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语文当然是重要的,只是孩子在语文方面的能力,与他的分数没什么关系。
  
   所以每每听到有的朋友告诉我孩子语文不错,经常得高分时,我就开始忧心忡忡,甚至会不合时宜地说,语文得高分不是什么好事,只是说明你们家孩子把标准答案都背出来了。
  
   语文不是数学,它没有标准答案和唯一正确答案。比如那天未未妈妈告诉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未未的语文测试卷子上有道题:“阅读短文,找出短文中的两对反义词”。聪明的未未快速看了一遍短文,省心省力地写了文中出现的“来”“去”、“大”“小”。不出所料,未未得了大叉,应该是短文中出现的“领悟”与“迷茫”,……。
  
   未未真的错了吗?没有。未未只是在应试教育僵化教条的标准下,他没有按照标准答案的要求写出答案而已。
  
   这道题如果真的需要学生回答“领悟”“迷茫”这样的反义词,那么题目应该是:阅读短文,找出短文中两对具有两个字的名词的反义词。这样的题目才严谨,才只能回答什么“领悟”“迷茫”之类。但事实上也实在难说“领悟”与“迷茫”是反义词,因为这对词语语义复杂,用法不同,针对的对象也不同,况有词性、及物与不及物等的细微差别。比如你可以说“我很迷茫”,但你不能说“我很领悟”。针对如此荒唐的答案如果你答对了,说明你错了。因而假如题目是:“阅读短文,找出短文中的两对反义词”,那么未未的答案一点错都没有。
  
   没有按照标准答案回答语文题目,当然直接的后果就是扣分,扣分的结果就是在班级的排名落后。假如家长在乎和重视孩子的排名远超出孩子答题的对错时,孩子不得不开始学会迎合那些标准答案,并学会背出语文的标准答案,这个标准答案甚至还包括作文。现在小学老师要求孩子背诵作文是件很正常的事,这真是荒唐得让人心惊胆颤。小学作文,不是培养孩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学会表达自己想说的话,而是培养孩子开始用文字说假话。那些用美妙的语言、成语的组合编织成的假大空的作文,如戴满珠宝首饰的僵尸一般没有活力和灵魂(高中的孩子戏称为“草纸作文”)。但是,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在我们孩子的语文考试中获得高分。
  
   只有用标准答案和标准格式的作文才能获得语文考试高分,久而久之,会导致孩子思想僵化,丧失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英国哲学家、文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写到:“阅读使人学问渊博,讨论使人反应敏捷,写作使人思考精确”。所以,美国的中小学语文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之后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精确写成读书报告的能力。老师会提供学生每阶段需要阅读的书籍,要求学生在阅读之后写成读书报告,题目可以自拟。这样的读书报告,恐怕我们现在的博士都写不出来。而美国的孩子则会根据老师的要求,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引经据典,来论证自己提出的观点,字斟句酌后把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文章交给老师,而且全班没有一篇雷同。------哪有标准答案!
  
   1992年获得“全美最佳教师奖”的雷夫.埃斯奎斯说得很实在:“我要我的学生有精确表达思想的能力。我要他们善于写作,不是因为要考试……”。(摘自《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47页,雷夫.埃斯奎斯著)
  
   而我们这些经历了标准化语文训练的学生呢?即使考上了大学,他们所导致的现实却是:大学教师抱怨研究生的论文文理不通、逻辑混乱;行政事业单位抱怨大学毕业的员工连个公函、情况说明都不会写;技术单位抱怨大学毕业的新生力量们连基本技术规范都理解不了。更为荒唐的是,大学毕业生的应聘简历中,很少有对自己情况、能力的有力陈述。那些说辞苍白乏力,千遍一律,因为都是网上“荡”下来的,自己不会写……
  
