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势力 于 2013-8-19 08:06 编辑
关于大家所说的“国学”,我做的,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大师们跟别人说去吧。哈哈。
大师们说的都是书上的,俺给孩子的都是俺能明白的,和他们已经明白或需要明白的。有些他这个年龄不需要明白的,或者明白了也没用的,可以放在其它的阶段。
:如,古语:君子修身,譬诸射道。射不中彀,反求诸己。以前读了N遍,有什么用?经历日夥,磨炼愈多,去年携子至京郊某场,时子欲射,余遂与之共开数弓,皆不中。遂大悟!余鄙钝如此,何冀吾子悟得此语?
吾子学围棋,其师每语及《棋经》,吾隔行不知。后得而阅之,而依拟《孙子》体例而得十三篇。内子谓余当授子《孙子》以助棋道。余曰:“自古学《孙子》者不啻千万,而得古来名将几人?且其师多谓吾子棋多诡招,则吾子所为已近兵家之言。”实则《孙子》有语:兵者,诡道也。吾子又尝语及其下棋,多设诡计,及棋友误入彀中,则急行陡折之棋以期取胜。吾闻之,语妻曰:此《孙子》所谓“势如旷弩,节如发机”者也。
以上吾虽知之,而并未语之。皆因其已自知,何必添足受乱?!然亦有不得不语之者。子女同学弈术,而小女守师训甚谨,余遂于饭间语其孙子增兵减灶与孔明减兵增灶之例,以期其明了所学、所思,当活学活用,不可拘泥于师语书言,免误堕于“尽信书”之误阱也。依上例,余并举二战诺曼底登陆之役,盟军以巴顿为誀设虚兵行减兵增灶之计,而于诺曼底对岸行增兵减灶之计。二计合用于一事,助成诺曼底之胜事。此皆余多年体悟之得,而子女闻之则愕愕然。 以其尚不明于事理也。
以上小例,则吾训子女之道,waterleaf可管窺之。吾所引古人书语,或字句不符,亦不修正,以吾尚兔蹄鱼筌之理也。张无忌练剑,须忘剑谱,有类于斯。承waterleaf垂问,略释数语如上。
吾所语,或言不尽意,或辞不达义,亦望诸君海涵,勿与我一般见识为盼!!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