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匿名

2010-07-21

打孩子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mingming_liu

    2010-8-16 09:56:29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mingming_liu 于 2010-8-16 10:02 编辑

    我昨天就把孩子打了,现在很后悔,也很心疼。感觉自己离一个合格的妈妈差着太远。
  • tigermom

    2010-8-16 15:51:19 使用道具

    我现在也不打了,如果妈妈生气了,孩子也能感受到,就冷处理,可能他有时不明白妈妈到底是为什么生气,过后我再和他解释,等孩子大了会明白的。
  • 百灵

    2010-8-28 17:20:26 使用道具

    经常是说了好几次怎么都不听,气愤淹没了理智。才出手打的。不过打也没用
    下次一样犯错。这是做妈妈的不称职。怎么说孩子都不听,用别的罚法效果也不好(如不能看电视,罚面壁等)真不知道要怎么处理
  • 壮壮妈妈

    2010-8-28 23:44:23 使用道具

    理智,耐心~~
  • tigermom

    2010-8-29 01:13:03 使用道具

    父母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

        有一次,不知道是对什么不满意,我的大儿子突然大哭大闹了起来。好像是他
    正在玩儿的玩具出了什么故障的样子。可是,无论我如何哄他劝他,他就是不听。
    而且还变本加厉,见了玩具就乱扔、乱撕。

        我的火气也开始冒了出来。我放弃了对他好言相劝的念头,开始训斥起他来。
    如果再往前稍微发展一步的话,我很可能还会动手。不知道孩子是不是猜到了我的
    这种心理,他干脆躺在地上,到处打滚了。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没有别的办法可
    想了,我只好使出了最后一招。

        “景慕,坐到椅子上去反省!”

        孩子的脸上马上表现出了不满的神情,接着就放声大哭起来,作为他最后的反
    抗。但是,看到我脸上仍旧是一副严厉的表情,他知道不管再怎么闹都没有用了,
    只好很不情愿地坐到了椅子上。

        现在,虽然再也没有这种必要了,但是直到孩子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在我们
    家的一个角落里还始终安放着一把“反省椅”。在孩子毫无原由地哭闹、耍性子的
    时候,如果哄劝、训斥等方法都不管用的话,它就会被派上用场。

        当孩子长到五岁左右的时候,你就可以和他进行一定程度的交流和对话了。在
    这之前,他对周围状况的思维能力还是非常不够的。对这一时期的孩子,无论母亲
    多么冷静地用孩子最容易懂的话去劝慰他,只要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他就会撒泼
    耍赖、使性子。我们家的孩子就是这样。

        因此,我就想出了“反省椅”这么一个办法。在刚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抱着
    “这样做管用吗”这样一种半信半疑的心理让孩子坐在椅子上的。其实,这样做最
    初的出发点与其说是为了让孩子反省,还不如说是为了先镇静一下自己被激怒的心
    情。
  • tigermom

    2010-8-29 01:15:55 使用道具

      在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常常会在某个瞬间被激怒,从而发起火来。事情
    到了这种地步,反而会把事态弄得更糟,更不要说解决问题了。有一次,一位患者
    的父亲打来电话。他大概是看了我在电视台做的关于人类暴力倾向的节目,才决定
    打这个电话的。

        我在那个节目中讲的主要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暴力倾向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本能。父母必须从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起就帮
    助他们,使他们学会对这种本能进行调节。为了能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必须要善
    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成为孩子学习的模范。不管在孩子身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都
    不能生气,都要加以包容。

        那位父亲向我这样问道:

        “为什么必须只想着孩子?难道不能也让他们了解一下父母的一片苦心吗?”

        我可以理解这位父亲的心情。从父母的立场上看,要忍受的东西实在是没完没
    了,看不到尽头。在每个周末,本来应该呆在家里好好休息,可是不行,因为你是
    父母,所以你还要围着孩子跑前跑后;不管孩子的脾气有多么坏,父母都要一一忍
    受;不管自己的情绪如何不好,父母都要用一张笑脸面对孩子……。父母也是人,
    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必须承受所有这一切呢?俗话说“人非圣贤”,让父母们经
    常这样把自己的感情放在一边,用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确实是非常之难。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不断地告诫父母们:忍耐,再忍耐!这是因为,不管怎样,
    和发育还很不充分的子女相比,父母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成熟了,所以在忍耐力上也
    更强一些。

        相反,对于孩子来说,则不具备这种忍耐力。如果强迫正在成长的孩子学习如
    何进行忍耐的话,他们就不可能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从而产生心理上的
    不安。对于父母来说,因为他们已经是心理成熟的成年人,就不太会产生这样的问
    题。因此,应该让有忍耐能力的一方去忍耐,而不是相反。难道不是这样吗?

