泄密事件”则提醒强力部门和各国政府,“大数据”的魔力同样会对强者构成反啮。
      或许是为了证明这一点,今年4月24日,一名加拿大广播公司(CBC)的记者为验证某北美主流信用卡公司信誓旦旦的“安全承诺”,在大庭广众下做了个试验:他使用一台市面常见的三星Galaxy S3智能手机,在谷歌Play在线商店下载了一个免费APP第三方应用程序,在公共场合距离一名陌生人3、4英寸(约10厘米)远用手机扫描,成功读取了装在陌生人衣袋中钱包里,一张信用卡芯片中的资料,包括卡号、持卡人姓名和到期日,然后他用窃取的这些信用卡信息,让这位陌生人为自己埋单,在自动售货机上买了一罐可乐。
      事实证明,在“大数据时代”,芯片卡可能比磁条卡安全系数更差密码的设置和芯片加密功能可防范传统的窃密手法,却在移动数码产品+APP第三方应用程序的配置面前不堪一击:加拿大安大略省女皇大学教授戴维·斯基利科恩指出,无需什么特别的专业技术和设备,一个普通人仅凭一部巴掌大的智能手机,就可以在几英寸距离内窥视其它人“移动数据库”里的隐私,或许您没有信用卡,不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但护照、身份证、社保卡、图书证、健身卡、驾照……您总会有一样或几样,而所有“移动数据库”内都会储存几项大同小异的关键信息:持卡人姓名和生日,这些关键信息或许能帮助窃密者破解更多的“数据库”。

      偷数据如此容易
      一些商家对“大数据时代”的商业捆绑开发,也在有意无意间助长了个人信息数据的“不设防”:
      脸谱上点一个“赞”,或许不知不觉就参与了一项商业营销活动,用户的个人数据也在懵懂中向相关广告方敞开;第三方应用程序廉价又方便,但使用者点击“授权”时,或许已打开自己“移动数据库”大门而不自知……
      今年3月,欧洲议会公布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云计算时代的“大数据”对个人隐私的威胁不仅存在,而且比人们想象的更严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信息教授安德雷·克莱门特指出脸谱和微博等社交网络和新一代移动通讯技术的结合,令个人信息搜集在“大数据时代”变得十分容易,而个人信息数据保护则变得越来越难。
      2011年,加拿大隐私委员会曾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60%的受访者认为,和10年前相比,
      如今他们的个人隐私变得更加不安全了,其中55%的受访者认为社交网络会泄露他们的个人隐私。正如克莱门特所言,在“大数据时代”,人们“不知不觉中亲手创造了一个危险的数字信息生态”。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大数据时代”商业和经济驱动力的巨大推动,信息交换变得极为方便,而保护则变得十分困难,作为个人,即便加意小心,也往往防不胜防。如今许多人的生活,已变得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社交网络,而这也令个人数据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您很难判断,究竟谁在获取您的个人信息,以及他们打算怎样使用这些“偷来的数据”。

    (摘自《读者》2013第18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2 18:38:4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4 08:28 编辑

    47、《刷的不是屏,是……》 唐骋华   

        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平等、便捷、快乐、廉价。网络让我们的能力获得了巨大的延伸,也使我们轻松告别了以往的生存方式。它改变了整个人类的文化生态,当然还有人们的观念。

         刷的不是屏,是怨念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从前,你要么独自闷着,要么约哥们喝酒,如果是女孩子,就去“扫街”。自从有了刷屏,情况发生了变化:你发博客、发微博、发微信,尽情宣泄内心的不满。你还可以给某些账号发私信,让其匿名公布你的糗事,既引发共鸣,人家还不知道你是谁,爽快又没风险。
         难怪“我的前任是极品”那么火,微博粉丝超300万,也难怪佟大为等主演的《我的极品是前任》上线不久点击率即超1000万,被称为“网络神剧”。这说明在感情问题上,有怨念的不在少数。
        人的怨念可远不止在感情方面。所以模仿“我的XX是XX”该句式的微博和微信群层出不穷。而他们还把吐槽范围大大延伸,从室友到同事再到老板,全部列入。有趣的是,该微信账号每天都会挑选一条遭遇最凄惨、情绪最饱满的语音,于晚8点左右群发给听众。
         说给树洞有38万微博粉丝,又推出了微信公众账号,并且常年保持上千条“库存”,足够展示人类的各个隐秘层次。除此之外,有人针对具体某地、某学校推出树洞服务,将焦点集中。你也可以上秘密网,说出你的秘密。

        刷的不是屏,是碎碎念
        据说中国人喜欢拍美食,到饭桌上尚未张口,就“让手机先吃”,后来晒到网上。最近有老外采取“反制措施”,专门拍那些爱拍美食的人,一时间得到大家共鸣。最近网上流传智能手机10大最蠢用法,“不停拍美食并分享”就名列其中,此外还有“没完没了地撅嘴自拍,竖着手机拍摄视频”等等。
          然而这依然无法阻挡中国人对美食分享的热爱。香港美食家蔡澜粉丝超过591万,美食为王的微博粉丝超千万,舌尖上的中国也近150万。微信上,随便一搜“美食”就会跳出来一大批相关公众账号,更不必说如今谁手机上没装着几个用来寻找美食、订餐的APP呢?
        美食之外,生活达人、旅游达人、星座达人、宠物达人都在分享心得体会——看场话剧要分享,见到好风景要分享,星座研究所得要分享,喵星人、汪星人的各种萌态要分享……总之,不要怕你是碎碎念,刷屏时代需要的正是碎碎念。
         其实刷碎碎念也不都是那么无聊啦。和菜头在微信上搞了个槽边往事,上到社会新闻、中到科技产品、下到菜谱保健均在网罗范围内,将碎碎念推上新境界。微信上还有个叫范晓萱的,没错,就是小魔女本人,她心情好还会为你清唱一首。

         刷的不是屏,是心灵鸡汤
         向树洞诉说是宣泄,有利于放空自己,但不够,人们还需要有人来安慰。
         张小娴,香港情感作家,网络普及前已功成名就,《面包树上的女人》《荷包里的单人床》等,给成长中的少男少女灌了一路心灵鸡汤。刷屏时代到来,张老师华丽丽地开通官博,拥趸达3600万之众,足见受欢迎程度。张老师的微博以旧作摘选和新创作为主,走的仍是小清新、文艺范喜闻乐见的路数。
         广受追捧的还有亦舒,她以形似简·奥斯丁的风格俘获人心。只可惜亦舒老师微博更新得并不勤快,令粉丝望穿秋水。别急,可以去看连岳和陆琪。连岳不必多做介绍,至于陆琪,虽然该情感专家私生活曾受质疑,又虽然在每条语录后加个“——陆琪”的嗜好引人讥讽,但是同志们,坐拥1100多万粉丝这件事证明了,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是千古真理啊!
         煲心灵鸡汤的自然不止以上几位。事实上,刷屏时代引爆了心灵鸡汤,打开微信、QQ空间等等,各种小贴士、男/女人必须注意的X件事已占领屏幕。官博、官微的早安和晚安也大多是这类内容。流风所及,连任大炮任志强也一天到晚发人生感悟以及一点也不格律的格律诗,“人生导师”李开复就更别提了。

         刷的不是屏,是微刊
        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有一类生物永远不会灭绝:话痨。话痨分两种,一种类似于碎碎念,再细碎的小事也要拿出来分享,如同前述。还一类比较高端,喜欢分享一些人生哲理、人世观察、阅读心得等。于是有了微刊。
        微刊到底刊发些啥?对此新浪微刊负责人陈诗伦有言:“以一本本微刊为内容载体,实现基于兴趣的内容聚合、阅读平台,涵盖美食、旅行、影视、科技、财经、明星、情感、搞笑等领域。”换言之,微刊什么都可以囊括,企业、个人都可以打造,其宗旨就是将碎片化的信息搜集整合,供人方便攫取。
         这方面的代表是由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创办的蛮子文摘。自2012年上线,因“无缝知识获取”的理念,蛮子文摘获得成功。其向民间高手征稿,还宣布投稿内容48小时内转发超过5000次,即付奖金1000元,转发1万次奖2000元、转发5万次奖10000元。
        刷屏已无孔不入,使我们的生活日益快捷、多元,尽管新技术总有令人不适的地方。有一种热情叫刷屏,有一种围观叫被刷屏,生活有多广阔,刷屏就有多少弥散。

        刷的不是屏,是社交
        不管刷碎碎念也好,刷心灵鸡汤也罢,甚至刷人品,有些人都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认识更多人,扩大社交圈。这就是从前的短信现在的SNS大行其道的原因。
        今年除夕,三大运营商的短信量高达130多亿条,受访者人均收到的拜年短信为39.3条,比去年有所上升。每个人收到的拜年微信、飞信、微博则分别为6.4条、2.4条和1.9条。这表明,人是多么需要社交,尤其每逢佳节。
        “非主流”90后喜欢聚集到人人网畅所欲言,而对于正在老去的70后、80后来说,这种火星文基本属于看不懂。所幸微信的摇一摇、漂流瓶功能强大,朋友圈让我们能时刻关注亲友动向。陌陌、友加被称作“XX利器”,使人与人相识的成本无与伦比地降低。没有这些也没关系,许多APP的“附近”“周边”等功能,就是给你找人用的。
         曾经有人说:“如果不是为了认识人,谁愿意去鸡尾酒会?”现在的情况是,如果不是为了认识人,谁愿意刷屏?

         刷的不是屏,是知识
         必须申明,我们并不是一个一点也不热爱学习的民族,所以,那些刷屏的被刷屏的也不都是浅薄无聊。就像再难的谜也会有人猜,在网上刷知识的也为数不少。
         比如姬十三创办的科学松鼠会。作为较早的科学传播公益团体,自2008年成立以来,科学松鼠会汇集了华语青年科学传播者,从线上到线下,遍布网站、微博、微信、豆瓣、传统媒体等,和稍后成立的果壳网一起,致力于“剥开科学的坚果”。每逢热点事件发生,松鼠和果壳们就会运用专业知识,为人们答疑解惑。由此也出现了以食品安全见长的松鼠云无心,以生物学和医学见长的瘦驼等科普大人。
         当然,如果你愿意把杜蕾斯的官博看做“知识刷屏”,也行(微信上它自称“杜杜”)。此外,微信上的腾讯科技也是刷知识的高手。
         没有组织也不妨碍刷知识,最著名的就是“打假斗士”方舟子了,想必大家已耳熟能详,不再介绍。不少律师、医生也运用专业知识在网上为人答疑解惑。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胶原蛋白是否有效”,就是烧伤超人阿宝等医生发出的质疑。
        不过要说最成功,还得属急诊科女超人于莺。于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室医师。自2011年10月开通微博,每天与网友分享医院的趣事、生活中的囧事,因其搞笑、亲切的风格,被称呼为“协和姐”。前一阵女超人高调公开中成药,又引来大量围观。
        如果你并非专业人士但也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如果碰到历史、哲学这类没有标准答案的领域又该怎么办?那上知乎吧,一个真实的“问答社区”。
        知乎不同于百度知道、新浪爱问这类即问即答网站,而是建立起网络社会,依靠社区的力量答疑解惑。你可以在上面提问,也可以回答别人的问题。知乎有网站、官博,也有APP,甚至有“知乎日报”客户端,每天推荐几条到几十条高质量问答。

         刷的不是屏,是实用信息
         当线上和线下融为一体,刷屏就不纯粹是为了娱乐,没错,从工作、出行、休闲,我们已无时无刻离不开刷屏。我们用电子地图查出行方式,用各类订餐APP搜寻美食、预订饭店,用APP买火车票、机票,用APP查航班进出港动态。现在,有的地方连长途车票都能网上预订了。最近最火的则是叫车APP,动动手指就能打车,瞬间风靡上海——当然也饱受争议。
         刷实用信息的趋势早已蔓延到了微信。有一款公众账号叫innteam,宣称“微信订房,只需3步”。原来,你只要利用微信“发送位置”功能发出自己的方位,该账号会回复离你位置最近的三家酒店信息,直接点进中意的,就能预订房间了。


    摘自《意林》2013 第18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2 20:09:19 使用道具

