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孩子成绩不好、不爱学习、不听话是大多数父母都关心的,对吗?这些是孩子普遍共有的问题,但是我发现,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有人会经常问我,老师,一会儿讲健康,一会儿讲孩子怎么教育,一会儿又讲夫妻怎么相处,你是怎么知道呢?我有时都会问自己,我是怎么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当初我没有孩子,但是可以告诉别人孩子怎么教;当初我没有结婚,但是却可以告诉别人夫妻怎么相处。我是怎么懂得这些道理的呢?有一个结论就是:知识和形式是专用的,智慧和境界是通用的。一切都是通的。现象是不同的,变化的,但是其中的道理和规律是相通的。我再加上向这些方面的专家请教、学习,再加上自己去观察、思考、总结,所以我就知道一些这类问题的答案了。
有一天早晨,接到一家人电话,她说她对孩子很着急很担心,我说这不是问题呀!问题在哪里呢?就在于我们没有去寻找解决的方法!这才是问题!比如说,我们过去教孩子是怎么教的呢?就是我妈妈教我的那一套。我妈妈是什么人?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并不是教育孩子的高手。我要是把她的东西继承下来,显然也是不先进的。所以有些人担心孩子不听话,希望孩子听话。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很高兴,对他们说:恭喜你孩子不听话!为什么?你的层面那么低,要是孩子听话不就废掉了吗?是吧!所以幸好孩子不听话,还有点救。
现在我给大家讲三个故事,第一个是丑女人和镜子的故事。
  一个女人长得很丑,早晨起来跑到镜子面前去一看:天哪!这么丑的女人能看吗?她拿起一个东西“啪”就把镜子砸碎了,心里就舒服了,这个丑女人终于不见了!当她换到另外一个地方的时候,又看到一面镜子,就想,讨厌,这可恶的丑女人怎么像妖怪一样,总是跟着我呢?于是她又拿起一块石头砸过去,镜子咣铛一声响,里面的丑女人又消失了。然后这个女人继续到别的地方,又看到一块镜子,她说,这个丑八怪又跟过来了,所以继续去砸……请问她这样砸下去,要砸多久呢?只有她把全世界的镜子砸完,砸完了之后还不能到水边去,否则又会看不到这个丑女人。你们说,这个女人老是在镜子中看见丑八怪是什么原因呢?太简单了,就是因为自己太丑了!砸镜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怎么做呢?对,把自己梳妆一下,打扮一下,变得漂亮一些不就可以了嘛!所以我还希望将来专门讲一堂课,告诉女人如何变漂亮。
      下面我们讲第二个故事。大家都用过复印机,对吧?如果有一次你突然发现,复印件上有几个错字,就去骂复印件不好。请大家告诉我到底是原件不好,还是复印件不好?(相信大家都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这个故事不单说过一次了)
        那我们再来看第三个故事,老母鸡和小鸡仔的故事。 有一只老母鸡孵了一群小鸡仔,就带着它们出去玩。有一次他们走到水边,看到一群小鸭子在游泳,老母鸡就说:“孩子啊,下去和它们玩一玩!”
  小鸡仔们说:“妈妈,我们不会游泳啊!…… ”
  老母鸡说:“笨蛋,你看人家比你们小都会游,你怎么不会游呢?”
  老母鸡一直骂小鸡仔们:“我生你们有什么用啊?我花了21天才把你们孵出来,又带着你这么辛苦,没想到你们连水都不敢下,太让老娘伤心了!”
小鸡仔们很委屈。它们很想问老母鸡:“妈妈,你会游泳吗?”可是他们又不敢问,因为如果问了,老母鸡就会大发雷霆,扑打着翅膀骂道:“敢跟老娘顶嘴?看我不一嘴啄死你这不孝之子!”
现在这三个故事讲完了,大家知不知道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哪里呀?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在自己,所以大家都很有智慧!我们已经找到问题的根源,现在我就把这个结论得出来.是一个咒语,我们一起来看,要念出来,一念就灵,百分之百有效!
          这个咒语就是:孩子所有的问题百分之百绝对是父母的问题!
别看这句话很简单,只要我们相信并且接受,孩子立即就改变!我敢保证!
