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小孩子刚开始上小学,有一个问题困惑我,大家觉得现阶段方法重要还是知识重要?
小学一年级~三年级是不是要已灌输知识为主,主要大量记忆,加一定的方法,大年级开始再以方法为主吗?
还是小学一年级孩子就应经能和大人一样思考了呢?
觉得小孩子不爱问问题,不爱动脑子,怎么办?大家是怎么平衡知识和方法的?


教育观点
1093 查看 14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淡若昕语

    2013-10-4 10:02:56 使用道具

    一年级的知识还少,我觉得主要任务是过渡一下,让孩子适应从幼儿园到学校的过渡,二年级开始培养学习习惯,当然学习方法是在学习中逐渐摸索的
  • 封疆大吏041010

    2013-10-4 10:07:07 使用道具

    什么都不是。

    而是——
    懂自己的孩子最重要。
  • dingding727

    2013-10-4 10:09:34 使用道具

    记忆好也需要方法的,这阶段的小孩最需要的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dingding727于2013-10-4 10:16补充以下内容:
    我刚发了一个新帖子希望对你有帮助。
  • wwhsosdfmry

    楼主 2013-10-4 10:19:04 使用道具

    “教育”是以知识为工具教会他人思考的过程,思考如何利用自身所拥有的创造更高的社会财富,实现自我价值。
    教育学界,关于“教育”的定义多种多样,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来说,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前苏联及我国一般是从社会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而英美国家的教育学家一般是从个体的角度给“教育”下定义的。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可以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不同的层次:
    (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分配着且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
    教育最本质性的理解,就是社会对人们思想的知识灌输和行为指导;一,教育的对象是人;二,内容必须是良性的有意义的。从而使人民去改造社会。
    (2)、狭义的:指个体精神上的升华。这种定义方式强调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3)、更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个主要指的中国校园的应试教育。

    当代诗人、文化学者张修林在《谈教育》一文中有如下解释:
    所谓教育,应当是作为对社会文化的传授、传播。而社会文化,包括文理学科,它应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第一层次是指高层次文化,既抽象的、看不到存在的,比如社会心理、美学和价值,
    第二层次指从第一层次具体下来的,尽管看不到具体存在,但能切实感觉到它的结构与活动方式存在的,比如政权及其机构,第三层次指表面文化,既看得到又摸得到的,物品或物质的文化。简单地说,就是精神文化、精神的物化文化以及物质文化教育的目的说是教化育人,其实就是让人接受各种有用的知识,以期将这些知识吸收、溶化,能够将其直接作用于社会,或者把这些知识作为基础,升华出新的知识,即发现和发明
    前者像物理变化,接受的人如同一个盛东西的容器,接受的几种东西还是那样的几种东西,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有了些混杂,这大概就是常说的实用型人才——技术或技艺的人才
    后者则类似于化学反应,已经生成了不同的、另外的东西,这类人才能够很好地掌握第一层次的文化,容易形成自己特有的治学思想、理念和方法。这就是创造型人才。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影响,主要就是第一层次的文化、创造型人才的影响。 
    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是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它提供了感受、记忆、联想、想象、推理完整的思维功能,使人的意识能够相互影响并得以传播。


  • lewis

    2013-10-4 10:22:26 使用道具

    方法和知识都不重要,学习习惯和学习节奏的养成最重要,到了3年级,才能轻松的保持在第一梯队,
  • livingchrist

    2013-10-4 11:23:48 使用道具

    知识是一直积累的,方法是一直“与时俱进”的(或者说“与龄俱进”),但也是要积累的,总有基础,然后再往上。小孩的思维方式怎么会和大人一样呢?如果一样的话,那我们大人的脑袋瓜这几年不就白长了?呵呵。
    你说你的孩子不喜提问,我想请问你,孩子小的时候总会问大人“这是什么?”、“为什么?”,那时你是搪塞过去了,还是耐心回答了呢?我看过很多大人的反应都是很不耐烦地,这样小孩提问的兴致就会慢慢减弱。
    和孩子敞开心扉谈谈吧,不是站在父母权威的角度,而是站在孩子的帮助者的角度。
  • 我就是lalala

    2013-10-4 11:26:14 使用道具

    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的吧!因为进入真正的学习阶段了,还是要先让孩子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如何了解,我觉得还是得从学知识中入手,比方说,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对数字敏感,对文字不敏感,有的孩子则相反。有的记性好,有的容易忘这忘那,有的坐不住,有的很安静。那就巩固孩子的优势,跟孩子一起寻找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去学习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和养成良好的习惯克服自己的劣势。
  • 木鱼

    2013-10-7 11:08:04 使用道具

    知识不重要,再好的记性不如一块破硬盘。
    重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的能力。而不是死背知识。
  • hahamama

    2013-10-7 15:45:52 使用道具

    方法重要 i think
  • 菲比寻常1983

    2013-10-7 16:30:47 使用道具

    兴趣最重要。方法其次。能力和知识是兴趣和方法到位后的产出。
  • 西风夜凉

    2013-10-7 17:55:43 使用道具

    和知识的积累相比,好的方法肯定更重要,也就是“授人以渔”而不是鱼
    但个人觉得,培养对学习和知识的兴趣更重要,只要enjoy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 crazytester

    2013-10-10 16:03:0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crazytester 于 2013-10-10 16:04 编辑

    同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最重要,主动学习,事半功10倍
  • 皇帝

    2013-10-13 15:47:04 使用道具

    有了知识才能有科学的方法
  • 落基山上的云

    2013-10-14 08:35:34 使用道具

    How can you tell the method from the knowledge?

    Perhaps you could give a specific example, then we can discuss your question.

    In my understanding, no method is excluded rom knowledge, and no knowledge cannot be gained without a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