    48、《中国大学生活得太轻松》  佚名
       前不久,两张哈佛大学图书馆凌晨4点学生仍在学习的照片,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图书馆里,灯火通明,座无虚席……图片配文这样写道:哈佛是一种象征。人到底有怎样的发挥潜力?人的意志,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哈佛的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没见过哪个学生光吃不读的,更没见过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的。感觉哈佛的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100个正宗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人在候诊也无一人说话,无一人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于是,哈佛产生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美国总统有7位。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到哈佛大学采访。她告诉记者——
      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在哈佛,随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在哈佛采访,感受最深的是,哈佛学生学得太苦了,但是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让哈佛的学生能以苦为乐呢?我的体会是,他们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还有就是哈佛学生心中燃烧的要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从这些学生身上,你能感到他们生命的能量在这里被激发了出来。
      在哈佛学习的一个北大女孩跟我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一般而言,学校都要求本科生在入校后的头两年内完成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三年开始进入主修专业课程的学习。只有最聪明的天才学生可以在两三年内读完这32门课,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昏脑涨了,因为在课堂上教授们讲得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下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北大女孩说,我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我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要求很大。她说,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贡献你的个人思想,才能和大家一起学习,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当每个学生都投入了时间认真准备了,才可以快速推进课堂讨论的进程,而之前如果不读那么多的书,你就无法参加到课堂讨论之中。
       在采访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时,他说:中国大学生的大学生活太轻松了,我们总是说,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在美国一些著名的中学里,高中的学习同样是很苦的。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经常学到半夜。在美国,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点点加大学习的任务。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全都必须是吃苦的。而中国的孩子到了大学,却一下子放松下来了。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大学生最勤奋的4年,积蓄人生能量的黄金4年。所以,美国的高科技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谢娟说,我也有同感,我们也对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进行了采访,但却很难感受到哈佛那样的学习气氛和探究氛围。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而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说到中美大学生的比较,谢娟说,我有很深的感触。我们的学生缺少吃苦的精神。我们的家长和学生认为高考前是最苦的,我们讲的寒窗苦读,很多时候是被动的苦,带着功利的苦,而不是在其中有浓厚的兴趣。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独木桥”后,开始在大学校园里舒舒服服地等着毕业,上课想逃就逃;考试临时抱佛脚。甚至有些家长也是从小灌输给孩子这种思想,让孩子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高考。于是,高考结束,学习变得不再重要。而在美国大学,尤其是精英云集的大学所要付出的苦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在哈佛,征服学习是每个人的口号。要想变得强大就需要学习得更多,为此哈佛的课程安排多而且紧张。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学会发现和鉴别事实真相,坚持对事物进行严谨的分析,能够理性、历史地认识现实问题和道德问题。另外,练就长时间超负荷学习的毅力。
       当美国大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聚能量为步入社会工作做准备的时候,中国的大学生却长长地舒了口气,觉得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反而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
       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在高中时期,美国学校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中国的高中是老师填鸭式学习,让学生习惯了依赖。能力、习惯上的差距,让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在大学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够克服。而中国大学生认为,终于摆脱束缚,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大多时间用在了学习以外的事情上。我们在最该学习的时候断档了,这就注定了我们的大学生被甩得越来越远。
       在哈佛,教授们会时常提醒学生们要做好时间管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结局。今天不努力,明天必定伤悲。哈佛告诉它的学生:学习时的痛苦是暂时的,未学到的痛苦是终生的。
       哈佛没有高楼大厦,只有新英格兰的红砖墙。即使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过在校园有一个绝不起眼的停车位。毕竟哈佛最起眼的是100座图书馆,尤其是一个个像图书馆那样的人,或者说,一个人就是一座图书馆。哈佛或哈佛人是不需要任何包装的。
       某教授对学生说,你学我这门课,你就一天只能睡两小时。学生想,那么,我学4门课,我就没有睡眠时间了,我就得倒贴睡眠时间了。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三天要啃下一本大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哈佛过桥便是波士顿,前人类学系主任张光直在哈佛读博士那几年,没有上过桥没有去过波士顿。
       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志力,人到底可能有怎样的潜力?哈佛一一告诉你。哈佛是一种象征,最高智慧的象征,最高学府的象征。哈佛图书馆墙上的训言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短短数语,引发深思,给人启迪。


    (摘自《意林》2013 第18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2 21:02:2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2 21:05 编辑

    49、《互联网恢恢》 张晶
          没有斯诺登的提醒,你的上网习惯早已随着一举一动被记录在册。
         话订餐,肯德基接线小哥已经报出你的名字,问是否需要和上次一样的汉堡,或者今天该尝尝他们的豆浆,虽然是速溶的。航空公司在你注册会员之后,你更喜欢窗边还是过道的座位,是否经常要托运行李。还有你的医疗和财务记录,你在社交网络上和他人的交互,你上传到云端的上周到郊外旅行的照片。即便几乎没有任何网络痕迹如斯诺登,我们也可以从他女友的博客中看到,这个人平日沉默寡言,很少与夏威夷隔壁邻居打招呼,高中校长根本想不起这个名字。
          Google知道你是谁。当然Facebook、Twitter也是一样。对于隐私,本质上我们变得越发漠然,而这恰恰是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的现实。
          据IBM统计,全球每天产生250亿亿字节的新数据,现存数据中有90%是过去两年中产生的。如果觉得这些数字太冷感,想想饭桌上那些手不离机的同伴和自己,本质上,我们是多么热爱这一切啊。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就和在禁闭岛中无异。
          当你享受那一切便利的时候,也更多把自己暴露在别人的注意力之下。你生活在自己很少意识到的玻璃鱼缸内。很长时间以来,你只感觉能看到地球另一端朋友家院子的样子是多么方便和神奇,即便Google也承认街景地图的部分数据采集侵犯了公众隐私。
          或者想想看,你试图阅读过那些繁冗的隐私条款么?至少我每次都恨不得旁边的下拉条能再短一些,能赶紧点击底端的“我同意”。Google当然提醒过它修改了隐私协议,但我没有半点耐心去比较前后的差别。因为我知道我不可能放弃Gmail、Gtalk、Google Drive等一系列它的产品。
          无论Google和Facebook,本质的商业模式就是强烈吸引用户暴露更多自己的信息,并藉此获得大部分利润。不过比起能跟朋友热烈讨论一本新书,你也不介意亚马逊接下来可能向你推荐同一个作家的作品。或者当一个朋友通过Gmail跟你说起他新养了一只狗,Google就会在YouTube上推荐训狗视频。
          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就像无处不在的“中国制造”,无论是政府还是商业机构,都像吸尘器一样吸附关于你的各种信息。当你走入互联网这扇大门,无形中就已经“缴械投降”。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NSA(美国国家安全局)甚至拥有一台世界上运行最快的计算机,来破解保护信息的编码。
          当然,不在意是一回事,“不作恶”又是另一回事,好像已经好久没听到Google讲这句话了——看到的反而是官司不断,谷歌因绕开苹果Safari浏览器的隐私设置而遭用户起诉,苹果Safari浏览器设置有能阻止跟踪用户上网习惯的功能。如果不想泄露太多隐私,也并非完全没有办法:定期修改登陆密码,清除下电脑里的Cookies(一种在浏览器里追踪用户上网记录的文件),发任何内容前都请三思,噢,还有,试着接受一点,现实生活总比网络更精彩。


    摘自《读者》2013第17期)
  • windy0713

    2013-9-13 16:08:02 使用道具

    真不错,这些能启迪人心灵和智慧的文章,曾经我也摘抄整理过,感觉自己应该抽时间继续这个爱好。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3 18:51:47 使用道具

    windy0713 发表于 2013-9-13 16:08
    真不错,这些能启迪人心灵和智慧的文章,曾经我也摘抄整理过,感觉自己应该抽时间继续这个爱好。

    一起来分享好文章吧。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3 19:21:2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3 19:24 编辑

    50、《“哄客”时代的成名闹剧》  杨时旸      
        100年前,卡夫卡在《变形记》中让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那是那个年代对时代荒诞性与精神异化的精准注脚。100年后,导演哈维尔·吉亚诺利在《超级明星》中让马丁变得万众瞩目。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变形记”。
        生于巴黎郊区的马丁碌碌无为,在一家电子产品回收站工作,与几个有轻度智力障碍的同事一起拆卸报废的电脑。他每天在固定的传送带前做出固定的动作,在固定的时间午餐,每天早晨走过固定的路线,乘坐地铁去上班,晚上回到独居的家中。本来,他将一直如此,直至死亡。
        但是,有一天一切都被打乱了。那天早上,马丁坐地铁时,看到一位年轻姑娘羞涩地望着他笑。这个沉闷的男人以为自己即将迎来一段艳遇。对面的女人打断了他的幻想,谦卑地问他:“您能否为我签个名?”马丁开始疑惑,这个半生庸常的男人从未被如此郑重地对待。他笑着询问原因。那位女士解释说,是帮自己的朋友要的。语气中仿佛马丁理应知道,以自己的声名给公众签名是一种义务与礼貌。马丁羞涩地推辞。但车内开始骚动起来。几乎所有人都掏出了手机,粗暴地用摄像头对准马丁,大声呼喊他的名字。他瞬间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成为了一个超级明星。
        他怀着巨大的恐惧奔逃下车,寄希望于这是一场误会或者找错对象的恶作剧。但他发现,自己已经成了所有网站的头条关注对象。突出的眼袋、臃肿的身材、滑稽的秃顶,自己像一头误入歧途的怪兽,被一群狂喜的人用手机和相机围猎。记者们到他的公司采访他的上司,打探他的私生活,摆弄着那些智障的同事们做出滑稽的表情。

        走投无路的马丁接受了一档著名电视访谈节目的邀请,希望澄清事实。但互联网群氓的肆意狂欢与电视媒体合谋将事件推向更加极端的方向。电视主持人随口对马丁说了一句“你是个平庸的人”,却惹怒了观众,马丁突然变成了“平庸者”的精神领袖。他实在不知自己为何置身于如此荒诞的境地,问了一声:“为什么?”突然间,这成为了一个口号。人们围绕着他整齐地呼喊:“为什么!为什么!”他的反抗被迅速解构成一个笑话,顺畅地成为那个荒诞系统的助燃剂。善良的马丁仍寄希望于媒体,再次走进演播间。但一名心理学家一番南辕北辙的分析终于让马丁崩溃,他在镜头前歇斯底里地大喊。这原本是一次发自内心深处的抵抗,观众却再一次将其解读为一场华丽的演出,掌声雷动,两架摇臂摄像机不失时机地推向马丁寻找特写角度。全世界都开始模仿那声失控的尖叫。人们把自己的尖叫视频发到网上。它像骑马舞那样演变成一种风尚。
        就在这种荒诞成为死循环的当口,在超市里,一位不喜欢他的中年妇女给了他一个耳光,马丁拽住她要讨个说法,但被周围的人拍摄下来。曾经的光环瞬间破碎,就如同当时他被万众欢呼一样,他开始被万人唾弃。   
        这是一部典型的荒诞现实主义作品,精准地指向互联网时代的病灶。安迪·沃霍尔预言的“15分钟成名”早已成为现实。全民媒体的时代可以塑造草根偶像,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的生活,可以造就全民监督,也可以造成全民监视。
        Twitter、Facebook,微博与签到网站,人们乐于暴露自己的生活痕迹与隐私,互联网原本平行于现实生活,但现在开始入侵现实。一个旨在帮助人类的伟大工具开始变得有了奴役人类的可能。从著名英剧《黑镜》到这部《超级明星》,在毫无保留地为网络欢呼了十几年之后,人们开始反思它的副作用以及它对人类的异化。它部分拉平了世界,部分冲破了信息封锁,但也开始露出獠牙。这个残酷的当代“变形记”随时可能会发生,或者,它正在发生着。

    摘自《读者》2013第17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5 15:42:51 使用道具

