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使用道具
小达人

2013-10-23

[文科学习] 我的文摘2

本帖最后由 小达人 于 2014-1-16 12:46 编辑

       家中陆续订过些文摘类杂志(《读者》《意林》《视野》《青年文摘》《特别关注》《特别文摘》等)。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看到一篇好文章,过些时回头想用时没法从杂志海中找出来。忽然想到,要不从今天开始建一个自己的文摘楼,方便查阅,也可以和大家分享好文章。
      之所以选择放在中学“文科学习”,是想着也许可以作为写作素材或者范文。

      选文不设统一标准,有的适合家长看,有的适合学生读,所以,有深有浅,有庄有谐,有美文,有杂文,有心灵鸡汤,有时事辣评……

        
因为《我的文摘》目录页放不下了,所以另开一楼,继续添砖加瓦。

101、《你加入了几个微信群》摘自《意林》2013 第20期)〈微信时代,我们进入了“群众”的天罗地网〉
102、《延迟退休,你准备好了吗》摘自《读者》2013 第19期)〈左肩挑着高额社保,右肩扛着高额税负,从青年到耄耋之年〉
103、《你的密码安全吗》摘自《读者》2013 第19期)〈密码面临重重安全威胁〉
104、《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摘自《读者》2013 第19期)〈我希望等到人们总算懂得该向自然谢罪的那一天,会想起我的这些故事。
105、《如果我逃避,困难会跟我一生》摘自《意林》2013 第20期)〈香港有一名特殊的状元——被称为“小海伦·凯勒”的曾芷君〉
106、《景仰蔡先生之风格》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10期)〈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
107、《人堆里的猴子》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9期)〈幸福是什么?杰出才能又是什么?杰出才能与幸福有无关系〉
108、《我看国学》摘自《读者》 2013 第4期)〈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
109、《伟大的忘恩负义》摘自《读者》 2013 第4期)〈从根本上说,真民主总是忘恩负义的
110、《争价儿》摘自《读者》 2013 第4期)〈真正扶助弱者的人,现今是没有的〉

111、《从中国心到中国梦》摘自《读者》 2013 第11期)〈爱一个国家,先要学会恨它〉
112、《第56号教室的奇迹摘自《读者》 2010 第13期)〈在这里,应试教育结束统治,全面成长得到鼓励
113、《消逝的“上学路上 ”》摘自网络)〈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114、《父爱倒计时》摘自《读者》 2013 第3期)〈父亲这个角色虽然要演一辈子,但真正能够发挥这个角色作用的,也不过10多年光阴而已
115、《不作恶》(摘自《读者(原创版)》2011 第1期)〈人生态度的选择,跟钱财多少无关,跟职位高低、文化多少都没有关系
116、《多闻草木少识人》(摘自《读者(原创版)》2011 第1期)〈草木润性,浮尘乱心〉
117、《中国大堵车刚刚开始》(摘自《读者(原创版)》2011 第1期)〈为什么他们在深刻地反思,而我们还在继续走这条路
118、《开在角落(摘自《读者(原创版)》2011 第1期)〈平凡人的幸福,有点羞涩,有点享受,像朵朵开在角落的小花
119、《闯红灯与目标依赖
摘自《读者》2010 第13期)〈为什么现代中国人在创新上总是很匮乏
120、《荒野之鹰(摘自《读者》2010 第13期)〈当他赐给你荒野时,就意味着,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
121、《给明年依然年轻的我们(摘自Denny的博客)〈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人生目标、现实、后悔、和经历
122、《这个时代还需要神话吗(摘自《读者》2010 第21期)〈全球化,城市化的过程,在渐渐消解神话
123、《给灵魂一片土壤摘自《读者》2010 第21期)〈生存空间挤压灵魂空间,让人深受其害
124、《(摘自《读者》2010 第21期)〈迎送了三十几次的春来春去的人,对于花事早已看得厌倦

125、《大学没有教给你的最难一课(摘自《读者》2013 第21期)〈“他”,可能是一份信仰、一场演讲、一部电影、一本好书
126、《“应试的一代”倒逼大学改革(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1期)〈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大学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
127、《带中国高考班的英国人(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1期)〈他整个是一个很踏实的理想主义者
128、《刀功(摘自《读者》2013 第21期)〈君子不器
129、《做人的感觉摘自《读者》2013 第21期)〈当我们失去了人的原点,谈所有的美都是假的〉
130、《巷》(摘自《读者》2013 第21期)〈巷,是人海汹汹中的一道避风塘〉
131、《生活的哲思》(摘自《意林》2013 第22期)〈人人心头原都有这一点灵犀,触事生悟,妙应无穷〉
132、《宫崎骏:造梦师谢幕》(摘自网络)〈因为他的动画是在做梦,而一个人怎么可能在做梦的时候都去抄袭旁人〉
133、《舌尖上的夫妻》((摘自《读者》2013 第22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134、《每个城市都有一个榜样 ((摘自《读者》2013 第21期)〈中国城市的学习口味总体是“外貌协会”,喜欢宏大叙事〉
135、《芭比学校的公主守则(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1期)〈让她像一株带刺的玫瑰,安全而美丽地绽放
136、《“独一代”如何教育“独二代”》(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1期)〈中国城市儿童已经进入‘独二代’时代
137、《美国人夸你千万别当真》(摘自《意林》2011 第10期)〈太在乎别人的贬损是自卑,太在意别人的夸赞也非自信〉
138、《巴黎人为何仇视摩天大楼》(摘自《意林》2011 第10期)〈决定巴黎市命运的只能是巴黎人〉
139、《免费是最贵的》(摘自《意林》2011 第10期)〈由政府来越俎代庖,就只好忍受高昂的成本〉
140、《关于食物的十个真相摘自《读者》2013第17期)〈我们祖父母的饮食习惯并不会更好
141、《中国人对美国的十大误解(摘自《意林》2013 第18期)〈中国人因长期封闭而导致的对美国的误解是深远的
142、《念你们的名字(摘自《读者》2010 第10期)〈世间每一个名字都是一篇简短质朴的祈祷
143、《“集体宿舍”的“卫生间规则”》摘自《读者》2010 第10期)〈我们必须公用一个卫生间,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地球
144、《“孩奴”现象摘自《读者》2010 第10期)〈房奴+孩奴=一生为奴
145、《因整容而毁容的故乡(摘自《读者》2010 第10期)〈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146、《你会提问吗(摘自《读者》2010 第10期)〈三种问题出口成伤

147、《脱掉“官帽”的校长》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2期)〈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以综合能力定校长的等级

148、《大地上的读书人摘自《读者》2013 第11期)〈大地之上没有书桌,没有书房,只有无限的风景
150、《扔掉可惜(摘自《读者》2013 第11期)〈我的左手因事故彻底毁掉了
151、《尊严(摘自《读者》2013 第11期)〈尊严如此奇怪,它并不值钱,却为我们所仅有

152、《当“汉字危机”到来的时候(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2期)〈汉字是否真的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

153、《为学与做人摘自《教师博览》 2013 第12期)〈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54、《请校长吃饭》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2期)〈“如果(坑班)成绩跟我们分数线差得不远,我就能让她来;差得很远,就算来了,也会学得很辛苦。”

155、《“逆城市化”现象 (摘自《教师博览2013 第12期)〈一些地方的户籍改革试点中,甚至出现了原有城市户籍人口希望换成农村户籍的“逆城市化”现象。

156、《脸部表情放松的德国人摘自《教师博览》 2013 第12期)〈只要把工作完成,剩下的事情就是享受生活了
157、《市场的真相(摘自《读者》2013 第24期)〈为什么我们对于通胀的感受和统计局统计的结果有如此大的偏差?

158、《沦陷前,我曾挣扎过(摘自《读者》2013 第11期)〈我在马小烦降生以后的第一时间,向所有朋友保证,绝不在公众场合晒娃,绝不在别人面前喋喋不休地谈孩子
159、《一生》(摘自《读者》2013 第19期)〈没有天空,没有阳光,没有风雨;每天总是一样的空气一样的温度,更加沉闷了
160、《“低头族 ”你错过了什么》(摘自《读者》2013 第24期)〈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161、《心静如水的宗璞(摘自网络)〈无论是波涛还是细流,她的文字和她的人都像水一样,看似柔弱实则刚强

162、《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摘自网络)〈我开始了一个人的战争,和自卑作战,和惰怠作战
163、《爸妈,请别粉我微博(摘自《意林》2013 第23期)〈担心因此受到父母的远程“监控”和额外管束,是他们决心抵制父母“围观”的重要原因

164、《新西兰舍生取义之争》(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12期)〈救援人员的性命与被困矿工的性命同等重要
165、《为什么中国人富有但不幸福(摘自《意林》2013 第23期)〈你一生下来,就处在巨大的社会竞争压力中
166、《谁有特权上大学》(摘自《读者》2012 第13期)〈你会如何设计高考分数线方案?

167、《我们今天怎样做父母》(摘自《读者》2012 第13期)〈家庭教育在城市是过度、在农村是缺失
168、《没有谈过恋爱的》(摘自《读者》2012 第13期)〈 谁说要谈完一场恋爱才能把小说写好?

169、《死亡地带》(摘自《读者》2012 第13期)〈一个狞笑的幽灵已经悄悄地爬到了我们身上
170、《让科学变得有趣些(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1期)〈 科学教育需要“讲个故事”

171、《高考作文 命题与阅卷都成难题摘自《教师博览》 2014第1期)〈作文命题是一项严肃的工作,不能违背常识、违背常理常情,特别是不能让考生为了分数放弃是非判断,放弃个人意志

172、《教育的真正负担是什么》摘自《教师博览2014 第1期)〈真正的教育发生之时,就是我们放下负担之日。读书作文何曾累人,所累在计较得失而已

173、《怀念朱先生 (摘自《教师博览2014第1期)〈朱先生反对学中国画画素描,朱先生自己就不画素描。

174、《攻读的日子哪里去了摘自《教师博览》 2013 第12期)〈目前,世界各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万事通、万事晓、不查核、不分辨、不概括、不分析、绝无任何解析能力更无创意的平面信息性“能人”了。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3 贝壳 +90 理由 收起
anniesunshine_7 + 30 感谢分享!
一杯咖啡 + 30 感谢你!
peterpan + 30 感谢你!
28278 查看 128 收藏帖子 (2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小达人

    楼主 2014-3-9 07:03:05 使用道具

    推荐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2014-3-8 14:47
    最近想去看一本书《前身,后世》

    想寻找一些关于生死,灵修的文章,你感兴趣么?

    没有看过,俗世之人,很难静心去看、去体悟生死奥义。很惭愧,现在除了工作需要,育儿需要,厚一点的书都少看。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3 07:21: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24 06:07 编辑

    101、《你加入了几个微信群》 陶笸箩

        据说现在成功人士的标志是,没有名片,拒绝QQ,不用亲自看电邮,成功地切断了和过去未成功阶段的联系,只活在当下!
        但是世界进入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微信时代。无论你是否愿意,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老客户、老同事,甚至是光屁股时代的发小,都不请自到,频频钻入你的手机中:“你好,我是XX,请开门!”,于是成功也好,失败也罢,统统掉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大家都过上了“群众”生活!
        在迄今发生过的所有电子关系中,微信群关系是最不能抗拒的一种。以前上网大都为工作和娱乐,离开电脑便耳根清净。现在的微信则占据你的掌心,使你24小时无所遁形。这不啻于一个人肉GPS,人人都被移动互联定位,生活从此真的砸在了手里。
       与QQ群不同,微群生活和现实的人脉关系惊人一致。你可以不屑于用QQ,但是你不能脱俗到不用手机,你可以不理陌生人,但你不能不理会亲朋故旧,哪怕是托儿所一起尿过床的发小。而微信群的野蛮之处在于,只要你还在人间,只要你和其中的任何一个人有通讯联系,你一定会被组织找到。没有人问过你愿不愿意。那些不期而遇的邂逅,常常会让你哭笑不得。我有一次一觉醒来,发现我已经被加入了某群,在我熟睡之际,群里已经有了数百条热情洋溢的发言,而且举行了世界凉皮党成立大会,我已经被突击发展为凉皮党会员。   
        如果你至今没入群,一定是你自绝于人民,或是该群的积极分子还不够多。通常群主一声吆喝,大家就开始认领找人指标。如果你已混到成功人士,大伙儿找你的积极性更高,掘地三尺,不让你成为“群众”誓不罢休。我常常怀疑自己就是大家在微信上合力拔萝卜时被带出的那块泥。作为一块热情的小泥巴,我截留了一个“签到章”,一旦被某群发展,就立即扑上去盖一个,表明泥巴已到账,不必再在我头上动土。
       微信时代,我们进入了“群众”的天罗地网。人人都有理由建立一个群,认证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瞬间关系。如果你的圈子动荡纠结,微信群也会姹紫嫣红。按阶段分,有同学群,同事群、前同事群;按教育分,有土鳖群、海龟群、海外龟群;此外,还有客户群、家长群、闺蜜群;最绝的则是按照工作部门分群,与时俱进的老板恨不得把整个工作平台都搬到群上,群里不仅可以开会、布置工作,甚至可以传达上级精神。
       总之,你生命的各个阶段,扮演过的各种角色,得意与不得意,都被拉进了微信群里,而且还有形形色色的群众见证。公道地说,微信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拉近了群众关系。但问题是,总有一些事你想忘记,总有一些人你想拉黑。但有那么多的群众不经意间撩拨出话头,让你避无可避。于是,你爱过的人,你恨过的人,都在群里。你在群里谋生,也在群里伤怀,时间的利刃,还是会刺痛你的老心。最典型的是同学群,都已人到中年,一大把过去,却大都顶着自家娃的头像,貌似都是“群二代”在对讲,是真正的“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一个微群的传奇,足以让真实的人生惊悚悲凉。
       不过,身为群众的一分子,最大的危机还不是和初恋情人邂逅在群里,而是和老板在群中贴身肉搏。剑总是双刃的,人世间最大的纠结莫过于此:当你在一个群里呼朋唤友,蹂躏青春时,你的领导,还在另一个群里苦苦惦记着你。

    (摘自《意林》2013 第20期)
  • 你我谁谁谁

    2013-10-23 08:46:36 使用道具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soso_e113:}


    你我谁谁谁于2013-10-23 08:47补充以下内容:
    《我的文摘》目录页 在哪?
  • charlenedavid

    2013-10-23 10:31:49 使用道具

    支持支持,楼主有毅力。
  • 菲比寻常1983

    2013-10-23 11:57:31 使用道具

    谢谢老师一直给我们带来这么好的文章。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3 21:41:05 使用道具

    102、《延迟退休你准备好了吗》  陶太
       今年看到的最让人感慨的网帖,是关于延长至65岁退休的,帖子预言了一种奇观:届时老年人没法退休,年轻人没法上班。老板一下收到了3封辞职信,理由都是“与世长辞”。其中一位的QQ签名是:“感谢国家,帮我们实现了长生不老,我这辈子就没等到养老的那一天。”

        延迟退休的风声已经越来越紧了。最郁闷的还是“60后”与“70后”,退休那张油饼,眼看就要吃到嘴里,突然变成了一张画饼。前一秒钟,媒体还忽悠着你提前退休、娱乐至死;后一秒钟,你就如梦方醒,原来人生的真相是延迟退休、工作至死。以中国北方城市男性劳动力为例,根据中国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2010年中国男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2.38岁,倘若再加上北方雾霾、水土污染、食品安全失控等不可抗力造成的寿命折损,倘若延迟到65岁退休,那么活到老、干到老,甚至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的人,一定不会是个案。
        就在不久前,一个典型的中国式退休梦还包括:早早不上班,月月有钱领;身体健康,住房自有,存款大把。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想干啥干啥,想去哪去哪,想吃啥吃啥。虽然未来真实的退休生活可能远没有那么美满:比如不一定能够及时拿到退休金,空有医保却没钱报销,存款百万却物价飞涨,房子多套却没处出租……而最令你心痛的是,你视如掌上明珠的孩子,长大后可能终日辛劳,工资所得几乎都缴了社保,小日子过得比你还苦。
       这是中国式退休梦的正负极版本。中国的退休制度是一个无比复杂的多轨系统,要在退休金领域实现不同户籍、不同体制、不同行业,甚至是不同性别的平等,实在太难。你早就别无选择:在官员们动辄放风、学者们持续鼓噪的情形下,延迟退休政策的出台只是时机问题。
       中国现行的退休制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经多次调整,现规定退休年龄为男士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这个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退休制度,其实并不是为大多数人养老设计的,因为那时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也就是50岁出头,而且女性平均寿命低于男性。如今,中国大多数人都远远活过了退休年龄,尽管都是未富先老,那也是坐着火箭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大妈们早就活过了大爷们。如果退休年龄还坚持50年不动摇,不仅有违政策制定者的初衷,也有性别歧视之嫌。延迟退休,适应老龄化社会的现实,已经是大势所趋。
       此外,延迟退休也是大势所迫。能否老有所养,说白了,就看社保账上有钱没钱。退休制度起源于工业革命,于19世纪末建立。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为此积累了一个多世纪。而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几十年都实行单位化的、无统筹的养老制度,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试点改革;1997年,全国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才出台。虽然起步晚,普通中国公民缴纳的社保比例起点之高,据说在全球范围内都位居前列。每次拿到工资条,“月扣”一栏都能让人眼前一黑、心跳加速。不幸的是,这并非是光给自己这代人的养老积累,还要负担对上一代人的养老责任。这笔历史欠债据说怎么算也超过了万亿元。
       这代人有多累?如今你在公园里看到的那些忙着跳舞晨练、热衷旅游的老人,是现如今正从社保领退休金的主力军。他们很可能是我们的父亲母亲、叔伯舅姑,前半生热心革命,颠沛于各种运动,为国家出过力、流过汗,为生活挨过苦,但这并不能改变一个铁的事实:那就是他们年轻的时候几乎没有为养老账户缴过一分钱,现在年老了,正赶上花儿女辈缴纳的养老钱,而且退休金还在逐年上涨中。我老妈20世纪90年代退休,退休工资只有100多块,如今已经涨到了2000多块,涨了20倍。老妈常常为我担忧,说:“现在你们养我们,将来谁来养你们呢?”这是真的,哪怕众人不吃不喝地积攒,也架不住养老金这个大漏斗,一头进,一头出,使得本来就薄的社保家底消耗惊人,何况还有家贼难防,社保基金被挖了东墙补西墙的要案时有耳闻。
       问题是,我们为上一代牺牲,却根本指望不上被“计划生育”了的下一代能顺利接过养老接力棒。随着未来青壮年劳力比例的急剧下降,社保入不敷出的局面会越来越严重。轮到我们自己养老时,如果不延迟退休、多存钱、少领钱、拖延挤兑风险,养老金系统就会立刻崩盘给你看。
      此外,中国还有一个数量惊人的公务员群体,他们也不必往养老金账户缴一分钱,退休金由国家财政埋单,而且退休工资相对较高,甚至成为退休一族的“高富帅”。这其实都是纳税人埋的单,也属于你我为养老间接做出的贡献。
       在既患寡又患不均的中国特色退休制度下,一个有着正当职业、正常消费欲的中国人,就这样一生为养老所累:左肩挑着高额社保,右肩扛着高额税负,从青年到耄耋之年。
       因此,毫不意外,延迟退休遭到了辛劳工作却所获不多的大多数中国人的反对。少数赞成延迟退休的人,倘若不是出于救民于水火的公心,便是一些既得利益者——对他们而言,延长退休就是延长富贵。特别是有些已达退休年龄的领导,老骥伏枥,志在干满一届又一届,誓将权力的牢底坐穿,让子子孙孙都利益均沾,当然是越晚交出权杖越好;而对普通中国人来说,延迟退休就是给草民大大增负,它几乎动了每个人的奶酪,包括全职主妇在内。我周边的大部分全职主妇只要家庭条件允许,都还按月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就为了那一份遥不可及的安全感。本来社保缴费随着物价飙升一再上涨,已经让平民家庭难以承受,如今要延迟退休,那意味着更多的付出、更少的回报。反应快的人都张罗着提前退休,先把退休金拿到手,少拿胜过没得拿。比如一个全职妈妈提出,她可以为此放弃干部身份,先变成工人,再办理失业。这想法让人大开眼界之余,不免觉得有点凄凉。因为只有我们这代人才晓得,一个干部身份曾经意味着什么。虽然对于一个家庭主妇而言,成分是干部还是工人,其实早已无关紧要。
       反对归反对,大家都心知肚明,延迟退休无论如何是躲不过了。一个身在职场的“60后”女友,曾经激烈地表达自己的愤怒,认为谁要拿中国退休年龄和美国比,谁就是耍流氓。她的理由是:中国百姓过的啥日子,人家美国百姓过的啥日子?但是她同时也表示,如果万不得已,那就锻炼好身体吧——缴了一辈子养老金,一定要拼个长命百岁,多领一天赚一天。为了实现这个远大理想,首先得调整好心态:如果是在职的,就祈祷老年时就业形势大好,将来拄着拐杖、带着满口假牙也还找得到工作;此外,祈祷医疗保障大大进步,确保不会因为加班这点小事就负了工伤;至于全职主妇,则要多干活,少生气,切实担负起照顾全家健康的重任。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中国养老金系统还在正常运转,还没有被大规模贪污挪用。当养老金系统的窟窿越来越大,大到中国人永远不退休也弥补不了的时候,养老金的海市蜃楼就会轰然倒塌。像你我这样的池鱼,当然会第一时间被殃及;而被国家财政包揽的公务员退休金,一旦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国家财政歉收,也一定会随之锐减,从“高富帅”的云端跌回地面。届时,不管你有多少美好的梦想,都会顷刻间黄粱梦醒,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摘自《读者》2013 第19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20 理由 收起
    菲比寻常1983 + 20 真是好心酸!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4 05:55:57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24 06:04 编辑

    103、《你的密码安全吗 》王连海
       你知道吗?你有一个保守得不太好的秘密,而这个秘密足以彻底打乱你现在的生活。这个秘密可能只是一串简单的数字——这就是当你登录电脑、网站、电子邮箱或者网上银行时使用的密码。

       信息时代,密码令人很受伤
       自从信息时代拉开帷幕,我们就想当然地认为精心设计的密码可以保护我们的隐私,保护我们的电子邮箱、银行账号、网上相册的使用安全。然而,近年来密码泄露事件时有发生。如何保护自己的密码不被黑客盗用,已经成为令众多网民苦恼的问题。
       第一台使用密码的计算机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61年开发的大型分时系统CTSS。为了限制用户使用的时间,CTSS设置了一个登录程序。1962年,一个名叫艾伦·斯科尔的博士生为了获得更多的使用时间,用一个简单的手段骗过了登录系统。他找到了包含所有用户名和密码的文件,然后把它们打印下来,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些用户名和密码无限制地上机了。
       在信息时代初期,密码非常管用,因为那时我们需要保护的数据很少,最多就是电子邮箱。由于侵入私人账户没有太大的意义,真正的黑客都把目标锁定在大公司的信息系统。人们渐渐放松警惕,邮箱地址于是变成了一种通用的登录方式,成为几乎所有账号的用户名。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依然习惯通过邮箱地址登录网上各种各样的应用,处理银行业务、发微博、进行网上购物,甚至在网盘里储存自己的私密照片和重要文件。当黑客入侵的情况愈演愈烈后,人们才开始寻求更安全的密码保护方式,安全也成为很多网络公司吸引人们在其网站注册并储存信息的噱头。
       然而,对于任何一个系统来说,最安全的并不意味着就是最好的。256位的16进制密码或许可以保证安全,但如果让你每次都输入这么繁琐的密码,你可能宁愿放弃登录。于是,各大网络公司提出了折中的办法,建议人们把密码内容设置得更复杂一些。人们也以为只要密码足够长,里面既包含数字又包含字母,再加上标点符号,就万事大吉了。
       事实并非如此。现在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处理能力比10年前的一台高端工作站都强,破解一个长密码轻而易举。而且,黑客的新技术层出不穷,盗取密码犹如探囊取物。更重要的是,黑客可以完全不用密码直接攻击我们的账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管密码设计得多长多复杂都是徒劳,近年来屡见不鲜的网站数据泄露事件就是最好的例证。