   这就是我们语文标准化教育结出的“累累硕果”。
  
   一位大学老师跟我抱怨他的研究生写论文连开题都不会(所谓论文开题,不过就是提出自己论文所要表达的观点,说明研究的切入点,建立研究的逻辑框架和研究路线),他说,居然这位研究生提不出任何自己的观点,也不知如何论述。我回答他:你的研究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十八年教育中,都只需要记住标准答案,从来没有人要求过他有自己的观点,也没有人教会他如何思考和论述,你现在这么要求他,不是为难他吗?如果让这位大学老师去他自己学校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上去浏览一下,他可能会更加崩溃(他可能幸运的还没去看过)。大学里连出考卷多少人应该优秀,多少人应该不及格都做了量化的规定。如果你的考卷导致的成绩结果偏离了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是你教师的责任,严重的话则被称为教学事故。这种体制必然导致以学生的状态设定问卷,而不管他们应该在大学获得什么样的实质收获。这是大学的标准,也是教育部所谓高校评估的层层利益获得者们精心打造的获益平台,这平台的建设以管理者可以不学无术并肆意妄为为基础,而从不在乎教师和他们渴望真正知识的学生。
  
   但这平台本质上是反智的,是人类天性和人类进步的死敌。这种状况也只有在现在、在我们这个神奇的国度才会欣欣向荣,但是我们家长应焦虑的是,你们愿意让你们的孩子在这污浊的染缸里终其“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一生吗?
  
   所以,家长一定要警惕我们中小学的语文教育,不要让我们反智的标准化语文教育将我们自己的孩子引向没有观点、不会思考、不会表述的低智状态。我们应该认识到,培养不会思考的孩子其实是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必然导向,而我们能做的是让我们的孩子离它远一些。语文可以成为“家学”,家长在家中,经常鼓励孩子阅读并写读书笔记,表达他阅读时的真实思考,对孩子是十分有益的。如果他或她写完甚至都不想给你看,那么恭喜你,因为孩子不但写了,而且有了独立的意识和不同于他人的见解。如果有一天孩子愿意跟你分享这些思考,你更应该兴奋,说明你自己也进步了,你已经具备了理解他们思想的能力和如年轻人一样敏锐的洞察力。
  
  
   避开现行教育体制下的语文教育。鼓励孩子们的“独立”写作,一定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冷静地对待孩子们在学校接受的应试语文教育,尤其是在孩子小学的时候。许多高中生对学校的语文教育冷眼相看,是因为他们在这上面毫无意义地耗费了太多的生命,但许多人同时也耗费了自己可以成长的时间并且无法挽回。而小学生则不同,他们会以为语文就是这样,并会毫无戒备地如他们的学兄学姐一般继续这一耗费生命的过程。


青藤开枝散叶于2013-8-26 12:28补充以下内容:
非原创哈,一个推广儿童阅读的人写的
教育观点
2404 查看 30 收藏帖子 (1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caojg200

    2013-8-26 12:34:25 使用道具

    同意,我小学的时候从来没有教辅书这类的东西,所有的课文分析都是要自己动脑,考试的阅读题目从来不考书上学过的文章,都是另出的内容让大家分析写答案,老师也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内容说的有理都会给相应的分数。现在倒好,都是猜老师的答案,都是抄教辅书给的答案,学生不需要思考,只要背答案,悲催啊
  • rheabird

    2013-8-26 12:54:56 使用道具

    写的真好。读完抄下如下几句话。读书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学习语文有多重要,好像就是一直在背诵,很多年后才明白有了良好的语文功底对自身修养,对很多事物的理解都很有帮助。中国的教育体质问题一时半会很难改变,我们在课堂外可以给孩子多些建议,推荐些好书,让他们的真正爱上祖国的文字。谢谢分享。
    1.\"阅读使人学问渊博,讨论使人反应敏捷,写作使人思考精确”
    2. \"我要我的学生有精确表达思想的能力。我要他们善于写作,不是因为要考试……”
    3.语文可以成为“家学”,家长在家中,经常鼓励孩子阅读并写读书笔记,表达他阅读时的真实思考,对孩子是十分有益的。
  • hellenwong

    2013-8-26 13:11:53 使用道具

    楼主分析得是
  • 简单

    2013-8-26 13:23:36 使用道具

    头字组词,有写"老头"也是一个大叉叉
  • 祁爸

    2013-8-26 13:31:23 使用道具

    :“阅读短文,找出短文中的两对反义词”。聪明的未未快速看了一遍短文,省心省力地写了文中出现的“来”“去”、“大”“小”。不出所料,未未得了大叉,应该是短文中出现的“领悟”与“迷茫”,……。

    ---------- 我也反对僵化教育,但不要什么都往僵化教育上套。

    文中的这个孩子,明摆着就是没有领悟题目的意思,这在以后的工作中,也同样会犯错误的!