       前面三个故事已经讲到了,我们好多人就像砸镜子的丑女人一样,为什么问题总是解决不了?因为她没有改变自己,总认为是外面的问题,这叫做“外求”。儒家也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已。当我们的追求达不到结果的时候,问题在哪里呢?就在自己。但是我们都习惯向外看,因为眼睛长成这个样子就是往外看的,这不是我们的错,只是习惯的问题。但是我们要把这种错误的习惯改正过来!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刚才的咒语:孩子所有的问题百分之百是父母的问题!你只要真正地相信,相信到心里面去,就这一条结论,今天就不用看分享了,我也就不用分享了。这个结论很重要了!
           我们再来说一说孩子逆反的问题。我们常常说孩子逆反,专家也说孩子有逆反期,但据我观察、思考和研究发现,只有父母有逆反期,孩子没有!
   为什么得出这个结论呢?比如说,我们在这个房子里,弄上很多土,种一棵长得很快的梧桐树。很快这个树就长起来顶到房子了。房子会说什么呢?房子肯定会说:树开始逆反,顶撞我了,对不对?但是树要长高长大是自然现象,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房子根本没有长过,然后反过来说是树的错。我们不光说孩子有逆反,我们发现有些员工也逆反,难道员工也有逆反期吗?为什么有些家庭成员,比如说老婆老公也会逆反,难道他们的逆反期还没过吗?不是的,是因为我们没有跟着成长,所以认为对方逆反。
   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个一米高的爸爸,他住的房子高一米二,他生了三个孩子,正好都是男孩,他就想把这三个孩子全部培养成篮球明星,希望他们长得象姚明一样高。如果这些孩子不长还好,长高会出现什么问题?绝对随时随地都驼背在房间里走,所以说他培养不出篮球明星,只能培养三个驼背出来。为什么?因为他的房子已经限定了在这个高度。那大家说是人不正常还是房子有问题呢?
       对,是环境的问题。我通过观察,发现孩子生下来以后没有自我的意识,就是一张白纸。所以孩子几乎是你的附属品,你要他怎样他就怎样,完全在父母的控制中,没有自我。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对外界的认识逐渐增加,他开始大量地吸收外界的一些东西,然后放到内在去,自我意识加强了。而这个时候,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在成长,还是用对待婴儿的那种态度去对他,还觉得孩子是我的附属品。孩子在长大,而父母没长大。这个时候我们就说是孩子逆反。所以我可以保证地说,孩子没有逆反期,他是在今天的社会,在现实中,在自然地成长。而父母没有跟着成长,没给孩子空间。我们总是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总说孩子必须听话,是不是?不正确的话也让孩子听,能行吗?但是,就是正确的话,孩子也有自己的看法,对不对?因为他自我的意识长大了,懂得了很多的东西,懂得了很多知识。有很多见识以后,他就不一定同意我们的看法了。所以,孩子在逆反表示他在成长,表示父母没成长,或者成长的速度不够。
     因此我们今天真正要培养孩子,就必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是光想让他成长,我不成长。跟那个老母鸡叫小鸡仔一样下去游泳。你老母鸡会游吗?怎么光叫孩子去游呢?如果这个小鸡仔说一句话,难听一点啊,小鸡仔如果稍微长大一点,老母鸡再叫它下去游泳,小鸡就会说:“你游游我看啊!”然后老母鸡就会骂小鸡仔:“逆反!逆反期到了!”
          第三个问题是父母和孩子的沟通障碍。我也给你们说两个故事就可以了。你们见过兔子跟鸡沟通没有?见过牛和羊沟通没有?我没见过。我们发现鸡跟鸡沟通,鸭跟鸭沟通,鸡和鸭没法沟通。大家见过燕子和麻雀在一起说话没有?也没有!
         我就从这里就悟到了,为什么它们不能沟通?因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沟通必须是在同一个物种之间!你看中国移动的一句广告词是怎么说的:“沟通,从心开始!”当我们把这颗心拿掉了,只是在注重形式和身份的时候,怎么能沟通呢?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没法沟通,我只能命令你。但是当我们放下形式和身份的障碍,用心沟通的时候就会发现:你是人,我也是人,我们可以沟通。
      就是平等和尊重。我们对孩子没有平等和尊重,就跟孩子变成了两个物种。我们和孩子不是同一个物种,自然就无法沟通。所以,代沟是怎么来的?都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我们放不下自己,总说孩子为什么不改变自己呢?孩子小嘛!所以,当父母的也要把自己降下来,跟孩子沟通。这就是和孩子变成了同一个物种。