       密码面临重重安全威胁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保证自己账户的安全,就先要了解黑客是怎样想办法获取电脑或者网络系统的密码的。
    我们先从最简单的黑客技术说起:猜解密码。这是一个非常简单却又非常有效的手段。在互联网中,有大量的人在使用简单且容易猜到的密码。2011年,金山公司列出了国内外使用最多的弱安全性密码。在这份榜单中,排在前列的是“12345678”“123456”“password”。很多黑客工具都能够自动破解简单密码,而黑客所需要的仅仅是拥有网络连接,再加上一份密码清单,他们便可以通过不断尝试来破解密码了。
       黑客另一个常用的手段是利用用户的错误——密码重用,即重复使用相同的密码。用户在注册不同的网站时,为了便于记忆,往往采用相同的用户名和密码。此时,如果其中一个网站的账户信息泄露,则用户注册的其他账户都将受到黑客的威胁。黑客们还会通过欺骗来获取用户的密码,最常用的技术就是网络钓鱼。钓鱼网站上显示的内容与银行等官网上的内容高度相似,使用者在钓鱼网站上输入个人敏感信息,黑客截获这些信息,而这时使用者毫无察觉。更为高级的盗取密码的方式是使用恶意软件:这些软件藏身于用户的电脑中,恶意收集用户信息,并秘密地向其他人发送用户的数据。
       近年来,一种新型的黑客攻击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这就是重置用户密码。它利用了整个密码保护系统中最脆弱的环节——人的记忆力。复杂的密码容易被遗忘,于是人们需要一种机制来重置用户密码。为了方便用户,这个重置密码的过程不能过于繁琐,黑客正是利用这个特点来窃取用户密码。常见的密码保护问题有:“我的老婆/老公叫什么?”“我是哪里人?”“我的小学在哪里?”等。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被搜集到,那么黑客就能够冒充真正的用户,谎称自己忘记密码,从而利用系统的密码保护功能,重新设置密码,侵入用户账户。即便上述方法无法奏效,黑客也可以通过掌握的部分信息,比如身份证号码,向客服人员申诉,从而达到冒充真正用户、盗取密码的目的。
       另外,软硬件的漏洞也是黑客攻击利用的重要对象。由于某些型号的无线路由器存在某个无需授权认证的特定功能页面,恶意攻击者访问该页面后,可引导路由器自动下载恶意代码,从而获得路由器的最高权限。借此,入侵者可以通过操控路由器来安装插件、木马病毒或者直接记录用户在网上的一举一动,获取QQ密码、网上银行账号都不在话下。
       近年来,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型网络应用的涌现,将人、信息和资源越来越紧密地关联在一起,也为黑客攻击提供了可乘之机。针对一些当下热门的社交网站,黑客在攻入并窃取密码后,一方面可以利用此社交网站继续散布病毒和恶意软件,另一方面可以窃取电脑和移动智能终端中的用户隐私信息。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智能终端已经成为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手机病毒层出不穷,用户一旦感染病毒,就会造成信息泄露、流量消耗等恶果。此外,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资料和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转移到“云端”,这些“云”正在成为黑客攻击的新目标。

       小链接   自己动手保护自己的隐私
       1.避免密码重用,防止黑客获得你所有账号的权限。
       2.避免用英语单词作为密码,防止黑客轻易破解。
       3.避免使用变形的常用口令,比如“P455w@rd”(因类似“Password”而便于记忆),其实,流行的密码破解工具可以轻松地破解此类密码。
       4.不要使用短的密码——无论是多么特殊的组合(如“h6!r$q”),最好的防御就是使用尽可能长的密码。

       我们还应该马上着手做下面的6件事,它们能够让你的账户更难被黑客侵入。
       1.启用双重认证,尽可能使用手机接收验证码,让黑客望而却步。

       2.向安全问题提供假答案,比如“我的家乡在哪里”,答案完全可以是“我吃过了”。
       3.创建一个名称与自己的用户名毫无关联的特殊邮件账户,仅用于执行密码恢复任务。
       4.尽可能使用长的、复杂的密码,而且要定期更换,以保证安全。
       5.安全使用网络,及时清除上网痕迹,不要把秘密留在网络上,不要给不怀好意的人留下可乘之机。
       6.及时安装系统安全补丁,防范黑客利用漏洞入侵系统。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的网络环境中,已经没有绝对安全的密码,为保护个人隐私,应尽量避免将隐私信息保存在互联网上。

    (摘自《读者》2013 第19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4 06:04: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24 12:15 编辑

    104、《父亲到死一步三回头》 袁劲梅
       我小的时候不知道鱼会生病,鸟会中毒,小孩子会死。但是我的父亲知道。他是一个生物学家。后来我父亲死了。我父亲的学生告诉我,长江的鱼不能吃了;在江边白茅上飞著的鸟儿,飞著飞著就摔下来死了,是铅中毒;在长江边出生的孩子,小小的年纪就得了肝癌。
      在人们还没有反映过来为什么的时候,那条从天际流进诗里和画里的长江,突然丧失了衬托落霞孤骛的闲情逸志;突然关闭了博揽千帆万木的宽阔胸怀。长江,突然变成了我们的“敌人”。
      在我最近一次回到江南的时候,我看见长江浑黄的水闷声不响地流著,象一个固执的老人,拖著一根扭曲的桃木拐棍,怨恨地从他的不肖子孙门前走过,再也不回头了。
      这时候,我感到,我必须告诉长江和长江边的不肖子孙我父亲的故事。我父亲到死对长江都是一步三回头。我希望等到人们总算懂得该向自然谢罪的那一天,会想起我的这些故事。

       鱼的故事
      我父亲死在美国的亚里桑那州。他去世之前,我和我弟弟带著他旅行了一次。这是他一生最后一次旅行。他拍了很多他感兴趣的照片。回来后,他把这些照片一一贴在他的影集上,每张照片下还写上一两句话。象是笔记。每次,我翻开他这本最后旅行的影集,看著他拍的这些照片,他写在这些照片下的那些句子,就变成了一张张退了色的老照片插了进来,讲著一些关于父亲的故事。
      譬如说,影集的第一页,贴著两张父亲在夏威夷阿拉乌玛海湾,用防水照相机在水下拍的鱼儿。那些红黄相间的热带鱼,身体扁扁的,象蒲扇,在海里煽动起一圈圈碧蓝的波纹,那波纹象一习习快活的小风,鼓动著旁边两根褐色的海草。热带鱼在水草间平静地游逸,逍遥自在。
      父亲在这两张照片下写著:“鱼,鱼,长江葛州坝的鱼是要到上游产卵的。”
      父亲象很多老人一样到美国来看望他的儿女。没来之前想我和弟弟想得很热切。才到一天,就说:“我最多只能呆一个月,我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回去做呢。”我和我弟弟说:“您都退休了,那些重要的事情让您的研究生做去吧。”父亲说,“研究生威性不够,没人听他们的。”我和弟弟就笑,“您威性高,谁听您的?”父亲唉声叹气。但过了一分钟,又坚决地说:“长江鱼儿回游的时候,我一定要走。”
      长江鱼儿回游的时候,我父亲从来都是要走的。这个规矩从70年代长江上建了葛州坝开始。 我记得我父亲的朋友老谷穿著一双肥大的黑棉鞋,坐在我写字时坐的小凳子上狼吞虎咽地吃一碗蛋炒饭,父亲穿一件灰色的破棉袄唉声叹气地在小客厅转来转去。
      “坝上的过鱼道没有用?”父亲问。
      “没用。”老谷说。
      “鱼不从过鱼道走?” 父问。
      “不走。”老谷说。
      “下游的鱼上不去了?”父亲又问。
      “我刚从葛洲坝来。鱼都停在那里呢。”老谷说。
      “造坝前,我早就跟他们说了,鱼不听人的命令的,鱼有鱼的规矩。”父亲说。
      “葛洲坝的人还以为他们今年渔业大丰收呢。正抓鱼苗上坛腌呢。”老谷说。
      “你快吃,吃了我们就走。”父亲说。
      我当时不知道他们要到哪里去,只觉得他们惶惶不安。象两个赶著救火的救火员。后来我知道了他们带著三个研究生去了葛州坝,在那“过鱼道”前想尽了办法,长江的鱼儿终於没能懂得人的语言,也看不明白指向“过鱼道”的路标,一条条傻呼呼地停在坝的下游,等著大坝开恩为它们让条生路。
      最后,父亲和老谷这两个鱼类生物学教授只好带著研究生用最原始的水桶把那些只认本能的鱼儿一桶一桶运过坝去。并且,从此之后,年年到了鱼儿回游的时候,他们都要带著研究生去拉鱼兄弟一把,把鱼儿们运过坝去。这叫做“科研”工作。鱼儿每年都得回游,於是我父亲就得了这么一份永不能退休的“科研”工作。
      我父亲死在长江三峡大坝蓄水之前。要不然,他又会再多一个永不能退休的“科研”工作。我父亲说,“我们这些教授,做的只能是亡羊补牢的工作。“羊”没亡的时候,你再喊再叫也没人听。”
      我们是一个非常功利的民族,而且是只要眼前功利的民族。我们可以把属於我们子孙的资源提前拿来快快地挥霍掉或糟蹋掉。我们喜欢子孙满堂,可是我们的关爱最多沿及到孙子辈就嘎然而止。至於我们的曾孙,重孙有没有太阳和月亮,清风和蓝天,我们脚一蹬,眼睛一闭,眼不见心不烦。我们还大大咧咧地嘲笑杞人忧天。天怎么会塌下来呢?真是庸人自扰之。我们的这种好感觉来得无根无据,却理直气壮。
      偏巧,我父亲就是这么一个忧天的杞人。只是比杞人还多了一个愚公移山的本领--带领徒孙一年一年移鱼不止。

       鸭子的故事
      父亲影集的第二页,贴的是一群鸭子的照片。那时候,我们在地图上看见有一个叫“天鹅湖”的地方。我们就带著父亲去了。我们在一片无边无际的玉米地里开了三个小时的车,然后,就钻进了这片树林。没有风,一根根老藤静静地从树枝上挂下来,象还静止在远古的时间多年不刮的胡须,非常祥和地垂到满地的腐叶上。我们找到了这个“天鹅湖”。湖里其实并没有天鹅,却停了满满的一湖鸭子。一个挨一个,远看密密麻麻,象一个个灰色的小跳蚤。我们的狗想到湖边去喝水,一湖的鸭子突然吼叫起来,象士兵一样朝我们的狗列队游过来,保卫它们的领域。父亲哈哈大笑,拍了这张鸭子的照片。
      在这张照片底下,他写了:“鸭子,上海浦东的鸭子是长江污染的证明。”
      从七十年代末起,人们发现上海浦东,崇明岛一带肝癌的发病率非常高。父亲有个很好的研究生,叫黄成,是孤儿。父母都得肝癌死了。父亲时常给他一些零花钱。他们家有兄妹五个,相亲相爱,住在上海浦东地区。这个研究生读书期间,大哥也死了,还是肝癌。人们不知道原因。父亲就带著几个研究生开始了调查,研究为什么上海浦东地区肝癌发病率高。
      父亲选择研究在长江下游生活的鸭子。那一段时间,不停地有一些鸭子被送到我们家来。家里小小的厨房,全是鸭屎味。我和弟弟踮著脚,捏著鼻子到厨房去找零食吃,什么油球,麻糕上都带著鸭屎臭。我妈跟我父亲吵,叫他把这些鸭子弄走。我父亲说:“弄到哪里去,总不能弄到大学办公室里养吧。”
      后来研究鸭子的结果出来的,上海浦东,崇明岛一带的鸭子活到两年以上的多半都得了肝癌。结论很明显:长江下游水质严重污染。
      1989年我父亲带著一个黑皮箱,去美国参加“国际水资源环保大会”。我和他的研究生黄成送他上飞机。他的黑皮箱里装著详细的长江下游流域水资源污染状况的证据和研究报告。父亲身穿著崭新的西装。那西装的裤腿高高卷到膝盖,脚下还蹬著一双解放鞋。我和黄成要求再三,要他把西装的裤腿放下来,换上皮鞋。他说:“我整天在长江水里泡著,就习惯这样。”他就这样上了飞机。哪里象个教授。地道一个长江上的渔民。父亲半辈子都在长江上闯荡,象武打小说里的一条江湖好汉,替那些不能保护自己的长江水资源打抱不平。
      父亲从美国开会回来,并不高兴。他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报告,谈完污染就谈拯治措施。我报告完了污染,别人就问:你们国家的拯治措施是什么?我没法回答。我们没有。”那会是在十几年前开的。那时候环境保护还没有被中国人当作一回重要的事情。重要的事情在八,九十年代是挣钱。人们热衷于把自己的小家装璜得漂漂亮亮。一出小家门,门庭过道再脏也可以看不见。谁还会去管如何清理那些流到长江里,让鸭子得肝癌的东西。
      去年,我在一个偶尔的机会碰见了父亲的研究生黄成。他到美国来短期访问。我问他:你好吗?他说:我来之前刚到上海去了一趟。我的最小的妹妹得肝癌去世了。於是,我们俩都同时怀念起我的父亲。 黄成回忆起我父亲写过的许多论文,做过的许多报告。那些论文和报告早早地就把长江水生资源的污染与危机呼吁出来了。不幸的是,在父亲有生之年,中国的社会先是只重视与天奋斗,与地奋斗,把人对自然的无知夸张成统治自然的权威;后来,社会又变成了是只重视向天要钱,向地要钱,把人的对自然的讹诈当做是从自然得来的财富。父亲象唐佶柯德,带著他的“桑丘”--几个衷心耿耿的研究生,向社会--这个转起来就不容易停的大风车宣战,到死都一直在孤军奋战。

       船的故事
      父亲影集的第三页,是我们在卡罗拉多河划船的照片。我和弟弟怕父亲在美国寂寞,怀念他在长江上的浪漫漂泊,决定带他到卡罗拉多河上去划船。卡罗拉多河水是浅绿色的,我们的小机动船是象牙色的,父亲高高兴兴地戴著渔民的草帽,把西装裤腿高高地卷过膝盖,笑眯眯地架著方向盘,象是回到了老家。象牙色的小机动船在水面上滑过,溅起高高低低的水珠,象一只灵巧的溜冰鞋在晶滢的水面上划过一道白色的印子。我记得当时,有一只麻雀一样的小鸟飞来停在船头,我弟弟就喂它面包吃。小鸟并不怕人,居然大大方方地走到我们放食物的椅子上自己招待起自己来。父亲感叹不已,说:“这种人和动物之间的信任不知要花多少代才能在中国建立。我们江南的麻雀见了人就象见了魔鬼一样。”我当然是很能理解父亲的意思。单靠几个科学家是拯救不了中国的动物危机和环境污染的。父亲在开船,他让我把他和小鸟还有船都照下来。
      父亲在这张照片下写道:“要教育长江流域的老百姓。”
      上海浦东的鸭子证明了长江被污染了后,我父亲就长年在长江的水域奔忙。他和他的研究生半年半年地住在渔民的船上收集资料。我和弟弟当时还小,就想混上渔船,到长江太湖溜达一圈。放暑假的时候,父亲带我去过一次。我记得我去的那条渔船很小,睡在后仓里,连我的腿都伸不直。一泡臭尿得憋到天黑,才能把屁股撅得高高地站在船沿上尿。那时候正是渔讯,船白天黑夜在水上颠簸。我父亲他们天不亮就起来在渔民打到的鱼堆里乱翻。他们把一些鱼作成切片,放在显微镜下面看。说是有些鱼脊椎弯了,有些鱼身上带血点,还有些鱼数量大减。 我在船上,百无聊奈,吃了一个星期没盐没油的鱼煮饭。下了地,连走路都象只青蛙,只会一颠一跳。后来,我再没有兴趣混上渔船玩了。我弟弟还混上去过一次。那次他们去的是太湖,船也大一点。我弟弟回来连说:“差点淹死,差点淹死。”以后也再不要去了。但是我父亲他们却从来没有间断过,一年又一年,到鱼汛的时候必走。紧密关注著长江流域的各种水生资源变化。后来他们干脆租了渔民的船,跟著鱼儿到处跑。从长江下游,一直到四川重庆,从太湖,一直到陂阳湖。他们跑遍了长江流域,年年如此,不管刮风下雨。他们也收集长江流域变了形的鸟,有一只麻雀类的鸟长了三个翅膀,第三个翅膀很小,象小孩子衣服上被扯破的小口袋。我和弟弟看著好玩,父亲说,这种变异可能也跟污染有关。
      后来,父亲在N大学的办公室里堆满了大大小小污染变形鱼和其它长江流域常见动物的标本。我有时候到父亲的办公室去,看见这么多被污染鱼和动物的标本,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父亲和他的同事,研究生讨论起这些被污染鱼和动物,一个个的表情如兵临城下一般凝重。可长江沿岸的造纸厂和印刷厂依然往长江里排含铅的污水;肺结核病院和精神病院依然往长江里扔废弃的药品。父亲他们这些无权无势的知识分子到底能干什么呢。我甚至嘲笑父亲:“您的污染鱼和动物不到威胁国家政权稳定的时候,您那些对策都不会有人用的。”
      父亲依然故我地在长江上忙碌。后来我发现父亲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父亲生命的意义。这种精神不可以用"献身"或"热爱"等形容词来描述。这种精神是一种冷静的理性,是一种负责任。是一种不仅仅对自己负责,而且对子孙后代负责,不仅仅对今天的发展负责,而且对人类所生存的地球的未来负责的精神。这是一种科学和人文的精神。为了这样一种科学和人文的精神,父亲和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忍辱负重,在最没有科学和人文精神的年代,做了许多直到今天,才被人们看出其重要意义的事情。

       父亲追悼会的故事
      父亲影集里的最后一张照片,是父亲追悼会的照片。那不是父亲贴上去的,是母亲贴上去的。母亲在照片下写了一行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取的是庄子<大宗师>里两条鱼的典故。小水塘里的水干涸了,最后的两条鱼往对方身上互相吐著水沫,以求一点湿润。人们感叹这是多伟大的爱情呀!可是对鱼来讲,还不如让它们快活地游在大江大湖里,而互相根本不用惦记著好。生死一别,父亲回归自然。
      象其他许多中国贫穷而执著的中年知识分子一样,父亲突然英年早逝了。那时候,他从那次最后的旅行回来不久。因为长江鱼儿回游的季节就快到了,他回中国的飞机票都卖好了。却终未能成行。父亲去世前几天全身的皮肤躁痒,后来突然胃出血,吐血不止。等救护车开到我们家的时候,父亲已经过去了。除了这本影集和每张照片下写的几行对长江恋恋不忘的句子,他没有遗言。
      医生告诉我们他的死因可能是铅中毒。母亲什么话也没有说,在长江鱼儿回游的季节快到来之前带著父亲的骨灰按时回中国去了。父亲就这样回到了长江边。
      父亲在美国对长江是一步三回头地依念,他的追悼会当然是应该在江南故里开。可母亲带著父亲的骨灰回到南京后,父亲系里的系主任非常愧疚地对母亲说:因为他们的书记倒期货,暗自动用了系里的钱。结果钱全砸进去赔了。连教授讲师当年的奖金都发不出,实在拿不出钱来给父亲开追悼会。结果,父亲的研究生黄成来了,当时就捐了三百块钱为父亲开追悼会,接著老谷也捐了,其他父亲的同事和学生都捐了钱。母亲哭了。
      父亲的追悼会是在长江边开的,除了他的同事和学生,还有很多渔民。在追悼会上父亲的生平被连续起来:
      父亲叫袁传宓,出身在江南的一个极富裕地主家庭,毕业于金陵大学。以后在N大学生物系工作了一辈子。他年轻的时候非常洋派,打领带,说英文,绝不是后来连西装都不会穿的"渔民"。他还会瞒著母亲把我和弟弟带到鸡鸣酒家楼上的西餐店去吃一份牛排。后来,文化大革命了,他下了农村,在农村养了几年猪。他跟所有改造好的知识分子一样,非常努力地把自己脑袋里祖宗八代的非无产阶级意识当作残渣剩汁统统抖落出来清洗干净,然后紧密地和工农打成一片。七十年代,一有正常工作的机会,他就全力为长江的环境保护奔走,呼喊,直到死亡。这就是父亲的一生。很简单。父亲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似乎没有内心世界,他们的内心世界都得公开于众的。唯一还属于他们私人的就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良心中的科学和人文精神。这是父亲生命的支点。
      父亲的故事讲完了。长江的故事还没有完,也许永远也不会完。最近老谷寄给我一份当地的报纸,上面报导了一个渔民捕到了一只长江珍稀动物白鲟。.报道里谈到,从渔民到科学家,大家都为抢救这只白鲟尽力。老谷看完之后,一定要他的儿子把这篇报道拿到我父亲的坟上去烧,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又因为长江里第一只白鲟是我父亲发现并命名的。那家报纸要我谈谈如果我父亲看见人们对珍稀动物如此关爱的事迹后会怎么想。这时候,父亲已经去世九年了。终於,那种父亲一代知识分子所坚持的科学和人文的精神开始成为民众意识了。我父亲会怎么想呢?
      我想,父亲大概会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父亲的科学家职业,让他能够比许多人看得远一点。与其到动物频临危机了,才来赞美人类对动物的关爱,不如不要干扰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人类一样,也在地球上有一个位置,过它们和平的生活。地球不是我们人类独霸的,长江里的鱼儿有权力拒绝人类对它们的指挥或关爱。让动物按照它们各自物种的本能自由地生活,我想这可能是父亲会替鱼儿,鸟儿,鸭子,白鲟发表的独立宣言吧。

    (摘自《读者》2013 第19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4 12:55:40 使用道具

    105、《如果我逃避,困难会跟我一生》曾芷君
       在今夏的高考季中,香港有一名特殊的状元——被称为“小海伦·凯勒”的曾芷君。之所以被这样称呼,是因为她双目失明、严重弱听、手指触感缺陷,可是曾芷君在…三感不全”的成长历程中,以双唇代替双手,唇读凸感盲文进行学习,最终取得了3科5++,2科5+的优秀成绩,这个成绩在香港高考中相当于“状元分”,而曾芷君也如愿考入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
       出生后几个月,曾芷君就因神经萎缩双目失明,只能感觉到光和影,被界定为完全失明:小学时,她的双耳被确诊为中度至严重弱听,要靠助听器与人沟通。不过,上天给芷君的磨难并末就此打住,芷君比海伦·凯勒还要多一重挑战——由于神经萎缩,芷君的手指指尖触感也有缺陷,想要用手触摸盲人专用的点字书也不可以。
       面对困境,父母和老师都无可奈何,可是曾芷君却没有放弃自己,她认为自己必须要接受现实,如果逃避,这个困难就会跟着她一生。于是,她不停地摸索和努力,尝试了身体的各个部位,终于找到了最佳触点——双唇,而曾芷君也成了学校里唯一一个“吻”书的孩子。以唇“吻”书,困难可想而知。曾芷君阅读同样的内容,不仅比正常人多花一至两倍时间,还比其他用手读书的失明人要慢。
       中学时,曾芷君本来可以在盲人学校就读,可为了早点融入主流学校,她选择了一所普通学校,和正常学生同堂学习。在中学一年级时,曾芷君就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踏入主流学校就读,是我生命的一个转折点。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面对无数的挑战,我将竭尽所能,用功读书,克服每一个困难。”
       曾芷君确实做到了,课堂上,她捧起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点字笔记,一边埋头用嘴“食字”'一边戴着助听器听老师讲解。英语教授的通识课信息量大、观点多,内容新,课堂上不仅要讨论,还要小组代表发言……一些普雹学生看了都要皱眉头的问题,曾芷君从来没有回避。
       普通学生可以靠看电视、看报纸了解时事,这些对曾芷君都是困难,但曾芷君的观点却经常让老师们眼前一亮。学校里不止一位老师感叹:“难以想象她是怎么掌握那么多学习内容的。”原来,因为阅读速度很慢,曾芷君除了吃饭、冲凉和睡觉外,其余时间几乎全部都在阅读。
       在香港高考,有听力障碍的学生可以豁免中英文听力考试,但是曾芷君并没有享受这样的“优待”,她认为自己虽然有听力障碍,但是不能放宽对自己的要求。在一次采访中,曾芷君坦言,无论她考出来的成绩如何,都必须学会去面对自己的现实,去接受自己的障碍。
       有句话说,如果一件事情来了,你却没有勇敢地去解决掉,它一定会再来。生活就是这样,它会让你一次次地去做这个功课,直到你学会为止。如同曾芷君那句“如果我逃避,困难会跟君那句“如果我逃避,困难会跟我一生”。我们也应该如此,直面困难才能最终赢得生活。

