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王青博士 于 2013-9-29 08:11 编辑

中国孩子该学Phonics还是音标?
-- 戴上专业的眼镜看Phonics(三)


      在英语拼读法(Phonics)从水路进入中国以后,因为是以民间的方式在生根开花,自然会带来许多困惑。这些困惑里,有些还没有明确的答案存在。不过最强烈的困惑之一,就是它和国际音标的关系问题,应该说答案是明确的。为了避免讨论中出现不必要的语音歧义,本文里提及的英语语音一律为美音。


       这里的困惑集中表现在这样一个问题上:两套系统应该学哪一套?或者说哪一套效果更好、孩子学起来更容易?进而又派生出其他一些相关问题来:一定要两套都学吗?如果非要都学,先学哪一套?这里只要把英语拼读法跟第二语言学习的一个关键特点之间的关系弄明白,上述困惑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这个关键特点就是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要学发音,而英语拼读法本身不承载发音教学的功能。

      一般提到语言的基本技能就是“听说读写”四项,其实再想一下,“发音”和“翻译”是第二语言教学里很重要的环节呢,不过它们在母语教学中不存在,所以常常就被忽略了。

      发音要怎么教?拿汉语和汉语拼音做例子容易看一些。咱们拿拼音教小孩子发音吗?对于压倒性多数的人,这个问题从来不会去过大脑的,谁都不会有意识地去想过。好的,拿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里去看,我就见过有人教留学生拼音i时,瞪大了眼睛说“i, 衣服的衣!”学生的眼睛可瞪得更大了,他们怎么知道衣服的衣呢?

      不明确指出,可能从来就意识不到中国孩子学拼音以前,口头语言系统已经建立了,我们在用“衣服的衣”、“西瓜的西”、“老师的师”这些常用字里出现的音在帮助孩子掌握拼音这一套符号的发音,进而可以用这一套符号去连接语音和文字。我小时候学拼音时看的图,“衣服”、“西瓜”、“老师”什么的,现在在大脑中都还很生动。


      英语拼读法对于英语母语孩子的教学处理同样是基于孩子已经掌握了口头语的前提的,就拿最简单的长元音的规则来说吧,我儿子学的一条规则是在“元--e”这个结构里,“e”是一个霸道的“e”,得让前面的元音念自己的名字。他们的教学也同样大量使用图片、用图片里事物的发音来帮助孩子建立音和形的联系,像下面这样的图到处都是,通过“ape”、“lake”这样的事物名词的发音帮助孩子把这里的字形(字母a)联系到发音“长a”上去。


Long a.jpg


可这里得有一个前提,就像中国孩子已经知道了衣服的“衣”的发音一样,美国孩子已经知道这个“长a”怎么念了呀。拼读法并没有告诉学习者这个“长a”应该怎么念,只是界定了这里不能念成“apple”里面的“短a”。


      在第二语言里,发音是要专门学的,不然什么都谈不上,学习者是进不了门的。不要小看了学习“ABC”的开始阶段,跟着老师念这些字母的过程其实就包含了一个学发音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中国孩子怎么知道“ABC”还有后面要出现的英文字怎么念呢?而美国孩子不同,他们已经会说话,学拼读法只是在学认字,是要把不同字母组合的书写形式和实际的发音联系起来,学会“念”不认识的字。


      在实际的外语发音教与学中,模仿自然是比重最大的方法,但是模仿自身也有局限。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耳朵被加上了一层“文化滤网”,不是母语里的音素听不出来。听不出来,这个模仿就有难度了。还是回到学汉语的例子,教留学生时瞪着眼睛说“衣服的衣”,英语母语的学生可以跟着模仿,英语里有这个音,不难。可是到了ü这个音时,英语里没有,模仿可就是难之又难了,学生不管把眼睛瞪多大,都听不出这个音来,于是最终用英语里有的u来替代ü了。同样,初学英语的中国人听不出“thank you”开头的“th”这个辅音来,都是用汉语“三”里的拼音s来替代的。


      语言学里专门研究发音问题的分支叫语音学,它有一套完整地记录和描述人类语言所有可能的发音的国际音标系统。我们一般提到的国际音标,只是跟英语对应,是一一对应描述英语里48个音素的一套符号。其实它也可以一一对应地描述汉语或其他语言的所有音素。人类学习第二语言时碰到自己不会的发音,借助国际音标对这些音的准确描述就可以进行有效学习。比如前面提到的汉语的ü,它和i的舌位和开口程度都一样,只要在发i时把嘴唇圆起来就是这个音了,而“thank”开头的辅音/θ/是一个“齿间音”,发音时要用上下齿轻轻咬住伸出的舌尖。因此具体描述舌位、开口度以及发音部位、发音方法这些具体音质特征的国际音标才是发音教学可以依靠的系统工具。