    51、《讲礼貌的日本人为什么不让座》 唐辛子
        大凡来过日本的人,都会赞赏日本人的礼貌。
        但尽管如此,当他们看到日本电车车厢内,年轻人大大咧咧地坐着,老年人规规矩矩地站着时,还是忍不住心中疑惑:“日本人那么讲礼貌,为什么在电车里遇到老年人却不会让座? ”
        礼貌的日本人为什么不让座?的确,刚来日本时这个问题也一样令我困惑。但在日本生活了十多年之后,我发现:在日本让座,并不是个“礼貌问题”,而根本是个“技巧问题”。
       例如我认识的一位大学老师A子,年近六十,因为满头白发,目测年龄比实际年龄似乎还要年长一点。平时A子老师性格蛮开朗的,但有一次却遇到她在不停地叹气,不由得问:“A子老师您怎么啦?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了? ”结果A子老师答:她早晨乘电车时,居然有人给她让座了!
        “唉!难道我已经老到要被人让座的地步了?”A子老师抚摸着自己的白发,满目忧伤地说。因为被人让了个座,那一整天A子老师都闷闷不乐,她第一次感觉自己被人提醒:“你老了! ”
        也许对于A子老师这类人的郁闷,同文化背景下长大的日本人似乎大都心灵相通,不言亦明。因此,在日本的电车上,像A子老师这样年龄的人,基本上是无人让坐的。但我曾在电车上给一位抱着婴儿的妈妈让座,结果也依旧不理想:那位抱着孩子的妈妈在连声道谢之余,却怎么也不肯坐下来,并说她只有二三站就到了,用不着坐。后来我的一位日本朋友告诉我:即使你好心让坐,但并不意味着别人就必须接受你的好心。有些日本人怕给人“添麻烦”,不愿意接受别人的人情,还有些日本人性格好强,不愿意成为“被照顾的人”。
        因此,在日本的电车上,让座现象的确比较少。除了日本人的“敬老”意识比较淡漠,没有搀扶老人、给老人让座的习惯之外,还因为在高龄化社会的日本,许多日本人对“年龄之老”有与中国人截然不同的认识。例如我认识一位在面包房工作的日本太太,每次我去买面包时,都看到她高举面包托盘,在面包店内健步如飞,便忍不住夸她“您真是很元气(精神)啊!”。那日本太太就很骄傲地回答:“我才六十二岁,还年轻得很呢,当然精神好! ”一开始听到这位日本太太的回答,还觉得这是她的一份乐观,但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对于动不动就活到100岁的长寿日本人而言,60岁还真是个年轻得不像话的数字。难怪日本女作家宇野千代在年满88岁之后,才终于意识到自己已经“步入晚年了”。
        所以,对于“不服老”“不愿意给人添麻烦”且“不愿意被照顾”的一些日本人而言,在乘电车时,对方是否真正需要让坐,若没有足够良好的心灵阅读技巧,有时的确很难做出判断。所以,在日本让座时,你绝不能像雷锋叔叔那样,从座位上激动地跳起来,殷勤地搀扶着对方的手,热情地说:“老大娘,您请坐”——这会令人悲痛欲绝的。在日本最好的让座方法是:你可以假装你马上要下车,扭头走到车门,或者干脆走去另一节车厢——总之你只需一声不吭地站起来,走开,将座位空出来就好。对方如果需要那个空座位,他或她自然会走过去坐下来。  

    (摘自《意林》2013 第8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5 15:47:5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5 16:10 编辑

    52、《像戳“泡泡”一样戳破苦难》  王洋    
           在《妈妈咪呀》节目中,黄瀚戴着紫色鸭舌帽和黑色口罩,脚穿特制的舞鞋,随着音乐的节拍,跳了一段动感的机器人舞。他时而抖动双肩,时而迈起太空步,动作灵活连贯,好似一个真正的机器人。但谁又能想到,这个灵动的生命曾在一出生就被判了死刑——“泡泡龙小孩”。全世界70亿人,只有10万人患有此病,且成活率极低。这18年来,是母亲黄月如,像保护艺术品一样细心照料着他,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泡泡龙”儿子    黄月如今年49岁,台湾人。1989年5月,黄月如来上海旅游,与上海人黄建相识相恋。那时,21岁的黄建在美国进修,两人就一起去了美国。两年后,在美国结婚。
    1994年的一天,黄月如确定怀孕了。这个意外的惊喜让她和丈夫很兴奋。
    怀孕三个月时,黄月如在丈夫的陪伴下到医院做了基因排列检查——基因排列不整齐。但这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没有医生可以解答。虽然担心犹豫,黄月如还是决定生下这个宝宝。
        次年2月,儿子瀚瀚出生了。医生在他的鼻翼两边发现了小水疱。一周后,瀚瀚的大脚趾又起了一个豌豆大的水疱。直到把整个脚背都盖满。夫妻两人赶快抱起儿子去了医院,医生并没见过这种症状,又把宝宝转到皮肤科,仍旧没有人可以解释起疱的原因。
        几经辗转,他们又来到休斯敦的“Children Center”——专门研究罕见疾病的医院。
        医生告诉黄月如,她儿子是一个“泡泡龙小孩”,他们的皮肤稍微摩擦就破皮,形成水疱或血疱,不及时处理皮肤就会溃烂感染,甚至危及生命,但治愈“泡泡龙”的难题至今都未被医学专家攻克。
        听到这个结果,黄月如顿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寝食难安。
    医生和家人都劝黄月如放弃,但儿子是她十月怀胎掉下来的血肉,她怎么能够置他于不顾?况且有可能是自己的错才让他从一出生就遭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病痛。这时,黄月如脑子里只涌出一个念头:把儿子抚养长大!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5 16:01: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5 16:04 编辑

          我愿承受你所有的痛
      为了专心照顾儿子,黄月如特意去医院学习剪疱和处理伤口,像泡泡龙游戏里,小恐龙要消灭每一个泡泡一样,开始了为儿子“消疱”的人生。

      一出生,瀚瀚的病就非常严重,他小小的身体上每天都要起三四十个疱。有一次,黄月如的父亲从台湾来美国看孩子,见到外孙便伸手去抱,谁知外公粗糙的双手刚接触到孩子,瀚瀚腰上的皮就掉下来了,顿时“哇哇”大哭。
      儿子在学爬和走路时,每次跌倒,整个手心的皮就会翻起来。黄建在背后看着,偷偷抹眼泪。黄月如告诉丈夫:“没有跌倒就不会成长,我们要狠下心来让他长大。”
      她蹲下来,伸出双手笑着对一米之外的儿子说:“瀚瀚好样的,到妈妈这里来!”瀚瀚抬头看妈妈,懵懂地朝她爬去,后面跟随着血肉模糊的膝盖与地毯摩擦后留下的两道血印。黄月如眼里的泪花在打转,却被微笑挤了回去。
      医生告诉她,弹钢琴让泡泡龙小孩的手指不会因为破皮而长到一起。瀚瀚5岁时,黄月如请来了钢琴老师。
      儿子弹钢琴很有天赋,可练久了指尖也会因与琴键摩擦而起疱。每次她都忍着泪水,小心翼翼地戳破水疱,给伤口消好毒,涂上药膏,再包上纱布。纱布每缠一圈,黄月如就呢喃一句:“瀚瀚,不疼。”听着儿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她真希望他的每一个疱都长在自己身上,如果可以,她愿意承受他所有的痛苦。黄月如却不再哭,她要做儿子的榜样,只有她坚强,儿子才会坚强。
      照顾儿子的同时,黄月如仍然坚持为植物人母亲换洗、翻身、擦身子、按摩,只能睡5个小时。而丈夫黄建更是在她照顾孩子时,为母亲把屎把尿,夫妻俩拧成一股绳,共同对抗着可怕的病魔。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5 16:01:5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5 16:07 编辑

           你是妈妈最好的儿子
      随着瀚瀚长大,给他带来痛苦的已经不仅仅来自身体,最可怕的是周边人异样的眼光。
      有一天,瀚瀚去幼儿园,看到小朋友都在摆积木,他开心地伸手去拿,露出手臂上大大小小的黑色疤痕和因起疱拔掉指甲的红手指。突然一个小朋友夺过他手里的积木,吐着口水朝他嚷道:“你的手好恶心!”其他小朋友听了,也都避开他,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
      回到家,瀚瀚哭着跟妈妈讲了这事。黄月如一听到,心仿佛被击碎了一般,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来了,她故作镇定地笑着说:“瀚瀚,没事,谁都会生病,不要管别人怎么看,即使这样你也是妈妈最好的儿子。”
      每天她在门口等着儿子放学回来,细心地听他讲学校里的故事,鼓励他主动去和小朋友做朋友。
      有空时,她也会带瀚瀚去参加亲子活动,让他大胆地在陌生人前演讲,与他人交流。她手牵手把瀚瀚带到台上,自豪地向人们介绍她的儿子,儿子演讲时,也总会微笑着给他鼓掌加油。
      受妈妈影响,瀚瀚渐渐开朗起来,不再自卑。他会穿短袖露出身上的疤,把没有指甲的双手伸给别人看,别人问到的时候,他只是开玩笑地说:“我的皮肤很薄,一碰就破,你别碰就行。”而身边的小孩也被他的善良所打动,都喜欢和他做朋友。
      由于泡泡龙疾病的特殊性,他只能以游泳作为唯一的锻炼方式,但他的内心仍渴望能和正常孩子一样玩耍。
      瀚瀚9岁时,跟妈妈说想学骑自行车。黄月如拒绝了。此后,他每天都蹲在门外看别的小朋友骑车,常常到饭点都不肯回家。
      两周后,瀚瀚突然推起超市里的样品车,边骑边说:“妈妈,我会骑车了。”原来,为了让妈妈放心,他看别人骑车的同时,也无数次地在脑海里练习骑车。两行热泪不听使唤地从黄月如的脸颊流下,她用颤抖的双手把儿子紧紧搂在怀里。
      三年前的一天深夜,黄月如突然听到一阵“乒乓”乱响,她轻轻走到楼下,看到儿子在跳舞。他脸上挂着幸福和满足的笑容,跟随音乐耸肩、抬手、踢脚,那一招一式还真是有模有样。瀚瀚根本没有发现,门外的妈妈已经感动得泣不成声了。
      儿子喜欢跳舞,却不能穿普通舞鞋,黄月如就去台湾买了几十双特制的鞋子,她将每一双都精心地垫上软软的鞋垫,放到儿子床头。即使每次含泪给他剪疱,但是她仍然支持儿子追求喜欢的事情。

      
    不再让你孤单
      在黄月如18年的悉心照料下,儿子起疱的数量慢慢减少,健康状况也逐渐好转,他不仅能够和常人一样生活、学习,还学会了自己处理伤口。
      每次在剪疱的时候,两个妹妹总会站在哥哥身旁给他递纱布,为他加油。三年前,因为黄建的工作原因,全家从美国回到上海。闲暇时,黄月如会带上孩子们去做义工,在美国长大的瀚瀚则成了那些在外国家庭里打工的叔叔阿姨的英文老师。面对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他会耐心教授每一个单词发音,所有人也都喜欢这个儒雅的大男孩为他们讲课。虽然在生活中,黄瀚不缺少玩伴,但他也期盼所有的泡泡龙小孩都能够走出自己的小世界,不再自卑和孤单。
      1月22日,黄月如一家五口,来到《妈妈咪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希望能够通过节目让大家认识泡泡龙,更期待能建立一个泡泡龙基金来给泡泡龙小孩更多的帮助。
      黄月如身上散发着一股强烈的正能量,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个人,网友更是给她贴上了“最伟大妈妈”的标签,她却说儿子才是她最大的骄傲,因为别人付出再多,也无法替他承受病痛。

          节目播出后,一些泡泡龙家庭和黄月如取得了联系,妈妈们组成了爱心妈妈团队,在网上相互交流抚养泡泡龙小孩的经验。对于未来,黄月如半开玩笑地说,希望儿子能找到女朋友,像她一样来照顾他。但无论怎样,照顾儿子这18年,就如黄月如所言:唯有爱与坚持才能创造奇迹。

    (摘自《意林》2013 第9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5 16:10:1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5 16:11 编辑