    (摘自《意林》2013 第20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6 08:45:2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26 08:50 编辑

    106、《景仰蔡先生之风格》傅斯年 
          凡认识蔡先生的,总知道蔡先生宽以容众,受教久的,更知道蔡先生的脾气,不特不严责人,并且不滥奖人,不像有一种人的脾气,称扬则上天,贬责则入地。但少人知道,蔡先生有时也很严词责人。我以受师训备僚属有二十五年之长久,颇见到蔡先生气责人的事。他人的事我不敢说,说和我有关的。

      
    批评匿名揭帖
          蔡先生到北大的第一年中,有一个同学,长成一副小官僚的面孔,又做些不满人意的事,于是同学某某在西斋(寄宿舍之一)壁上贴了一张“讨伐”的告示;两天之内,满墙上出了无穷的匿名文件,把这个同学骂了个“不亦乐乎”。其中也有我的一件,因为我也极讨厌此人,而我的匿名揭帖之中,表面上都是替此君抱不平,深的语意,却是挖苦他。为同学们赏识,在其上浓圈密点,批评狼藉。这是一时学校中的大笑话。过了几天,蔡先生在一大会中演说,最后说到此事,大意是说:
      诸位在墙壁上攻击DD君的事,是不合做人的道理的。诸君对D君有不满,可以规劝,这是同学的友谊。若以为不可规劝,尽可对学校当局说。这才是正当的办法。至于匿名揭帖,受之者纵有过,也决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则为丧失品性之开端。凡作此事者,以后都要痛改前非,否则这种行动,必是品性沉沦之渐。
      这一篇话,在我心中生了一个大摆动。我小时,有一位先生教我“正心”“诚意”“不欺暗室”,虽然《大学》念得滚熟,却与和尚念经一样,毫无知觉;受了此番教训,方才大彻大悟,从此做事,决不匿名,决不推自己责任。大家听蔡先生这一段话之后印象如何我不得知,但北大的匿名“壁报文学”从此减少,几至绝了迹。

     
     新解《论语》处世
          蔡先生第二次游德国时,大约是在民国十三年吧,那时候我也是在柏林。蔡先生到后,我们几个同学自告奋勇照料先生,凡在我的一份中,无事不办了一个稀糟。我自己自然觉得非常惭愧,但蔡先生从无一毫责备。有一次,一个同学给蔡先生一个电报,说是要从莱比锡来看蔡先生。这个同学出名的性情荒谬,一面痛骂,一面要钱,我以为他此行必是来要钱,而蔡先生正是穷得不得了,所以与三四同学主张去电谢绝他,以此意陈告先生。先生沉吟一下说:“《论语》上有几句话,‘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你说他无聊,但这样拒人于千里之外,他能改了他的无聊吗?”
      于是我又知道读《论语》是要这样读的。

     
     兼备两种文化
          北伐胜利之后,我们的兴致很高。有一天在先生家中吃饭,有几个同学都喝醉了酒,蔡先生喝的更多,不记得如何说起,说到后来我便肆口乱说了。我说:“我们国家整理好了,不特要灭了日本小鬼,就是西洋鬼子,也要把他赶出苏伊士运河以西,自北冰洋至南冰洋,除印度、波斯、土耳其以外,都要‘郡县之’。”蔡先生听到这里,不耐烦了,说:“这除非你作大将。”蔡先生说时,声色俱厉,我的酒意也便醒了。
      此外如此类者尚多,或牵连他人,或言之太长,姑不提。即此三事,已足证先生贵人之态度是如何诚恳而严肃的,如何词近而旨远的。
      蔡先生之接物,有人以为滥,这全不是事实,是他在一种高深的理想上,与众不同。大凡中国人以及若干人,在法律之应用上,是先假定一个人有罪,除非证明其无罪;西洋近代之法律是先假定一人无罪,除非证明其有罪。蔡先生不特在法律上如此,一切待人接物,无不如此。他先假定一个人是善人,除非事实证明其不然。凡有人以一说进,先假定其意诚,其动机善,除非事实证明其相反。如此办法,自然要上当,但这正是《孟子》所谓“君子可以欺其方,难罔以非其道”了。
      若以为蔡先生能恕而不能严,便是大错了,蔡先生在大事上是丝毫不苟的。有人若做了他以为大不可之事,他虽不说,心中却完全当数。至于临艰危而不惧,有大难而不惑之处,直有古之大宗教家可比,虽然他是不重视宗教的。关于这一类的事,我只举一个远例。
      在五四前若干时,北京的空气,已为北大师生的作品动荡得很了。北洋政府很觉得不安,对蔡先生大施压力与恫吓,至于侦探之跟随,是极小的事了。有一天晚上,蔡先生在他当时的一个“谋客”家中谈起此事,还有一个谋客也在。当时蔡先生有此两谋客,专商量如何对付北洋政府的,其中的那个老谋客说了无穷的话,劝蔡先生解陈独秀先生之聘,并要约制胡适之先生一下,其理由无非是要保存机关,保存北方读书人,一类似是而非之谈。蔡先生一直不说一句话。直到他们说了几个钟头以后,蔡先生站起来说:“这些事我都不怕,我忍辱至此,皆为学校,但忍辱是有止境的。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这话在现在听来或不感觉如何,但试想当年的情景,北京城中,只是些北洋军匪、安福贼徒、袁氏遗孽,具人形之识字者,寥寥可数,蔡先生一人在那里办北大,为国家种下读书爱国革命的种子,是何等大无畏的行事!
      
    蔡先生实在代表两种伟大的文化,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此两种伟大文化,具其一已难,兼备尤不可觏。先生殁后,此两种伟大文化在中国之寄象已亡矣!至于复古之论,欧化之谈,皆皮毛渣滓,不足论也。

    (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10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菲比寻常1983 + 10 我很喜欢!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6 21:06:24 使用道具

    107、《人堆里的猴子》 叶延滨

       乌龟又在新出的寓言书上看到“龟兔赛跑”的故事。为什么一个没有道理的事情,却总是理直气壮地向孩子们讲呢?兔子腿长善跑,乌龟是爬行动物,不能跑只能爬,却偏偏编出个故事,让乌龟赢了,跑过了兔子!这样的励志故事,把假的说得比真的还像,谁知道乌龟怎么想?
      乌龟真有想法,乌龟决不会想跑过兔子,参加比赛的老乌龟说过,它一边爬一边自己对自己说:“别看你这阵子跑得欢,都知道兔子尾巴长不了!前年我和你爷爷比,去年我和你爸爸比,明年我和你儿子比,后来我和你孙子比,我一个人活过了你祖孙几十代兔子,你们一代代退场后,都跑进了厨房,我总会继续在赛场上,等待着下一只兔子上场。谁输谁赢?天知道啊!”
      据说乌龟一高兴,把这想法发在微博上,从此没有兔子找乌龟们叫板了。
      寓言也就是人们说惯了的事情,其实,那些习以为常的老道理老寓言,常常与事物的真相有很大的差别,解放思想或探索真相,有时常因为习以为常而忽略,这种忽略使我们在假象和伪科学中心安理得的走老路。

        有只猴子,有超强的本领,除了会抓虱子,会吃香蕉,会荡秋千,这些一般的猴子都会的事情;它还会吹口琴,会拉二胡,还会写字,这个猴子成了猴群里的杰出猴子。杰出得让上帝都知道了。上帝说,这不是个披个猴皮的人吗?于是下令把这只猴子放到人堆里去。
        放到人堆里的猴子,人人见了都避之不及,呀!尖嘴狭腮,矮小委琐,毛长皮厚,还有个红屁股!哎呀,哎呀!!在人堆里待了一天的杰出猴子,连夜跑到上帝那里去:“上帝,还是让我回去当猴子吧,我再不吹口琴了,不拉二胡了,更不写字了!我甚至还可以不会抓虱子,不会剥香蕉,不会荡秋千。”
      第二天,猴群里多了一只什么都不会的猴子,独自在猴山下托着腮帮子发呆。老猴王看见了,心生怜悯:“猴儿们,这只猴子怎么像人一样笨,竟然不会抓虱子,也不会荡秋千,大家都多帮帮它啊......”一股暖流涌进猴子的心头,它泪眼汪汪地想:“我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猴子变成了人,还有这么多猴子像我一样回到了猴山哟!”
      幸福是什么?杰出才能又是什么?杰出才能与幸福有无关系,其实,我们常常并不明白。杰出的不一定是幸福的,能挣钱能忽悠的,不一定是杰出的。当“你幸福吗?”成为时髦流行语,这个时候哲学家不是在面对讲义,而是在化妆室里抹口红,准备进演播室。

       有个特别聪明的人,他精确地设计和安排了自己的一生:二十岁前离开乡村到大城市上学,二十五岁前读完学士、硕士和博士,三十岁前找到一个豪门女入赘当女婿,三十五岁儿女双全,四十岁接过岳父泰山的大公司,四十五岁挤入世界五百强或某某富豪榜,五十岁成为和潘地产一样的媒体名人,五十五岁换老婆娶了个 “非诚勿扰”级媒女,所有的一切按计划进行,正准备和新娘出门乘环球邮艇来个“泰坦尼克”式的蜜月……
      一个没有在计划中的门铃响了,“你是谁?”“我是无常。”“你找谁?”无常从怀里掏出一张纸:“阎王爷要我找个倒霉鬼回去,但没有告诉我地址,看你家灯还没关,来试试你合不合条件!你是二十岁进的城?二十五岁读成博士?三十岁与白富美结婚?三十五岁儿女双全?四十岁当了老板?四十五岁成了五百强?”没等无常说完剩下的项目,大惊失色的他,就一口气没上来,让无常领回去复命了。阎王爷问无常:“你怎么一想就想到符合他的这些条件了?”无常回答: “我只是上网搜了一次:最傻最多的‘理想’?打印出来揣着出门了。”
      经济学上有一个理论叫短板理论,大意是说,决定一只木桶装多少东西,不是由箍桶的最长的那块板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板决定的。同样的,我认为,一个人不自满,不是由他知道自己有多少长处,而是由他看清自己还有什么“不能做”或“做不到”决定的,而“命运”是最无法设计而又最需要面对的问题。

    (摘自《特别关注》2013 第9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7 20:44:30 使用道具

    108、《我看国学  王小波
        当年读研究生时,老师对我说,你国学底子不行,我就发了一回愤,从《四书》到二程、朱子乱看了一通。我读书是从小说读起,然后读四书;做人是从知青做起,然后做学生。这样的次序想来是有问题。虽然如此,看古书时还是有一些古怪的感慨,值得敝帚自珍。读完了《论语》闭目细思,觉得孔子经常一本正经地说些大实话,是个挺可爱的老天真。自己那几个学生老挂在嘴上,说这个能干啥,那个能干啥,像老太太数落孙子一样,很亲切。老先生有时候也鬼头鬼脑,那就是“子见南子”那一回。出来以后就大呼小叫,一口咬定自己没“犯色”。总的来说,我喜欢他,要是生在春秋,一定上他那里念书,因为那儿有一种“匹克威克俱乐部”的气氛。至于他的见解,也就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让人佩服的地方。至于他特别强调的礼,我以为和“文化革命”里搞的那些仪式差不多,什么早请示晚汇报,我都经历过,没什么大意思。对于幼稚的人也许必不可少,但对有文化的成年人就是一种负担。不过,我上孔老夫子的学,就是奔那种气氛而去,不想在那里长什么学问。
      《孟子》我也看过了,觉得孟子甚偏执,表面上体面,其实心底有股邪火。比方说,他提到墨子、杨朱,“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如此立论,已然不是一个绅士的作为。至于他的思想,我一点都不赞成。有论家说他思维缜密,我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基本的方法是推己及人,有时候及不了人,就说人家是禽兽、小人;这股凶巴巴恶狠狠的劲头实在不讨人喜欢。至于说到修辞,我承认他是一把好手,别的方面就没什么。我一点都不喜欢他,如果生在春秋,见了面也不和他握手。我就这么读过了孔、孟,用我老师的话来说,就如“春风过驴耳”。我的这些感慨也只是招得老师生气,所以我是晚生。
      假如有人说,我如此立论,是崇洋媚外,缺少民族感情,这是我不能承认的。但我承认自己很佩服法拉第,因为给我两个线圈一根铁棍子,让我去发现电磁感应,我是发现不出来的。牛顿、莱布尼兹,特别是爱因斯坦,你都不能不佩服,因为人家想出的东西完全在你的能力之外。这些人有一种惊世骇俗的思索能力,为孔孟所无。按照现代的标准,孔孟所言的“仁义”啦,“中庸”啦,虽然是些好话,但似乎都用不着特殊的思维能力就能想出来,琢磨得过了分,还有点肉麻。这方面有一个例子:记不清二程里哪一程,有一次盯着刚出壳的鸭雏使劲看。别人问他看什么,他说,看到毛茸茸的鸭雏,才体会到圣人所说“仁”的真意。这个想法里有让人感动的地方,不过仔细一体会,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在内。毛茸茸的鸭子虽然好看,但再怎么看也是只鸭子。再说,圣人提出了“仁”,还得让后人看鸭子才能明白,起码是辞不达意。我虽然这样想,但不缺少民族感情。因为我虽然不佩服孔孟,但佩服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劳动人民发明了做豆腐,这是我想象不出来的。
      我还看过朱熹的书,因为本科是学理工的,对他“格物”的论述看得特别的仔细。朱子用阴阳五行就可以格尽天下万物,虽然阴阳五行包罗万象,是民族的宝贵遗产,我还是以为多少有点失之于简单。举例来说,朱子说,往井底下一看,就能看到一团森森的白气。他老人家解释适,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乃太极图之象),井底至阴之地,有一团阳气,也属正常。我相信,你往井里一看,不光能看到一团白气,还能看到一个人头,那就是你本人(我对这一点很有把握,认为不必做实验了)。不知为什么,这一点他没有提到。可能观察得不仔细,也可能是视而不见,对学者来说,这是不可原谅的。还有可能是井太深,但我不相信宋朝就没有浅一点的井。用阴阳学说来解释这个现象不大可能,也许一定要用到几何光学。虽然要求朱子一下推出整个光学体系是不应该的,那东西太过复杂,往那个方向跨一步也好。但他根本就不肯跨。假如说,朱子是哲学家、伦理学家,不能用自然科学家的标准来要求,我倒是同意的。可怪的是,咱们国家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出不了自然科学家。
      现在可以说,孔孟程朱我都读过了。虽然没有很钻进去,但我也怕钻进去就爬不出来。如果说,这就是中华文化遗产的主要部分,那我就要说,这点东西太少了,拢共就是人际关系里那么一点事,再加上后来的阴阳五行。这么多读书人研究了两千年,实在太过分。我们知道,旧时的读书人都能把四书五经背得烂熟,随便点出两个字就能知道它在书中什么地方。这种钻研精神虽然可佩,这种做法却十足是神经病。显然,会背诵爱因斯坦原著,成不了物理学家;因为真正的学问不在字句上,而在于思想。就算文科有点特殊性,需要背诵,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因为“文革”里我也背过毛主席语录,所以以为,这个调调我也懂——说是诵经念咒,并不过分。
      二战期间,有一位美国将军深入敌后,不幸被敌人堵在了地窖里,敌人在头上翻箱倒柜,他的一位随行人员却咳嗽起来。将军给了随从一块口香糖让他嚼,以此来压制咳嗽。但是该随从嚼了一会儿,又伸手来要,理由是:这一块太没味道。将军说:没味道不奇怪,我给你之前已经嚼了两个钟头了!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四书五经再好,也不能几千年地念;正如口香糖再好吃,也不能换着人地嚼。当然,我没有这样地念过四书,不知道其中的好处。有人说,现代的科学、文化,林林总总,尽在儒家的典籍之中,只要你认真钻研。这我倒是相信的,我还相信那块口香糖再嚼下去,还能嚼出牛肉干的味道,只要你不断地嚼。我个人认为,我们民族最重大的文化传统,不是孔孟程朱,而是这种钻研精神。过去钻研四书五经,现在钻研《红楼梦》。我承认,我们晚生一辈在这方面差得很远,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四书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在其中。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
      任何一门学问,即便内容有限而且已经不值得钻研,但你把它钻得极深极透,就可以挟之以自重,换言之,让大家都佩服你;此后假如再有一人想挟这门学问以自重,就必须钻得更深更透。此种学问被无数的人这样钻过,会成个什么样子,实在难以想象。那些钻进去的人会成个什么样子,更是难以想象。古宅闹鬼,树老成精,一门学问最后可能变成一种妖怪。就说国学吧,有人说它无所不包,到今天还能拯救世界,虽然我很乐意相信,但还是将信将疑。



    (摘自《读者》 2013 第4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7 22:15:06 使用道具

    109、《伟大的忘恩负义》  赵楚
          1945年5月7日,丘吉尔以战时首相的身份,向整个帝国宣布了战争胜利的消息。数日后,战时内阁解散,英国国内生活恢复到和平时期的样子,新一届大选即将开始。在两个月后的大选中,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领导战时英国经历血火风暴走向最后胜利的丘吉尔输了。对此,丘吉尔引用古罗马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话说:“对本民族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成熟的标志。”讲上述这段话的普鲁塔克是罗马初盛时代的希腊人,他说的这段看似普通的箴言,背后却映射了希腊早期历史上对后世影响巨大的一个现象,即在雅典的全盛时代,城邦政治中无数杰出的政治家都遭遇了不幸的下场。
          发生于公元前490年,决定希腊兴衰的马拉松战役,其天才指挥者是米太亚得,他因为高尚的品德和关键时刻展现的勇气而受到雅典人的敬仰。然而,雅典人担心其巨大的个人影响力和权势会转化为专制的王权,因此,当他出征巴罗斯失利后,人们根据当时的法律囚禁了他。与马拉松战役同时期影响希腊命运的战事还有萨拉米海战。富勒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战略家之一,他的名著《西洋世界军事史》以萨拉米海战为全书的开篇,因为他认为,此战不仅保全了希腊,也奠定了以希腊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兴起的根基。可是,作为一位公德和功勋堪称盖世的人物,地米斯托克利的下场照样是被同胞惩罚,甚至要逃亡到波斯,受其宿敌的保护。
          翻阅普鲁塔克、波奈斯以及其他记述早期希腊人物和历史的著作,人们会发现,这类惩罚社会中流砥柱人物的例子比比皆是。何以如此?这实际上揭示了古代民主与现代民主制度在运行原理方面的根本差异,同时,也是希腊民主失败的原因。
          在古希腊时代,古典民主的最高法理就是今日中国人并不陌生的少数服从多数的“多数决”原理。因为民主将权力的性质界定为委任和选举,因此,多数人的意志就成为一切法律行为的不易之道。然而,多数人或者普通大众在危机来临时,并不能提供社会存续的决定性智慧和勇气,那是属于伟大的杰出人物的专利,因此,社会之中,精英人物和大众则恒久处于潜在的紧张和对抗状态下——精英人物凭借自身积聚的武力实行统治,是为僭主;而大众采取行动限制和处罚精英人物,这是民粹。二者或居其一,很少处于紧张却均衡的状态。
          大众如此固执地一再以莫须有的罪名处罚和压制精英人物,这表明一种公众信念,即少数社会权贵与大众的利益总是天然敌对的。这与现代民主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然而,在现代民主制度之下,丘吉尔虽然败选,其失败后的命运却远非希腊的前辈们可比。他失去了权力,却可以安然旅行,发挥其个人的影响力,时而悠游林下,时而著书立说,甚至可以卷土重来。
          古希腊的民主因为对于精英的过度警惕,从而丧失了社会最宝贵的资源,日积月累,遂埋下衰败的根基。而现代民主则与此相反,在设定对权贵的种种限制之后,在宪政和普遍法治的涵盖之下,也顾及保护精英作为社会少数的基本利益。换句话说,现代社会正义的基点并不是所谓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值,而是极少数人的最小利益值。大众与精英在此种原理之下获得了某种动态的均衡,然后社会平等的法律与伦理提供了社会上下的流动性,从而使社会保持张力。
          回到开头,人们会看到,自古以来,尽管民主的运行原理颇有区别,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无论社会怎样受惠于伟大人物,大众却不可因为任何伟大的恩惠而赋予精英超越法律的特权,或允许他们自行攫取任何类似的权力。因为,一旦后者获得了这些权力,社会的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将是难以避免的。
          所以,当人们表示对民主这一现代制度的向往时,或许不应忘记,决定民主成败的是大众与精英利益的均衡,而不是基于什么历史恩义等伦理关系。从根本上说,真民主总是忘恩负义的

    (摘自《读者》 2013 第4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8 21:17:36 使用道具