        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乔尼克,为了弄清3-6 个月的儿童是如何调节自己的感情
    的,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先让母亲对着自己的孩子微笑,然后表情突然变得
    严厉起来,并将视线转向其他方向。不管孩子怎么向着妈妈看,妈妈始终不和他对
    眼神,只是表现出一幅很生气的样子。

        这些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们,先是把眼睛睁得圆圆的,脸上显得非常吃惊。然后
    脸上就变得毫无表情,并竭力回避别人投来的目光。三分钟后,妈妈又重新对孩子
    笑了,可是孩子毫无表情的脸孔却要一直持续好几个小时。可见,虽然孩子天生有
    一个在构造上和成年人相同的大脑,可是如果母亲不帮助他调节情绪的话,他很容
    易地就把这种生气的表情学会了,其程度之深有时会达到不可逆转的地步。

        那么,请想一想吧,
  • tigermom

    2010-8-29 01:16:20 使用道具

      在和孩子发生冲突的时候,我常常会在某个瞬间被激怒,从而发起火来。事情
    到了这种地步,反而会把事态弄得更糟,更不要说解决问题了。有一次,一位患者
    的父亲打来电话。他大概是看了我在电视台做的关于人类暴力倾向的节目,才决定
    打这个电话的。

        我在那个节目中讲的主要内容大体是这样的:

        暴力倾向是每个人都具有的一种本能。父母必须从孩子们还很小的时候起就帮
    助他们,使他们学会对这种本能进行调节。为了能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必须要善
    于调节自己的感情,成为孩子学习的模范。不管在孩子身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都
    不能生气,都要加以包容。

        那位父亲向我这样问道:

        “为什么必须只想着孩子?难道不能也让他们了解一下父母的一片苦心吗?”

        我可以理解这位父亲的心情。从父母的立场上看,要忍受的东西实在是没完没
    了,看不到尽头。在每个周末,本来应该呆在家里好好休息,可是不行,因为你是
    父母,所以你还要围着孩子跑前跑后;不管孩子的脾气有多么坏,父母都要一一忍
    受;不管自己的情绪如何不好,父母都要用一张笑脸面对孩子……。父母也是人,
    他们到底犯了什么罪,必须承受所有这一切呢?俗话说“人非圣贤”,让父母们经
    常这样把自己的感情放在一边,用理性的态度去对待孩子,确实是非常之难。

        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不断地告诫父母们:忍耐,再忍耐!这是因为,不管怎样,
    和发育还很不充分的子女相比,父母在心理上已经完全成熟了,所以在忍耐力上也
    更强一些。

        相反,对于孩子来说,则不具备这种忍耐力。如果强迫正在成长的孩子学习如
    何进行忍耐的话,他们就不可能学会正确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从而产生心理上的
    不安。对于父母来说,因为他们已经是心理成熟的成年人,就不太会产生这样的问
    题。因此,应该让有忍耐能力的一方去忍耐,而不是相反。难道不是这样吗?

        美国儿童心理学博士乔尼克,为了弄清3-6 个月的儿童是如何调节自己的感情
    的,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先让母亲对着自己的孩子微笑,然后表情突然变得
    严厉起来,并将视线转向其他方向。不管孩子怎么向着妈妈看,妈妈始终不和他对
    眼神,只是表现出一幅很生气的样子。

        这些还不会说话的孩子们,先是把眼睛睁得圆圆的,脸上显得非常吃惊。然后
    脸上就变得毫无表情,并竭力回避别人投来的目光。三分钟后,妈妈又重新对孩子
    笑了,可是孩子毫无表情的脸孔却要一直持续好几个小时。可见,虽然孩子天生有
    一个在构造上和成年人相同的大脑,可是如果母亲不帮助他调节情绪的话,他很容
    易地就把这种生气的表情学会了,其程度之深有时会达到不可逆转的地步。

        那么,请想一想吧,女性们一旦和自己的丈夫吵架以后,夫妻间的冷战通常都
    要持续三、四天的时间。因此,在照看孩子的时候,这种不好的情绪也会从脸上流
    露出来。如果这种情形经常出现的话,孩子不是很自然就学会了吗?

        如果观察一下来医院治疗“少儿期忧郁症”的儿童,我们就会发现,在他们母
    亲的身上一般都存在上述的问题。在这种时候,母亲就要和孩子一起接受治疗。如
    果母亲在接受治疗以后恢复了正常的话,孩子过不了几个月也会有明显的好转。因
    此,母亲们不仅要在照看孩子的时候,而且要在其他所有的生活场景中都要很好地
    调节自己的感情。我常常这样叮嘱前来找我求治的母亲们、也叮嘱我自己:

        " 要经常反观自身,要经常检查自己情绪所处的状态。"

        在这样一个前提条件下,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对待孩子的大的原则:

        " 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我绝对不责骂孩子。"