    53、《乐器的身体里是树的灵魂 》王芸
        在许多乐器的身体中,找得到一棵树的魂魄。只是不同的乐器,往往渗透着树在不同生命时段或不同部位的某种特质,彰显出各异的面目。
        二胡绝对是一株大树,紧紧抓握着泥土的根部。二胡奏出的声音,悲怆也好,苍劲也罢,哪怕偶尔欢愉一阕,都带有泥土的颜色与气息。那欢愉也透着苍凉。二胡的弓只一起,“嘎”的一声,便让人的心不由自主地往内收紧,收成一枚致密的核,被二胡的气场浑然包裹、束缚,却又仿佛随时会胀裂开来,一腔情绪迸泻而出,澎湃成汪洋。
       笛子是一股游动在树腔中的气,有时蹿上梢头,只轻灵地一点;有时荡气回肠,从树根直贯云霄。
       琵琶如茎,精血充沛,刚健有力,是累世风雨也弹拨不断的结实与铿锵。纤指急弦,狂风骤雨,仍稳伫如故,不输金石。小提琴是枝干,铺蔓回环,细可撑天,密可载云。繁花点点,叶稠如幕,阳光在每一处可照耀到的地方,朝着不同的方向闪闪发光。
        筝是一片春天新发的叶子。是叶子上恰好滚动的露珠,露珠上闪烁的光芒;是叶子在温润春日里时常承接的一场密雨,雨线上不小心拆散的月光。
    钢琴是春夏之交满树的花蕾次第绽放,干净、明澈而又激情的天籁彼此衔缀。
    箫是深秋落霜的树,遍体薄透清越的白,凌凌如月下剑光的寒,满身清肃之气。箫,离一株树的冬天,大概只有咫尺。
       独弦的马头琴,是一株躺下来说话的老树。一株缄默了千年的参天大树,就藏在马头琴里对我们开口说话。那音色、那节奏、那气息敛放的方式,那喑哑、低回、连绵、苍茫、悠长的颤音,那历历在目、无边无际的沧海桑田,那潮起潮落、风起草涌的苦难与悲欣,那生命无处不在的脆弱与坚强、隐忍与抗争……除了缄口,聆听,我不知自己还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由陶土、兽骨制成的埙,也许不曾掺杂一丝木质,但绝对找得到树的一缕精魂。埙是从远古吹来的一阵风,脚不停步,吹过无数棵树的叶子、花朵和果实,撼动树的枝、粗朴的躯干和隐藏在泥土中的根,挟带走漫漫黄沙、树的精魂和时间的碎砾,从远古呼啸而至。
        埙一路走来的历程太漫长了,风中会聚起太多种声音,以致——如七彩,光谱会合成透明的光线——我们只听见纯净单调、起起伏伏、无休无止的呜鸣。在这质朴无华的声音里,我们情不自禁静敛心神,像盲人那样伸出心灵的双手,摸索着试图将碎砾缝合,将残缺还原,让精魂回到每一棵树的身体之中,将每一粒黄沙归还早已消失的土壤……可我们知道,永远回不去的,是和埙一道呼啸而来的时间。
       埙,听着听着就像一场大梦了。不知何时,泪已浸热双眼。


    (摘自《意林》2013 第9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菲比寻常1983 + 10 我很喜欢!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5 21:04:0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7 22:39 编辑

    54、《跨界“抢粮食”》  林海峰

          柯达的葬礼已经被人快要遗忘,摩托罗拉、诺基亚、东芝、索尼都在排队等候档期。早年我说过,国美最鼎盛的时候,我说过这个家电巨头的日子将越来越艰难,结果,老板就被抓了,结果很快,京东商城明目张胆地开始打劫!国美醒来的速度太慢、太慢,等它睁开眼睛,仓库里,剩下一地的悲伤。
          苏宁总算懂得翻个身子,好歹知道有人正在打劫,而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就实在是沉睡难醒,毕竟牛逼了这么多年,加上是政府支持的后盾,怎么都不相信,一个马化腾,就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直接开仓取钱!一个微信软件的运用,我看差不多可以把这两个巨头在电话和短信的收费利用方面赶尽杀绝!难怪现在急的跳脚,做出很没有水平的举动,让“江湖大盗”马化腾,狠狠的嘲笑了一番!
          醒来的速度不够快,就不用醒了,免得伤心,直接送火葬场算了!
          未来十年,是中国商业领域大规模打劫的时代,所有大企业的粮仓都可能遭遇打劫!一旦人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来不及变革的企业,必定遭遇前所未有的劫数!
         沃尔玛正在关闭它的多家超市,这个曾经世界第一富豪,正在面临醒过来之后如何转身的问题,至于其他的各类恐龙级的商业巨头,说真的,活下去都是一种耻辱!可惜,大多数人到现在还在把那些所谓亿万富翁当回事,在那里膜拜,却不知道,他们已经身心疲惫、头昏脑胀,看不清前途,找不到归路!更有甚者,居然还在扩张,还不知道进退!
         越来越快,一切都在一个大规模变革之中,无论是哪一家公司,如果不能够深刻地意识到金钱正随着消费体验的改变,而改变流向,那么,无论过去他们有多成功,未来,都只能够苟延残喘,直到被尘土掩埋。
          跨界的,从来不是专业的,全部来自于另一个领域!神出鬼没,你都不知道从那里窜出来的。创新者以前所未有的迅猛,从一个领域进入另一个领域。门缝正在裂开,边界正在打开,传统的广告业、运输业、零售业、酒店业、服务业、医疗卫生等等等等,都可能被逐一击破。更便利、更关联、更全面的商业系统,正在逐一形成,世界开始先分后合,分的,是那些大佬的家业,合的,是新的商业模式。
          机场,不能够是一个娱乐场么?不可以成为最重要的社交中心么?微信只是一个萌芽,摇一摇的背后,真正的契机在于,人们正在从家庭、办公室走出来,进入一个极大的、广阔的社交需求时代。
          还在留恋你的路边广告牌?还在把大把的钱投向电视广告?还在以为分众的电梯广告占据了终端?过时啦!要知道,未来谁的WIFI覆盖率越高,谁就越可以占据终端用户的心。

    (摘自《意林》2013 第17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5 21:08:45 使用道具

    55、《中国足球真正“悲哀”在哪里 》   关田刚司
        日本足球为什么能在亚洲领先?靠的是一个包括政府在内的多种社会力量协作的“足球机制”,而非某个重金找来的并不熟悉本国情况的洋教练
       6月15日,被称为中国足球史上最耻辱的一天---在一场普通的友谊赛中,中国国足1:5输给了泰国队,引起全民“声讨”,主教练卡马乔被“下课”,足协甚至发了道歉信才暂时平息了人们的愤怒。
       在这里,我不想过多讨论中国足球存在的各种问题,而是想说一说日本足球的一些故事。日本足球为什么能在亚洲领先?靠的是一个包括政府在内的多种社会力量协作的“足球机制”,而非某个重金找来的并不熟悉本国情况的洋教练。
       在日本,除了足球职业联赛以外,还有各种热闹非凡的业余足球比赛,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全日本高中生足球锦标赛。到今年为止,日本高中生足球锦标赛已经举行了91届,共有4175个学校参赛,最后选拔出32个队(32个都道府县各决出1个),每年1月聚集在日本足球少年心中的圣地---国立竞技场---进行决赛。小运动员们基本是从小学就开始踢球,一直踢到高中,其中的佼佼者则会成为未来的足球明星。
       再看看比赛的规模和媒体的报道力度。主办方由43家电视台联合组成,日本电视台(全国频道)全程直播,日本文部科学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和各地教育厅局作后援,再加上一流企业赞助、一流球星助阵,整个过程声势非常浩大。在中国,据我所知还没有如此规模的青少年足球联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足球小运动员们由于花比较多时间在训练上,常常会耽误学业,但他们在大学录取过程中会因此获得特殊照顾,在就业方面也会得到“优待”,这使得家长和孩子们都能彻底抛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足球训练中去。
       除了高中生足球锦标赛之外,从1970年开始、于每年8月举行的全国中学生足球比赛也是一项“人气赛事”。这些孩子年纪更小,但球技和斗志一点都不比成人差。比赛期间,媒体会制作专题故事,跟踪其中一些孩子的踢球经历,常常让我看得泪流满面。正因为有了媒体的集中报道,日本人不但会高度重视这项赛事,还会持续跟踪孩子的成长历程---当我一直关注的孩子长大后奔跑在职业联赛赛场上时,其他任何比赛都无法动摇我看球的欲望。
       可以说,是良好的青少年及群众基础、坚持不懈的常年积累和严谨规范的职业联赛机制一起,造就了今天日本足球的地位。
       话说回中国---经济发展起来以后,足协管职业联赛,媒体玩唱歌跳水,一些体育频道甚至直播打牌,却没有一个部门来牵头协调青少年足球联赛这样“吃力不赚钱”的事。
       现在中国人更多追求的是人均住房面积与人均绿化面积,但有谁会想到在公共绿地中建几个免费足球场让孩子们奔跑呢?又会有多少家长愿意不顾孩子学业送自己的独生子女去踢球呢?这些才是中国足球真正的“悲哀”所在。


    (摘自《意林》2013 第17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5 21:28:3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7 22:38 编辑

    56、《调戏Siri,需要理由吗  》 何威
          “Siri,你可以嫁我吗?”“抱歉,我的服务协议中不包括结婚。”
         “Siri,你长啥样子?”“身在云端,没人在乎你长啥样儿。”
          “Siri,我想自杀。”“我找到了四家精神健康机构,其中有三家在你附近……”
           是的,就是那个Siri, iPhone4S上搭载的最耀眼的新功能。从苹果官方广告视频里可以看到,“虚拟个人助理”Siri能“听懂”你说的话,并迅速给予反馈:代写短信及邮件、安排日程、解释名词、查询天气、为你导航、推荐餐馆…… 也有不少人嗤之以鼻:这有什么新鲜的,安卓,甚至更早的手机,就已经可以实现语音控制了。
          随后有人反驳:不对,Siri可不是简单的语音控制,它是人工智能。不论你说什么,哪怕和实际想表达的意思在字面上并不相干,它都能够回应,而且大多数情况下都很靠谱。最重要的是,它会从与你的“交谈”中不断学习,而不是逼着你去学习所谓的“命令”或“语法”。所以,就像它的名字那样,Siri真的很犀利!
          当然,更多人并不关心“人工智能”怎样定义、Siri算不算有智能。在第一时间拿到iPhone4S的欧美人民,操南腔北调之英语,将一串串或古怪、或深情的问题抛向Siri,或者将谜语、诗歌、绕口令、电影台词甩给Siri。随之而来的,是Siri令人赞叹或是捧腹的回答。于是,有了那些在网上广为流传的“调戏”Siri视频。
          为什么有人热衷于调戏Siri?为什么更多人饶有兴致地围观并传播相关视频?我想,原因大概有这么几点。
          首先,我们很希望能用说话的方式跟机器交互。
          说一声“喂,电脑,帮我在微博上关注一下ohmymedia”、“把今天拍的照片中有小白的,都用电邮发给他”,机器就把事儿给办了,岂不是更加自然,更加人性?所以,Siri的出现,代表了当下人机交互界面的新趋势。
          第二,我们想知道机器是不是真的会思考,有智能。
          阿兰·图灵的设想直到今天仍然是一条著名标准:机器是否有智能?那要看与它交谈的人是否会把它当成真人。换句话说,人们并非真的相信和期待Siri能成为杀人藏尸的顾问,那只是恶趣味作祟罢了。但人们确实很好奇,这个“非人”的东西真的可以扮作人和我们交谈吗?它的“思路”和我们一样吗?这些疑问并不需要你了解什么是“图灵测试”才能提出。
          当成千上万的人每天都跟Siri对话,交代它代办各种日常琐事,依赖它查询各类信息,一定会有某些时刻,我们完全忘记它只是一段程序,运行在手机和互联网上。而当你听到擦身而过的路人对着耳机说:“你觉得我明天应该穿哪条裙子去见他?”你能否区分,这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还是人与程序之间的对话?
          第三,我们不仅是通过电话跟人交流,其实还下意识地想跟电话交流。
          并非自闭症或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卢瑟(出自电影《雨人》)才会如此,我们人人如此——在下意识中将人际交往的某些原则用于我们与机器的交流之中。这是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者们20年前的发现。在各种实验中,人们对正在使用的电脑会给予更好的评价,就像当面交谈时往往给予对方更多夸奖和更少批评;人们或多或少会将屏幕中的人物或图像当成真人对待,例如,当主播正在电视上播报新闻时,你在电视机前赤身裸体会感到更加不自在;人们更喜欢那些表现得与自己个性相符的机器。如此种种,被称为“媒体等同”(media equation)现象。
           事实上,判断机器是否有智能的图灵测试本身也带有媒体等同的意味。
           那么,甭管它有没有智能,我们将会用什么方式,跟一部能和我们对话、还能提出建议的电话“交往”?
           尤其是,相比20年前,世上有了越来越多迷恋二次元妹纸的ACG宅,越来越多相信机器将拥有智能的技术宅和科幻迷。另一方面,机器又变得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拟人。这才叫一个干柴烈火呢。所以,调戏Siri成为流行。在这调戏的背后,其实折射出人类的好奇、渴望与寂寞。
           关于Siri的下一代,它们会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不断适应用户的口音、审美和各种生活习惯。它会记得你跟它聊起过男朋友喜欢你穿蓝颜色的裙子,于是在下次约会前提醒你;会因为你五次订餐里有四次选了川菜馆,而在下一次找周边餐馆时优先推荐川菜……
          人们将发现,它们一旦进入生活,就将难以割舍。
          至于性格、情绪、感觉或智能?谈论这些可能还为时过早。而且,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再随便调戏它们,后果可能就很严重啦。