    110、《争价儿》 星新一
       安先生是个地主,他拥有很大的一片林地。他一直厮守着这份地产,并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有什么吉祥之事降临在自己的头上。
       果然,他日夜盼望的一天来到了。当他接到消息时,高兴得简直要蹦了起来。一条重要而工程巨大的高速公路,拟定由他的林地上横穿而过。
       “我的梦想就要实现啦!征地的来了,我一定得要个好价儿。到那时,我就是个腰缠万贯的富翁,从此便可乐享天年了。”
       为庆祝这从天而降的喜讯,他开怀地畅饮起来。
       不多日,土地征收员便找上了门。他对安先生说:“这条计划中的高速公路,如果打个比方,就像人体中的主动脉。此项工程一完成,其交通流量将相当可观。因此,为了国家与大众,为了发展与繁荣,请您务必将林地出让给我们。”
    “不行,这可不行!这片土地是先祖留下来的,我绝不会出卖,先祖在遗训中告诫我们,千万不要为动听的宣传所欺骗。”
       “我理解您对土地的感情。但是,我们在价钱上是会给您带来实惠的。”
       “这可不是儿戏。如果你们非征不可,那就在城里给我一块同样大小的地盘吧!”
       征收员愕然,说了声“再说吧”,便告辞了。安先生窃喜,庆幸自己狮口大开,一张嘴就讨了个好价儿。
       从那天起,一场讨价还价的争斗便开始了。一个说:“卖吧!”一个说:“不行!”
       但是,这个土地征收员是个行家老手,他连哄带吓,竟慢慢说服了安先生。安先生决定就坡下驴,拍板成交。
       就在这时,一个陌生人来到了安先生的府上,观其外表,是个诚实厚道的人。
       “听说,您同征收土地的人争得不可开交,毫不相让……”陌生人说。
       “是的,可我现在想同他拍板成交了。”
       “什么?您太软弱可欺了!当您感到挺不住的时候,也是他们就要泄气的时候。您应该同他们拼死争下去!在下不才,愿拔刀相助。”
       “谢谢你,你可真是个多事儿的人哪!我看,你是土地征收员派来的吧?再不就是为了分成,才帮我争价儿?哼!这可是个新兴的买卖。”
       “您的多虑并非无理,但请您相信,我既不是对方所派,也不是为钱财而来。我不需要任何报酬。”
       “你目的何在,我不清楚。但是,既然你不要报酬,那就拜托了!”安先生半信半疑地说。
       陌生人使出了浑身解数:他向安先生传授对付土地征收员的秘诀;他到处打探征收员的弱点,然后告诉给安先生;他为安先生请来了能言善辩的律师,同时,不知从何处还找来了一部稀奇古怪的文献集,上面明明白白地写着此地如何之重要;他还不知用什么办法通融了神社的神主,说出卖土地就要遭到上天的报应。消息不胫而走,以致闹得这一带的村民也随之大哗。
       事态发生了逆转,土地征收员陷入了完全被动的局面。当初断然不能接受的条件,现在又被加上了筹码。
       安先生对陌生人说:“我看到火候了,你看如何?”
       “您这是怎么说!一时的妥协将会造成终生的遗憾。当然,土地是您的,如果您甘心卖得这样便宜,那就悉听尊便了。”
       听他这么一说,安先生的劲头又被鼓动了起来:“对,那我就再咬咬牙!”
    安先生做起了好梦,他仿佛已经看到那成捆儿的钞票在自己的面前堆成了山,他决心要将这场争斗继续下去。那陌生人也为他出谋划策,简直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土地征收员来了,对安先生说:“我认输了。对你,我已毫无办法。”
       “那就按我出的价儿付钱吧!”
       “不,是我们改变了计划。我们决定放弃这里的征地,只好绕弯儿去翻山越岭了,这实在是没法子的事啊。”
       安先生所做的金山梦,顿时化为乌有。因为事情来得太突然,他竟被惊得瘫在那里。待这次打击随着时日的逝去渐渐平复时,他不禁怨恨起来,怨恨的当然是那个陌生人。那家伙自事情告吹之后,竟连个照面儿也没打。他到底是为了什么才唆使我那样做的呢?他又是为了什么要下那么大力气帮助我呢?安先生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这个谜,后来还是解开了。一天,安先生进城,不意正碰上了那个陌生人。
       “托你的福啊,我可倒了大霉!”安先生不无报怨地说。
       “这话怎么说,您并没有损失什么呀!干吗要埋怨我?”
       “我亏透了!你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陌生人说:“实话对您说吧,我是国际汽油消费促进委员会的成员。道路迂回,翻山越岭,便会用掉更多汽油……”
       真正扶助弱者的人,现今是没有的。

    (摘自《读者》 2013 第4期)

  • maggiewli

    2013-10-29 09:41:12 使用道具

    认真看了,楼主很好!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9 14:56:37 使用道具

    111、《从中国心到中国梦》  熊培云
       什么是美国梦?这个词最初是由美国历史学家詹姆士·亚当斯在他1931年的著作《美国史诗》中提出来的。“每个美国人都应该有机会实现他的美国梦。”“美国梦不仅仅是物质丰裕的梦想,”他继续写道,更是一种“社会秩序,在这种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够以其天赋与能力来获得他的成就,而且他们的成就也能被其他人认可,不论他们出生的环境和地位的偶然境地如何。”
      不久前,我看到了一份有关美国梦的民调结果。据《今日美国》报道,24%的人认为自己已经实现了美国梦,40%的人相信自己能够实现美国梦,15%的人表示毫无希望,21%的人表示对此并不关心。
      我不知道类似的问卷在中国会得到一个怎样的比例分布。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美国梦,还是中国梦,它是有关国家的梦想,更是个人的梦想。而国家的价值,正在于提供一种相对公正的秩序,使身处其中的个人不必为上访和躲避城管浪费时间甚至丢掉性命,而是专心于实现自己的梦想。
      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在谈中国梦,这是中国希望之所在。即使措辞尖刻的言论,也是国家赖以上进的动力。所谓“爱一个国家,先要学会恨它”。这里的“恨”,是“恨铁不成钢”,是理性之爱,是清除坏事物的斗志,更是痛定思痛后的透彻。
      你是否实现了中国梦?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个人还好,至于这个国家,让我再想想……这是许多人的态度。至于这片土地未来怎样,是即将到来的崩溃还是持久的繁荣,没有谁准确地预言过。正如过去十几年来我们所见证的,这个国家有太多的变量,也有太多的恒量。有些方面千年不变,有些方面一日千里。
      也有人说,“我的中国梦就是在中国多赚点钱,能够早日移民美国实现美国梦”。这不是简单的自我解嘲,而是许多人的真实想法。伴随着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人用脚投票,走出国门。不过在国外我也遇到许多华人,他们苦于去留两难:对异国若即若离,对故乡藕断丝连。就像韩素音在《瑰宝》里说的一样,“我的一生将永远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之间奔跑:离开爱,奔向爱;离开中国,奔向中国。”
      这个社会会好吗?无论是准备离开或回到中国的人,还是久居此地的人,都会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的水、空气以及食品的质量问题,什么时候会有所改善?不受约束的权力,什么时候能够被关进笼子里?中国会像过去一样从终点又回到起点,在麦乌比斯圈上徒劳无功地打转吗?
      近些年,我每年执笔给一家媒体写元旦社论,其实也是和大家一起在做中国梦:希望在这片土地上长久地生活,希望这里的自由越来越多,暴力越来越少。而这也恰恰是几千年来中国的未解之结。
      荷马说,“当一个人成为奴隶时,他的美德就失去了一半。”对此,阿诺德补充说,“当他想摆脱这种奴隶状态时,他又失去了另一半。”
      人被奴役的时候会失去自己的美德,人争取解放的时候也会失去自己的美德。如此一针见血的对比着实让人赞叹。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在被压迫时卑躬屈膝,丧失人格,而一旦有力量解放自己时,又变得飞扬跋扈,伤及同类?
      从概念上说,它关系到对自由与权利的理解。托克维尔曾经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嘲笑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法国人“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仇恨主子”,也正是因为仇恨大于自由,法国大革命最终血流成河。反抗与仇恨都不等于自由,自由是一种普遍权利,真正的革命不是为了奴役别人,更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建立起一种持久的自由秩序,以便让所有人能够在这种秩序中平等地生活。
      从政治上说,它关系到对强力的约束。没有谁甘愿受人压迫,一个人被另一个人奴役,不是因为这个人强而另一个人弱,而是因为那里奉行暴力逻辑,强者的力量未能得到约束。在此前提下,弱者不得不屈从于强者。同理,只要是这种暴力逻辑不被打破,当有朝一日强者转弱,弱者转强,类似恃强凌弱的悲剧仍会再次上演。暴力的方向发生了转变,但是暴力的结构并没有变化。
      从历史上说,中国人已经经历了太多“以反抗始,以悲剧终”的革命或者反抗。如果革命的目的不是为了自由,而只是为了反抗或者解放本身,就意味着革命不但没有建立起新的秩序,也没有真正建立起新的价值。当革命因对暴力的迷信而冲出应有的边界,否定人的意义本身,革命不仅毁坏了过去的文明,也迷失了未来的方向。
      还记得1984年,张明敏唱《我的中国心》时的情景。从中国心到中国梦,跨越三十年。不同的是,中国心是以中国塑造中国人,而中国梦是以梦想塑造中国。前者连接过去,后者面向未来。也许,最初人们只是要求一个做梦的权利。当被侮辱与被损害者走到了一起,他们开始要求梦想成真。这个国家,每一天都在变化,没有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历史的河流总在不经意间拐弯,突然之间,一片宽阔。

    (摘自《读者》2013 第11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9 18:58:3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29 22:02 编辑

    112、《第56号教室的奇迹》 杨思卓
        话说26年前,美国洛杉矶的霍伯特小学,来了一名新教师,他叫雷夫·艾斯奎斯,一个很普通的小伙子。面对一间又小又破烂的教室,一群又穷又淘气的孩子,雷夫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25年后,这位老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纽约时报》把雷夫尊称为天才和圣徒,《华盛顿邮报》称他为全美最好的老师。美国总统授予他“国家艺术奖”;英国女王也给他颁发了帝国勋章,媒体天后奥普拉授予他“善待生命奖”……
         这雷夫到底做了些什么了不起的事?这56号教室又发生了什么样的奇迹?
         法则一:“望子成龙”不如“教子成人”
         中国的家长们,十之八九属于望子成龙一族。雷夫之所以得到全美教育界的最高荣誉,正是因为他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育才不如育人”。他这样讲:“几乎每年48周,每周6天,每天12个小时,我和五年级的学生都会涌进我们那可怜的狭小的教室里,沉浸在莎士比亚、代数和摇滚的世界里,每年其余的时间,我和孩子们都在旅行。”
        最好的教育,不是“望子成龙”而是“教子成人”。对此,第56号教室给出了最好的注解:我们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的摇篮,更是人格的花园。
        回想一下,那种“育才不育人”的摇篮,常常是“摇啊摇,摇到奈何桥”。让父母们的爱心流出了鲜血。
        卢刚,一位28岁的博士。北京大学物理系高材生。通过李政道博士的出国考试,来到美国爱荷华大学。因为太出色了,容不得别人超过他,容不得自己不优秀,更容不得老师的偏爱。所以,在一天,开枪杀死了自己的博士生导师戈尔咨,这是一位爱荷华大学物理系最好的教授;他杀死了自己嫉恨已久的竞争对手山林华博士,中国科技大学高材生;杀死了无辜的副校长安妮等人,然后举枪自杀。所谓:才子一怒,六死一伤。
        卢刚们成“才”了吗?可以说是的;可是他们成“人”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没有。在精英导向的教育氛围下,每一年高考,都会引发“状元热”,高考成了一个产业,对智力的提升替代了对人格的培养,许多神童的家长们成了产业链上的牧师,传道者语重心长,闻道者心驰神往……
        什么事热得不行,一定是病得不轻!人才人才,核心是人,如果不成人,成才也是一场恶梦。在一个众人皆醉的环境下,雷夫能保持着异乎寻常的清醒,这就是奇迹。你看“在这里,品格得到培养,努力付出得到尊重,谦逊得以发扬”——这就是56号教室的奇迹。
        法则二:“小红花”不如明是非
        从幼儿园起,老师就用小红花激励我们,到了小学变成红领巾,到了大学变成奖学金,到了职场,变成了红包或奖金。激励就是屡试不爽的魔法。我们没有怀疑过,这样的激励健康吗?在雷夫看来,这在道德行为方面,只是初级阶段。如果道德行为有六个档位的话,小红花只是在第二档上。在第56号教室里,孩子们的水准远远超过了小红花阶段,达到了第六档。那么,雷夫借用了教育学家劳伦斯&#8226;科尔伯格的道德成长路线图:
        第一档,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在起作用;
         第二档,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
        第三档,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
         第四档,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
         第五档,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
         第六档,我奉行既定的准则——靠境界起作用;
         第六阶段的学生是怎样的?雷夫通过一个学生助人不留名的事例做了诠释:最高的境界不是外在的褒奖,而是内心的愉悦。
        法则三:超近路不如走弯路
         我们这一代,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让孩子们少走些弯路吧。于是,我们不断地辅导,不断的指正,让孩子们的路走得笔直。你可能不知道,我们又进入了一个误区。
        一次,一群其他学校的老师到56号教室参观,学生们正在安装火箭模型,有一组学生虽然做得很认真,但是他们弄错了飞弹部分的装置,于是来访的老师频频向那一组走去,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安装方法,一个暗藏的错误。雷夫老师果断而有礼貌地阻止了他们,他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访客:(很小声地)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
         雷夫:我知道啊。
         访客:机翼都歪了。
         雷夫:是啊,是歪了。
         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火箭头了。
         雷夫:确实如此。
         访客:可你就眼睁睁地坐在这里?
         雷夫:是啊。
         访客:可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来呀。
         雷夫:一会儿肯定会飞不起来……
         访客:可是……
        雷夫对此早已深思熟虑了:他们接下来就得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他们得回到教室自己好好想想。我们的科学家们一天到晚在做的事情不就是这个?
        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才算失败。作为父母,我们吃了太多的辛苦,经受了太多的挫折,想让孩子们走得更顺一些。我们让孩子走近路的时候,他们避免了挫折的苦恼,但是也失去了探索的乐趣。所以最佳的教学,不都是老师和家长说个不停,而是像雷夫一样,我不想说,我很清醒。让孩子展开探索的翅膀吧,让他们经历困惑,苦恼、去收获惊喜与领悟。远方的路虽然太凄迷,这样的孩子将更知道怎样保重自己,这样的接班人将更有挑战力。
        法则四:省吃俭用不如能赚会花
     孩子们面临的是经济社会,要不要培养孩子们的经济头脑?
       第56号教室里,每一个学生开学的第一天就会申请一份工作,雷夫会给出一份职务清单。上面有教室管理员、银行、玩具管理员、办公室信差、店员、警官等职业,上面有工作内容的说明。每一份工作都有不同的薪水。有工作就有月薪,虚拟的薪水可以存在银行。那么储蓄用来做什么?
        第一是支付使用课桌椅的费用,在56号教室,座位越靠前排,费用越高。如果存到的金额为租金的3倍,就可以买下座位的产权。如果够多,还可以买下同学的座位,然后每个月收租赚钱。
        第二是在班级拍卖会上,购买文具用品。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努力成果。于是: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父母赚钱的辛苦,学会了节俭和爱惜;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什么是所有权和什么是使用权,学会了投资与财务管理。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拍卖会上的冲动和后悔。学会了储蓄克制与延迟享乐,有一天走上社会,最好的东西会留给这些懂得等待的人。
      56号教室的孩子们还能体会财务制度与审计。从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分类账本。页面上会标示日期,交易名称,收入、支出、节余,班上通常有四名学生,担任银行,每个银行管理8名左右学生的账户副本。如果谁的账户有差错,就会查对出来。
         我们孩子他、一天到晚在唱,“准备好了吗,时刻地准备着”,其实面对充满诱惑的商品社会,教育者都茫然无知,孩子们哪能准备好?而对从56号教室走出来的孩子们,他们才是时刻地准备着
       教育是一艘巨大的船,承载着无数的梦想,也让无数的梦想葬身海洋。当大多数人争相挤上教育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雷夫把56号教室,建成了诺亚方舟。这实属不易:一个大男人,26年如一日,和五年级的小学生打交道,不容易;敢于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成为精英教育洪流的中的砥柱,不容易。如果让思卓书坊颁发一个奖项的话,我想该给56号教室一个“教育诺亚方舟奖”,颁奖词是这样的:
       在这里,探索得到扶持,失败得到鼓励。
       在这里,信任代替了恐惧,自觉代替了纪律。
       在这里,应试教育结束统治,全面成长得到鼓励。
       在这里,可以“读万卷书”,可以“行万里路”。
       在这里,学生是快乐的,他们找到了心里的家园。
       在这里,老师是幸福的,他们播种这知识的春天。
       颁奖词的最后一句应该是——“学习雷夫好榜样”!

    (摘自《读者》2010 第13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9 22:31:01 使用道具

    113、《消逝的“上学路上 ”》  王开岭
             1

         “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
           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
          下午4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
          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
          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
          这支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罢。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不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的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先生”该多好啊。好在哪,不知道。
          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蹦蹦跳跳的念头……
          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
          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
          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
          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于我而言,啥都没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
          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
          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2
          为何会丢失“放学路上”呢?
          我以为,除城市膨胀让路程变遥远、为脚力所不及外,更重要的是“路途”变了,此路已非彼路。具体说,即“传统街区”的消逝——那温暖而有趣的沿途,那细节充沛、滋养脚步的空间,消逝了。
          何谓传统街区?它是怎样的情形呢?
          “城市应是孩子嬉戏玩耍的小街,是拐角处开到半夜的点心店,是列成一排的锁匠鞋匠,是二楼窗口探出头凝视远方的白发老奶奶……街道要短,要很容易出现拐角。”这是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的话,我以为是对传统街区最传神的描述。
          这样的街区生趣盎然、信息肥沃、故事量大,能为童年生长提供最充分的乐趣、最周到的服务和养分,而且它是安全的,家长和教育者放心。为何现在保险箱里的儿童、其事故风险却高于自由放养的年代?雅各布斯在这部伟大的书里,回忆了多年前的一个下午——
          “从2楼的窗户望去,街上正发生的一幕引起她的注意:一个男人试图让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跟自己走,他一边极力哄劝,一边装出凶恶的样子;小女孩靠在墙上,很固执,就像孩子抵抗时的那种模样……我心里正盘算着如何干预,但很快发现没必要。从肉店里出来一位妇女,站在离男人不远的地方,叉着胳膊,脸上露出坚定的神色。同时,旁边店里的科尔纳基亚和女婿也走了出来,稳稳站在另一边……锁匠、水果店主、洗衣店老板都出来了,楼上很多窗户也打开了。男人并未留意到这些,但他已被包围了,没人会让他把小女孩弄走……结果,大家感到很抱歉,小女孩是那个男人的女儿。”
          这就是老街的能量和涵义,这就是它的神奇和美感。
          在表面的松散与杂乱之下,它有一种无形的篦梳秩序和维护系统,凭借它,生活是温情、安定和慈祥的。它并不过多搜索别人的隐私,但当疑点和危机出现时,所有眼睛都倏然睁开,所有脚步都会及时赶到。
          其实,这很像中国人的一个词,一个生态关键词:“街坊”。
          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孩子独自上学或放学,需要被忧虑吗?
          自由,源于安全与信赖。若整个社区都给人以“家”的亲切和熟悉,那一个孩子,无论怎样穿梭和游走,结果都是快乐地、收获颇丰地回到家里。而路上所有的插曲,包括挨骂的那些顽皮、冒险和出格,都是世界给他的礼物,都是对成长的奖励和爱抚。
          在雅各布斯看来,城市人彼此之间最深刻的关系,“莫过于共享一个地理位置。”她反对仅把公共设施和住房作为衡量生活的指标,认为一个理想社区应丰富人与人间的交流、促进公共关系的繁育,而非把生活一块块切开、以“独立”和“私人”的名义封闭化、决裂化。
          这个视角,对人类有着重大的精神意义。顺着她的思路往下走,你很快即发现:我们通常讲的“家园”“故乡”——这些饱含体温与感情的地点词汇,其全部基础皆在于某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熟悉的街区内容、有安全感的共同生活……所谓“家园”,并非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一个和地点联手的精神概念,代表一群人对生活属地的集体认同和相互依赖。
          单纯的个体是没有“故乡”的,单纯的门户是无“家”可言的。
          就像水,孤独的一滴构不成“水”之含义,它只能叫“液体”。

           3
          我越来越觉得如今孩子——尤其大城市孩子,正面临一个危险:失去“家”、“故乡”这些精神地点。
          有位朋友,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我问,儿子还记不记得从前的家?带之回去过吗?他主动要求过吗?没有,朋友摇头,他就像住宾馆一样,哪儿都行,既不恋旧,也不喜新……我明白了,在“家”的转移上,孩子无动于衷,感情上没有缠绵,无须仪式和交接。
          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儿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子,不记名的影子,而不是一个谁、又一个谁……朋友尴尬地说。
          我无语了。这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他们会不停地搬,但不是“搬家”。“搬家”意味着记忆和情感地点的移动,意味着朋友的告别和人群的刷新,而他们,只是随父母财富的变化,从一个物理空间转到另一物理空间。城市是个巨大的商品,住宅也是个商品,都是物,只是物,孩子只是骑在这头物上飞来飞去。
          我问过一位初中语文老师,她说,现在的作文题很少再涉及“故乡”,因为孩子会茫然,不知所措。
          是啊,你能把偌大北京当故乡吗?你能把朝阳、海淀或某个商品房小区当故乡吗?你会发现根本不熟悉它,从未在这个地点发生过深刻的感情和行为,也从未和该地点的人有过重要的精神联系。
          是啊,故乡不是一个地址,不是写在信封和邮件上的那种。故乡是一部生活史,一部留有体温、指纹、足迹——由旧物、细节、各种难忘的人和事构成的生活档案。
          还是上面那位朋友,我曾提议:为何不搞个聚会,让儿子和从前同院的伙伴们重逢一次,合个影什么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能让一个孩子从变化了的对方身上觉察到自己的成长……朋友怔了怔,羞涩地笑笑:其实儿子只熟悉隔壁的孩子,同楼的都认不全,偶尔,他会想起某只丢失或弄坏的玩具,很少和人有关,他的快乐是游戏机、动画片、成堆的玩具们给的。该我自嘲了,一个多么不恰当的浪漫!
          这个时代有一种切割的力量,它把生活切成一个个的单间:成人和宠物在一起,孩子和玩具在一起。我曾在一小区租住了4年,天天穿行其中,却对它一无所知。搬离的那天,我有一点失落,我很想去和谁道一声别,说点什么,却想不出那人是谁。

           4
          那天,忽收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我楞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
          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的嗓门,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喊。
          感动之余,我把这条短信的主语换成朋友们的名字,发了出去。当然,我只选了同龄人,有过老街童年的一代。
          后来,才知这短信源于一起著名的网络事件,某天,有人发了个帖子:“贾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短短几日,跟帖竟高达几十万,大家纷纷以各自腔调催促这个不听话的孩子快回家,别让妈妈等急了,别让饭菜凉了,别挨一顿骂或一顿揍。
          声嘶力竭之际,有人揭穿了谜底,这个响彻神州的伟大名字竟是虚拟的,乃某网站精心策划。我一点不沮丧,甚至感动于阴谋者的情怀细致。
          一个贾君鹏沉默,千万个贾君鹏应声。
         我们都竖起耳朵,聆听从远处飘来的蒲公英般的声音……
          某某某,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贾君鹏的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
          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
          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
          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
          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

    (摘自网络)

  • 小达人

    楼主 2013-10-29 22:41: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0-30 06:09 编辑