    孩子应该是把不同句子中的字凑在一起了,这不能叫“对”(一对)了。
    “一对”指的是,同一个句子中出现的词,一般是排比句、对比句、类比句。

    如果跟孩子说:你没错,是教育方法错了。那么,就算到了教育方法先进的国家,这个孩子也一样会犯错误--理解能力低下!

  • 祁爸

    2013-8-26 13:33:41 使用道具

    简单 发表于 2013-8-26 13:23
    头字组词,有写"老头"也是一个大叉叉

    词可能没错,但这样组词,只能说明孩子的脑袋里想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经常这样组词,说话也会这样说,这样的结果就是:什么时候得罪了人也不知道。

    用词必须健康,我想,不管哪一国的教育,也是这样的。

  • mariezt

    2013-8-26 13:36:42 使用道具

    .。。。。。。。。。。
  • 祁爸

    2013-8-26 13:38:14 使用道具

    能体现僵化教育的内容,可能只有作文--只许说“好”,不许说“坏”,不管有没有道理。
  • 艾莜薇

    2013-8-26 13:47:04 使用道具

    这么好的帖子收藏下来让老公学习去
  • 超酷小猫咪

    2013-8-26 13:53:08 使用道具

    学校教育确实有这一方面的倾向,完全应试。
  • lnn04

    2013-8-26 14:03:20 使用道具

    学校语文教的孩子文章老气横秋,灵性全无,心痛中
  • jane_245

    2013-8-26 14:26:56 使用道具

    很多题应该是多选,才能不僵化
  • Cindy0108

    2013-8-26 14:30:05 使用道具

    虽然不能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但是确实有道理
    我高中有一个同学,语文成绩非常好,属于那种,随便什么考试,怎么考。他的语文都是接近满分的那种。
    也有些人,比如我,有时候语文考的很好,有时候就会很差。说不清。呵呵,所以,老师让我们复习语文,感觉没啥好复习的,复习的再好也可能考不好。复习的再不好,也可能考的很好。我一度认为语文考试就是碰运气。对于个人来说。
  • 一夕若梦

    2013-8-26 14:32:30 使用道具

    每个孩子擅长的学科不一样,也不能以偏概全吧。中国教育体制确实有问题,家长只好自己在孩子身上多用心了。
  • candy1224

    2013-8-26 15:04:59 使用道具

    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个人觉得应试教育也不是一无是处。
  • 祁爸

    2013-8-26 17:19:45 使用道具

    祁爸 发表于 2013-8-26 13:33
    词可能没错,但这样组词,只能说明孩子的脑袋里想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经常这样组词,说话也会这样说,这 ...

    @myw2008 :作为孩子,应该称呼“老爷爷”。
    假如,孩子组词:
    官--贪官
    人--死人
    杀--自杀
    ……
    这难道不是说明:孩子的心理有问题吗?

  • juanli5189

    2013-8-27 17:51:03 使用道具

    但我感觉,语文的成绩的好坏,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在低年级段可能是这样,但到了高段,那些有大量阅读背景的孩子,总是要考得好一些。
  • 祁爸

    2013-8-27 21:32:42 使用道具

    回 hello宝贝:人家说“成双成对”是什么意思呢?难道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广州,能叫“成双成对”吗?呵呵
    一起走路、一起吃饭才叫成双成对呀。

    当然是一个句子中出现的词,才能叫“一对”了。

    楼主文章所说的,那个孩子,把不同的句子中的字拼在一起,还很有可能把“一个大人……”“小小的风车……”中的“大”与“小”当成是一对反义词了呢。{:soso_e128:}