    (摘自《意林》2013 第17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7 17:44:4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7 22:38 编辑

    57、《 八个市长都是兼职》   申赋渔
          阿格诺是法国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城,只有35000人。他们选出了一个市长和39个市政议员来管理这个城市。议员们中间又选出8个副市长协助市长工作,每个人管理一个领域。Andre Erbs先生是阿格诺的第一副市长。因为市长同时还兼任了法国议员,每周有三天待在巴黎,所以Erbs先生经常代行市长之职。
      阿格诺虽说小,却是阿尔萨斯大区第四大城市。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宜居小城。环境优美,生活从容,幸福而宁静。那么,他们在中国人非常关注的生态环境、教育、食品安全、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一些什么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我联系了阿格诺第一副市长Erbs先生,向他提出了我的请求。Erbs先生愉快地接受了:“你明天来吧。只要跟随我一天,你的这些问题,就会找到一个答案。不过这答案对你到底有多少意义,并不一定。”
      Erbs先生早上8点上班,晚上8点下班。这样长的工作时间,在法国人里是不可想象的。他在跟我打过招呼后,就高兴地向我宣布,我在5月1日正式退休,退休了,我就可以用全部的精力来当这个副市长。我的时间就充裕了。
      我吃一惊,他已经担任多年的第一副市长职务,原来是个兼职。不止是他,他们所有的副市长,甚至市长,都是兼职的。市长兼着国家议员,大部分时间在巴黎,不去说他。这些副市长们,有教师、有医生、有律师、有私企人员,Erbs先生就是一家公司的IT管理人员。他们每周一半时间在自己单位上班,一半时间当副市长,或者市议员。Erbs先生这位第一副市长的工资,和其他几位副市长们一样,是每月1200欧元。而法国最低工资标准是1430欧元,市长们的工资比任何一个有工作的人的工资都要低,就因为他们是兼职。Erbs先生说,因为他只有一半时间在公司上班,公司也只是给他一半的工资。
      “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兼职市长呢?”我问。
      Erbs说:“这是我的兴趣爱好。有人喜欢踢足球,有人喜爱拉小提琴,我喜爱政治。这没有不一样。”
      “那你为什么会喜欢政治呢?”
      “很多人对社会事务有这样那样的不满,他们就提意见,发牢骚。我认为这没什么用,应该自己去做,去解决问题。从事政治,就是直接动手来解决问题。”
      “你得到了你要的快乐了吗?”其实我想问他,你当这个副市长,有什么好处。
      “当然,我很快乐。你当然想知道,我当这个市长,钱这么少,麻烦事又多,有什么意义?是的,当市长每天面对的,只有麻烦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要你去解决。你想想,市民们只有遇到不高兴的事才会来找你,你得解决。你要面对这个‘不高兴’。我喜欢解决他们的‘不高兴’。”Erbs笑起来:“我一直在等我退休的这一天。这样可以全身心来解决这个城市的问题了。退休前我必须在公司上班,当市长的那点钱可没法生活。”
      秘书敲门进来,通知市长去参加约定好的交通协调会。
      参加会议的除了交通部门的人外,就是在阿格诺的ERBSARS、SIEERBSENS、SCHAEFFLER、TRUERBSPF等几个跨国公司的代表。
      事件是这样的:
      这几家大公司,每家都有几千名职工,政府注意到,他们每天都开车上下班,这将造成交通的堵塞和环境的污染。他们开会的目的,就是探讨员工们为什么都要自己开车?有什么办法能改变这一状况?
      Erbs先生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
      “先生们,是不是我们公交线路的设计有问题?我想,接下来,我们应该合作制订一份交通地图。你们提供一下你们员工居住的地点,我们标在地图上,再来看看,能不能把公交线路调整到最靠近他们的住处,再把公交车的班次、时间做一个相应的调整。”
      公司的代表们也纷纷发表意见。有人说,我们可以向员工们提出建议,看看他们能不能几个人合乘一辆车上下班。有人说,附近的可以骑自行车。
      最后会议的结果是,交通部门改变线路和班次,以更方便员工们乘公交上下班。几家公司在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开设几路接送员工上下班的专车。
      送走客人,Erbs先生立即要赶往一个社区。工人们在铺设地下管道的时候,污染了地下水沟。
      “我们对环境保护有非常严格和细致的规定,具体下来,有94项措施。对水、土壤和空气,都有监测。这里工业污染较少。一是当初这些企业进驻时,我们有很多的要求,污染企业基本都拒绝了。现在进来的企业我们检查得很严格。如果有污染,就会罚款。罚款是很重的。如果问题更严重,就会判刑。所以企业他们自己也很小心。像今天碰到的这个,是工程的施工污染。这或多或少是有的,难以避免。但一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很紧张,有时候宁可做过一点。”
      “曾经出现过很严重的污染吗?”
      “15年前有一次,是郊区一个生产胶水的小工厂发生了爆炸。因为里面都是一些易燃的化学物品,消防员没办法很快扑灭,产生了很多黑的浓烟。我们不知道这浓烟的毒害程度怎样,当时就发布了警报。要求所有居民留在家中,关好门窗。上学的孩子留在学校,不许回家。所有警察、消防队员和相关专家一起出动,检查污染情况。紧急状态持续了一天,直到确认没有危险才解除。从此之后,每年我都要带着警察局长到这一类的企业去开会,检查安全措施是否严密。”
      中午休息时间很短,短到只够吃一顿极为简单的工作餐。
      参加教育会议的是市里学校的校长们、教师代表和家长代表,有几十人。会议要讨论的是已经争论了好长时间的话题,也是全法国都在争论的话题。政府提出一个方案,改变目前小学生周三放假的现状,同时压缩平时的学习时间,把放学时间由下午四点改成一点。
      “我们的想法,就是周三上课,把省下的时间放到平日里。这符合学习的规律。还有,如果孩子每天下午一点就放学,他们每天都有时间去发展自己的爱好。”法国中小学生周三、周六和周日休息,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假期。算下来,一年上学时间只有200天。这个自上而下的其实几乎算不上教育改革的措施,竟然遇到了重重阻力。教师们为此已经罢工了好多次。有媒体曾经批评,这些教师,罢工只是因为懒,不愿意上课。他们根本不是一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家长们也是意见不一。有人说每天放学那么早,谁来照看孩子?有人说,国家应该给我们家长更多的假期,让我们陪伴孩子。有人说,我们的孩子已经太辛苦了,我们孩子是整个欧洲最累的了。有人说,老师付出得太少,孩子学习的压力都在家长们头上了。
      会议开了相当长的时候,当然没有结果。
      “Erbs先生,你们是如何处理教育资源不平衡这个问题的?”回到市长的办公室,他给我倒了一杯浓咖啡。
      “我们的教师接受同等的教学资格考试。通过考试之后,等待国家的统一分配。只有有空缺了,才能有分配。考试成绩好的,可以选择的范围大一些,就职就快一点。各个学校的教师水平没有太大差别。学校的升学率和学生的成绩,跟教师没有关系。教师和学校,没有什么压力。唯一可能给学生压力的,是家长。不过大部分家长最重视的是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认为这样才会有一个快乐的人生。我们提倡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这样他们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Erbs先生也许晚上才是最忙的。因为市民们白天要上班,只有晚上才有时间来反映他们的问题。
      问题五花八门。
      有人说门口道路上有洞。有人说不知道什么人总把车停在他家门口。有人说邻居天天打球,太过吵闹。
      市民们有打电话的,有发邮件的,也有到市政府来当面提出的。Erbs先生要跟他的同事们就每个问题进行讨论,给予回复。
      这天来找Erbs先生的是一位衣着体面的绅士。他说在他家附近的路上有一棵树,由于树根的肆意生长,已经严重威胁到他家的房屋。他希望政府立即对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这的确是一件难题。Erbs先生打算召集这个街上的所有居民开一个会,让大家投票是否要把这棵树砍掉。如果票数相等,就由市长决定。
      “那么,你会决定砍,还是不砍?”
      “现在没有想法,我要先听他们的想法。”ERBS先生笑着说。
      绅士先生刚走,Erbs先生又接到一个电话,说在大街上发现一个无家可归者,希望政府立即给予安置。
      Erbs先生跟我解释道:“我们这个城市小,每年大约有10个左右无家可归者。我们处理起来就比较方便。我们建有专门的房屋,免费提供住宿和饭食。他们流落街头的原因是因为失业。一旦失去工作,就没法贷款,会失去房屋,家庭也会解体。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有专门的部门给予帮助。譬如介绍工作啦、资金救助啊,另外由超市和慈善人士捐助了一个廉价商品超市,以1/6的价格卖给他们。但还是有人会走到流落的地步。所以,失业是我们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Erbs先生下班时,已经晚上8点半。这一天他开了6个会,处理了几十件事。下班时,他显得相当愉快:“我一直等着退休的这一天。这样我才能整日在这里工作。现在才是我真正的黄金时间。”
      “你们当市长没有年龄限制吗?”
      “没有。只要有人选你,你可以一直做下去,做到80岁也行。年龄、身份都不成问题。政府鼓励人们兼职来当市长。”
      “自己的工作会不会和在政府里的兼职发生利益上的关系?”
      “你是说腐败吧?当然也会有,不过严格的制度最大可能避免了这种问题。我们所有工程、项目都要公开招投标。然后由议会成员集体投票。我就是主持者,个人是没有权力决定的。”
      我和Erbs先生在政府门口告别。我说:“晚安了,市长先生。明天又是忙碌的一天。”
      “不,不。” Erbs先生说,“明天我不来上班,明天是我照看小孙女的日子。我得在家看孩子。”


    (摘自《特别关注》  2013 第9期)
  • woaiaoao

    2013-9-17 18:38:12 使用道具

    今天才发现这么好的一个帖子啊,慢慢跟,谢谢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8 22:41:1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9 11:39 编辑