    114、《父爱倒计时》  林维兵

          培养生存技能:遇到贼时喊不喊
          朱凡20世纪60年代出生于广州,在国内取得历史学博士学位后移民加拿大,1994年回国创业。丰富的生活阅历告诉他,生存技能是人活在世界上的立命之本。培养孩子掌握生存技能,不仅应教育孩子独立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还应告诉孩子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机智地应对。
          每次带着妻子张晓红和小儿子朱承恩逛街,朱凡都会让他们走在马路外侧,而自己走在马路内侧。有一次,小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这样,朱凡告诉他:“这是对你们的保护,因为马路内侧比较危险。爸爸是大人,大人保护小孩是应该的。”接着又对儿子进行延伸教育,“我们是男子汉,就应该保护女人和孩子。等你长大了,也要这样对待你的妻子和孩子。”儿子仰起小脸说:“爸爸,我懂了。”
          由于工作关系,朱凡夫妇经常去香港。在繁华的香港街头,朱凡总会指着醒目的标志告诉孩子:“万一和爸妈走散了,你就往回走,回到这个地方,爸妈肯定会在这儿等你。”孩子记住了爸爸的话。一次在铜锣湾,二女儿朱嘉宝和爸妈走散了,她便去时代广场门口等候。果然没过多久,爸妈就出现了。朱凡通过这些事例告诉孩子:心中要有谱。
          大女儿朱嘉盈上小学六年级时,一次放学回家告诉朱凡,最近常有社会上的小青年来学校门口打劫,她不知该怎么办。朱凡告诉她:“如果他们只是想要你口袋里的零花钱,你把钱给他们就是了。”接着他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那天在闹市区,他看见几个小偷趁人多,向一个正在打手机的女子下手,周围有人看见了,但没人敢出声。见小偷人多势众,朱凡急中生智,假装自己是这里的住户,夸张地朝天大叫了几声,声音惊动了行人,那女子也发觉挎包拉链被拉开,顿时警觉起来。小偷不得不撤离,他的几个同伙则盯着朱凡,朱凡不理不睬,继续大叫,小偷及其同伙见状只得散去。
           朱凡用这件事告诉孩子,遇到危险时要冷静,要机智应对。尤其是孩子,没能力保护自己安全,最好不要惊动犯罪分子。朱凡不赞成孩子与犯罪分子进行殊死搏斗,即使是帮助别人,也要学会先保护好自己。
          得益于爸爸的教育,大女儿朱嘉盈学会了“智斗歹徒”。一天,她与一女同学走出校门不远,被几个一脸痞相的小青年拦住了,女同学当场吓得哭了起来,朱嘉盈却机智地向迎面走来的一位推着自行车的中年妇女喊道:“阿姨,您来接燕子?她正在校门口等您呢!”小青年见她们来了熟人,赶紧散去。
           2011年年底,广东佛山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小悦悦事件”,学校发动大家就这件事展开讨论,朱承恩回来问朱凡:“爸爸,如果我在放学路上也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办?”
          朱凡没有直接回答儿子,而是讲了这么一件事:一天他下班回家,经过东风西路的人行天桥时,见一个老人躺在那里,脸朝天,双眼紧闭,看衣着打扮不大像流浪汉。朱凡不敢去碰他,远远地观察了10多分钟,当时正值下班高峰,来来往往的行人似乎对这人都没留意。见此情景,朱凡掏出手机拨打110报了警。几分钟后,警察赶了过来,原来这人喝醉了,醉得不省人事。警察根据这人手机里的号码,叫来其家人将他领回了家。
          朱凡告诉儿子:“我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急救训练,不能草率行事,否则会好心办坏事。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拿起电话打110报警或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儿子向朱凡竖起大拇指:“老爸,你让我明白了在紧急情况下如何伸出援手。”

          锻炼生活本领:人生处处充满管理学
          人的一生就是一门管理学,不仅要管理自己的时间、身体、金钱,还要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在朱凡看来,让孩子在16岁前懂得自我管理,孩子的未来就注定不会偏离正常轨道。
           孩子升入小学三年级后,朱凡夫妇每周都会给他们发零花钱,起初是两元,后来随着物价上涨,相应提高到3元、5元。夫妇俩会引导孩子可以买什么东西、不可以买什么东西。与零花钱一起发给孩子的,还有一个记录本,孩子要在记录本上写下零花钱用在了什么地方,夫妇俩每周都会检查。老大朱嘉盈爱好收集贴纸,老二朱嘉宝喜欢吃雪糕,老三朱承恩对吃喝不感兴趣,每周都要买一本漫画杂志。记录本只坚持了一年,有这一年的管理和监督,3个孩子学会了自主支配零花钱,并在此过程中锻炼了诚实的品格。老大朱嘉盈读五年级那年,朱凡住院切除胆囊,出院后想起这两周好像没给孩子零花钱,于是他一次性补了8元,并向孩子道歉。晚上,老大走进他的房间将钱退给他:“爸爸,您住院前已经给了,当时您说担心自己会忘记,所以就提前给了。”是的,孩子需要有压岁钱、零花钱,但他们千万不能被钱财污染了内心!
          自我管理,还包括人际关系和情感。在人际关系方面,老大朱嘉盈让朱凡夫妇最为省心,她似乎天生就有做领导的才能,无论在国内上学,还是高一后远赴加拿大留学,她身边始终簇拥着一群同龄的男男女女。
          老二朱嘉宝则属于“困难户”,她天性善良却没有知心朋友。记得小学毕业时,她伤感地告诉朱凡夫妇:小学6年,她是班上雷打不动的“老好人”,因成绩好,在老师的安排下,班上10多名差生都和她同过桌。朱凡夫妇教育她要懂得拒绝,还要懂得和人交心,因为一个人如果没有心灵上的知己,人生注定是孤独的。2011年下半年,14岁的朱嘉宝上完初二后去加拿大留学,开始尝试改变自己,主动与当地白人家庭的孩子交朋友,勇敢地去别人家做客。在收获知己的同时,她的人际关系也大为改善。
    老三朱承恩属于“宅男”,且有几分清高,总想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男同学邀请他去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他不屑一顾,结果在学校里成了“独行侠”。朱凡夫妇对症下药:既然小儿子和同学交往有困难,那就让他先学会和邻居来往。于是,他们把儿子赶下楼,要求他每周至少去和邻居玩一次。开始朱承恩不情愿,但渐渐在与邻居打扑克、下象棋及聊天中得到了快乐,后来竟主动去和他们玩了。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大为改善,有了铁哥们儿和朋友。
    张晓红也是知识分子,她从另一个方面与孩子们沟通:坦诚地与孩子们谈性,谈男人与女人的生理结构,告诉他们过早逾越男女界线的伤害。
          随着3个宝贝儿女一天天长大,朱凡夫妇最担心的是他们处理不好感情问题。老大朱嘉盈身材高挑,长得漂亮,且能歌善舞,早在小学六年级时就有小男生追到家里来。作为高知,朱凡知道,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与其去“堵”,不如主动疏导。他不说大道理,而是向孩子讲自己年轻时在恋爱上经受的挫折,也谈当初如何与孩子们的母亲一见钟情,他甚至这样告诉孩子:“爸爸现在也有条件去找‘小三’,但爸爸能不能那样做?当然不能!因为爸爸得对你们和妈妈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
    事情说清楚了,严重的问题就不成问题了。
           将早恋这样的问题举重若轻地处理,朱凡夫妇收获的是放心。两个女儿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面对男孩子的追求,如果很讨厌这个男生,她们会直接拒绝;如果觉得这个男生还不错,她们会告诉对方:“我们现在做朋友好吗?恋爱的事,长大再说啦!”
           而小儿子得益于父母的教育,在这方面比同龄孩子多了一份成熟。

           提高生命素质:有爱和梦想的人才有未来

         每年圣诞节,朱凡都会在平安夜等孩子们睡着了,悄悄地把礼物放进大袜子里,挂在孩子们床边。可以想象,孩子们早晨醒来看到礼物后的欢呼雀跃。哪怕在朱嘉盈和朱嘉宝上寄宿中学后,朱凡也会特意拜托老师把装着礼物的袜子悄悄放到孩子床边,这让其他同学羡慕不已。

           朱凡从不讳言人性的复杂,人都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唯有爱,才能克服人性中的弱点,让人变得善良、真诚、慈悲。朱凡夫妇经常带着3个孩子参加公益活动,不仅培养他们的爱心,孩子们还由此得以接触社会、锻炼能力。在敬老院里,孩子们和老人聊天,为他们唱歌跳舞,逗得老人很是开心。不但孩子们的才华得到了展示,更重要的是他们因此懂得,人应当对他人永远保有仁慈、关怀之心。
           每月,朱凡夫妇至少要带孩子们去一趟公司,让他们体验实际的工作环境,知道爸爸妈妈的辛苦。“父母给予你们的一切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努力工作挣来的,所以人应该学会感恩。”
          爱的种子悄悄在3个孩子的心田生根、发芽。在老师对朱嘉盈的评语中,最让朱凡夫妇自豪的是这一句:“不仅对人谦和,而且心地特别善良。”朱嘉宝学习成绩在班上不是最拔尖的,却最愿意辅导同学的功课。朱承恩呢,有时回到家,嘴里念叨的居然是:“学校里那个做清洁的阿姨有段时间没来了,她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家里出什么事了?”这些微小的细节,让朱凡夫妇倍感温暖、欣慰。
           爱,总是与梦想相伴。一家人都很喜欢周星驰《少林足球》中的这句台词:人,如果没有梦想,与咸鱼没什么区别。朱凡甚至因此在家里挂了一条咸鱼笔袋,将这句话写在上面,以激励孩子们要有梦想。朱嘉盈的梦想是当画家,朱嘉宝做梦都想进哈佛大学,朱承恩呢,每当有人问起,他会骄傲地说:“我的梦想是长大后当国家元首!”
          在实现梦想的路上,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朱凡夫妇很少对孩子们讲大道理,他们的做法是:带孩子去农村,去更艰苦的地方。有一年,他们邀请一个来自江西贫困山区的孩子来家里做客,这孩子从没接触过电脑,当姐弟仨用电脑玩游戏时,他仿佛是在看西洋景。朱承恩带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小哥哥去少年宫玩,对方睁大了眼睛问:“啥叫少年宫?是古代的宫殿吗?”这一切,让姐弟仨震撼不已:与眼前这个同龄人相比,自己是多么幸福;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点困难,自己又有什么理由抱怨、恐惧甚至逃避?
           朱凡起初向孩子们灌输“父爱倒计时,我只陪你们到16岁”这一理念时,曾遭到孩子们的反驳,认为老爸太悲观。年少的孩子哪懂老爸的良苦用心?每年,朱凡都会要求孩子们写作文《假如父母已经离开了我》。假如父母已经离开了我,我还有没有饭吃?我还能不能得到现在这样深厚的爱?我还能否继续上学?我会不会误入歧途?孩子们渐渐明白了父母的苦心,其实,父母是在以这种特殊的方式帮助他们成长。
          通过生存技能、生活本领和生命素质3个方面的培养,姐弟仨健康成长。他们阳光、真诚、善良,遇事有主见,做事有分寸,懂得宽容和感恩。老大朱嘉盈在国内上完高一、老二朱嘉宝在国内上完初二后,朱凡夫妇让她们远赴加拿大留学,因为孩子的良好品行与独立人格,使他们放心让孩子远行。
           在朱凡看来,人生如舞台,父亲这个角色虽然要演一辈子,但真正能够发挥这个角色作用的,也不过10多年光阴而已。
          孩子,我只陪你到16岁。但是,我们的爱,永远与你同在!

    (摘自《读者》2013 第3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菲比寻常1983 + 10 学到了。
  • lovespecial

    2013-10-29 22:43:59 使用道具

    好文章,真心感谢
  • K-Jerry

    2013-10-30 22:20:40 使用道具

    人世间最大的纠结莫过于此:当你在一个群里呼朋唤友,蹂躏青春时,你的领导,还在另一个群里苦苦惦记着你.
  • 小达人

    楼主 2013-11-1 18:27:2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1-2 08:36 编辑

    115、《不作恶》 王国华
       (一)  
       一个光头壮汉,赤着背,推搡着一个头发蓬乱的男人,问,你想怎么样?你想怎么样?
       他们的身后各停着一辆车。两车交错,堵住了窄窄的街道。乱发男人身后是辆单排座小货车,上面装着各式各样的蔬菜;光头男人身后是辆奥迪A6,副驾驶位置上坐着一个妖艳的少女,饶有兴味地看着外面的一切。
        乱发男人说,我不跟你动手,我不跟你动手。
        光头壮汉说,咱俩就在这里靠,看谁能靠过谁,你不走,我也不走!说完掏出一颗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
        旁边有人劝架,行了行了,反正卖菜的已经让开路,赶紧走吧,要不别人都过不去了。
        壮汉吸完烟,又把乱发男人推了一个趔趄,骂骂咧咧地回去,发动了汽车。
        这是一个艳阳高照的下午,街道上人来人往。我去找老田,见他正站在自己家门口,抱着肩膀看着几米开外的这一幕。我心里很不舒服,问他:你怎么不去劝劝?那壮汉明摆着在欺负卖菜的!倚强凌弱嘛!
        老田不屑地“切”了一声,问,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吗?
        他说,刚才小货车就停在路中央,车主站在那里卖菜。行人都得侧着身子才能过去。奥迪车开过来,叫他让让路,他急赤白脸地冲人家喊,没看这里正卖菜吗?你给我倒回去!双方发生了口角,奥迪车主急眼了,下来要揍他。卖菜的一看人家膀大腰圆,就开始说软话。
        我嗫喏无言。但心里还是不得劲。
        老田说,不要一看到弱者就下意识同情。其实,刚才那个卖菜的已经把另外一位车主给唬住了,人家没跟他一般见识,倒回去了。后来这个壮汉比他硬,他才软下来。
       老田家门口是一个市场,很多摊贩在那里摆地摊。老田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那些卖菜的,起早贪黑确实不容易,但他们做生意经常缺斤短两,尤其是见到马马虎虎好糊弄的人,就一次次地骗人家。他们把菜叶子扔得四处都是,清洁工说了几次,就有人动手打清洁工。


       (二)
        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几个人在公交站点等车。他们都袖着手,眼巴巴看着远处。终于,末班车来了,停住,门却没开。司机从驾驶室出来,踢了踢车胎,又坐回去。那几个人一边敲车门一边问,怎么还不开门?
       司机回头瞅瞅,没吱声,而是摇下最前面的车窗,探出头来点燃一支烟,慢条斯理地抽起来。
       下面的人问,为什么不开车?
       司机悠悠地答,还没到发车时间呢,你们等着吧!
       有人质问:谁规定发车时才让上车?
       答,反正有人规定。
       几点发车?现在都九点二十五了。
       九点半。
       到车里去坐着不行吗?下面这么冷。
       不行!硬邦邦的两个字。
       五分钟后,司机抽完了烟。打开车门,这帮冻得丝丝哈哈的人刚上去,还没坐稳,公交车就疯了一样跑起来,跟刚才的不紧不慢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
       与某公司有个合作,到那个单位去了好几趟。开始,我并不知道要找的人是什么总经理,因此对门口保安说,我找高某某。保安看我来头似乎很大,说,请稍候。遂拨打了老高的办公室电话。我听老高在电话那头喊,赶紧让他上来。保安弯了下腰说,请到四楼高总办公室。
       一年后,我又来到这家公司,给他们帮一个忙。这次找的是一个普通文员。还是那个长着刀疤脸的保安。他拦住我问,找谁。我说找李某。保安问,有他办公室电话?答,没有。保安说,你自己打他手机,让他下来接你。
       我拨打李某手机,恰好欠费停机。于是说,你们又不是什么保密单位,搞得像国家机关似的,没必要吧?
       保安厉声说,这是我们的规定,懂吗?
       其实就在我俩说话的工夫,很多明显的“外来人员”已经大摇大摆进去了。保安的战略是拦住一个人较劲儿,绝不顾及其他,反正碰到谁算谁倒霉。
       实在没办法,还是拨打了总经理高某某的电话。高某某发话,保安立刻恭敬下来,把我“请”上四楼。
       我对老高讲了刚才的遭遇,老高很吃惊的样子:不会吧?我们的保安一直是彬彬有礼啊!
       后来跟文员李某谈起保安,李某说,我们的客户已经被他气走好几个了!但领导不知道啊,这个货在领导面前始终跟个孙子似的。


      (四)
       如果把社会分为几个阶层的话,最底层的社会里,冷血、势利眼、弱肉强食、见利忘义等现象并不比其他阶层少,如果不是更多的话。欺压外地人的,往往本身就是外地人。有一回在北京街头见几个民工模样的人在围殴另外一个民工,嘴里居然一直在骂:看你还敢到北京来装不,看你还敢到北京来装不?
       一个不把平等当回事的社会,每个人都是相对弱者。高高在上的人碰到比他更高的人,就会自觉降为三孙子;而身处低层的人,若有机会面对同等或者同等以下的人群,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人性之恶发挥到极致。刁难别人,欺压别人,让别人心里不舒服甚或遭受皮肉之苦。
       他们做这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所为何来?感性的答案是:这些人缺乏教养,心理变态,做人差劲;理性的答案或许是:他们只是寻求心理平衡而已。
       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善待,在爱和包容里长大,工作后受到别人尊重,还有一个温暖美好的家庭,他怎么可能时时怀着敌意对待别人呢?微博上曾经转发过一幅照片:主人公是个十来岁的小男孩儿,城管抓走了他做小贩的妈妈。镜头中的孩子眼中充满了仇恨。他的神情让人震惊和震撼,甚至有网友说,“这眼神是对世界的失望……照片可以得普利策奖了。”
       可以想象,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将来对社会对其他人会抱持什么样的态度。
      

       (五)
        但凡事都有底线。福建一个街道医生自觉在工作中受到不公待遇,跑到小学门口连续砍死砍伤13名小学生;内蒙古有个犯人杀害了同监一个陌生的犯人,理由是自己不堪狱霸勒索,杀人求死。这两个人都是社会的悲剧,确实应该有人为他们负责。但此二人杀害的,都是完全无辜的人。无论他们受到了多大的冤屈,也没理由为所欲为。俗话说冤有头,债有主,辽宁一个业主怒杀侵入自家的全副武装的强拆者,引起旁观者的同情,而那个医生和那个罪犯显然玩大了。一个人对虐待、恶待自己的具体人以牙还牙,我认为是可以理解的;对不那么美好的社会不愿意付出美好,我认为也可以理解,但起码应该保证不作恶的底线,不去伤及无辜、雪上加霜,不去助纣为虐。
       并且,恶劣的环境并不绝对派生恶劣的人际和恶劣的人生观。有些人因为吃过苦才珍惜现在的拥有,善待身边每个人;有些人因为备受屈辱而深感屈辱之不宜施人,永远不对别人恶语相加。
       有人认为中国的落伍不仅仅是几个昏君造成的,而是每个人造成的,因为制度由人创造。是的,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都有义务充当社会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卖菜的人可能认为自己劳碌一生是生活的悲剧、社会的不公,但他对待别人的态度就合情理吗?把一切归咎于虚空的所谓“社会”,非常简单,但也很愚蠢。
       人生态度的选择,跟钱财多少无关,跟职位高低、文化多少都没有关系。就像那个司机、那个保安、那个卖菜的,逮个机会就给周围人小鞋穿,他们本质上跟某些机关里装腔作势、老爷做派的人没什么区别。

    (摘自《读者(原创版)》2011 第1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1-1 20:11:1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1-2 12:04 编辑

    116、《多闻草木少识人》王开岭
      住在海淀区时,最常去的是北京动物园和香山植物园。
      迷恋动物园,因为它帮我确认了一件事,它反复地、一遍遍向我证实:生命是丰富的,物种是多样的……否则,我真怀疑世上只剩下人了。
      逛香山,则为消焦灼、蓄元气,更为避世。躲开车声鼎沸的聒噪、高楼大厦的逼视,远离骨骼与骨骼的撞击,欲望与欲望的火并、粗口与粗口的对骂……草木乃最安静、最富美德的生物,也是最伟大的保姆:献花容以悦目、果茎以充腹、氧气以呼吸、林荫以蔽日,还承接人之垃圾和秽物……没有草木,我们真是一秒也活不成。
      香山植物园最大的魅力是阔,阔得足以让人忽略其败笔——院墙和门票。除山风浩荡、野趣丰饶、地气充沛,它还有个好处——人寡。
      人寡,则幽,则清,则定。不过,颇为尴尬的是,面对妖娆的花木,我竟无法叫出她们的名字。成千上万的她们,我所识者寥寥。爱慕,却不知称呼;惊艳,却无从指认。甚至无法转述她们的美,炫耀我的眼福。
      其实何止我,翻翻书报,“一朵不知名的小花”“一棵不知名的大树”,懒汉比喻和无知之说比比皆是,曾见一位母亲带儿子在园子里玩,童声一连串地问“妈妈,这叫什么”,我清楚地听见萱草被说成了马兰、蜀葵被说成了木槿、鸢尾被说成了百合、鸢萝被说成了牵牛,其他我也说不出……末了,年轻的母亲被逼得声音越来越低直至嗫嚅不清了。
      我把此事告诉一位朋友,并大发感慨:现代人熟记的人名多不胜举,尤其是演艺明星的名字,所识草木却少得可怜至极,真是奇怪!过了几天,收到朋友的赠书——《野花图鉴》,还有一条短信:“每次看到‘全草入药’几个字,我都肃然起敬!”果然,翻开该书,几乎每条注释中,皆见“全草入药”四字。
      草木深深,福佑其中;花果累累,生之有养。我想,若有一日,自己被发配荒野,携一卷《本草纲目》,也就能活下去、芥命无忧了。若再奢侈一点,容我多带一本书,该是什么呢?无疑是《诗经》了。
      在我眼中,《诗经》乃性灵之书、自然之书、童话之书,更是照亮精神之书。我想,从古到今,即便只有这么薄薄一册,华夏文化也堪称灿烂。后人若能承先民衣钵,循童年心性,文明又何尝堕落至此?扔掉《诗经》,遗弃它的纯真精神,背叛它的诗意逻辑和生存美学,乃悲剧之始。
      《诗经》伟大在哪儿呢?夫子看得透:“一言以蔽之,思无邪。”“思无邪”,即纯洁、烂漫,即清澈、雅正。最后,又似乎想起了什么,说:“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是我极欣赏的一句话,也是酷爱《诗经》的一大理由。
      它确是一部生物百科全书。陆玑著《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对《诗经》里的物类作了详解,计草本80种、木本34种、鸟类23种、兽类9种、鱼类10种、虫类18种,共计动植物174种。而据台湾学者潘富俊统计,《诗经》藏有草木160种,比陆玑统计的多出许多。
      张爱玲读《诗经》,很为里面的情爱男女“怎么这样容易就见着了”而欢欣,兴奋得脸通红。胡兰成则解释:“直见性命,所以无隔。”不愧为情事大师,一语道破。
      《诗经》里的美丽欢爱,正因人之心性和大自然息息相通,人之情思和旷野一样率真、赤裸。天光明澈,心静如水,无泥沙拖累,无城府之深,故彼此认出、相互照见即简易得多、笔直得多,哪像今人这般诡秘周折?
      什么叫“天地作合”?《诗经》里慢慢找。懂得天地,方懂男女。
      最后,我想对孩子说一句:多闻草木少识人。这年头,名人的繁殖速度比细菌还快,都急疯了。草木润性,浮尘乱心。在这个信息爆炸和绿色稀缺的年代,即便“少识”,业已识多;即便“多闻”,已然寡闻。
      
     摘自《读者(原创版)2011 第1期》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10 理由 收起
    菲比寻常1983 + 10 我很喜欢!
  • 小达人

    楼主 2013-11-1 20:19:27 使用道具

    117、《中国大堵车刚刚开始》 柴静 

      一 “以后你出门就随身带副牌吧”


      星期一下午五点,晚高峰还没来,我坐在副驾驶座上,车以每小时两公里的速度在中关村路向前开,我转头问开车的陆化普,“你说中国城市很快要经历严重的整体性交通堵塞,难道这还不算吗?”

      这位研究交通规划二十多年的清华教授说:“中国的拥堵还没上档次呢,北京这种拥堵刚开始,中国的所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也就三五年,全都得进入这种状态。”

      他说我们这个国家进入了史无前例的机动车爆炸发展期。“长沙现在机动车增长率30%,现在75万辆车,武汉我看了一下是100万辆车,增长率是20%,非机动车没处走,进入人行道”

      他说:“一切都被机动车的洪水冲刷。”

      按其他国家300-500的千人机动车拥有率计算,北京可预测的数字是五年后会有750万辆车。

      他说“那会真的瘫痪了。所有城市功能就会瘫痪,所以我的观点,坚决要采取,立即采取果断措施,机动车保有量绝对不能突破这个,我觉得600万都不能突破,甭说700万。”

      “会有人问,有这么严重吗?”

      他笑一下,说你以后坐车出门就随身带副牌吧。

      我愣一下,他举泰国的例子,“曼谷前些年放任,结果是什么呢,车在路上走,走不动,大家就下车开始打牌,在路边打牌一打就是几个小时,由于大量尾气排放,大家上街都戴口罩。它付出了极其沉重的代价,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它现在过来了,是痛定思痛,迅速地不惜一切代价建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建好了,然后大多数人放弃了车,是这样过来的。如果说你还坚持说我不放弃车,也会过去,这是永远过不去的。”

      “北京现在汽车生产跟销售,对整个工业的生产消费拉动接近50%,这么高的一个比例,这是支柱产业。你现在要把这个产业影响了,有人会觉得谁负这个责任?”

