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萧愚 于 2013-8-15 01:58 编辑

晒孩子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分享型的。作为父母,孩子有了进步和成绩,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然后写下来与大家分享。这种分享,发乎情,止乎礼,大多是有益的。

第二种类型,是炫耀型的。出发点是炫耀,是跟人斗气,或者贩卖教育产品。比如《当神童走向成年》里西迪斯的父亲。为了证明自己教育理念的正确,把孩子当枪来用。除了用孩子的成绩证明自己外,还用孩子的成绩来回击质疑。

第二种做法,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因为你自己主动把孩子当枪来用。那么,那些论敌自然就开始拿着放大镜看你的孩子。去捕捉你孩子身上的毛病和问题。并且抓住这些问题穷追猛打。而你为了回应这种攻击,被迫要把孩子进一步完美化。这严重干扰了孩子的自然成长,最终受到伤害的是孩子。

当孩子年幼的时候,他还不懂得看新闻的时候。这种做法也许伤害不到孩子。但是当孩子长大了,能够看新闻的时候,这种伤害就会很大。比如著名科学家维纳小时候就是这样,那些关于他的负面新闻让他非常痛苦。而为了保护他,他的父亲不得不与媒体对簿公堂。

借孩子贩卖教育产品是另外一种典型的做法。把孩子塑造的很完美,然后告诉大家,孩子的今天,是我用了XX教育秘方的结果。这种做法往往给人误导,原因是:

1)为了突出教育方法的作用,故意把孩子的天赋遮蔽起来。比如卡尔维特的父亲,成天说自己的孩子脑子不好,是他的教育方法化腐朽为神奇。实际上那些取得特别巨大成就的孩子,往往是天赋起主导的,而教育起到的是催发,加速的作用。离开这个天赋,那个方法也就没什么作用了。所谓皮之不存,毛之焉附。但是,牟利者为了牟利,故意抹杀天赋的作用,误导购买者。这是一门生意,家长们必须睁大眼睛看清楚这个戏法。

2)为了增强孩子的表演性,说服力。往往只抓一点,不及其他。孩子的发展片面而畸形,但是,他的家长只给你看那个光鲜的一面,把不足的地方遮蔽起来。就像一些大搞应试教育的中学,只要是升学率高,哪管孩子是废柴,哪管孩子的身心如何?

总之,我之所以批评论坛上某些晒娃者,并非反对第一种分享型,而是主要反对第二种的炫耀型。分享与炫耀的区别其实不难,分享的目的不是为了气人,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以及对坛友的爱。这种家长,往往谦虚而自知,不会太多卖弄,实事求是,点到为止。即便有些人会谈到自己的教育方法,也往往依托于比较科学成熟的教育理念,而不是鼓吹自己的那套“独门绝技”。

而第二种炫耀型。其实对坛友对孩子都没什么好处。批评一下,似乎对孩子以及诸位坛友,都没什么害处。

萧愚 8-14

下一篇:孩子是如何突然变笨的?再谈儿童时期的成就不要太当回事
http://www.ebama.net/thread-168994-1-1.html

上一篇:儿童时期的成就不要太当回事
http://www.ebama.net/thread-168573-1-1.html




6478 查看 70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aer2002cn

    2013-8-14 09:36:40

    先来沙发,回头细看
  • dtxxm

    2013-8-14 09:39:46

    呆在沙发下面也不错,有空来聊聊
  • 典典爸

    2013-8-14 09:40:00

    写的挺好,刻意的塑造孩子形象,或者自己教育法的形象
    最后受伤的都是孩子自己
  • davidlx

    2013-8-14 09:41:05

    第一种炫耀是父母喜悦的自然流露 可以理解
  • judy_chun

    2013-8-14 09:50:55

    第一种支持,那种是自然的流露,而第二种最终受伤的还是孩子
  • 我爱有关

    2013-8-14 09:52:28

    楼主很久没有现身,甚是想念来自: iPhone客户端
  • 欣然妈

    2013-8-14 10:02:24

    再来支持一下老师的意见。我有时也忍不住晒晒孩子的一点小成就,但也会谈谈自己的方法,但也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质,不能强调自己自己那点小方法就是万事不爽的法宝。你的这些话还让我想起来已经形成产业化的粽子英语和林克英语。林克妈妈的那些三句半之类的“经典”我看了就烦,也没有去详细了解其方法,但是粽子英语我可是花了好大劲儿看完的。但很明显地感到粽子英语只适合于一部分能对父母言听计从的孩子,让很多思维活跃且并不热衷复述的孩子一遍一遍地跟着学完一部电影的台词,那是强人所难,还不如从别的方式入手。更何况很多电影,尤其是早期的迪斯尼电影中有不少怪怪的口音,何必让孩子模仿那么怪的口音呢。还是放弃了粽子英语的方法。当我看到粽子英语的创始人将其商业化时,我更感遗憾了。
  • atinadai

    2013-8-14 10:04:50

    突然就想到这个句子: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 lxy20031009

    2013-8-14 10:19:06

    恩恩恩,引以为戒。保护孩子很重要
  • z_call

    2013-8-14 10:20:15

    不晒孩子,慢慢进步,等待成长。
  • dtxxm

    2013-8-14 10:31:58

    欣然妈 发表于 2013-8-14 10:02
    再来支持一下老师的意见。我有时也忍不住晒晒孩子的一点小成就,但也会谈谈自己的方法,但也知道每个孩子都 ...