      跟着音标的系统抓住这些发音的特征,还会有一些具体的办法来教发音,比如英语里没有送气音,教他们学汉语的“泼”就可以放一个纸片在口前让学生看到纸片被吹动,而汉语里没有浊辅音,发“bad”里的/b/时就可以让学生用手压在喉结处感受声带的振动。此外还有些小语种的学生练小舌音就要在嘴里含上水去体会等等,都是好办法。


      因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有些音听不出来就用母语中相近的音去替代,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就会形成有规律的口音,比如“中式口音”。到了一定的语言水平,有时需要有专门的正音课程来帮助学生提高发音水平。要能正音,首先要明确“准确”的发音,对于准确发音的了解和把握又必然离不开音标。正音还有一个层面,就是要了解学生“不正”在哪里,这个了解,可以源自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不过如果这时教师还具有比较语音学的功底,能够用音标系统准确了解学生用来进行替代的母语音的音质特征,这时的纠偏正音才最有效率。所以,不要简单地以为外教的发音好,除非有相当的专业功底,否则他们在语音教学上意识不到中国学生的难点所在,除了一味示范那些学生听不出、模仿中采用母语音替代了的发音以外,他们一点招数都没有。正音课恰恰是有功力的中国老师的天地。


      还不要忘了发音还有超音段(suprasegmental)层面上的考虑呢,包括词之间的连读、句子的重音、次重音、升降调等等,语音学都有仔细研究而且国际音标也有系统去标注,但拼读法完全不考虑这个层面的因素。中国人的发音,在超音段层面上的问题远远超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音,我有许多次的亲身经历,陪外国人在国内吃饭什么的,他们没有意识到主人好心放出的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里在说英语。不是播音员单个的音不准,而是整体的语音语调的味道不正,人家不专门留意,整个听不懂。


      当然,学习发音也好、正音也好,学习者就是把握住了发音方法和部位、能够逐渐听出这个音,到能够完全控制住发音器官在有上下文的语境中真正发好这个音,依然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有,哪一些音标的规则要具体拿出来教,面对多大的学习者可以适用,甚至于说学校在教授音标时方法枯燥、进度不合理等一些具体教学法层面上要解决的问题,都不改变国际音标对于发音教学的关键作用。


      从本文的分析上可以明显看到英语拼读法并不涉及发音教学的层面,这是母语教学的特点。熟悉拼读法的内行人可能会注意到英语里提到它的地方会反复提到发音(pronunciation),这里我们不妨引入一个“读音”的术语来对照语音学上的发音。英语拼音是在解决“读音”的问题,就是一个字母或字母群在特定的场合应该怎么读,如同汉语的一个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应该读作音什么一样,是选择“读作”什么音的问题,不是如何运用发音器官进行发音问题。所以说“英语拼读法”这个译法里的“读”字也很传神的。


      所以,中国孩子国际音标还是要学的,这个结论很明确。在发音教学方面国际音标的功能拼读法肯定替代不了,这个关躲不掉。那么是否要两套系统都学、先学哪一个,要先看过拼读法在中国孩子英语学习其他方面的作用以后,才能进一步有效探讨。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50 理由 收起
coolfun + 30 好看,好玩。
05zwzw + 20 专业文章专业分析,要支持!
6303 查看 64 收藏帖子 (15)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王青博士

    楼主 2013-9-29 08:06:0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王青博士 于 2013-9-29 09:03 编辑

          把英语拼读法这样针对母语学生设计的方法直接拿到第二语言教学里来使用,会不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这样的担心本身就不少。之所以说在教授发音和与国际音标学习的问题上有清晰答案,关键是在同样以汉语为母语的台湾地区出现了难得的实践经验的验证。