      “如果城市交通瘫痪,不仅仅瘫痪一个汽车工业,还会波及所有的行业,交通成本我们夸张一点说变得无限大的时候,你的所有成本,你的销售覆盖不了你的成本的时候,不都垮掉了嘛,何况解决交通问题现在并没有说就到了要么交通问题得到解决,要么中国汽车企业停滞不前的矛盾状态下”

      二 “到了收拥堵费的时候了”

      我问他,就北京来说,现在一天增加两千辆车,谁拦得住?

      他说:”这个势头取决于我们有一系列的,我们有多道防线,你比如说第一道,就是收拥堵费”

      我有点意外,因为我记得三年前他是鲜明反对收拥堵费的。

      “因为那个时候没到收的时候,收不收完全取决于这个城市的供求关系状态,也就是道路上的交通拥挤程度,当不拥堵的时候,我们收,既没有必要,也很难得到老百姓的支持,但是当你拥挤发展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如果不加干预和调节,城市的功能就会大大遭受损害的时候。”

      “会有一种声音说,拥堵我作为车主我就是受害者。我受了害,然后我现在还要再付拥堵费,他心理会觉得不平衡。”

      “这个也不对,这个是缺少一点经济学的概念,你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因为由于你整个车队,由于你的加入带来额外的拥堵,那这个拥堵产生的后果不但是付出了时间代价,还有环境污染,还有噪声,还有其他,这个后果你是一个贡献者,所以就应该你支付经济成本。我们每一个城市居民,不应该仅仅考虑自己,也应该考虑这个城市。”

      “他会说你们为什么觉得我们车多了?说你看香港东京的车一点不比我们少,交通密度也挺高,但人家香港就不堵。”

      “香港的公交分担率是89%,也就是说11%的人才是其他的方式。机动车出行比重极小,反过来说,如果大家都能理性用车,平时有车不用,假日才开。”

      “有人觉得,我买了车不开干嘛?”

      “你买车,我不剥夺你的购车权,我现在我要保护全体人们的利益。尤其要保证城市功能的正常,那我就哪拥堵哪收费,这是新加坡最成功的经验,它现在全方位,全智能化,实时检测每条道路上的速度,车速低于15公里,马上收费。然后收费走的人少了,超过20公里,再放行,就这样一个状态。如果这样的东西也遏制不住,那就是现在这个,尾号管理,尾号管理再发展,严厉一点,不就是单双号,单双号就掉一半。”

      我确实有点惊着了,“但是谁能想象单双号成为常态?”

      他一笑“大家现在觉得不可思议,当北京全面瘫痪之后,大家就会认识到不这样不行了,那你就只能走到瘫痪之后,回过头来说,你看我们不控制不行吧。”

      三 “两条线各干各的,根本没想过衔接的事儿”

      但开车的人都说,你以为我想开?我倒想坐公交呢?你去西直门地铁试试。

      我平常走路上班,坐地铁都是一号线,没坐西直门转乘过,原因是每次一听到要在这儿转乘,同行的朋友一定会叹口气“还是打车吧”

      陆教授约我转一次。

      我上楼梯,下楼,再上,再下,转弯,再转,走啊走,走到了地上,再下去,……

      我气喘吁吁地问:”现在咱们能算到了吗?

      他说“没到呢?我们还得沿着这个通道继续走。”他说,他上次去开交通研讨会,就坐这条线去,最后晚了整整一个小时。

      我就不明白了,换乘为什么要绕这么大个弯子,他说“明显的两条线离得太远了。”

      “这一点在设计的时候原本可以解决吗?”

      “技术上不难实现,这是一个协调问题。两条线各干各的,所以压根儿就没在一起讨论过两条线的衔接。建完了,然后说,反正我们的得连在一起,就设计了一个长长的通道,这个通道这么长时间,到现在才走到这个地方。”

      “协调一下有什么难么?”这在我们局外人看来不就是开个会么。

      他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沟通的问题,它有利益的分配问题。比如说你这个要进入我这个地方,那不行,我有红线划定,北京13号线建之前,原来方案是要充分利用北京的郊区铁路,但是就是谈不拢,只好自己建一条,有些是沟通信息的层面,有些就是涉及到部门利益”。

      四 “这个我回答不好”

      我有个同学,住在回龙观,她每天挤不上十三号线,只好想买车,想着买了车没地方停,只好蹭邻居的车上班,每天五点半,冷风里站人家楼下等着。晚上七点再打车到人家单位,在冷风里站人家楼下等着。到了家只剩睡了。

      陆化普把回龙观,天通苑,通州都叫睡城,“因为城市结构,就是这样一个结构。大家工作都在市里,只能回家睡觉,轨道运输能力是有限的,必定成这样”

      我不太明白,“在做睡城规划的时候,难道没有考虑到交通的问题吗?”

      “可能有它的背景,比如说现在北京市内住房极度困难,急需疏散一部分人到外面去,那大家考虑当前主要矛盾,没有精力考虑我们交通会不会出大问题,如何来解决它,目前这种层面的分析还没有。”

      这个层面的分析没有?------我问“你们的工作不就是干这个的吗?”

      “但是由于这样一个脱节的规划模式,交通规划发现了问题,无法反馈到城市规划上面去。所以是很被动。”

      我问:“现在我们规划时候要求要做交通影响性的评价吗?”

      “对。”

      “必须要做的?”

      “要求。”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像您所说的,大量的项目实际上是在明确的知道会有不良影响的情况下还建设?”

      他脸上挣扎了一下,欲言又止“这个我回答不好。”

      五 “为什么他们在深刻地反思,而我们还在继续走这条路?”

      我上次采访城市规划设计院的杨保军的时候,他说他在地方上看到了两百米宽的车道。

      陆化普:“如果支路不畅,主干道也很难发挥作用,这就像排水系统一样,干线管子来了,到了老百姓使用,你必须有配水管,所以你光搞了几条主干道,车子在主干道上很快,到了头儿上,就堵住了。”

      我问:“形成拥堵,这不也是很难看的城市形象吗?”

      他说:“因为我们还有任期,所以我觉得对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要做一些更精细的研究。因为业绩的创造是在两三年内创造的,然后可能就调任了。那么这个后边的拥挤大家不会认为说是那一任他修了大宽马路拥堵了,而是说现在车多了,反正当时的业绩已经成为一个事实了。缺乏事后评价我觉得有这个问题。”

      “美国人现在对自己小汽车主导方式一个反思说,如果不断地建设道路的话,带来的结果只能是……”

      他接话“对,新的更大规模的拥堵。洛杉矶是美国教训最大的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无比巨大,低密度开发,公共交通无法运营,高度依赖小汽车,这样一个城市,它的道路面积率37%,中国城市是绝不能模仿和走洛杉矶这样的道路的。因为就连美国城市,洛杉矶都是反面的典型。因为它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首先是土地资源,然后是环境造成的环境破坏,就是我们以更加高昂的代价来支撑这样一个城市。现在美国推进公交主导,自行车叫复兴,鼓励人们走路,这个势头现在已经非常迅猛了。”

      “为什么他们在深刻地反思,而我们现在还在走这条路?”

      “很少有人愿意总结失败的教训,所以失败教训的案例书到迄今为止,世界上都没有一本,我总是期待,我说如果什么时候写出教训这个案例集,可能对大家反思理性化有好处。”

      “你们的工作不就是提供给决策者依据吗?”

      他想了想,说,“咱们是行政长官负责制。”

    (摘自《读者(原创版)》2011 第1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1-4 07:03:50 使用道具

    118、《开在角落查一路
      从超市的三楼下来,我和儿子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住了:箱包寄存处的一个隐秘角落,一个男人捧着一块巨大的面包,面包新鲜,是三楼面包房刚刚烤制出来的,它大得惊人,几乎遮住了食者的脸和脑袋,这是它诱人的一个方面。
      估计这个男人被它的大和芬芳吸引住了,买下了它,实在无法抵挡手中的诱惑,到了二楼就已经迫不及待了。这个男人瘦小,穿着很旧的工装,现在,他捧着巨大的面包,大口咀嚼、吞咽,几乎是被它噎住了,大声咳嗽,脸上的表情是贪婪和享受。他不时地转过身去,不想被人看见。
      我把儿子的目光拽过来。一大块巨大的享受,正被这个男人捧着,不要去打扰!这是他完整的、完全可以由自己来支配的美妙时光。走出这个角落,有多少事还可以由他自由支配?所以他希望他的状态是独自且不为人知。角落里的享受,一旦呈现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可能觉得羞涩。
      学校大门的一角,一位乡下来的母亲看望自己的大学生女儿。母亲突然掏出几个咸鸭蛋,女儿害羞地用手挡回去。母亲问女儿,要不找个没人的地方,你把它吃了?于是,两个人找了个角落,母亲咯吱咯吱地敲碎鸭蛋壳,女儿大口嚼起来,女儿很贪婪,母亲很陶醉。
      那天的阳光很好,我下课回来,夹着教科书在校门门口逗留了很久……
    收工了。卖红薯的大婶准备回家了。她等不及回到家里,就找了菜市场一个没人的角落,背对着人群坐下来,脸上的笑容也随之绽开。她从兜里掏出一把硬币和毛票,先数硬币,她不停地往拇指上吐着吐沫,边吐边数,反反复复。一把硬币也在她左右手之间有无数个来回。路边的人见了说,这人真笨,几个钱数了这么长时间?
    其实,几个钱哪里需要数这么长的时间。数钱,是在劳作之后,一种最好的休息和享受吧?尤其是独自坐在一个无人的角落。
      记得几年前,在网络上看到一篇小学生作文。这孩子希望自己作一只壁虎,躲在角落悄悄地吃蚊子。这是位羞涩的小女孩吧?她的愿望,至今让我觉得新鲜,且记忆犹新。
      有时,我想,我们的享受,往往是那么的单薄和脆弱,走出角落,会被众人的目光洞穿和击碎。因为怕被人讥笑,怕被人鄙夷,只能兀自开在角落里。
      平凡人的幸福,有点羞涩,有点享受,像朵朵开在角落的小花,星星点点,素面朝天,既不璀璨也不夺目。然而,心中也有阳光,也有欢欣,那就避开人群,独自快乐吧。

    (摘自读者(原创版)》2011 第1期)

  • maggiewli

    2013-11-4 09:17:27 使用道具

    学习了,谢谢!
  • 小达人

    楼主 2013-11-6 15:51:5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1-8 19:49 编辑

    119、《闯红灯与目标依赖》杜凯 万宏
         闯红灯的目标依赖

          中国人喜欢闯红灯,而且这种行为似乎与教育水平无关。不论有没有接受过教育,还是接受过教育的程度高低,大多数人在红灯面前总是表现出同样的迫不及待。为什么一个在路边闲逛的人,会跟忙碌的上班族一样,一起闯红灯呢?为什么对于深知破坏规则会带来效率损失的人们来说,也经常闯红灯?更为奇怪的是,他们可以在毫无意义的事情上浪费很多时间,甚至什么事情都没有地在马路边游手好闲,却在红灯面前连短短的几十秒都显得是那么地不耐烦呢?很多人会把闯红灯行为解释为“低素质”,或者把它视为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其实,闯红灯的背后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思维习惯诱发的“目标依赖症”。
          闯红灯中的目标依赖症应该这样解释:因为人们对于一个既定目标的追求,往往具有强烈的动力和欲望。按照这种解释往下延展,那么人们对于红绿灯规则这样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既定目标,是具有强烈的愿望去征服它的。这里就引申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命题:既定目标的设计来源于哪里?对于红绿灯来说,这个既定目标既不是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也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社会规则和政府管制所形成并用以约束人们行为的。所以追求或者打破遵循红绿灯这种外在的既定规则,即对于人们来说实现了两个层面的效用:一是目标的设计很清晰,这其中省去了很多需要自己搜集信息、制定目标以及结果检验过程中所支付的成本;二是目标的结果很明确,因为率先于他人突破既定目标所带给自己的满足感往往会更大,这与人们的侥幸心理不无关联。如果说人们总是喜欢不由自主地闯红灯的话,那至少可以说明一个问题,社会中相当多的人们都喜欢依赖于一个既定的目标设计,并且愿意付出努力去实现或者超越它。当这种过程成为一种社会普遍心理时,那么人们陷入对既定目标的依赖就是一种必然了。例如,我们学生在教育面前的表现就是非常典型的目标依赖。教育部门为每一个接受初等教育的学生都提供了“考大学”这样一个明确的目标设计,但凡有一点进取心的学生,都会为“考大学”而努力学习。因此,在“高考”面前,学生、老师和家长可谓是煞费苦心,每一年也都会产生很多优秀的考生。然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为什么总让人觉得不尽如人意呢?那就是这种目标依赖在作祟。因为考上大学以后,目标完成了,没有人再为大学生设定既定目标,所有目标的设定与实现必须依赖于学生们自己的感悟和探索。如果他们具有悟性,则会因地制宜地为自己制定正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但是对于那些患有严重目标依赖症的学生来说,他们就面临着目标缺失的困惑与迷茫,为什么为自己设定正确的目标就那么难呢?这或许与我们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有关。中国的文字讲求字正方圆,我们从小学习写字就被要求不能超出田字格,被严格限定在条条框框里头,这对思维习惯的形成影响深远。我们学习课本、测验以及考试,都是有标准答案的。中国是个尊师重教的国家,所以中国的每一代学生都多多少少地对老师存在着目标依赖性。比如,我们很少会去质疑教师的权威,不会去怀疑标准答案存在问题。在初等教育阶段中,很多学生都不自觉地陷入了这种目标依赖的模式。当大家突破了高考的既定目标以后,往往有很多的大学生就觉得为自己制定一个正确的奋斗目标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于是,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校门以后的表现,跟初等教育中反差很大。中国学生在教育中容易被目标依赖所牵引,多数时候由于疲于应付考试仅仅掌握了一种解题的方法,其实并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现自我创造力的解题思想。
          
          目标依赖下的创新缺失

          当存在目标依赖的时候,人们会如何选择呢?人们往往会依据制定目标的成本原则进行筛选和判断。在大学毕业后,有人选择考研,有人选择就业。那些无法为自己制定合适目标的学生,则往往会选择一个多数人都倾向于选择的目标。例如,为了降低制定目标的成本,大学毕业生盲目选择考研。笔者曾经问过考研的学生,为什么要考研?他的回答比较符合本文的推论:因为别人考,那么我也考。这就是在目标依赖下典型的决策选择。因为当一个群体存在目标依赖的倾向时,他们会彼此传递,甚至影响到下一代。他们越来越缺乏自我认识、自我提炼和自我总结的能力,他们所做的就是选择一个对于他们来说信息搜集成本最小的目标,那就是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决策。他们会这样暗示自己,别人都这样做,那一定是有道理的,不可能大家的选择都是错误的。这样的选择的确是可以有效地降低制定目标的成本,但是选择这个目标同样可能也是一件收益率很低的事情。稳态的分布不一定就是最有效率的,稳定的状态往往也就意味着要素收益率被确定了,即在一个稳定的系统内很难实现跃迁。当大部分人都患有这种目标依赖症的时候,那么最可能出现的就是群体选择的趋同化:每一个人都依赖于一个强有力的外在环境为其提供目标动力,例如他们会把希望寄托于一个廉洁的政府,一个强势的领导人或是一个仁慈的商人。
          我们可以进一步提问,为什么现代中国人在创新上总是很匮乏?正如学界泰斗钱学森提出的著名的“钱学森教育难题”,中国为什么很难出现创新的大师?笔者认为,这也多多少少与目标依赖症有关联。当人们都依赖于既定目标而缺乏目标革新的动机时,创新精神的缺失就是很常见的现象了。一个最鲜明的例子,就是很多国外大学的博士后流动站非常欢迎中国的博士生前去深造,尤其是工科领域。他们对中国博士研究生的一致评价是,中国学生动手能力不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强。这正反映了中国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那就是对于既定目标的实现上具有动力和效率,而对于既定目标的设计与制定相对来说就差一些了。一般来说,中国学生到了对方的博士后流动站以后,往往都是接受对方布置的一个课题或项目,并且能够在限定期限内完成得非常出色。然而,当谈及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时,很多国外的大学教授并不对此表示赞同。他们大都认为,中国学生在思想革新以及目标设计的过程中,表现则相对较差一些。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反差,正是体现了一种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差异。如果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群都存在着目标依赖的束缚而无法有效地培养创新思维的话,那么更不用说社会中很多不那么需要创新思维的群体能够有效地培养创新精神了。我们必须认识到,科学发展到今天,提出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更加难能可贵啊!

    (摘自《读者》2010 第13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1-6 16:01:44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1-8 19:49 编辑

    120、《荒野之鹰 》简祯
          “宁愿是荒野上饥饿的鹰,也不愿意做肥硕的井蛙。”于是之故,我学会了捆绑行李。
          总是独自走上生命的每个阶段,从全然陌生的环境开始安顿自己。小学毕业,明明附近有所国中,我却跑到离家40分钟车程的国中就读。好不容易与他们熟了,成为一分子;明明附近有几所高中可供选择,却大胆地跟导师讲:“我要去台北考高中!”第一次,我知道北一女、中山、景美等学校,我问老师志愿顺序,他不太确定,但终于帮我排妥。他没问万一考上了,怎么安顿?我没提,那是我自己的事。
          拿到准考证,回家才跟家里提,家人一向不管我功课。那时父亲刚去世两年,母亲出外工作兼了父职,阿嬷管田地、家园,我是老大,弟弟妹妹才上小学。谁管得到我?也不需任何人叮咛,我跟老天爷杠上了,赌一口硬气对自己讲:“你要是没出息,这个家就完了!”
          15岁,捆了今生的第一个行李,然后屋前厝后巡了一趟,要狠狠记住家的样子。记得当时独自躲在水井边哭了一场,仿佛忽然长大了5岁。我不嫉妒别人15岁仍然滚入父母怀里,睁着少女的梦幻眼睛,而我却得为自己去征战,带刀带剑地不能懦弱。
          所以,孤零零地在台北寄人篱下,每天花三个钟头往返于台北一所高中与复兴南路的亲戚家。台北火车站前,清晨卖饭团的妇人,我拿她当妈妈。坐在淡水线火车上,饭团啃完啃书本,每本书烂得软趴趴。课堂上,闭上眼睛都知道老师说错一个年代。
          那时,校内的读书风气不盛,许多人放学后赶约会、跳舞、逛夜市;情况好的赶补习班。我没有玩的权利,也没经费参加课外补习班。还是那副硬脾气,就不相信出考题的能撂倒我,非上好大学不可。
          这样逼自己,正常的十七八岁身心也会垮的。平常,没谈得来的朋友,她们追逐影星、交换情书,我没兴致;想谈点生命的困惑与未来梦想,她们打不起精神。我干脆跟稿纸谈,谈迷了就写文章、投稿,成天在第二堂下课后冲到训导处门口的信箱,看有没有我的信。若是杂志社寄来刊稿消息,我会乐得一看再看,看到眼眶泛红;大报副刊寄回退稿,则撕得碎碎地喂垃圾桶,我想:“总有一天……”为了那一天,吃多少苦都值得。
          我做事一向劲道猛,非弄得了如指掌不可。迷上写作,连带搜别人作品看得眼睛出火。他们写得好,我写不好,道理在哪儿得揪出来才能进步。常常捧着两大报副刊上的名家作品,用红笔字字句句勾,我不背它们,我解剖它们,研究肌理血脉,渐渐悟出各有各的路数,看懂名家也有松垮垮的时候。那时很穷,买不起世界名著,铁了心站在书店速读,霍桑的《红字》、赫塞的《流浪者之歌》、《泰戈尔全集》、托尔斯泰的《高加索故事》……有些掏钱买了,其余则浏览,希望将来变成大富翁把它们全“娶”回家,看到眼瞎也甘愿。“世界太大,生命比世界更大,而文学又比生命辽阔!”我决心往文学路上走,不回头。
          缺乏目标的年轻生命好比海上扁舟,我知道自己的一生要往哪里去。考大学只是眼前目标,我知道为什么必须上大学:不是依社会价值观、师长期待或盲目的文凭主义,而是依自己对生命的远大梦想。
          高二暑假,我写了一封信回宜兰,告知家里:“我已从亲戚家搬至大屯山学校附近的别墅,月租300元,由于没钱上补习班,必须依靠自己拟定‘大学联考作战计划’,因此今年不回家割稻了。身上尚有稿费及打工赚得的钱987块,够用两个月了。请家里放心,我会打胜仗的。”
          每天凌晨四点起床早读。按照作战策略,这个暑假必须总复习所有科目并预读高三功课,至少做一遍从各补习班和明星学校搜集的题库、试卷及历年联考试题,并且每隔半月“验收实力”——看自己能考上哪一所学校。
          想睡觉,不行。开始思考打仗应该用智慧,光靠死拼不行,那岂不是“义和团”!思考为什么叫人啃一头死牛没人要吃,煎成小牛排就美味得不得了。于是,把“作战计划”改成“大学联考料理亭”,依据自己的兴趣及胃口,按照清醒到昏沉的时刻表安排筵席。
          所以,“历史”变成探险志,身穿古装的我恣意穿梭于时空隧道,采访秦始皇谈如何并吞六国,跟汉武帝吃饭谈外患问题,陪成吉思汗远征探险,指着光绪骂:“你这个懦夫,干吗那么怕慈禧,你不会派刺客把她‘解决’掉吗?”
    “地理”也好办,那是我跟心爱的家人、亲人周游世界的旅行见闻。“数学”确实有点伤脑筋,三角函数实在不像个故事。“三民主义”,决定留到联考前一个月,再以革命心情奋战,仿效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某日午睡,梦到自己只考了两百多分,沮丧极了,恐惧这一生就这么成为泡沫。夜晚,虫声四起,前途茫然的孤独感占满内心,在日记上写着:“我会去哪里?我会去哪里?”
          抽屉里有一沓没写完的稿子,想往下写,又收进去,索性把专放稿件与写作大纲的抽屉贴上封条,仿佛唯一的财产被法院查封。
          如此安顿之后,升高三,当同学们一个个迸发高三杂症,勉强念书,或奔波各补习班像只无头苍蝇时,我却笃定得像块磐石,心稳稳地纹风不动。继续以自己的作息方式安排读书计划,虽然高三下学期的课堂考试成绩糟透了,但我摒弃老师的授课进度及测验计划,照自己的时间表走,不急、不慌,从不脱序。我读书喜欢问“为什么”,然后思考答案。有时“国文”里的问题必须从“历史”找解答,“历史”里的疑问可以从“地理”得到线索。活读比死背深刻,而且有乐趣。如此一遍遍地读到胸中如有一面明镜,且国文、历史、地理知识相互串联、佐证,活生生如能眼见一朝一代风华。联考前一个礼拜,同学们灰头土脸,乱了军心,熬夜赶进度;我却无事可干,反其道而行,逛市场吃红豆冰、买西红柿弄蛋炒饭,早晨、黄昏到山径散步,过几天舒服日子。
          联考那日,大多数人像进刑场,我却觉得像游园会。听说有同学拿到试卷,眼前发黑、手心冒汗、下腹绞痛,我觉得不可思议。我太稳了,拿到国文、历史、地理试卷,觉得像在考小学生,暗笑出题老师怎么出这种简单的题目!钟响后,同学们纷纷翻书找标准答案或发出哀号声,或在家人面前忧心忡忡。我没人陪考,也觉得家人陪考像组“进香团”,只会乱了军心。我一本书也没带,考过就算了,不再想它。闲得没事干,买瓶汽水边走边喝,像个巡逻员。
          没放榜,我已算出自己到台大,就算科系不理想,选个学风自由的大环境也不错。我想到一个人才荟萃、高手辈出的大环境逼自己成长,所以,台大文学院6个系全填了。老师看到我的志愿单,直皱眉头,认为那简直是没主意的人的手笔,但我仍坚持从头填到尾。人生哪儿能一下子就称心如意?我把选校搁第一位,进了大环境,一切都好说。
          放榜后,在大屯山城赁居的小屋打点行囊,一下子天地开了。三年高中生活留下的日记、写的文章,一把火烧了,我的青春岁月在火光中、泪眼里化为灰烬。那些忧喜苦乐全不计较,也无须保存,我知道自己又要去陌生的地方从头开始,就像过去每个阶段,命运交给我一张白纸一样。
          在不断飘荡中,能感受自己的生命有了重量与意义是最大的收获。我太早离开家庭的保护,却学会了独立、为自己的生命做主。虽然无法像一般人那样拥有快乐的青少年时期,可是也学到了同龄孩子学不到的,那就是如何做一只在荒野上准备起飞的鹰。当一切匮乏、无人为我支撑时,我惊讶自己能从“无中生有”磨砺出各种能力,守护自己。这样的训练比考上心目中的大学更重要——或者反过来看,因为有这种训练,才考上了心目中的大学。
    年轻生命蕴涵各种潜力,愈早自我开发愈能起飞。可惜,大部分的人沉溺在家庭的优渥保护下,只知道吃鱼而不懂如何打造一根钓竿,其实学会钓鱼才是大训练。有的人则可能因家庭破碎而击溃向上的意志,不懂得把恶劣环境当做生命中的“少林寺时期”,练就一身铜墙铁壁功夫。每个人成长的困境不同,但我仍然相信,对生命热爱、对梦想追寻的这份毅力,会引领我们脱离困境。不要轻易认为今天就是末日,因为明天的太阳跟今天不一样。
          如今回想高中生涯,短短三年,却把我一生的重要走向都起头了;我如愿转入中文系,如愿成为作家。少年时,怨怼老天,现在懂得感谢。因为,当他赐给你荒野时,就意味着,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

