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茉莉猪 于 2013-9-11 14:52 编辑
性格温和,慷慨大方又乐于助人,相信这样的人我们大家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小朋友们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的宝贝们能把自己的东西和玩具分享给其他小伙伴们玩,在别的小朋友有麻烦的时候又能开心的去帮助他们,必然,小朋友就会喜欢和我们的宝贝在一起玩。如果又能背诵别人不能背的“国学”经典,这种喜欢的情素就会上升到崇拜的层次了。不用说,这个宝贝就能在他的交往群体中树立自己的威信。那有这种团结力和凝聚力,对他以后意味着什么呢?大家想想?以后由这种威信而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领导的能力,具备了这种能力,才会成就一番业绩啊。领导可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做好的啊。
我们现在实中的宝宝,或多或少的存着着某些性格小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他们的交往,如果现在小的时候还不能及时得到修正和解决,那就会影响到他的一生,就离我们希望他“成为领导,有所作为”的愿望,越来越远了。那么,这些看似不大,却又影响深远的小问题都有哪些呢?我们又如何克服呢?
通常我们的宝宝会有下面的几条:
1、自私心重。曾看到好多小朋友,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的",接下来的动作就是把自己的东西抢在手里,保护起来.不管是吃的还是玩具,都会.
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小朋友们都远离了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孩子接触的亲人,有这种现象,喜欢占小点便宜,和周围的朋友划分明确;第二个原因就是家长们太溺爱,凡是好吃的的东西先给他,并且常常为他自己做特殊的,孩子吃的时候,大人只能看着他吃.无形中,自然就养成了这种自私的的坏习惯.宝宝从小,就给她树立一个观点,好吃的要先给妈妈吃,如果在老家呢,就要先给爷爷奶奶吃.一般无论给她买什么东西,第一口您得要求先吃的.玩具,我也会鼓励她和小朋友一起玩.下午在小区和小朋友玩,她也会自己带玩具和小朋友交换玩.
2、胆子小,害羞行为的普遍类型包括不喜欢面对新事情的发生,不喜欢团体聚会,不喜欢和新认识的人讲话,很难和别人交往成为朋友。
害羞胆怯正常情况下都是有的,不是宝宝性格缺陷或心理不健康,当然,我们更希望宝宝活泼开朗,热情大方了.尽量往这方面去引导.
有一次参加一个几百人的国学读经育儿讲座,讲后,老师问在座的小朋友有没有在家读经典的,有的上台来表演一下.然后我就鼓励宝宝让他去.他说,妈妈我不敢.是的,不要说他才4岁,就是我现在这么大了,站在几百人面前讲话还是有点紧张的.然后我就鼓励他,说宝宝,你读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都行啊,能背多少算多少,老师没有要求的。。老师说了还有礼物发的呢。。。
尽管在礼物的诱惑下,他还是说,妈妈我不敢。我很希望宝宝能大大方方的站在台上,克服他在众人面前害怕的心理,于是又鼓励他说“宝宝,你不记得了,圣诞那天你站在姐姐家附近的舞台上唱的《最炫民族风》大家都表扬你了吗?这次也是一样的”。
他还是摇头。。。
上次只有十几个人嘛,和这次场面还是不同的。呵。。他很明白。。于是,使出最后的一招,“宝宝,你不是很想要个溜冰鞋吗?你完成了这次上台背千字文的任务,妈妈就买给你。”,,在得到了确认一定买之后,他勇敢的走上了台。。。拿着话筒背了一大段的千字文。我知道,宝宝从这一次起,克服了一个障碍。以后他再面对众多生人,他不会再怯场。。。内心激动。一双溜冰鞋克服他的胆怯,值了。。
对待这种情形的最好办法是有意给宝宝安排一些他很可能遇到困难的场合,不要批评他,也不要强迫他做出改变,而是要鼓励他,某些时候牺牲点小利益也是必要的。
3、脾气大
事实上,宝宝发脾气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判断力,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志力,也不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他们的感受。乱发脾气通常情况下是因为受到挫折、生气了、妒嫉了或者不喜欢而引起的。