          多年以来,台湾的学生学起英语来也是十分吃力,大家也是在想各式各样的办法,英语拼读法的教学应用就推行了不少年头了。台湾流行使用的是一套kk音标,由两个姓氏为“K”开头的美国人根据国际音标发明的描述美式英语发音的音标,可以说和我们学的针对英语部分的国际音标大同小异。台湾当年还没有推行拉丁化的汉语拼音,所以在学习英语之初上来就学一套拉丁字母,再另外学一套kk音标实在是很让人头痛的事情。随着拼读法的出现,不再用另外一套符号来标音了,大家一时以为出现了救星,可以摆脱学习音标之苦了。可是慢慢地,这个针对母语的教学方法根本不存在发音教学功能的问题就体现出来了,于是大家只好又回头去看音标。这个问题也进入了台湾教材编审主管部门的视线,在2004年最后一套统编教材里就明确了音标和“字母拼读法”都要教,而且顺序是先教音标。参与主持制定教材的权威学者,南加州大学语言学博士、台湾清华大学曹逢甫教授记述到,这套教材只推行了3年,相关主管部门就把教材编写民间化了,而且把英语教学的起步时间提前到小学5年级。而根据当时的教学大纲,音标要在初一才属于教学内容,而小学起步就要面对拼读法的学习。这样,发音教学环节还有学生困惑的一个字母对应多个语音的问题就不好处理,缺少了一个有效的工具。由民间编纂的教材甚至于出现了拼读法只教“小字母型”的做法,就是把一些字母群的规律拿出来教,颇有一点像汉语对于偏旁的处理方式,而涉及元音长短音质的“大字母型”教学则被回避。我们民间关于台湾推广英语拼读法不太成功的说法估计就是指的这一块的混乱。

  • huachun

    2013-9-29 08:14:56 使用道具

    学习了,怎么没看到(三)呢?
  • 王青博士

    楼主 2013-9-29 08:29:07 使用道具

    huachun 发表于 2013-9-29 08:14
    学习了,怎么没看到(三)呢?

    {:soso_e100:}

    您真细心。我已经改过来了。是少了(二),处于一些不相干的考虑,认为没必要发在这里。
  • zqaw

    2013-9-29 08:36:48 使用道具

    学习一下!!!
  • zhm99

    2013-9-29 08:40:43 使用道具

    我也这么认为,从我学英语的感受就感觉学国际音标很重要,我先生在小城市上学,老师没有好好教音标,到现在好多发音都不标准,根本没法纠正,查字典都不会念准。
  • huachun

    2013-9-29 08:49:12 使用道具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29 08:29
    您真细心。我已经改过来了。是少了(二),处于一些不相干的考虑,认为没必要发在这里。 ...

    很想学习,发在哪儿啦?能不能给个链接?
  • li_xiaochun

    2013-9-29 08:54:34 使用道具

    跟着学习一下!
  • yinhao9678

    2013-9-29 08:55:44 使用道具

    太专业了。我只知道音标是规则,Phonics是规律,我们要学习规则,发现规律。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38 理由 收起
    05zwzw + 20 总结的好
    王青博士 + 18 学习规则,发现规律,为这一句加分!
  • 棒棒妈

    2013-9-29 08:56:49 使用道具

    学习中  谢谢分享
  • 王青博士

    楼主 2013-9-29 08:56:52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王青博士 于 2013-9-29 08:58 编辑
    huachun 发表于 2013-9-29 08:49
    很想学习,发在哪儿啦?能不能给个链接?

    好像在论坛里发外部链接是违规的吧。您搜索一下文章标题试试:“我去学Phonics,能学得好吗?”
  • jiankan

    2013-9-29 09:07:12 使用道具

    其实我觉得自然拼读法有点类似中国的秀才念字念半边吧
  • 八声甘州

    2013-9-29 09:13:24 使用道具

    我们中学也没学过音标,大学花了一个学期学这门课,还是很有用的,学过比没学过的发音就是好很多
  • lintao915

    2013-9-29 09:25:33 使用道具

    完全同意,这个道理就是夏蝉不可语于冰一样。

    不过是哪国人,发母语中没有的音总是极困难的。如欧美人无法发汉语中z的音总用j来替换,日本人不能发r总是schwa来替换, 印度人不能发t只能发d,大多数中国人见到th和dark l就乱发一气。

    phonics解决的书写符号和语音的对应,但其本身起不到正音的作用。但如果教授的老师本身语音比较好,也了解中国人发音的各种弊端,似乎也可以在phonics教授过程中,附带这正音也作了。

    还有一个问题提出来探讨,\"教留学生时瞪着眼睛说“衣服的衣”,英语母语的学生可以跟着模仿,英语里有这个音。\" 个人认为汉语中衣服的衣,与英语的长i和短i发音颇有不同。我自己在发这个音的时候是颇有困惑的,有时不能清楚地分辨这2个音,说beach时总是心惊胆颤,怕一不小心就变成另一个单词了。
  • swuteresa

    2013-9-29 09:34:09 使用道具

    太专业了哦
  • wit

    2013-9-29 09:35:14 使用道具

    很好的文章,值得学习。关键是现在教育系统为什么没有一个统一的方向给学校?这个市场现在真的是很乱
  • 一条鱼1977

    2013-9-29 09:44:02 使用道具

    感谢楼主的文章,自己对这个问题也是一直心存疑惑,分析得非常有道理!
  • 优优妈

    2013-9-29 09:49:14 使用道具

    很清晰的解释 学习了 收藏
  • yingyi2003

    2013-9-29 09:54:38 使用道具

    来学习的,深刻,谢了呀
  • 麦子妈妈

    2013-9-29 10:08:19 使用道具

    发的帖子总是这么专业!分析得很到位!
  • everyday99

    2013-9-29 10:41:16 使用道具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是:拼读法必学,而音标可学可不学!