  • jasmine1376

    2013-8-27 22:25:27 使用道具

    我家孩子的班主任就经常要求孩子们组词只能组课堂上教过的指定的词语,否则就算错。比如“人中”,即便两个字都学过,但没教过,这样组词就会扣分。还有看图说话,老师只让写一句,如果写得多了老师会要求孩子改正,可是何为“正”,真正叫人哭笑不得。
  • jlliang

    2013-8-27 23:20:47 使用道具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jlliang于2013-8-27 23:20补充以下内容: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sgqyljj

    2013-8-28 03:04:50 使用道具

    语文学习核心在于阅读与写作,这两样培养好了,语文学习根本没问题。建议大家一定要抓好孩子的中文阅读,这才是基础。语文课堂的效率也许是所有科目中最低的,功夫在课外,需要家长引导孩子做大量的阅读。
  • 卿小云

    2013-8-28 08:37:56 使用道具

         我觉得不能什么都责怪体制和大环境。譬如说楼主举例,“来”和“去”这是一个词吗?一个“词”至少应该是两个字以上吧?
         再说到公函、介绍信、逻辑这类,也是应用文写作的一种;并非所有人都不会写,重点不该是自身的提升吗?我在高中时语文能考第一的,多是思维活跃的理科班学生啊,这能说语文应试强大的就一定思维僵死?
          我觉得由主楼推出的观点是——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语文教育来培养孩子的语言水平,孩子自主阅读和家庭引导也很重要。
          能考到“迷茫”和“领悟”这两个词,小学也该是高年级了吧?还简单地列举“来”“去”“大”“小”,这是不是还停留在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的水平?需知现在小娃娃学说话学认知,就慢慢有来去大小的概念了。如果不是这个孩子真心偷懒了,就是这个孩子真的领悟能力太差太差,阅读量太少太少,连这两个词的意思都不了解——不过这两个词真的是反义词么?我也觉得说它们反义不恰当。
         
           学校教育本就是大众教育、平民教育,文盲家庭出来的孩子,也能在学校里学会写字和算数,但你不能指望学校教育能把孩子的个人素养教育得多好多好,这不现实。
          还有就是社会是存在并且需要规则的,学校里一样,社会更一样。如果在孩子幼小时,他因触碰规则被扣分就说都是规则的问题,我觉得这样不好。
       
  • 汀汀宝宝我爱你

    2013-11-8 16:41:20 使用道具

    祁爸 发表于 2013-8-26 17:19
    @myw2008 :作为孩子,应该称呼“老爷爷”。
    假如,孩子组词:
    官--贪官

    呵呵 那要你组词 杀,你组什么呢? 官 你组什么词呢?
    对方还是孩子,脑子里面的词汇只有这么多。
  • zhaojianxiny

    2013-11-8 17:33:38 使用道具

    中国的教育就不用说了,唉。
  • anniesunshine_7

    2013-11-8 17:34:32 使用道具

    社会很现实,普通人家的孩子, 分数上去了,才有机会表现能力。
  • 我就是lalala

    2013-11-9 02:07:19 使用道具

    这是似乎是教学的问题,不是分数的问题吧?我的意思是说,并不是所有语文老师都那么教条的,如果能遇到好的语文老师,高分数也是有一定的含金量的。虽然优秀的老师是少数,但也不能全盘否定吧?
  • yuqinghuaz

    2013-11-9 08:48:35 使用道具

    小学的作文大多是在编造  而不是写真正的自己的东西   自己看到的  听到的  感觉到的  想到的
  • imlucky

    2013-11-9 09:57:04 使用道具

    这是迫使我们在家上学的重要因素
  • 祁爸

    2013-11-9 10:20:01 使用道具

    汀汀宝宝我爱你 发表于 2013-11-8 16:41
    呵呵 那要你组词 杀,你组什么呢? 官 你组什么词呢?
    对方还是孩子,脑子里面的词汇只有这么多。

    杀--杀敌、自杀 你认为哪个好?
    官--器官、狗官 你认为哪个好?

    词汇是耳濡目染得来的,不会是天生就会的。家长怎样引导,孩子就怎样学。
    孩子不可能天生就懂“自杀”“狗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