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这是个老问题了。我家孩子现在14个月,开始正式的英文启蒙。前几个月,我都是给他讲中文绘本故事,看中文图片大卡,听中文歌谣的。从前天开始,我正式把这些都换成了英文。因为毕竟中文是强势环境(爷爷奶奶,爸爸都说中文),只有我一个人能创造英文环境。
但我还是比较担心一个问题。大家现在都很认同讲英文绘本,听英文儿歌童谣对于英文启蒙很重要。同样的道理,中文绘本,中文歌谣,其实对于一个孩子良好的汉语感觉的培养也很重要。虽然说汉语是母语,肯定很强势。但是我总觉得,即使是母语,有些人的汉语感觉显然比另外一些人的汉语感觉要好。那么,孩子日后汉语能力的高低,或者说,那种摸不到说不清的“感觉”是不是和他婴幼儿期间的语言输入有关系呢?在我给孩子大量的英文绘本、儿歌,肯定就缩减了中文故事和儿歌的输入,现这样会不会对孩子的汉语感觉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呢?
我看了很多关于双语养育的文章和博客,这点好像大家都不担心,总是说汉语是强势的,不用担心汉语。可是,我真的觉得即使是母语,也是有的人好,有的人不好。而且这种好与不好,和日后上学貌似没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对于汉语的那种“感觉”,不是靠上学学语文课能学来的。
真诚地想听听各位家长的看法!我应该怎么合理地分配汉语和英语的时间?或者,关于婴幼儿期间汉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熏陶,有没有好的帖子或者博客推荐一下?谢谢先!
这个帖子我要好好关注,现在也是被这些问题搞得很头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