    58、《我的吨位比较重,那些浪推不动我》逢春阶
           2008年2月19日早上,我敬重的肥姐沈殿霞没了。好多人在悼念,都在夸赞她的笑声,艺人同行都在追忆她的坚强。可我要说的是,肥姐走了,世上又少了个具有自嘲能力的自在人。
          肥姐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肥胖。好多人以胖为敌,不但拒绝肥胖,还反感别人说自己肥胖,而肥姐却化“敌”为友,化胖为“优”,胖成了自己表演的优势。一个女性对待自己的身体能这么彻底地自嘲,真不多见。
          肥姐被誉为“开心果”,她仿佛就是生而为大家开心的。她主持节目的笑声是爽朗的,那是真笑,笑得天翻地覆,笑得汪洋恣肆,笑得没心没肺,笑得让大家都跟着她笑,没有某些淑女的矜持,没有某些美女的做作,没有某些靓女的病态,那是健康的笑,透明的笑,开怀的笑。正如曾志伟说的,“只要她一笑,全场都笑了”。人间怎么能缺了这样好的笑声,这样好的笑脸呢?而这笑声的根在哪儿?在其心态的大自在。天地之间,多是可笑之人,可笑之事,一笑而百忧尽扫,如风卷残云。
          肥姐的嘴功了得!口无遮拦,嘴上不挂锈锁。一开口,先把自己毫不犹豫地摆进去,从不躲闪。香港演艺圈里一些拿主意的事情,都不爱出头,而肥姐一言九鼎,大家都相信她,以前举行筹款义演晚会,每一个捐款的数字都是由她来讲,每次压轴的话也是由她来讲,因为她的话最有代表性,她讲的话大家最认可。她真是个“国际警察”。艺人罗文临终前最想见的就是肥姐,肥姐一直陪伴罗文走到生命尽头;而张国荣有了苦闷就找肥姐帮着排解,自杀前几天,肥姐还跟张国荣喝下午茶,推心置腹地谈心。张国荣在遗书中专门提到要感谢肥姐。肥姐就是身宽体胖的“大姐大”。在是是非非、乌烟瘴气、鱼龙混杂的演艺圈里,像肥姐这样的人真是不多。记得有一年我到山东某地采访,接待方把我和几个大牌歌星安排在同一辆大巴上,我惊讶地发现,车内死气沉沉,歌星之间互相不打招呼,都冷冰冰的,形同路人。难道同行真是冤家吗?我想如果是肥姐在车上,肯定不会是这样的吧。
         演艺圈还有个潜规则,就是相逢不问年龄,不问体重,当有的记者问肥姐,四十多年一直在演艺圈的浪尖上,有没有秘诀呀?肥姐笑答:“我的吨位比较重,那些浪推不动我。”一句趣话,证明了肥姐自我嘲笑的能力,林语堂把自我嘲笑能力称为“人类唯一自救的美德”。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说:“倘若哲学有何用处,就是能使人自我嘲笑。在动物之中,据我所知,只有人猿能笑,不过即使我们承认此说法,但我信而不疑的是,只有人能嘲笑自己。我不知道我们能否称此种笑为神性的笑。倘若希腊奥林匹亚圣山的神也犯人所犯的错误,也有人具有的弱点,他们一定常常自我嘲笑吧。”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就是个能自嘲的人:“在苏东坡完全松弛下来而精神安然自在之时,他所写的随笔杂记,就具有此种醇甜的诙谐美。他开始在他的随笔里写很多漫谈偶记,既无道德目的,又乏使命作用,却成了最为人喜爱的作品。”具有自嘲能力的人,即大自在之人,这种人自信而乐天,给予这个世界者多,取自这个世界者少。
          肥姐的自嘲随时随地,她的大自在便如影随形。她拿着自己说事儿,率真而旷达,自然而活泼,绝没有那些所谓的名媛的做派。我之喜欢肥姐,就是讨厌那种不自在,那种假天真,那种被层层美丽的言辞包裹着的铜臭之气,方巾之气,酸腐之气。1960年作为童星的肥姐出演《一树桃花千朵红》而成名,可惜我没看过这部作品,但我喜欢“一树桃花千朵红”这个名字,肥姐是桃树,花繁叶茂,由她一树承担,风来雨去,不为所动,这全赖根脉的自嘲、自信、自在。
          肥姐走了,带走了她的自在,这不仅仅是娱乐圈的损失。我祝愿大家都能从肥姐的笑声里,体味出自在心态,什么时候都别太沉重,心别太累,做个自在人,真诚而有趣味。有时不经意来点儿自嘲,得自在心态,身心舒泰,何乐不为?朋友在春节期间告诉我一句话:“占有就是被占有。”我琢磨了好多天,终有所悟:说这话的应该是个自在人。


    (摘自《意林》2013 第10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9 06:53:3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9 11:44 编辑

    59、《不生病的活法》近藤大介
          樱花、樱花、尽是樱花!
          度过了漫长的冬天,东京也终于迎来了它的春天。在日本,樱花等同于春天,也代表着一年的开始。在樱花盛开的4月,学校会迎来入学典礼,公司则会迎来入社仪式。每当看到盛开的樱花,日本人就会觉得自己是真真切切地活着。
          几年前,我曾因为太过劳累而住进医院。终于熬到出院的时候,恰逢东京樱花盛开。那时候的我心想,为了能多看几度如此美丽的樱花,我应该怎样做才好呢。
           很偶然地,我在书店里发现了一本名为《不生病的活法》的书。这本书是由1935年出生,很年轻便成为了医生继而游学美国,在世界上首次操刀了大肠内视镜手术的新谷弘实博士所著,是当时最畅销的图书。在诊断了35万人次的肠胃状况之后,新谷博士发现了长寿之人的胃肠普遍都很洁净这一特点,而能够将肠道清扫干净的物质是“酶”。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用心去增加肠胃中的“酶”,就不会患癌症,也不会轻易生病,从而延长寿命。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新谷式健康法”其实很简单。首先,早上起床后打开窗户,进行深呼吸来汲取新鲜的空气。接下来,喝两杯天然水来清洗肠胃。过一小会儿之后吃点水果,来促进胃肠中酶的活性化。在酶开始运行之后再进食早餐。
          亚洲人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形成了早餐喝牛奶的习惯,然而在新谷博士的理论中,牛奶对胃肠并不好,它经过高温杀菌之后,能够促进胃肠活性化的营养成分已经消失了。不仅如此,牛奶会在胃中形成一层膜,阻碍营养成分的消化。考虑到这一点,用喝茶来代替牛奶是可以的,但在餐后只喝一杯就可以了。因为如果喝茶过量的话,胃里的消化酶也会被溶解。
          到了中午,首先要喝水、吃水果,再用餐。在进食的时候要注意两点:第一,蔬菜类和肉类按85:15的比例进食。这是受亚洲人的牙齿构造影响的,牙齿在进化过程中,迎合人体的需要形成了现有的构造。第二点需要注意的是“食用未经酸化的食物”。所有的食品在接触到空气之后都会酸化。酸化就是食品“生锈”的意思,食用了“生锈”的食物,胃肠的酶会减少并消失。所以,不管是蔬菜还是水果都要尽可能吃新鲜的,如果是有果皮的话,在剥掉皮之后就应该立刻进食。
          到了晚上也一样,晚餐应该注意的是应该尽量早地用餐,并且在用过晚餐之后不再进食任何食物或饮料。因为给胃肠充分的休息,可以使酶得以增加。顺便说一句,人在饮酒时,体内的酶会像消防员一样全体出动,大量的酶被消耗,所以会“减少酶的储备”。吸烟则会杀死有效酶,更加不可取。在酶的储备渐渐消失的时候,人体的细胞便会转变为癌细胞。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在一段时间内谨记新谷式健康法并加以了实践。的确,在那段时间里,我连感冒都不曾患过。
          然而4年前开始在北京工作,我会自然地想喝酒、吃夜宵。又重新回到了不规律的生活。
          结束了北京的三年任期,我在这个春天又重新看到了东京的樱花,不禁深深感慨:“我还能再看到几次这样的樱花呢。”但是弱于意志的我今晚也一边欣赏樱花一边喝酒,吃夜宵……


    (摘自《意林》2013 第10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9 07:01:1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9 11:45 编辑

    60、《与富为邻》  王伟
          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行业岗位,决定了我们最初的生活圈子。
      我认识这样一对来自安徽农村的夫妻,十多年前就带着年幼的儿子来苏南讨生活,每天起早贪黑地卖点心,一个月的利润也就千把块钱。尽管经济上捉襟见肘,但他们过着与其他外地小商贩不同的生活,市中心的住宅房租并不便宜,夫妻俩偏要租住这样的房子,他们还交了一笔不菲的借读费,将儿子送进重点小学念书。
      街坊邻居全是中产阶级,出入衣着光鲜,谈吐举止文雅。从搬进来的那天开始,夫妻俩见到人就主动打招呼,还经常拿点心给邻居的孩子吃。起初,谁也没把这家人当回事,只是淡淡地敷衍一下,不过时间一长,大家都觉得不好意思了,渐渐和这对夫妻交起了朋友。儿子在学校里也没闲着,一个学期结束,便和那些家境优越的孩子成了要好同学。
      夫妻俩都是有心人,时刻留意着邻居谈话间透露的信息,城里人流行什么口味,哪里的面粉批发价最便宜,哪天城管队会搞突击整治,他们总会比其他小商贩提前做好准备。一些好心的邻居还不时给他们出谋划策,楼上的市场营销老师指导他们如何招徕更多的生意,楼下的房产中介经理以非常优惠的价格租给他们一间门面房,隔壁楼的饭店白案大厨教给他们几个秘制点心的配方。
      曾经有好几次,儿子放学回家,带着羡慕的口气跟父母谈论起同学家里豪华的装修、漂亮的汽车、诱人的电玩。夫妻俩这时总会这样告诉儿子:“爸爸妈妈赚钱很努力,可是你同学的爸爸妈妈更加出色。不过,只要我们加倍努力,这些东西我们迟早也会有的。”
      一晃几年过去,夫妻俩成了老练的生意人,手头逐渐宽裕起来,过上了和邻居相同水准的日子。他们心里有了新的打算,准备搬进富人云集的高尚住宅区。老乡们十分不解,纷纷出面劝阻这种烧钱行为,罗列富人如何为富不仁,如何仗势欺人,如何寡情薄义,穷人倘若做富人的邻居,肯定是要受气的。夫妻俩并不认同这种看法,憨厚地说:“穷人之所以一辈子受穷,并不是穷在钱财上,而是穷在想法上。谁都不想受穷,可是要想成为富人,就要学会用富人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要想做到这点,就得多接触富人,和他们交朋友,才能知道富人在想什么,如何想的,为什么这样想。倘若远远地躲着富人,怎么能够跟上富人的思维昵?这辈子注定只能在穷人堆里瞎混,永远别想挤进富人圈。因此,与富人比邻而居,花再大的价钱也是值得的。”
      “痴了,痴了。”老乡们无奈地摇了摇头,苦笑着扬长而去。
      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如今这对夫妻已是身价数千万,在城里开了好几家分店,开上了高档小汽车,儿子也远赴英伦留学。然而,当初和他们一起出来做小商贩的老乡们,依旧守着每月只能赚千把块钱的摊子,时不时地仰天哀叹命运的不公。
      不同的家庭出身,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行业岗位,决定了我们最初的生活圈子。许多人一辈子没有出息,并非不够努力或不够聪明,而是因为没有跳出自己平庸的圈子。圈子的层次往往塑造一个人的成长模式,愚人和智者相处,会变得善于思考,穷人和富人相处,会变得善于理财。一个人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融入什么样的圈子,是件值得认真对待的事情,有时就能决定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摘自《意林》2013 第12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9 07:07:05 使用道具