印象中,宝一直都是温和的,发脾气的事情也会有,但都没有让我印象特别深的。有一次,好象是要答应他什么事,他不高兴了,到了吃饭的时候,说“不答应我就不吃饭”。哈。。居然给我罢饭。我才怕你不吃。于是说“不吃啊,好,有志气就不吃。看谁饿肚子。爸爸,一会儿我们把放菜都吃光。反正他不吃饭了。”于是我就加快速度吃饭,并说,“菜真好吃。”宝宝坐在电视边,忽然放声大哭。他投降了,也许真怕我们不给他留饭。于是给他个台阶“过来吧,答不答应是另一回事,不吃饭可会饿的。过来好好吃,我们不吃光了。”他就坐了过来。看着他梨花带泪,端着碗吃饭的样子,我心里好笑“小样,跟我斗。”充满了幸福感。后来不合理要求不了了之了。宝宝发脾气通常是因为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家长要根据情况,去调整他们的心情,合理的满足,不合理的要委婉的拒绝。
4、好斗
一些小孩子有时候看起来凶巴巴的,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肯定是曾经有人这样对待过他们,所以他们在一味地模仿。另一方面,如果他们的父母经常忽视他,经常不在他身边,对他过于严厉和苛求,或者总是动手打他也会使小孩子变得有时候面露凶相。大多数小孩子的好斗表现在言语上,或者表现为攻击冲撞其他的小朋友,而且往往这些小朋友都比他年龄要小。家长们要做的就是试着今后及时发现他挑衅前的征兆,然后避免这种行为的发生。千万不要惩罚他或者打他一顿,这只能使他更倾向于暴力行为。父母的态度要坚决,明确告诉他你们不能容忍这种行为,如果他继续这样,爸爸妈妈将拒绝他的任何要求,但是如果他有所改变,他将会得到奖励,父母也会对他的改变做出称赞。
5、嫉妒心强
当我们亲密地抱着其他小孩子的时候,宝宝就会嫉妒了。这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像是被打入冷宫了,感到自己被遗忘了,所以他会做出一些引起你注意的行为:又哭又闹,甚至去伤害这个小朋友。这个时候,父母不要责怪他,最重要的是首先保持冷静,然后告诉他你对他的爱是永远不会变的,当他对其他小朋友表示出爱心的时候,父母要给予他多多的赞赏。
6、好胜心强
好胜心,表现在我要胜利,我是最好的。
我家姐的女儿3、4岁的时候这方面就有点小问题。比如她提出比赛跑步,达到规定的地点。通常我会让她嬴,如果哪次她输了,她就会哭。这类事情还表现在剪刀石头布,如果我嬴多了,她又会哭。看到其他的小朋友,我称赞别人,那个小姑娘好漂亮啊。她也会不高兴。因为她在家奶奶带,他们都对她百依百顺。奶奶凡事都让着她,提醒过我姐,可她也没想这些,以为小孩子嘛,让着她就行了,长大后就会好的。
这个观点是不对的,后来我姐发现这样下去不行了。在幼儿园,老师说谁的小红花多过她,她也会回来哭。因为一直她都是第一名的,黑板上小红花最多。这时我姐才意识到,让我帮忙给她改正。自己在家里的一段时间里和她玩游戏时候,就不是全让嬴,我也会羸,慢慢告诉她人永远不可能都是第一的。永远都会变的,其他小朋友也有能力得第一名的。(中途肯定会有哭的时候,这个时间需要家人的配合就是:要不当没看到,不知道为何事在哭,要不跟我站在一边,实话实说)后来一段时间后,我再问她,小红花谁最多,她就说,XX小朋友多,她第二。。。。 再也不哭了,她好像是懂了,现在好久没有发现这种好胜的情况了。
7、太淘气
一进家门,看到玩具到处是,衣服随便丢,该在哪的东西全不在那。此场景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片狼藉。。。这时,你心里想什么?是不是想,那可恶的小家伙去哪了?恨不得抓过来狠揍一顿?
呵,,想想还是可以的。真的动手就不要了吧。。
通常我看到这种情况,我会大声叫“宝宝,快给我出来。”然后指着给他看,这个。这个。这个,他们应该在哪里?快放好。宝宝这时候就会很听话,把东西放好,只要他来做了,事情就解决了。只要他来收拾做了,事情就解决了。哪怕是他没有收拾到位,没收拾好,也无所谓了,因为他已经知道不对,并改正过了。对淘气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小孩子发育还不成熟,他们还没有能力使自己能够确实自我控制去做那些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作为父母,始终不要使用体罚,欲速则不达。慢慢来,耐心点。等孩子长大,他就不淘气了。为了完善孩子的性格,我们做为父母,应该经常向孩子表达对他的爱,让他明白无论什么时候他都可以去寻求父母的帮助和安慰。这样,他们才会信任我们,才能听从我们。上面把经常遇到的宝宝性格问题都分析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