    (摘自《读者》 2010 第13期)
  • 小达人

    楼主 2013-11-6 18:31:3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1-8 19:50 编辑

    121、《给明年依然年轻的我们: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人生目标、现实、后悔、和经历》 Denny      


      今天是22岁的最后一天。几个月前,我从沃顿商学院毕业,用文凭上“最高荣誉毕业”的标签安抚了已经年过半百的老妈,然后转头辞去了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跟一家很受尊敬的公司、还有150万的年薪道了别,回到了上海,加入了“刚毕业就失业”俱乐部,开始了一天三顿盒饭的新生活,开始创建一个叫做连客的小东西(www.linkkk.com)。中间许多精彩剧情暂时略过。
      我肯定不是第一个做过这样事的人,也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所以在说自己的一些有趣故事前,我想借用大家(包括30岁甚至40岁以上的朋友)的一点时间和一点平和的心态,和大家分享过去一年以来一直没说的一些话。所以前两部说的是对于一些一直困扰着我们的关键词的理解和体会。他们是:欲望、外界、标签、天才、时间、经历、人生目标、后悔、和现实。
      这可能会是一篇科普文,也可能会是一篇长篇小说,但我不想这篇文章变成一篇励志文,大家都审美疲劳了。所以我想忽略阳春白雪,尽管信息量很大,但是至少说一些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故事,说一些效果立竿见影的观点,再说说活捉林志玲什么的,总之让大家多看一点就多获得一点实际的价值。

      第一部:那些最容易被理解错误的事

      关于欲望
      这些是我们内心里和人生理想一样真实的东西:学历、工作、房、车、财富、以及爱。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为了这些欲望去付出,无论付出的是汗水、鲜血、还是身体健康、又或是其它你懂的。尽管我们付出的方式可能不被社会主流认同、可能没那么具有有戏剧性,但你和我、北大图书馆里的学生和网吧中奋斗的少年、职场杜拉拉和夜场里跳舞的  、韩寒和芙蓉凤姐(韩少躺着也中枪-_-),我们谁没有为了一个目标连续熬夜奋斗过呢?我们谁没有为了得到一样东西而撕心裂肺地付出过呢?谁没有过那种拼命得快受不了的感觉呢?所以我们最不缺励志的故事,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付出领域的专家。
      真正的问题是,当我们跑得越快,越是无法考虑我们是否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奔跑。
      北野武讲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他说他没出名之前想有一天有了钱,一定要开跑车,吃高档餐厅,跟女人们睡觉。而真正功成名就的时候,他发现开保时捷的感觉并没有那么好,因为“看不到自己开保时捷的样子”。结果他就让朋友开,自己打个出租车,在后面跟着,还对出租司机说:看,那是我的车。
      我想说,过去几年里我认识的、深交的、共事过的所有人,包括身边一批又一批二十出头收入一百多万的金融朋友、三十岁左右收入几百万的前辈朋友、以及简历金碧辉煌得已经不在乎收入的大BOSS、以及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两件事:
      一,顶级学校的文凭、顶级公司的工作、顶级的收入、顶级的房、顶级的车、顶级的声望,这些都无法满足人类。
      二,无论是通过爸妈,通过运气,还是通过奋斗得到这些顶级的东西,人类都不会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接着北野武的故事说下去。想象一下:你今天骑在一辆助动车上,一个小山村来的年轻人经过,说你的车好帅,你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十几年的奋斗后,你坐在一辆你今天都叫不出型号的保时捷的驾驶位上,一个路人经过,说你的车好帅,相信我,你也不会有任何的满足感。你不在乎他,就像你今天不在说你助动车帅的人。你的视角在变。每当我们考虑许多年后能够取得的成就,我们总是习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衡量幸福感和满足感。你今天的视角只是错觉,却让你相信自己的目标是正确的。这是我们最容易跑错方向的时候。
      人类的需求是很奇特的。我们吃第一个面包的时候的幸福感,和我们吃第一千个面包的时候的幸福感,是差不多的,前者甚至比后者还多一些。同样的感觉适用于我们赚到的第一笔一万元和第一笔一千万元,第一辆十万的车和第一辆一千万的车,第一个女孩和第十个女人,第一个男生和第十个男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在著名的马斯洛五大需求中,你从任意一个细分需求里获得的幸福感只能有那么多。
      我们清楚地知道快感和幸福感的不同,我们也知道欲望和需求是两个东西(你从来没有听说过“马斯洛五大欲望”对不对?),但是我们的不幸福却是因为不小心把快感当成了幸福感,把欲望当成了需求,而这就是因为我们常站在现在的视角去想象未来的感受。事实是,就好像我们不需要很多的面包一样,我们不需要很多的财富,不需要很多的爱。因为他们很难给你带来更多快乐。当然,我们也不需要去拔高理想和自由的重要性。你可以尝试着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五种需求是否真的有高低之分,思考一下,是否连最贫穷最饥饿的人们,都一直在生活中同时追求着这五个高低层次的需求。你会发现其实这五种需求一样真实,离你一样近,也一样远。然后你需要找到一个可以同时实现这五种需求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只属于你的奔跑方向。这篇文章会实实在在地帮你找到这个方向。但在这之前,我们先谈一些别的。
      关于外界
      外界带给我们生活最大的影响是嫉妒和比较。
      我们一直高估了嫉妒。举个例子,没有人嫉妒雷帝Gaga。雷帝Gaga应该要比我们都更有名、更有钱、坐更好的车、住更大的房子,比我们更随心所欲,而且也比我们更有才华。但你不嫉妒她,对么?我们没有人嫉妒雷帝Gaga--因为她实在是太雷了。她奇怪得让我们完全不能把我们自己跟她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在名利和才华面前没有自卑,也没有嫉妒,更没有仇恨。反而,我们会去思考,觉得她挺有趣的,挺发人深省的,不是么?
      所以当你见到好事情发生在了那个他或者那个她身上,嫉妒的小火苗在你心中扑哧扑哧的时候,不如把TA当成那个很奇怪的雷帝Gaga吧。因为这样的时候,我们就会懂得抛开个人的杂念,去真正思考别人的亮点。
      至于比较(Social Comparison),我们可以选择努力向那个绩点4.0的同学看齐,努力向那个年薪几十万的旧识看齐,努力向那个不断得到提拔的同事看齐。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那些和我们一样年轻的人们。看上去像是有30岁阅历的阿呆Adele,19岁时出了张白金专辑《19》,21岁时出了全销量1200万张的专辑《21》,拿了两座格莱美。她出生于1988年。眼神和心态似乎已经像中年人那样淡定的杜兰特和德里克罗斯,两个毫无疑问的超级球星,他们也出生于1988年。如果你喜欢实用一点的,那么iPhone上用户量最大的个人开发第三方浏览器猛犸浏览器的开发者,是一个1992年出生的北京少年。如果你的视线中有一个世界舞台,那么你会看到上面的人物已经越来越接近你的年龄。
      我们不需要去看齐,我们只需要去“看”。去看到这个世界除了你现在正处在的那个若干平米的封闭空间以外,还有许多许多精彩的事正在发生。当你发现这个世界的深度和广度,你就会发现你跟你身边的那些“同类人”根本没什么好比的。这个世界太大了。你不是你自己的标杆,别人也不是。谁都不是你的标杆,这是一个没有标杆的时代。
      我们要做的是试着不去嫉妒,不去比较,更不要批判,但要试着去观察、去倾听,然后去思考、去沉淀、去让所有外界的信息在你大脑里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处理过程。在你的大脑还没有沉淀出你自己对一件事的观点前,不要发表观点,不要给出你的定论。我们可以不断在大脑中质疑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我们可以不断挑战自己的想法、挑战任何理所当然的存在,只要我们保证我们的大脑一直在思考,独立地思考。要记得,你和世界上所有人都不一样。
      关于标签
      “牛逼”是过去几年里笔者听到的比较多的一个形容词。当我们喜欢的人称赞我们的时候,我们总是P颠P颠的。在这里为自己开脱一下,觉得这挺好,说明活得挺真实。
      但笔者想用一个很好的朋友(自己来认领)去年当着我面描述我听的原话,来翻译一下这个已经被用得和“帅哥”“美女”一样烂俗的词。她说,“你想太多了(这是她一贯的开场白)。你只是有很多很牛的标签--上海中学、沃顿商学院、最高荣誉、黑石的全职Offer、百万年薪。至于你本身么,牛不牛就说不清楚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牛”和“帅哥”“美女”一样,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二、“牛”的从来都是那些标签,那些改变了金融产业的企业,那些通过培养人才改变了世界的学校,那些定义了时尚的品牌。虽然我无意改变大家打招呼的方式,但对于还没奔到三的人类来说,“高档”“精英”“牛逼”其实不如“做得不错”或者“挺有意思的”来得更实在。当然,等奔到了三,我们就更不想用这些词了。
      如果你曾经或者将来获得了任何标签,不管是高盛中金麦肯锡,还是北大清华常春藤,又或是Gucci Prada Armani,有两件事值得思考一下。
      第一件事用来提醒自己:撕去这些标签,我们或许还未能为500强的客户们创造等同于我们年薪的价值,我们或许还未能用知识改变世界,我们或许还未能把那件衣服穿出五位数价格的范儿。
    第二件事用来看清自己:这的确是一个人人都用标签来识别对方的社会,但是我们要记住我们的价值和我们身上的标签没有半毛钱关系。成功不是你有什么标签,而是你用这些标签做了什么。(是的,文章开头的“沃顿商学院”“150万”“最高荣誉毕业”这些个标签让一部分人把这篇文章看到了现在,但无论如何,对于心理上被冒犯到了的人,在此致以诚恳的歉意)。
    总之,把标签用在正确的地方,创造一些价值,虽然不是大到改变世界,也至少带来一些存在的意义。就不展开来说了。
      关于天才
      不要去考虑什么天赋异禀,一切都来自经历和渴望。特别是这些年,当我认识了一些全中国、甚至全美国最“天才”的年轻人以后,才发现哪有什么天才,如果把他们的经历一个个说出来,大家肯定觉得完全就是一群苦逼啊。但这些苦逼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并且很嗨地追求着。

      第二部:那些最重要的事

      关于时间
      时间是唯一的货币。你所拥有的财富很重要,因为你可以用它用来换很多东西。你所拥有的时间远远更重要,因为你可以用时间来换这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包括财富,包括成就感,包括幸福感,包括其他那些我们都清楚的、比财富更让我们的生命有价值的东西。是的,每个人拿时间换每样东西的汇率都不同,有些人可以用很少的时间换到很多的财富,有些人需要用很多的时间换到很少的幸福。但是事实是,只要你愿意花时间,你可以换到任何东西。所以你要想清楚,你到底要用时间来换取这世上无限可能中的哪些。打开你的视野,你会发现有太多经历和体验可以让你去换取。但你的时间银行里每天只存了24个小时。你可能以为你还有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些你想做的事,但事实是,没有人可以保证明天上帝是否会往你的银行里存另一个24小时。所以,你要想清楚。
      关于经历
      如果你今天能从这篇文章中带走任何一样东西,我希望会是接下来关于经历的这一段。
      经历的英文叫什么?如果你曾经玩过角色扮演类游戏(RPG),你会知道有一个概念叫EXP,全称叫Experience,这就是经历的英文。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RPG,你扮演你自己。你唯一升级的方法,就是不断地积累EXP。
      我们都了解那些故事,我们都懂那些道理,看了那么多励志贴,我们甚至都快知道为什么乔布斯会成为乔布斯。但只有经历才能让我们真正把那些道理变成意识。那些改变我们一生的道理,都是不是别人教会的。
      所以即使你有最完美的理论,你都没有把握说服那些还没有开上保时捷的人们,让他们懂得保时捷不是他们想要的,也没有把握去说服那些还没有在投行工作过的孩子,让他们懂得去放弃投行(更何况,对于那些热爱金融的孩子来说,你的劝诫极有可能是错的)。所以哪怕这篇文章非常努力地想要往实用的方向靠拢,可能你看完以后还是没有任何领悟。这一切就像你无法说服还没有吃过很多很多面包的人们,让他们懂得吃一千个面包是要反胃的。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只有我们已经拥有的那些经历,决定了我们下一步会做什么。所以很多时候,你只要记得一件事,那就是: 去体验不同的经历。去爱,去恨,去在热恋中没心没肺地笑,去在失恋后声嘶力竭地哭,去翘课,去打架,去拼了命的读书,去让自己真的领悟那些道理。你所尝试的事,你所认识的人,都是你经历的一部分。他们帮助你去理解你一只知道但是不曾真正理解的事,他们帮助你去看到一直存在着但是你不曾看到的世界。
      但是,你的人生很短,你的时间货币只有那么多。所以除了乔布斯已经告诉你的“不要生活在别人的世界里”你还要记得,永远不要重复一样的经历,因为你不会从第二次一样的经历中收获到更多,更因为这个庞大的世界有太多有趣的人等待着我们去认识、太多截然不同的经历等待着我们去体验。
      这篇文章也会实实在在地帮助你探索不同的经历。你只要记住,如果你每个星期都在做着差不多的事情,那么一年以后你还是一年前的你,只是老了一岁。如果你愿意每个星期、或者每个月都去尝试一种新的体验,或者认识一个来自完全不同背景的朋友,那么一年后你和一年前一样年轻,只是比别人多活了一年,多了一年的阅历和对世界的认知。
      关于是否会为了去经历、去追随感情和理想而后悔
      我们一定会后悔。但我们不会为了作出追随感情、或者追随理想的决定而后悔。事实是,如果我们有努力追寻、不愿放弃的梦想、如果我们有深爱的、不想伤害的人,那么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然会为我们曾经做过的某些事而后悔。当我们离理想和真爱越是近,我们越是容易后悔。就好像晚了一分钟错过飞机的人会比晚了一个小时错过飞机的人更后悔懊恼--因为我们会清楚地看到如果自己不曾犯下某些错误,如果我们再多那么一点点的坚持,就或许已经实现了理想。所以后悔其实是一个信号,它告诉我们,离目标已经很近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瞎扯的“无悔的生活”,我们不用为那些后悔而伤心痛苦。因为在我们选择的这条道路上,后悔不是告诉我们曾经做错了,而是告诉我们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关于如何找到人生目标
      兑现承诺的时候到了。我想用一种最简单、直接、有成效方法来解决那些励志文章和成功故事的一个通病:就是他们一直鼓励我们“做我们想做的事”,但从来不告诉年轻迷茫的我们怎么去找到“我们想做的事”(以至于误导了很多朋友以为那就是“我想一觉睡到国庆节”或者“我想做个吃货”之类的意思)。
      我要说的这个方法在我认识的许多人身上成功过,但它不是我想出来的。知名博客写手Steve Pavlina在它的博客中对这个方法有很详细的描述,但似乎也不是Steve Pavlina自己想出来的。网上也有不少中文翻译版本,有可能你曾经看到过,但那些翻译都有失偏颇,以至于让读者很难理解精髓。所以在这里把原文重新编辑,结合以上的经验分享,再用比较适合中国人的陈述方式分享给大家。如果你愿意尝试,愿意按照要求去做,或许我们可以用接下来的不到500个字,帮助你在20分钟到1个小时内找到你的人生目标。
      我们开始吧。
      (1)  先在你忙碌的生活中找出一个小时的完全空闲的时间。关掉手机,关掉电脑,关上房门,保证这一个小时没有任何打扰。这一小时只属于你,和你要找到人生理想这件事。你要记住,这可能是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你的生命可能在这一个小时候变得不同。如果一个小时的时间货币只能用来换一样东西,那么就是找到你的人生目标绝对是最值得的。
      (2) 准备几张大的白纸,和一支笔。
      (3) 在第一张白纸上的最上方中央,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4) 是的,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回答这个问题。把你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马上写在第一行。任何想法都可以,而且可以只是几个字。比如说:“赚很多钱。”
      (5) 不断地重复第4步。直到你哭出来为止。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尽管这个方法看上去很傻,但是它很有效。如果你想要找到人生目标,你就必须先剔除脑中所有那些“伪装的答案”。你通常需要15-20分钟的时间和过程去剔除那些覆盖在表面上的那些受到外界观念、主流思维影响而得出的答案。所有的这些伪装的答案都来自于你的大脑、你的思维、和你的回忆,但真正的答案出现时,你会感觉到它来自你的内心最深处。
      对于从来没有考虑过这类问题的人来说,可能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一个小时或者更多)才能把脑子里面的那些杂物剔除掉。在你写到50-100条的时候,你可能会想放弃,或者找个借口去做别的事。因为你可能觉得这个方法没有任何效果,你的答案很杂乱,你也完全没有想哭的感觉。这很正常。不要放弃,坚持想和写下去,这个抵触的感觉会慢慢地过去的。记住,你坚持下去的决定会将这一个小时变成你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小时。
      当你写到第100个或者第200个答案的时候,你可能突然会有一阵内心情感上的涌动,但还不至于让你哭出来。这 说明那还不是最终的答案。但是把这些答案圈起来,在你接下来的写的过程中你可以回顾这些答案,帮助你找到最终的答案,因为那可能会是几个答案的排列组合。但无论如何,最终的答案一定会让你流泪,让你情感上崩溃。
      此外,如果你一开始不相信人这辈子活着有什么目的,你也可以写下“1. 活着不为了什么。” 没关系,只要你愿意坚持想和坚持写下去,你也会找到让你哭出来的答案。
      作为你的参考,Steve Pavlina在做这个练习的时候,花了25分钟在第106步找到了他的最终答案。而那些让他有一阵情感涌动的答案分别出现在在第17,39,53步。他将这些抽出这些答案重新排列,最后在第100步到第106步答案得到了升华。想要放弃的感觉出现在第55到60步(想站起来做点其他事情,感觉极度没有耐心等等)。写到第80步的时候,他休息了2分钟,闭上眼,放松大脑,然后重新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么做很有效果,在那2分钟的休息后,他的思路和答案变得更加清楚。
    如果你一定要拿笔者来做参考,那么答案是我当时比较无知,还不知道这个系统的方法,所以我用了四个月的摸索和迷茫,撞了很多墙,才找到了最终的答案(在第二章个人故事里会提到)。但经过笔者核实,这个方法科学有效,只因为它提炼出了关键的原理。
      无论你愿意用什么方法,你最终的答案一定会是一句比较长的句子,或者几句句子的组合。这个答案在外人看来一定非常的空洞,就像是我前面所说的那种“谁都知道,但是只有少数人真正理解的大道理”。但是这几句空洞的句子会对你有非常丰富而且有意义的含义--因为这是你自己用了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和精力去整理你过去所有的经历,去思考,去判断,去剔除,去整合,去沉淀,最终领悟出来的。如果你认真看完了从文章开始到这里为止所有的分析,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这个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关于为什么要有个人生目标(以及它和活捉林志玲的关系)
      这是个好问题。所有人的终极目标其实都一样,就是用有限的人生货币去换最多的幸福感(这个幸福感可以来自内在的、外在的、和世界上任何人和物)。但大部分人都觉得这是件很困难、而且不知道如何下手的事。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如何最大化人生幸福感是一个几万行的方程式,当中你要做出数亿个选择,而我们却指望用逻辑去解决它。你也知道,逻辑是多么不靠铺的一个东西。很多时候,你往往觉得你已经把脑子想炸了,但还是做不出一个选择,这是大脑逻辑功能达到处理极限的问题,它只能解决绕五个弯的问题,面对绕一百个弯的问题它弱得和奔2一样;又有的时候,你的逻辑很容易被你的欲望给废掉了,这个情况最常出现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我该起床么?”“Hmmm...睡着挺舒服的,不起了。”--你以为你用逻辑完美地解决了问题,其实你只是让欲望解决了问题,然后用逻辑完美地说服了自己。所以我们经常在过了一段时间后,突然发现,我们的欲望挂着“逻辑”的羊头“解决”了所有问题,但是自己却空虚得没有任何幸福感。我们不想这样,所以我们需要把你的大脑处理每一个选择的过程变得非常简单正确。
      确立一个人生目标为什么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人生目标把你那个不知道是什么火星进制的大脑逻辑简化成了二进制。假设你的人生目标是“活捉林志玲”(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例子,千万不要有人因为写到这个目标哭了出来),那么你每天早上的起床的时候的过程就是:“我该起床么?”“Hmmm...继续睡下去能帮助我活捉林志玲么?”“很明显不能。起床!”
    这就是你听过很多励志演讲者会说:“究竟是什么让那些幸福快乐的人每天一大早醒来想也不想得就冲下床去做他们要做的事情?”--是林志玲。噢不,是他们的人生目标。其他事情也一样:“我要吃饭么?”“不吃饭我能活捉林志玲么?”"不能,所以我要吃饭。”“我要去夜店么?”“去夜店能帮我活捉林志玲么?”“不能,锻炼好身体一定可以。所以我还是用去夜店的时间货币去换强健的体格和咏春拳吧。”你会发现你不用再去依赖不靠谱的复杂逻辑,做任何决定都很简单而且正确。当然,你的人生目标会“活捉林志玲”看上去高尚、空洞很多,它也一定会涵括你对自己、对身边亲人好友、对世界的考量。但记住无论如何,你那外人看似空洞的目标曾让你哭出来,所以它对你来说一定有极为丰富的含义。
      最后,你可能会问:“我怎么能确定一直按照人生目标做出选择,我一定能最大化幸福感呢?” (其实这个问题看上去不怎么需要解释的)那是因为你的人生目标是你自己剔除了你欲望带来的杂七杂八的“伪装的需求”,经过沉淀以后得出的你内心最深处最想要的东西,它是你真正的需求。跟随着它你会在短期获得应该获得的快感,更会在长期得到你需要的幸福感。
      关于现实和人生目标
      我想给所有已经、即将、或者希望找到人生理想的人,和大家分享两个很平凡的故事,作为结束。
      我想讲的第一个故事来自我大学最重要的两个导师之一。他是沃顿的一个明星教授,麻省理工本科,哈佛法学院毕业,五十多岁,教了十七年谈判学的课程。尽管他的课作业量很大,但每一年他的课都已几乎满分的学生评分位列沃顿所有课程的前三甲。
      在我大学毕业前,我约他在费城附近的一个小镇吃了顿午饭。他跟我讲他年轻时候的故事的时候,我问他,他这辈子做出过得最让他后悔的决定是什么?
      他说,他从小一直很想当老师,特别是小学老师。当他二十多岁从麻省理工毕业的时候,他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去家里附近的一家他很喜欢的小学做老师。但即使在美国,小学老师也几乎是待遇很低、不受尊重的一个职业。而同时,他拿到了哈佛法学院的Offer。最后他去了哈佛法学院,而这就是他这辈子做出过最让他后悔的决定。他后悔,不仅仅因为他后来发现哈佛法学院是那么的无聊而且勾心斗角,更因为他当时为了一个被社会所尊重、所仰慕的选择,放弃了一个被社会遗弃、看不起的选择。
      他说他很幸运,一直那么喜欢当老师,在从法学院毕业许多年的颠沛流离以后,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一个老师。当我和一些人说起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乱说么?如果不是去了哈佛,他可能现在还只是个小学老师,根本不可能成为沃顿教授啊。我想,现实和理想的意义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我们只需要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成为成为名校的教授是比普通学校的小学老师更伟大、更幸福的成就。
      第二个故事开头,我想问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考虑过我们每天上校内上微薄,看到很多人分享各种励志、免俗、追求梦想的文章,但他们最后究竟做什么去了?你可能以为他们马上回归现实去了。但其实他们很多时候,是怀揣着那些道理,继续去做他们知道怎么做的事情。这就有了第二个故事。
      每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都像一台高速运行的电脑。一代比一代运转地更快。我们从懂事开始就有别人告诉我们要运行各种程序,上幼儿园,上小学,上初中,上高中,上大学,工作,等等等。我们停不下来。关键是,我们很难运行自己想要运行的程序,因为过去二十年里面我们运行的所有程序都是别人编好以给我们的--我们自己不会编程序。
      如果有一天,有一台电脑突然下了决心,要运行自己的程序,他就必须先停下来。这时,他会看着周围所有的电脑依然在高速运行着,甚至嘲笑他怎么不动了,然后把他远远地甩在后面。而他,需要慢慢地开始学习自己编程,这个过程很漫长,很痛苦,因为从来没有人教过他。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只有少数人在运行自己的程序。
      说这两个故事不是为了励志,而只是为了告诉大家如果今天或者明天你找到了人生目标,将会发生一些什么:一、即使你内心已经明确地知道你想要什么,依然会有一些更为社会认同的东西来诱惑你,要永远记得坚持。二、如果你坚持了,你一定会经历一个学习自己写程序的过程,这个过程会是痛苦并漫长的。总有一天我们会愿意去面对这个过程。好消息是,我们都还年轻。所以不如趁着现在还有那些热情和勇气,去撞一撞那些墙,用最少的代价。