    1、学音标发音准?我们的中式英语是在拼读法环境下产生的,还是音标环境下产生的?很显然是后者!即使前面人所说的小城市,我们这代人学英语也是从音标开始的,小城市缺的是发音准确的老师,而不是音标教育,学生是看音标读不准,而不是不会音标。。。这恰恰证明了,学音标对发音准确无用,跟发音准确的音频和老师学、听正确的发音,才是根本。我身边就有个很好的例子,我公公教高中英语,在他这代人来说,英语算好的,发音更是相对出色的,他尤其得意于他对音标的学习和心得。。。在我开始教儿子之前,也从未觉得他的英语有什么问题,我本身英语很烂。。。但是,从我儿子开始学,我开始跟他一起学、听了很多原版音频后,我觉得他爷爷的发音简直惨不忍睹。。。单音节基本都没问题,但是到了具体单词,就连一些常用的、最基本的单词,读的重音和音调都很奇怪,比如说ambulance、bear、perfect...但是,当我指出时,他又会搬出大套的音标拼读理论,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我查电子词典的音标,还真不能说他是错的,直到点了音标旁的小喇叭。。。标准读音就是和他的不一样!光看音标读单词,就是读不对!

    2、为什么音标其实不准?我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我的解释完全是我个人的猜想和看法。我觉得问题的根本在:英语本没有音标!音标是后发明的发音标注系统。凡后发明的规则,总因为必须的简化需求,而忽略一些精细的差异和变化,无法面面具到,不可能完全精确标注出所有的发音。一些界于两者之间的,必然选一边去靠,从而造成光看音标、读的“标准”的,反而注定是不会标准的。我们就看中文好了,汉语拼音能标出所有中文的读音吗?各地方言就不谈了,连最接近的北京话都标不出的,看汉语拼音无法学会中文,只能学会“普通话”!普通话是个很特殊的东西,是被“纠正”过发音的东西,是根据拼音规则重新规范过的东西!而英语里没有这个东西,即使是被拿来当作标准的音标,也只能达到最接近某种口音(类似北京话),而这种口音本身并没有再根据音标做过反向的标准化;

    3、音标是个区域产物、时代产物,所以有使用的局限性。首先,母语国家的人根本不需要学这个东西,并且都各自发着不同的发音,音标只提供非母语国家的学生,在没有真实音频的帮助下,能大致发出一个不太离谱、接近英语中某种发音系统的发音;其次,音标是产生在音频传播停留在声波自然传播范围和缺乏大量音频资料的时代背景下的,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即使是非母语国家的学生,也能直接接触到大量原声音频的时代!我们查的字典也多数是电子词典,我们有几个人会光看音标,而不顺手点一下旁边的小喇叭?而既然有个那个小喇叭,没有或看不懂那个音标,又怎么样呢?我们学中文到底是从听妈妈说话开始的,还是从看妈妈拼音开始的呢?

    4、依赖音标的人听实际音频太少,导致发音非常个性化。。。这个又回到了我的公公,他就是典型的光看音标,不听录音的人。。。当然,在他那个时代来说,很正常,但是,他很固执的保留了这个习惯。。。
  • 风过不留痕

    2013-9-29 11:08:13 使用道具

    百家争鸣,才能百花齐放。顶。也想看到(二)
  • 王青博士

    楼主 2013-9-29 11:18:05 使用道具

    lintao915 发表于 2013-9-29 09:25
    完全同意,这个道理就是夏蝉不可语于冰一样。

    不过是哪国人,发母语中没有的音总是极困难的。如欧美人无 ...

    看来是个行家。

    一个小小技巧,解决一下您的/i/和/I/困惑。我们学英语的时候把它们当成了长短元音的对应,长的好说,短的短到什么程度算正确?汉语的“衣”跟beach里的长元音完全一样,这里不需要有顾虑,问题是bitch里的“短元音”,我们没有,把握不好。这里的技巧是把长、短的对应调整为“松”、“紧“的对应,”长元音“声带绷紧发,”短元音“声带放松发,这个放松要体会一下,一旦掌握,就一马平川了。

    同样,food和foot的对比,前者是”紧元音“,中国人好发;后者是松元音,要体会一下。

    法语也只有紧元音,所以一听法国人说”good“,如同中国人一样,是个”顾“的音,我就会暗笑。{:soso_e113:}
  • woshiyun

    2013-9-29 11:19:59 使用道具

    我来学习一下.
  • miaowmom

    2013-9-29 11:25:29 使用道具

    我覺得無論學哪一種,都必需大量的聽,不聽怎麼自己發得對不對哦?