    所以智慧在哪里?智慧本来就在生活中。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离开这个世界,找什么觉悟呢,离开这个世界,找什么智慧呢?那跟兔子头上找那个角一样,找不到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智慧。
         我们跟孩子如果没法沟通,还表明我们跟孩子在两个不同的心灵世界。这怎么解决呢?第一步就是直接进入孩子的心灵世界,第二步是引领孩子回到自己的世界!父母虽然站得高,但是直接命令孩子是不行的。必须进入到他的世界,跟他打成一片,然后带领他进入到自己的世界。这不就可以和孩子沟通了?同样,老板必须进入员工的心灵世界才能带领好员工,老师必须进入学生的心灵世界才能教好学生。所以我经常跟很多人说,有些时候孩子要听个演唱会,要看个篮球比赛,要买个什么东西,要去哪里玩,我们往往因为不理解孩子的心,就否定掉了。比如说孩子想去听周杰伦的演唱会,但是父母就觉得那有什么可听的呀?鬼哭狼嚎,还浪费钱,又耽误学习!这就是和孩子站在两个世界说话,你们注意到没有?孩子的心一下子就关闭了,怎么能沟通呢?前段时间接到一家人电话,那母亲告诉我,她按照我讲的方法,带着女儿飞到广州,花1600听了一场名明星的演唱会,结果历无前例地改善了与女儿的关系,从此变得融洽与黙契。
      所以我的建议是什么?就是先走入孩子的世界里。比如说六百块一张票,我们就买两张跟孩子一起听。即使你不想听,也跟他一块听。为什么呢?你去听跟他听不一样。他听就是直接去听,去享受。你是去做间谍,当线人,你就看看我这孩子干嘛这么喜欢周杰伦,周杰伦到底唱了些什么东西这么诱人。你用这个简单方法就进入到孩子的世界了,与他一起体验,也开始真正理解他了。他觉得跟你就处于同一个世界了,就有话可说了。 孩子会骄傲地问同学:你有没有看过某某的演唱会?如果同学说有没有,他都会自信地说:我看过,还是我妈陪我看的!言外之意是,我有强大的靠山.  
     我们好多人总是说,六百块钱呢,一张都多了,我还陪你去,怎么可能呢?我一个月才挣1200,买二张票,不是一个月的工资就废了?他没有想过,你去了,一个月工资就废了,你不去不是孩子都废了吗?我们好多人在算这个经济帐上都算错了。所以我给很多人说,要看钱的作用和效果,不要去看它的数目。我们有好多人吃了这个亏,百分之九十几都吃了这个亏,一天到晚就算这笔帐,没看效果,没看作用,对不对?我不过多花这点钱,但是跟孩子可以沟通了,你说这是什么效果?值多少钱啊!所以孩子很多问题是我们造出来的。我们陪他去玩,像放风筝。买两个风筝,全家人也就三个风筝,又不贵,一起去放,一起去玩。我敢打赌,你的孩子不用想那么多方法,就会自然成绩好!
        其实真的没那么复杂!是我们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而孩子活在他的世界。刚才有人问,那家长进入孩子的世界不出来了怎么办?大家要听懂,家长进入孩子,怎么能跑到孩子里面去就变成孩子了呢?家长进入孩子,表面上是孩子,他心中还是家长,目的是要引领他进入自己的世界。比如说我也可以给别人送礼,比如我们可以给领导送烟。比如说你们女性要去跟丈夫沟通,丈夫特别喜欢抽烟喝酒,就买烟给他抽,买酒给他喝嘛。为什么,你不给买酒他就少喝吗?你不买烟他就少抽吗?既然不会,那你为什么不利用烟酒做道具打入“敌人”的内部呢?还可以把买来的烟酒先祈祷佛菩萨加持一下,让他喝了抽了后慢慢就不想了。这就是我们从生活中悟到的,看到的智慧。
教育观点
861 查看 4 收藏帖子 (2)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bluesnail

    2013-9-15 23:34:11 使用道具

    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写得太好了。请看《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一书,很有实战经验
  • 蒲公英12

    2013-9-16 09:32:01 使用道具

    写得真好{:soso_e100:}
  • jingyan422

    2013-9-16 13:07:47 使用道具

    恩,的确不错
    只是需要自己悟和改变
  • rheabird

    2013-9-16 13:22:16 使用道具

    “ 因此我们今天真正要培养孩子,就必须和孩子一起成长。不是光想让他成长,我不成长”有道理,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