        既然我们每一位母亲都是普通的人,那么谁都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就拿我自
    己来说吧,有时候,我也会感到非常地忧郁和烦躁,非常讨厌去医院上班。像这样,
    当我的情绪状态亮起红灯的时候,不管孩子是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还是又违背了向
    我许下的诺言,我都不会去管他。因为在这种时候,不论你如何试图和颜悦色地对
    待孩子,你的这种坏情绪还是会在脸上表现出来。等到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们
    打个比方,如果说感情指数的最高值是10的话,起码要在达到7-8 以上的时候)你
    才可以开始对孩子说你想对他说的话。

        可是,大多数的父母一般都是不管自己的情绪好不好,都用目光去盯着孩子、
    去抱孩子、哄孩子,结果这样做着做着就发了火,甚至还会动手打孩子。这种过程
    在以后还会反复不断地出现。在火就要冒出来的时候,如何才能把它压制住?这并
    不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商或理性程度。我经常可以看到,有些被称为很有理性的人,
    随随便便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由着自己的情绪去处理问题。

        要想对感情进行很好的调节,不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大量的训练是不太可能的。
    虽然也有一少部分人天生就非常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但是因为抚育孩子这件事本
    身就需要巨大的忍耐和牺牲,所以母亲们个人的努力还是非常必要的。

        我是个感情非常丰富的人,为了调节我的情绪,我选择了欣赏音乐的方法。平
    时我是非常喜欢爬山的,可是并不是经常能有这样的条件,因此作为一种替代的方
    法,我选择了欣赏音乐。在听过一些轻松的音乐以后,我能感觉到我的情绪开始逐
    步地平稳并镇静了下来。

        在听音乐也不管用的时候,我干脆就回避和孩子见面。比如说可以留在医院里
    做功课、或者读书来消磨时间,一直到很晚的时候再回去。尽管我也知道孩子在等
    着妈妈回来,可是与其心情沉重地回去向孩子皱眉头,还不如晚一点回去的好。

        但是,人是一种感情的动物,通过努力就可以完美地调节自己感情的人并不是
    很多。与其试图在每时每刻都想做到完美无暇,还不如从做错了以后能够马上察觉
    并立即改正开始做起。虽说想要在一两天里取得大的进步不太可能,但是,你能知
    道你在对待孩子时做的不对,总比你在做错了以后还无知无觉(更不知道这种失误
    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要好的多。

        有时候,我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发火,过后才猛然醒悟到“哎哟,又做错
    了!”这时,我就会对孩子说:“景慕,刚才是妈妈做的不对,对不起。我也不知
    道为什么就会生这么大的气。”这时孩子反而会劝慰我说:“是不是因为妈妈做的
    事情太多了?是这样吧?”孩子已经在隐隐约约中看出了我的这种努力和心理。

        所以,我想向母亲们呼吁:“就像考虑你们应该穿什么样的内衣那样,认真地
    思考一下,该如何调节好你们的感情吧。”

        我曾经在前面讲到过,孩子的潜力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就会爆发。因此,在孩子
    的某些能力发育显得有些迟缓的时候,你也要经常拿出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因
    为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丧失自信心,才会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完成自己的发展。

        可是,如果父母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感情的话,不但不会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
    反而会使他们经常不断地向后退缩。因此,如果你不想阻碍孩子健康成长的话,从
    现在起就学习一下调节自己感情的方法吧。
  • jyao005

    2010-8-30 11:58:37 使用道具

    有时候是在仍不住还是会动手,和大家一样打完了又后悔,恨不得立即把她抱过来问她还疼吗?知道这样做(打孩子和立即哄孩子)不对,可是,可是,唉真是头疼!现在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过说实话,的孩子也真够厉害的,自己的主张多多。
  • superstar

    2014-2-5 18:45:55 使用道具

    家长们同感啊~
  • dashuan77

    2014-2-8 00:46:57 使用道具

    看完帖子以后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
  • seehwy

    2014-2-8 01:06:54 使用道具

    我从来不打的,记得我小时候爸爸唯一一次打我,其实只是轻拍了一下脸,但是那种羞辱感到现在都还记着。爸妈们,打孩子对孩子造成的伤害,远比我们能想象的严重很多。
  • 橘子~桔子~

    2014-2-8 01:11:40 使用道具

    tigermom 发表于 2010-7-21 20:12
    我们目前的惩罚办法是naughty chair,就是孩子不听话了,给扔到一个角落,叫naughty chair, 自己哭也好, 闹 ...

    学习了,看有这毛病的人不止我一个。我发脾气时都是在她不好好吃饭时,次次都会后悔。
  • sugarfresh

    2014-2-8 17:30:22 使用道具

    我是尽量不打。娃小的时候我打过。越长大越不想打。有道理说道理,说不通就搁一阵子,该通的会通。没听说过打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