    學術方面的東西我不會寫。

    我只知道ligt l與dark l IPA解決不了。
  • 王青博士

    楼主 2013-9-29 11:31:00 使用道具

    miaowmom 发表于 2013-9-29 11:25
    我覺得無論學哪一種,都必需大量的聽,不聽怎麼自己發得對不對哦?

    學術方面的東西我不會寫。
    我只知道ligt l與dark l IPA解決不了。

    我只知道到了这么技术的环节,只有靠IPA了。您说解决不了,我根本不相信。但是如果有IPA以外的办法可以解决,倒是很想学习。请详示。先谢!
  • matina_woo

    2013-9-29 11:45:51 使用道具

    虽然不知道该学P还是音标,但是打算先教孩子汉语拼音。{:soso_e100:}
  • 王青博士

    楼主 2013-9-29 11:57:49 使用道具

    everyday99 发表于 2013-9-29 10:41
    我的看法恰恰相反,是:拼读法必学,而音标可学可不学!

    1、学音标发音准?我们的中式英语是在拼读法环境 ...

    先说纯技术的。我文章里面的字母A的念法,国际音标注为/eɪ/,懂音标的外语老师,只要能够把握住/e/的舌位和开口度,再把握住/I/,然后引导学生从/e/到/I/滑动,这个音就发出了。这里我们撇开教学层面上的因素比如教得好不好、这样教学习者能否接受、有没有效果等等不看。可是拼读法能讲到哪一步呢?在ape里面发\\\"长a\\\", 这个\\\"长a\\\"怎么发呀?完全不涉及。所以这两套系统不在一个层面上。

    再说纯逻辑的。听原版、模仿、使用电子字典里的小喇叭,这跟用音标还是用拼读法毫无关系,用哪一套系统学习都可以用这些方法,与本文讨论无关。
  • everyday99

    2013-9-29 12:38:28 使用道具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29 11:57
    先说纯技术的。我文章里面的字母A的念法,国际音标注为/eɪ/,懂音标的外语老师,只要能够把握住/e/的 ...

    好吧,技术我是不懂的。我就看儿子的一些原版教材资料,教A的读音就是分“long A”和“short A\",没有音标,可我也没发现使用这些教材的母语国家孩子不会发这2个音,我儿子虽然不是母语国家的孩子,可是好象也会发。。。

    “懂音标的外语老师,只要能够把握住/e/的舌位和开口度,再把握住/I/,然后引导学生从/e/到/I/滑动,这个音就发出了”,请问:这句里“懂音标”和“只要能够把握住/e/的舌位和开口度,再把握住/I/。。。”是不是等同的?还是是2个不相互必需的条件?如果是后者,那懂音标的外语老师,把握不了正确的舌位和开口度,还能教准学生的读音吗?那如果是位不懂音标的外教,但很不巧的能把握好正确的舌位和开口度,是不是也有可能教的学生可以读准呢?所以,这2个条件里,真正的关键部分,到底是“懂音标”,还是“会正确发音”?

    还有,正音学习和音标系统学习是等同的吗?这个我是完全不懂的,就看过一些英剧、美剧,好象有些专业正音课的场面。。。我没有看到那些老师使用一块大黑板、写上个音标,教学生写啊默啊的,而是看到老师坐在学生对面,一边发音一边用手势比画,不知道这样是不是能教会学生呢?

    回到自然拼读和音标的选择,我认为:以准确发音为目标的话,2者都不是起决定作用的,也无分谁高谁低,多听多模仿才是根本;我选择自然拼读,不是为了读音准确,而是为了辅助阅读、降低阅读起步和进步的难度;我个人屏弃音标,是觉得它根本上就是一台原始的录音机,从技术上现在有更好更简单的选择,就其性能和效果与学习这套复杂系统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来比,很不划算。
  • miaowmom

    2013-9-29 12:39:04 使用道具

    王青博士 发表于 2013-9-29 11:31
    我只知道到了这么技术的环节,只有靠IPA了。您说解决不了,我根本不相信。但是如果有IPA以外的办法可以 ...

    寫學術論文真的是不我的菜。這倒是DR強項。

    DR你能夠講下IPA(國際音標)怎麼搞定dark l & light l嗎?我看IPA都只是同一個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