    我没有什么方法,只跟着孩子学,走一步算一步,但我有我的原则,这就是我的理念,我不为其它各种方法所动。实践证明:我的理念一定会胜过那些方法。{:soso_e113:}
  • ponderxdq

    2013-8-14 10:40:19

    还有第三种,既不分享,也不炫耀.偷乐型
  • 古典心情

    2013-8-14 10:51:43

    喜欢分享型的父母,因为我们的环境和每个孩子的性格等都不一样的,所以借鉴参考别人的教育方法。
  • ldshs

    2013-8-14 10:55:13

    这个说到比较到位了,父母晒的方式的确不一样,引起的效果不同
  • adachi123

    2013-8-14 11:04:51

    怎样界定两种类型呢?
  • aspasia

    2013-8-14 12:24:27

    鹭鹭爸以前帖子也基本是分享型的,高调也没问题,给孩子压力也是动力嘛。只是最近几个帖子,比如“如有其他孩子能超过鹭鹭这种随意冒英语,我甘拜下风” 这种话,开始了比较的意思,这样对孩子是很负面的影响。哪怕不在孩子面前说,气场就不一样了。后来他在帖子里把这句话删掉了,可能他也是意识到了吧。
  • 灿祥07

    2013-8-14 12:26:06

    本帖最后由 灿祥07 于 2013-8-14 12:28 编辑

    还有一种可能是父母本身英语水平差,想得到大家的认可或指点.
  • robeccalew

    2013-8-14 13:21:14

    学习来了~~
  • 晗曦妈妈

    2013-8-14 13:33:32

    不晒娃的飘过。。。
  • 6889267

    2013-8-14 13:34:10

    谦虚,内敛,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不过还是很羡慕那些牛娃。
  • prince_manman

    2013-8-14 13:43:08

    aspasia 发表于 2013-8-14 12:24
    鹭鹭爸以前帖子也基本是分享型的,高调也没问题,给孩子压力也是动力嘛。只是最近几个帖子,比如“如有其他 ...

    难道是鹭鹭爸迷失了?{:soso_e132:}
  • snipeer

    2013-8-14 14:20:1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dgx66

    2013-8-14 14:22:16

    先来留个楼,然后在慢慢观摩!喜欢你的文字!
  • bando_2007

    2013-8-14 14:49:10

    萧老师见解不错!
  • 抽烟的鱼

    2013-8-14 15:04:42

    {:soso_e127:}有时候是看了别的爸妈的炫耀才知道自己孩子的差距
  • ttian

    2013-8-14 15:07:03

    过自己的生活,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说。确立好价值观。
  • 佳茹妈

    2013-8-14 15:12:25

    有宝贝不外漏。说的好!
  • Rexhuang

    2013-8-14 15:28:20

    抽烟的鱼 发表于 2013-8-14 15:04
    有时候是看了别的爸妈的炫耀才知道自己孩子的差距

           你想看差距还不容易,高斯、莫扎特这类的大把,自己上网找找.就概率而言,在这些历史上的天才面前,爸妈网上的孩子基本上可以说是几乎全被秒杀.       孩子的培养是种子和土壤相互作用,对于已经出生的孩子,现在能作的就是尽我们家长的最大努力精心培育,我们要作好土壤的责任.如果你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好,就增加自己孩子的压力,那这种方法显然有问题.要是你认为别人的种子好,那就不应该怪孩子,要怪就怪你自己的基因;要是你认为自己的种子和别人的一样好,甚至比别人的更好,那就更不应该怪孩子了,我们应该从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因为这是土壤出了问题.
          虽然石缝之间也能长出大树,但如果这颗种子长在沃土之中,收成难道不会更好吗?
          在论坛秀秀土壤和成果,我们都欢迎,因为这对自己的孩子有好处;如果秀种子,我想高斯和莫扎特的爸妈更有资格吧,没达到那些的高度,秀出来还真没什么意思.至于什么几千年一个之类的,更给人一种坐井观天的感觉.说难听点,就是无知.








  • wallacebai

    2013-8-14 15:40:27

    有晒的, 有自己欣赏的, 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 我不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