    61、《差不多害死人》日)宋文洲 
       如果有一种食品,你每吃一百口就能吃到一口毒物,你敢吃吗?可是偏偏有一种叫“中国奶粉”的东西就是这样的食品。
      可怕的中国的高官说它“99%的合格”的时候,不是在抱歉,也不是在反思,而是很满足,他还想给消费者壮胆。
      就差个“1”,不是很不错了吗?这就是很多中国人对待事物的态度。而这种态度,正是落后国家的标志,是品牌和产业不能完成升级的症结所在。
      我刚到日本留学不久就发现,我的日本同学们根本不聪明,学习也不比我用功,无论是考试还是写论文,他们都不是我的对手。
      但有一点我绝对不如他们:细节。比如在绘制图纸的时候,我的纸面一般比他们的脏。在手写文字时,我的字比他们的潦草。教授经常当众批评我,让我面子很过不去。
      有一天我向教授解释说,我小时候受文革影响,没有训练过画图和写字,所以不像日本同学们那样熟练。教授马上说:“其实我批评的不是你的图和字的质量,而是你的态度。你的图和字怎样都行,但你不应该在图纸空白处留下手印,写字时不应该连笔。”
      听了此话,我恍然大悟。日本同学从小就养成了保持工作环境干净的习惯,字也是慢慢写。而中国教育的目的就是考试,能解难题怪题是本事,清洁和工整往往被看成雕虫小技。
      我渐渐养成了重视细节的习惯。当我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时,这也不难做到。当我创业时,为了使产品合格率达到100%,我宁肯通宵达旦,付出一切。因为在一个质量第一的社会里,你的商品再便宜,再有创意,也会因为质量问题而失去全部,商品价值是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之上的。
      我开发的销售管理软件销量一直在日本同行里保持第一。我能够做到日本同行做不到的事情,但前提是我做到了日本同行能够做到的事情。
      忽视细节,失去最后的1%,就等于离开了起跑线,放弃了我所有的优势。
      作为一个企业家,我经常参观中国内地、日本、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工厂。说实在的,就技术和设备而言,中国不但不比别人差,反而更先进的例子很多。但我们和他们之间有一个一眼就能看出的差别,那就是工厂的细节。
      工厂的干净程度,设备的保养状态,工人的装束和表情,这些与技术没有关系的细节,恰恰是保持质量的关键。日本工厂就是通过日常性的清扫和整理,持续地唤起职员的潜意识,保证每一天、每个人、每个动作的规范。
      中国工厂不是没有规范,而是缺乏彻底的执行。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态度问题。我们在大谈所谓的理念和规范的时候,生产一线的现实早已糟到了谁都不知道的地步。中国的瘦肉精生猪、抗生素鸡肉、掺毒奶粉、地沟油等等,没有一个是因为我国的理念和标准出了问题,而是从上到下的态度问题。
      我有个生产高端消费品的朋友,他现在不用国内的工厂,因为国内的工厂成本比国外高。不是因为中国没有技术和设备,也不是因为中国没有熟练工人,更不是因为中国人工资高。中国工厂什么都有,就是出厂合格率上不去。
      为了保持合格率,我朋友不得不扔掉不合格的产品,扔得多了,成本自然急速上升,仔细一算,还不如直接委托国外工厂生产划算。
      中国产业的升级,中国民众的幸福,取决于中国国民从上而下的态度改革。那不是声势浩荡的产业革命,也不是汹涌澎湃的群众运动,而是循序渐进、一点一滴的个人态度的进步。
      几十年前,胡适就曾批判中国人的“差不多主义”,今天我还深感差不多主义害死人,这不能不让人悲哀。


    (摘自《意林》2013 第12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9 07:15:3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9 07:32 编辑

    62、《沉默的大多数》  鲍鹏山
        武大捉奸被踢伤后,潘金莲依旧和西门庆每日做一处。但他们也知道,武二总是要回来的。这让他们的好兴致骤然降温。好在,他们有王婆,王婆给他们出了个主意,让他们分两步走:第一步,把武大结果了,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的,没了踪迹,便是武二回来,待敢怎地?第二步,等待夫孝满日,大官人娶了家去,做个长远夫妻,偕老同欢。
       当天夜里,潘金莲就亲手用西门庆提供的砒霜毒死了武大。杀人不难。难在能不能做到干干净净,没有踪迹,这才是关键。
        但是,要干干净净,没有踪迹地瞒住所有的人,是不可能的,这不仅是因为没有不透风的墙;也不仅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也不仅是《水浒》所说的“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是因为,这事,早就四处透风了——紫石街谁不知这段轰轰烈烈的奸情?用《水浒》的话,是“街坊邻舍,都知得了” 。
        其实,王婆之聪明,不在于她有什么高招瞒住所有的人,而是她知道根本无须瞒住所有的人——因为,在没有人权保障的社会,人,在面对恶人恶行时,往往是沉默的。
        所以,王婆的自信,不是来自对坏人能力的相信,而是来自对好人沉默的判断。只要确信好人在恶人恶行面前会沉默,那就可以无恶不作了。
       我们往下看。
       第二天一早,邻舍坊厢都来吊问。潘金莲虚掩著粉脸假哭。众街坊问道:“大郎因甚病患便死了?”那婆娘答道:“因害心疼病症,一日日越重了,看看不能够好,不幸昨夜三更死了!”又哽哽咽咽假哭起来。众邻舍明知道此人死得不明,不敢死问他,只自人情劝道:“死是死了,活的自要过,娘子省烦恼。”那妇人只得假意儿谢了。众人各自散了。
       你看,“众邻舍明知道此人死得不明”,但是,他们怎么样呢?他们散了!连围观都没有!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如果没有武松,武大将冤沉大海!可问题是,现实中,历史上,几人有武松那样的兄弟,几人有窦娥那样的父亲,几人能碰到包拯那样的清官?那么,有多少人死得不明不白,死得冤深似海?!
       当然,王婆还是担心一个人,那就是阳谷县殡葬协会的会长——团头何九叔。王婆对西门庆、潘金莲道:“只有一件事最要紧。地方上团头何九叔,他是个精细的人,只怕他看出破绽不肯殓。”
       注意王婆的话,是怕他看出破绽吗?不是。邻舍坊厢都会看出破绽。要让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专家何九叔看不出破绽,是不可能的。
       那王婆担心何九叔的是什么呢?是怕他“不肯殓”。因为,何九叔作为入殓师,干系在身,有可能因为害怕承担责任而不敢沉默。
       但是,西门庆不担心。西门庆道:“这个不妨。我自分付他便了。他不肯违我的言语。”
       何九叔来了,西门庆截住他,拉他到一个小酒店里,送给何九叔一锭十两银子。何九叔心中疑忌,但银子还是收了。何九叔并不贪财,他收西门庆的银子,是因为——怕。一怕:西门庆是个刁徒。二怕:西门庆把持官府。
       接下来,他现场确定武大定是中毒身死,他假装中了恶,昏迷不醒,被人用门板抬回家。他悄悄告诉老婆:“武大定是中毒身死。我本待声张起来,却怕他没人作主,恶了西门庆,却不是去撩蜂剔蝎?待要胡卢提入了棺殓了,武大有个兄弟,便是前日景阳冈上打虎的武都头,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男子,倘或早晚归来,此事必然要发。”声张起来,不敢,怕西门庆。不声张,又不敢,怕武二郎。
       权力社会和法治社会的区别是什么?权力社会里,一个人会怕另一个人。法治社会里,一个人不用怕另一个人。
       何九叔明明知道武大是被毒死的,但是,他怕西门庆,选择了沉默。他之所以又保存武大的骨殖以作证据,不是因为良知,而是因为他也怕武松。又怕西门庆,又怕武二郎,何九叔是可怜的。在权力社会里,所有的人都是可怜的,都是满腹惧怕的何九叔。
       因为怕,何九叔,武大的众邻舍们明知道他死得不明,但谁都不愿意站出来,揭开真相,还武大一个公道。大家都成了沉默的同谋。
       这样的沉默,我们在林冲被迫害时,看到过。在金翠莲父女被镇关西欺凌时,看到过。在整个《水浒传》故事里,举凡弱者被欺凌的地方,必有沉默的大多数,站在一旁,沉默不语。
       假如这个世界堕入黑暗,那么,吹灭最后一盏灯的,不是坏人的嚣张气焰,而是好人的忍气吞声。


    (摘自《意林》2013 第12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9 07:35:4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9 08:01 编辑

    63、《强制道德与强迫作恶无异》  刘原
          几天前,我在云南腾冲开会,中午在一个静谧的古院落用餐,当一道清炒松茸端上来时,所有的媒体同行全都目光爆射,如同贼寇见了金器,淫虫见了比基尼,不消说,这帮夜班佬都看过陈晓卿的《舌尖上的中国》。
          我拦住一班撸袖准备下毒手的饿殍,说:且慢,拍个照片再吃。于是苹果手机咔嚓咔嚓响成一片,我们约好晚上8点20分一起发。但我手贱,顺手就发了个微博出去。然后就悲剧了,有人骂我国难当头居然还吃松茸。
          据说被骂的不止我一人。那几天五岳散人发了张早餐图片,被骂;郑渊洁的老爸发了微博评点青歌赛,被骂。我不知道骂骂咧咧的网民从哪找来那么多的道德优越感。那天的早晨芦山地震,早餐时聚集腾冲的一帮媒体高管都在忙着打电话调度记者赴一线采访,但谁都不会在微博上说自己如何忧心忡忡如何心系震区,那叫装逼,大家只是在做份内的事。假若上峰来电让我即刻从云南赶赴四川采访,我也会手忙脚乱把餐厅里的所有精美糕点洗劫一空打包装袋,然后嚼着鲜花饼往机场跑。
          是的,天塌下来都不能阻挡我对食物的热爱。
          强制他人跟自己同步啼笑,是中国人的一大陋习。
          地震首日,我夜间看了一晚的直播,心情沉重,但我不认为谁若在那晚出去泡温泉就是罪孽。我涌起了无数与地震有关的私房回忆,但我亦不认为大家都得在那晚回忆地震,即便是汶川的生者,对他们而言,不再回忆,也许是更大的仁慈。
          曾经在车载电台里听过一句话,所谓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
          在地震新闻中,惟一令人轻松的是灾民们摆起了麻将桌,这同样无可厚非,至少我认为,在灭顶之灾面前能够保持淡定,总比以泪洗面好。我的心理素质不如他们。那晚我在腾冲也有轻微震感,网上说腾冲一带也可能有地震,我当即研究了宾馆的建筑结构,估测若是来了地震大概几秒内能逃出去。为了流氓兔,我得确保自己好好活着。幼齿也发短信来叫我和衣而卧,被我悍然拒绝,我都想好了,若是被晃醒,我可以在5秒内赤条条窜到酒店的庭院里,只恨此生满塘的荷叶尚未长起,不过我可以拈起一张小小的海棠叶微笑,呃,遮羞足够了。
          在云南时,和同行聊起滇人习性,我发现云南人外出务工的人数很少,宁可在高原上看平湖雪山,不愿去珠三角长三角挣钱。按GDP眼光看,当然是懒惰、不思上进,但现今看来,一个人有没有贫穷的自由?有没有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我刚毕业时呆的广西小镇,极贫瘠,县里组织劳务输出,不农民工到广东打工一个月比在故乡一年收入还多,但许多人两个月之后就回家了,宁愿呆在大石山区,在光秃秃的山梁上放羊。我年少时最看不得懒人,自是鄙夷得很,中年时却觉得只要不损害别人,只要不违反法律和伦理,谁爱怎么活,都是天赋人权。
          强制道德,与强迫作恶的本质并无区别,如果说国殇之时不允许娱乐是必要的道德,那么,在灾难来临时盯紧别人的餐盘——尤其这还不是三公消费的餐盘——简直是一种强迫症。
          以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逻辑和价值观去揣度他人,往往谬之千里。最近网上有一幅神图,据说是上海某大学的学生为防舍友投毒,在纯净水桶里养了条金鱼。某君评论说,这也不奇怪,古代时的水井,经常都会放养几条鱼。随即有辟谣党曰这纯属扯淡水井那么深那么窄你每天都爬下去观察那鱼死不死啊。某君被纠缠得没办法,只好道出真相:那鱼若死了,会浮起来,不必下井看的。


    (摘自《意林》2013 第12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9 07:47: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9 11:52 编辑

    64、《一个中国母亲的自我失去史》    崔米娜
           几周前,我在健身俱乐部附近碰见一位母亲,当时她正和女儿走在一起。整个暑假我经常看见她和11岁的女儿在一起。当女儿上游泳课时,她就在一旁仔细盯着,确保她女儿是否在集中精力上课。有时候我也会看见她们两个一起吃午餐或是买小吃。即使我看见这位母亲独自一人时,她也是在给女儿买裙子。
          有一天,在游泳池边,我正好坐在这位母亲身旁,便和她交谈起来。她告诉我,她老家在中国东北,但为了让女儿跟上海音乐学院一名老师学钢琴,四年多前搬到了上海。她说,一周内她将移民英国,这样女儿就可以去国外的学校上学了。
          这件事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显而易见,如果按这位母亲所说,她接下来的六七年(如果不是更久的话)里,将完全以女儿的教育和任何对女儿有益的事情为中心。她已经因为女儿的钢琴课背井离乡来到上海,为了让女儿能在英国念中学,她将移民至另一个国家,尽管她几乎不会说这个国家的语言。
           她向我吐露心声说,她并不怎么喜欢英国,那边的气候太阴冷潮湿,而且她也不喜欢那里的食物。我同情她。我知道对亚洲人而言,英国的生活有多艰辛———我曾听到许多朋友抱怨那里的食物味同嚼蜡,那里的天气迥然不同。这位母亲还说,她在那里不认识什么人,也没有迎接她的朋友。但是,为了让女儿得到她所能提供的最好机会,这位母亲对自己接下来六七年要做的事情———移民英国———义无反顾。
          在中国,我遇到过许多这样的父母。他们或者为了能让孩子上最好的音乐课而搬至其他省份,或者母亲为辅导孩子的家庭作业和其他功课而放弃自己的工作。父母们绝对会给自己的孩子买最好的东西,同时还为他们奉献出无价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一切只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将来。
          我不得不承认,我不是这种无私奉献型的母亲。我是否会为了让孩子上最好的音乐课而搬至一个陌生城市生活四年?答案是否定的。
          我太自私,自私到不会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整个人生。我常常想———天哪,再过五年我的大儿子就要成年了,我就再也不用管他了。
          尽管我很欣赏这些无私奉献的母亲,但我并不认同她们的价值观。
          过去几个月,我发现自己花在小儿子教育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越来越多。我缠身于他的考试成绩、数学表现和在吉他上的进步等种种事情。我正做着多年前在上海初见这一幕时觉得非常糟糕的事情———坐在儿子的吉他课上听老师讲课,这样我就能每天指导他在家中练习。但我并不以此为荣。实际上,我感到非常困窘。所有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简单的结论,那就是———我没有生活!
           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掉进这个模式。去年我的事业发展不顺,也许,相比面对自己的失望和挑战,关注儿子具有可塑性的未来更容易让人感到满足。
          和那些无私奉献的母亲不一样的是,我知道我现在必须做出改变,让儿子拥有他自己的生活。是的,我依然会尽我全部微薄之力来支持他,但却不是以失去自我为代价。
          因为我知道,在不远的将来,我的孩子们将离开家庭,而那个时候我还剩下些什么?只有我自己。


    (摘自《意林》2013 第7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19 08:00:4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9-19 08:02 编辑

    65、《我稀罕的是包馄饨的人》铃带雨
       去年秋天,母亲查出胃癌晚期。每天早晨,父亲还会像往常一样,和母亲一起去晨练。我站在窗前,看着父母并肩而行,有说有笑,忍不住想哭……
       以往,母亲每周都会包上一顿馄饨,给父亲解馋。父亲说,外面餐馆的馄饨和母亲包的都不是一个级别的,母亲包的馄饨皮薄馅嫩,吃起来香而不腻。父亲每当说起母亲包的馄饨,脸上满是神采;自从母亲患病后,她就改变了习惯,每周要包上三次馄饨。父亲也变得越来越能吃,吃起馄饨来是狼吞虎咽。母亲在一旁埋怨说:“你看你,好像是八百年没吃过馄饨似的,慢点吃不行呀,没谁跟你抢。”

    我心里是明白的,母亲之所以每周多包两次馄饨,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了,能多给父亲包一次馄饨就多包一次。而父亲也明白母亲的心意,每次吃馄饨都吃到发撑。
       对于母亲的病,父亲和母亲都显得很坦然。即使在母亲吃药时,她也是脸上带着笑。而父亲也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仿佛母亲只是患了感冒这样很平常的小病。每天他们还是照常去公园晨练,去剧场看变脸,回家后兴高采烈地谈论。母亲喜欢养花,父亲一盆一盆地往家买,整个阳台上满是花,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花的芳香四处飘溢。
       那天是周六,我和姐姐陪母亲一起坐在客厅包馄饨,父亲在楼下和别人下棋。母亲说:“妈的病妈知道,我现在什么都不担心,就担心你爸。你别看他现在整天乐呵呵的,其实,他是怕我伤心,可是,等我真的走了,他一定会很难过、很伤心。”我和姐姐都不说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少年夫妻老来伴,你爸老了,却没有伴了,等妈不在了,你们要照顾好他。”“妈,你别说了……”我哭出声来。那顿馄饨,父亲和母亲依然吃得很香,我和姐姐却觉得难以下咽。
       也许人对于死亡真的有预感,在母亲去世的前一天晚上,她把我叫到她的床前,从枕头下摸出一张纸,我展开纸看见上面“一二三四”地写着许多注意事项:“你爸讨厌花椒,做菜时千万别放。”“你爸每天早晨起来喜欢喝杯凉开水,晚上要提前给他倒好。”……我的泪水一滴一滴地落下。
       母亲走的那天,父亲没有哭,他蹲在母亲床头,就说了一句话:“老婆子,我还想吃你给我包的馄饨……”母亲的脸上浮现出微笑,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办完母亲的后事,父亲一句话也没说,就进了他的书房。不一会儿,我们就听见了父亲的哭声。我和姐姐赶忙跑进去安慰。父亲摆摆手说:“你们让我哭一会儿吧。”我终于明白了,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坚强,他们只不过是用表面上的笑容来掩饰内心的悲伤,因为他们都怕对方难过。
       母亲走后的第一个周日,我们姐妹俩给父亲包了一顿馄饨。开饭的时候,父亲夹起一个馄饨,吃了一口,便放下筷子,叹了口气。我问:“爸,是不是我们包的馄饨没有妈包的好吃?”父亲摇摇头说:“馄饨有什么稀罕的,我稀罕的是包馄饨的人,那个坐在家里给我包馄饨的人再也没有了……”
       我和姐姐的眼里都噙满泪水。原来父亲并不是多么喜欢吃馄饨,而是在乎那个给他包馄饨的人哪!

    (摘自《意林》2013 第1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9-21 08:19:53 使用道具

    66、《她是文学霸》   张盖伦
        倔玲或许已不在江湖许久,但江湖上还是有倔玲的传说。
        2012年暑期在美国学习时,倔玲在人人网上发了两篇日志。一篇关于英文考试。她参加过雅思、托福和GRE三大出国英语考试,均以接近满分的成绩通过。日志下有人夸张地回复:“看到楼主的考试分数,初看一遍心已下沉,再看一遍泪已夺眶。”另一篇则比较浪漫,关于当时热映的《蝙蝠侠3》,不过标题就已经说明这不是一篇粉丝视角下的影评——《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革命的隐喻、文本酷儿化和其他吐槽》。可能这标题里就有让人无法理解的词,但是,熟悉倔玲的人都知道这是她写作的常态。她热爱英美文学,不过很难称她是文艺女青年。如果非要贴一个标签,那么或许可以用倔玲自己提出的概念:文科geek。当然,同学对她还有个更大众化的叫法——学霸。
       

        不经意锻造的“英语大牛”
    大一入学之后,倔玲第一次惊艳全年级,是她的雅思成绩——8分。到了大四,倔玲已经考遍了三大出国英语考试,每项均以接近满分的成绩通过。“英语大牛”是第一个贴在倔玲身上的标签。然而,倔玲认为这只是她热爱英美文学的副产品——大量阅读和大量观影,让她的英语水到渠成地好了起来。倔玲曾在日志中写道:2012年去美国,因为口语太好,餐厅服务员没有意识到她是留学生,因此没有向她介绍面包中各种酱料的区别。

    对于这些和她本科生涯纠缠在一起的考试,倔玲有自己的独特反思:“出国英语考试的意图,不在于筛选,而在于测量。”倔玲认为,托福和雅思的目的在于全面测量一个人的英语实际水平;GRE的目的则是考量一个人在英语环境下从事学术研究的基础技能。在有关英语考试的那篇日志里,倔玲对出国英语考试做了全面分析。但是,高分大牛倔玲并没有给出所谓的复习建议或者备考技巧。在倔玲看来,为了通过考试而突击复习的策略完全是错误的逻辑,最本质的备考手段,应该是持续不断地提高英文能力,以达到能够出国学习的水平。
       至于GRE,倔玲认为这是在国人话语里被异化和魅化的典型。提起GRE,大家头脑里自然浮现的就是一个变态加恐怖的形象,是横亘在国人通往国外研究生院路上的最大敌人。“其实GRE不是敌人。”倔玲在美国期间选修18到19世纪的英国文学时,发现启蒙时期的诗歌里,几乎每一行都有一个GRE词汇。倔玲意识到,GRE的可怕之处实际上在于国内和国外本科教育的鸿沟——我们用一种迥然相异的方法度过了本科生涯,但是要面对为美国本科生涯准备的考试。“国内的文科真是太好混了。”倔玲如此感叹。
       倔玲犀利地指出:“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你那三年都干吗去了?”

       幸福的“学术大牛”
       倔玲很清楚,国外院校对于文学专业的英语考试分数要求是极高的。她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合理,高分通过GRE考试对于攻读文学博士学位的人来说,是顺理成章的要求。要和母语是英语的学生争取英美文学专业的录取名额,倔玲也一直在努力。她想尽一切办法去蹭英文系的课程,抓住各种机会锻炼英文写作,特别是提升学术写作水平,“确实还是会有笔跟不上脑子的情况,但是,这是我热爱的事情,我不会觉得痛苦。”
       对,倔玲最热爱的是文学和性别研究,而非她所学的新闻专业。
       尽管直到现在,倔玲在学院还保持着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从大二开始,我就把专业学习的优先度降低了。”倔玲笑称再也没有大一时学分绩接近3.9的辉煌,但她从文学的世界里收获了更多。
       “其实我一直都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但是社会大环境会让你随波逐流,限制你的天分。比如我,就从没想过文学研究能是事业。大一入学,我也和周围人一样,一心想去当个记者。”但是,她最终拥抱了文学。大学二年级的一门“传播理论课”,让她意识到自己长于理论;香港交流旁听的英语系课程,让她意识到——“我非常想做文学研究”。倔玲当时下定决心,要去国外攻读文学博士,将文学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事业。
       最幸福的是2012年夏天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上暑期学校的经历。倔玲说,生活如做梦一样。那儿气候怡人,还是文化圣地,更是英文与性别研究的重镇。每天上喜欢的课程,感受文学的魅力,有空了就去看看演出,而且风景优美——美好到逆天的生活。短短六周,倔玲幸福感爆棚,写下了日志《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革命的隐喻、文本酷儿化和其他吐槽》。在这篇影评里,倔玲从西方文学叙事理论和酷儿理论的视角出发,对《蝙蝠侠3》进行了她个人化的评析,如同一篇小论文,“其实一切都是一个表达的过程,只是表达方式不同”。
       倔玲独特的学术化人人日志风格,来自其在香港和美国期间接受的学术规范训练。她会认真地把引用别人观点的部分标出,写上注释;用“总分总”的论文结构来组织她的日志。她说,如果用了别人的话不加注释,就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我以是倔玲的同学而自豪
    “倔玲肯定算是学霸。她能在一个特定领域里有集中兴趣,并很清楚如何走上她想要的学术道路。”倔玲的同学如此评价她。“要说学霸,肯定是倔玲!我以是倔玲的同学而自豪!”另一位同年级的女生也没有吝啬赞美之词。
       在对倔玲的评价上,学霸这个词都以褒义呈现。
       在倔玲看来,学霸本身是个中性词,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学习成绩好,二是在学术领域有所成就。“我被提名了。”在说到被提名学霸的时候,倔玲举起双手,比了个“打引号”的手势,“其实,我之前还在琢磨‘学霸’这个词。真正的学霸,尤其是人文社科的学霸,他们做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有一个共同目的,就是打破人们的刻板印象。然而,‘学霸’这个词本身就是一种刻板印象。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旨在打破刻板印象的那群人,又被人们再度标签化了。”
       倔玲会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日常生活中这些看起来和理论毫不沾边的东西。她再度向记者抛出了一个新名词——文科geek。geek这个词人们并不陌生,随着《生活大爆炸》的流行,沉浸在理工科世界里的geek男刮起了一股“smart is the new sexy”的风尚。“但是文科geek呢?理科geek拿科学的眼光解释生活,可能被人们认为萌,但是文科geek从人文社科的理论视角看待生活,反而会被认为装。”倔玲不想给人不舒服的感觉,她说,一定要以平和包容的心态进行讨论,避免引起他人的不适,这样才能打破文科geek留下的刻板印象。


    (摘自《意林》2013年 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