      第三部:过去一年里的个人故事,给所有十年来认识的、和喜欢听故事的朋友们

      辞职前的故事
      我从去年暑假结束,拿到回黑石的offer后,就开始了寻找自己人生目标的旅程。2010年的九月到12月,我过得挺糟糕的。因为我每天起来都在想我接下来这辈子要干什么。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如果我接受了那个offer,我未来两年的前景。我们办公室里有一个韩国人Jay,我实习的时候是他做分析师的第三年。每年的反馈中,他都是黑石他那一届全球所有分析师里最强的那一个。我没有怀疑自己能够成为这届最好的分析师,但同时,我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J是我能成为的极限。但仔细想想,J也不过只是那样,像永动机一样地在办公室努力工作,像尊贵的孩子一样在夜店潇洒地玩耍。J是最出色的,但也是黑石所能创造的最出色的。
      后来我想到了环境的局限性,想到了密集网络。我在上中的时候,我这届最好的学生去了北大和清华。而在沃顿时,最好的学生去了高盛直投、贝恩资本、凯雷、KKR、Jane Street等买方。我想到我们是不是已经成为模式化思维的牺牲品(victims of stereotypes)。 我们的社交圈里都是与我们同类的人,我们互相交流、竞争、鼓励、启发,处于所谓的密集网络。我们自以为我们充分见识了整个世界,但其实我们只是在重复肯定同一类信息。所以如果你是“最出色的”那一个,那么你极有可能就是所有和你同类的人当中最出色那一个。但这也就是你的极限。而有另外一群人,他们只是想和别人有点不一样,他们想去外面看看,去见识见识这个世界究竟有多大,他们想要找到自己独特的生活。对于这些人来说,天空才是极限。说实在的,所有当年选择DIY出国的朋友们,如果今天你有幸拿到了让那些当年去北大、清华的那些同学羡慕的Offer(再次向躺着也中枪的北大、清华同学致以崇高的歉意),如果你有了比同龄人更多的见识,那绝对不一定是 因为你比他们更出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那个出国还没有像今天一样流行的年代,你没有被那个上北大、上清华的模式化思维所套住。所以老天很弄人,因为所有一直在追求“出色”和“卓越”的人最后都在他们最坚信的标准上“输”给了那些只是想过自己独特生活的人。
    当然,2010年末的时候,我只是确定了自己是被老天玩弄的人哪。但幸好我还有一年时间,我决定一定要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目标,然后坚定地走下去。一开始,我和很多人一样,觉得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多走走,去见识这个世界,活出自我。但后来我发现这个目标其实只是说着好听,但是其实不能给人带来持续的动力,然后我就很伤心。再然后,我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有点与众不同的目标,就是“做个有意思的人”(Be an interesting person)。因为对我来说,这是我当时能给另一个人的最高评价。但后来我又想了想,这个目标用管理学的标准来说,就是太不具体太不精确所以很难提供持续动力。然后我就更伤心了。所以从九月到十二月的四个月里,每天起来就因为找不到人生目标而痛苦。因为自己跟自己的内心对话太多,经常一不小心就错乱了。当时也没有人告诉我什么20分钟就可以找到人生目标的这种好事。于是我就上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课,和各种奇奇怪怪的人交流,希望从他们的经历中获得一些启发。那段时间我过得真的很彷徨也很烦躁,好在我坚持了下来。我谈判课上的教授成为了我很重要的一个导师--尽管他从来没有一对一给予我任何指导。但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些改变我们人生的道理,都不会是别人教会的。进入到十二月以后,我的目标慢慢找到了我。
      四个月里经过无数内心挣扎之后沉淀下来的思想最终被我总结成了两句很简单、看似和“做个有意思的人”一样不具体、但对我而言包含了丰富含义的话:
      "To grow and to help others grow. To live and to help others live."
      "成长,并帮助别人成长。体验和经历生活,并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
      这两句话就成了我的人生目标。它能让我感动得哭,也能让我感动得笑。最重要的是,尽管这两句话在外人看来可能莫名其妙,但我发现这两句话解释了过去二十多年里自己做的许多事情背后的原因,其中包括了我为什么从小一直都不好好读书,为什么选择出国,为什么一直逃课,为什么在2009年和一群朋友一起创建了BIMP这样一个神奇的项目,等等等等。
      关于辞职的决定
      在确定了人生目标以后,我的思路和视野都变得清晰了很多。我很快找到了我想要做的事。和身边许多的朋友一样,创业也曾经是我大脑中的考虑过的一个想法。但我一直想不到任何我愿意用我几乎所有的时间货币去换的一个创业项目。但在确定了人生目标的今年一月份,我几乎没有花什么时间就确定了一个项目的大方向,这个商业项目的创意像是奔着我而来的。然后再通过不断的完善从一个不成熟的产品渐渐变成一个成熟的产品,一个真正可以持久给所有人带来价值的产品。
    所以,可能和许多我很尊敬的朋友不同,我的出发点并不是“慈善”和“义务服务”,“创业”也从来都不是我的目标(一个学了四年金融的人怎么可能一直心存“创业”这个目标呢),我的目标就是实现“成长,并帮助别人成长。体验和经历生活,并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 简单的说,我的内心并没有一个声音告诉我“你一定要创业、你一定要创业”,只是碰巧创造一个商业化的项目是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方式,而创立一个商业项目这件事碰巧叫做创业。
    而另一方面,在黑石工作可以帮助我“成长”和“经历”,但是我觉得在黑石的一个暑假实习里,我用20%的时间经历了接下来的两年里可能会经历的80%的体验,对我来说已经很值得了。我也一定会“成长”,但是未必会比创业成长得更快、更深刻、更理想、更多样化(比如说我就没有办法做我一直很想做的美工设计工作了!)。最重要的是,我意识到在黑石我基本上不能实现我人生目标的另外50%--“帮助别人成长。帮助别人体验和经历生活”。所以结果就是,“是否辞去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直接成为无业游民”这么重大的一个选择,被我用人生目标给瞬间解决了。有多瞬间呢?我后来发现了个有趣的巧合。
      四年前,我曾经尝试着去写一篇回忆录,来回忆出国两年多的旅程,然后这篇回忆录不幸地才写到出国的第一年就没有后来了。尽管写回忆录是一件有点折磨人的事情,但读回忆录绝对是件超开心的事。当中我写到过六年前我决定放弃轻松进北大清华的机会,毅然决定出国念高中,因为上海中学不支持孩子们申请国外大学。原文如下:
      “北大清华这种学校我肯定不去!”我当时的有两个很简单也很清晰的想法:一,I deserve the best in the world,二,也是更重要的想法,我想,就算最终在美国毁了,我至少做了一个帅到五体投地的决定,我鄙视了北大清华。更离奇的是,从那以后的两年至今,我几乎从来没有为这个决定后悔过,也不觉得这有什么好想的。仿佛这道选择题是在侮辱我的智商而不是测试我的智商一样。无论如何,两年后的现在,我相信,这个帅到五体投地的决定,是我一生至今最正确的决定。”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是不会变的。把上文中的北大清华换成黑石,就是我的大脑在半秒中以内做出辞职这个决定的思考流程。可见大脑在考虑一些人生大事上是不怎么需要运作的,让心去运作就足够了,而你的人生目标就是你的心。
      如果说这六年里,相比上面这段话我又多了什么领悟,那就是(1)一个人生目标(2)人生没有任何决定是错误的,因为你永远无法知道另外一个选择是否是正确的。
      撞上的许多堵墙
      Randy Pausch在他著名的“最后的演讲”中提到过一个很实在的观点。他说,在我们追寻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撞上很多墙,但是这些墙不是为了阻挡我们,它们只是为了阻挡那些没有那么渴望理想的人们。这些墙是为了给我们一个机会,去证明我们究竟有多想要得到那些东西。
      我撞上的第一堵墙,就是我没有如我所愿地一毕业就辞职。考虑到团队开发的进度,个人诚信问题方面带来的压力,家庭的压力,以及很多直接辞职可能带来的负面因素,我最终还是回去工作了四个月才得以正式辞职,其中包括一个月的培训。很长一段时间里,大老板都不允许我告诉任何人我辞职的事情,但大老板自己却没有做好保密工作,以至于同事们最终都知道了我一个小小的分析师要辞职。但我又被规定不能公开,所以在我座位附近的办公室气氛很糟糕,上班感觉度日如年。当中还穿插了许多压力山大的故事,比如我遇上了公司最高管理层一年一度的3v1谈话,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被三个在华尔街响当当的名字各种拷问,因为我光荣成为了公司历史上第一个干都没怎么干就宣布不干了的分析师(从小到大,坏孩子光荣榜上真是永远有我的名字)。又比如曾经跟我关系很好的一个VP整整四个星期把坐在整个办公室出入口的我当空气。但是无论当时多煎熬,现在想来都是非常独特的人生经历。
      其实我很感谢和尊敬黑石,不仅因为我仍然是个热爱金融的家伙,更因为每一个我接触过的同事的做事风格都对我的个人风格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情感的层面上,我最感激的是负责团队人事的韩国VP,在我辞职的过程中帮我做了许多疏通的工作。在我离开的前两天的晚上,他说了一句我印象很深的话。他说,“Denny,你知道,作为你的上司,这次我面对着一个选择,是照顾公司的利益还是你一个年轻人的利益。我选择了后者。我希望你以后不用面临这样的选择。但如果你有一天遇上了,我希望你可以跟我做一样的决定。”
      我离开的那一天,我的同事和几个以前一起共事过的朋友给我发来了道别邮件。让我很高兴的是,他们在祝福中都用了同一句话“You are very brave”(“你很勇敢”)。之所以高兴,是因为无论今后的道路如何艰难,至少在旅程的起点我实现了奥巴马用来形容乔布斯一生的第一个形容词。对于一个活在当下的傻子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现在我在上海的家中,和我非常喜欢而且非常有创造力的人们一起工作。虽说生活条件很普通(以银行家的标准来说的话简直是糟糕透了),虽说工作强度和时间依然和在黑石的时候差不多(以银行家的标准来看的话处于中上水平),但回到上海后的这段日子确确实实是我人生中自我学习曲线上升最快的一段日子。所以顺便说一个建议,当那些备受尊敬的金融机构告诉你为什么要选择他们的时候,特别是关于学习曲线的那些理由,不要那么快就为之屈服。他们不仅有可能(虽然也仅仅是可能)在推销给你一些你并不需要的东西,并且他们永远不会带你看清楚这个世界上全部的可能性。你要跳出“密集网络”,自己去看清楚。这个建议出自依然热爱金融的笔者。
      我一年的故事就这么讲完了。如果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人生,那么最好的形容就是从一年前我确定了人生目标的那天起,一切就开始失控。但我想在这个回顾的最后,和所有已经确定了自己人生前进方向的朋友,分享这一年最大的感想:你的理想就像一辆车,如果你觉得这辆车的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那么可能说明你开得还不够快 (Your dream is like your car. If you are in full control of it, you are not driving it fast enough)。
      关于感谢
      感谢所有支持你、欣赏你、否定你、看低你的人。
      我一直说,永远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不是一出生就上了好到可以改变我的学校,一直到六年前,我都不算是个好学生,学生生涯当过的最高的职位是小队长,期中期末考试好像从来没有进过班级前三,有一年甚至还是全校倒数10%,更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感谢自己不知为什么突然一根筋地开始愿意好好努力,自从那以后就知道实现梦想就靠坚持付出,没有别的秘诀。后来我出国,看到了一个很大很大的世界,在一路的坚持中,遇上了许许多多带给我灵感的人,他们用他们的经历影响和改变了我。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告诉自己不要忘记你从哪里来,这也是为什么我想继续传播我受到的影响,可能是作为一种感谢。
      今年上半年还在上创业课的时候,我一边要照顾自己的项目的开发,另一边又创业课项目团队中的其他四个成员眼看即将毕业,完全不作任何事情。我的教授Gelburd,一个前创业家,也是我在沃顿的第二个导师,他并没有因为我一个人担纲整个项目的开发和准备而减轻对我们团队的项目的要求,但是他给了我很多鼓励。期末演示日的那天,我在一天有三个期末演讲的情况下,被迫一个人完成了80%的项目演示。没有什么奇迹,我们的质量肯定不是最好的。但在我毕业的前几天,我收到了这门课的成绩。Gelburd给了我A+。他写了一封感谢信给他,他回复我说,每一年上这个课的学生中,真正去创业的不出三个,I think you will be come very successful。
      收到他的邮件,我告诉我自己,绝对不能辜负曾经看好你的人。哪怕只有一个看好你的人,为了那一个人,你都必须要坚持下去。
      同样地,过去的许多年里,我被许许多多人否定过,甚至包括身边很好的朋友。从五年前的:“就你也想进沃顿?”一直到几年的:“你还是别创业了吧”,“你肯定不会辞职的”等等。这些否定和质疑一路上给我很大的鼓舞,让我很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我真正想要的。
      在美国的这六年,我最大的幸运就是遇到了许许多多强大的人,他们强大的地方可能是一些人生经验,可能是一个很偏门的技巧,有或者是一个很奇怪的逻辑,一个坚持了几十载的生活细节。今后我会一一道来。
      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Stacy,你是我出国最早认识的朋友之一。是你对音乐的坚持让我看到这个世界是如此的精彩。还想特别感谢袁帅、甄欢、柳潼、质含、瑞之、盛杰、和筱纯,感谢2009年的时候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把BIMP这个项目做起来。这是理论上我的第一个创业项目,按照BIMP现在的强大程度,它必然只会越来越强大,我真心希望它会给更多的对金融真正感兴趣的孩子带去帮助。
      最后,特别匿名感谢所有从今年一月开始到今天,给目前还处于隐形状态的小网站提供过帮助的人们。无论你现在是否在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我们始终是一个团队。
      最后,两个改变你生活的礼物
      其实我一直准备了两个礼物。这篇这么长的文章,所有因为一些共鸣或者因为一丝共同的信念而坚持看到了这里的人们,这两个礼物会改变你们的生活的。
      拆开第一个礼物,是一首旋律很简单的歌,来自Cat Steven,叫做"If You Want To Sing Out, Sing Out."
      歌词简单的甚至不需要任何中文翻译:
    Well, if you want to sing out, sing out; And if you want to be free, be free;
    Cause there's a million things to be,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And if you want to live high, live high; And if you want to live low, live low;
    Cause there's a million ways to go, you know that there are.
    You can do what you want, the opportunity's on;
    And if you can find a new way, you can do it today.
    You can make it all true, and you can make it undo.
      如果你还很难看到"there's a million things to be, and there's a million things to do",那么请拆开第二个礼物。
      第二个礼物将帮助你看到生命中的无限可能。这是一个明年一月才会开始邀请测试的网站,这个网站是我为我自己创造的,但如果你看到了这里,那么它也是为你创造的。怎么来形容这个网站呢?
      对于互联网行业研究者来说,它和移动互联网、移动应用、云服务等当下潮流一点关系都没有,也没有任何国外的成功案例或者相同模式可以C2C(Copy to China)。所以,它可能很无聊。
    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我的目标是让这个网站做到以下三点:
      1. 它要很好看、很酷、很好玩
      2. 它要很真实,几乎和现实一样真实
      3. 它要实实在在地帮助用户获得让生命更有价值的经历
      它叫做“连客”,来源于英语单词“Link”。它会帮助用户将过去和未来的经历连接在一起,让用户看到生命中的无限可能。就像乔布斯说得那样,“连接人生中的那些点”。
      我知道,以上的一切听上去很不靠谱。但没关系,它若存在一天,就会给用户带来一天价值,给这个社会带来一天的活力。
      过去一年里大家都有各种各样精彩的故事,而我所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这个网站。
      我想把它分享给所有相信人生就是不断经历的朋友们。明年,我们依然年轻。
                                                                                                                                                               Denny(weibo.com/dennythecow)                                                                                     2011年12月18日
    ---
      后记:想说一声感谢,看到一篇1.7万字文章在24小时内被浏览了将近15万次,让我们相信连客正在做的事或许有希望创造一种具有正能量的文化。感谢每一个转发的朋友,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明天开始闭关做事,期待一月的邀请测试。很高兴认识了很多经历丰富的朋友,保持邮件联系:denny艾特lianlianke.com(请将"艾特"替换成@)。对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感兴趣的朋友,如果你在中国,如果你有和我们一样的信念,如果你喜欢我们在做的事情,欢迎你申请加入我们,主要需要宣传、摄影、法务、和程序人才(也请理解我们会有比较严格的筛选过程)。我们在同时招实习生和全职人员。请理解前者无薪,全职人员是底薪,因为所有现有团队人员基本上都是在无薪或底薪工作。除了学习曲线以外,这份工作会保证你见识到世界上很多有意思的事。
      对于所有从这篇文章中读出站着说话不腰疼、异想天开、理想化的朋友:请试着重读第一段“关于欲望”。每个人都需要、也只需要同时满足五大需求到一定程度。我至今没有找到理由证明人为什么要追求你明知道你不需要那么多的东西。另外,这篇文章和成功学无关。标签有价值,但是他们从来都不应该是目标。他们只是往正确方向前进的人们必然会创造的副产品,而只把光环当目标的人往往很难有任何光环。所以,最重要的还是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同时满足五大需求的那个方向。我只是将我所经历的和所感悟的分享给了大家,我们每一个人可以选择从别人的经历中领悟那些道理,还是通过自己的经历去领悟,后者比前者更容易头破血流,但是前者比后者更需要个人的冷静思考和沉淀。总之,在看完这篇文章以后,让每个人自己决定怎么去使用自己的时间货币去处理这篇文章。

    (看自《意林》(节选)摘自作者的博客()全文))







  • 小达人

    楼主 2013-11-7 16:29:06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于 2013-11-8 19:51 编辑

    122、《这个时代还需要神话吗》 迟子建
          一天午后,我去香港大学黄子平先生等分客商班访。所谓班访,就是座谈。黄子平出了个题“好山好水好文章”,我落座后对了一句“废水废气废都城,学生们都笑了起来,开始之前,我对学生们说;我高考时作文写跑题了,因为没有抓住中心思想,得了最低分,所以我接下来要讲的,可能会跑离主题。
          果然,一开始我就信马由缰地从童年听的童话讲起。我说:“我·生长的那个地方,是个小山村,非常寒冷,每年有大半年在飘雪,那时候不通电,没有电视,冬天黑的早。我们吃过饭,就搬着小板凳,围坐在火炉旁,借着炉火的光,一边喝茶一边讲故事。讲故事的都是老人,他们讲的,大都是神话故事。什么年画3中的姑娘从画中下来,为贫穷的小伙子做饭;什么赶考的秀才在夜晚的花园中遇见花神,花神护佑秀才,使他中了状元;什么一对无儿无女的老人在中菜时,收获了一个大倭瓜,把它切开,里面竟然出来一个活泼可爱的男娃娃。这样的神话,使冬天变得温暖,使黑夜变得光明。当然,也有恐怖的神话,比如借尸还魂,狐仙害人一类的,但最后总会蹦出一个孙悟空一样的能人,能够清楚妖孽,惩恶扬善。可以说,我最早的文学启蒙,就是这些神话。我由此谈到自己的心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说其中一个情节,就是老人讲给我的,他们说那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地有个无儿无女的猎人,又一次进山打猎,忽然看见一只怀孕的狐狸,猎人很高兴,因为狐狸皮很值钱,猎人举起枪,朝狐狸瞄准。然而未等他扣动扳机,狐狸却像人一样站直,抱着两只前爪,个猎人作了个揖,叫着猎人的名字说:“某某某,我知道你的枪法好!狐狸作揖已经让猎人手软了,在加上它说的那句话,更让他心惊胆战,猎人知道自己遇上了得道成仙的狐狸,连忙放些猎枪,跪下了。狐狸转身朝密林深处去了,猎人回到家,把他的奇遇说给左邻右舍听。从此,他放下猎枪,以种地为生。猎人变成农夫后,日子过得安闲,他一天天的老了。终于有一天,他平静的过世了。在他的葬礼上,忽然来了一对如花似玉的女子,他们一身素白,为他吊孝。当地人都不认得他们,他们为农夫守灵,直到把他送到墓地。农夫入土后,那两个女子忽然无影无踪了。村里人这才反应过来,那两个女子,一定是当年猎人放过的有身孕的狐狸,它是带着它的孩子,为老人送终来了,以报答当年的猎人不杀之恩。
          我从神话讲到大自然,我觉得神话的诞生,离不开这样的好山好水。我的文学,我的世界观,与神话是分不开的,然而,我刚讲完,一个女生就举手咄咄逼人的提问,她说;“来自东北的女作家,你讲的也太夸张了吧,狐狸怎么能开口说话呢?再说了,现在是一个科学的时代,这些神话都是糊弄人的,有什么意义呢?她很激动,仿佛我是一个卖狗皮膏药的江湖骗子,愚弄了她。
          我笑了笑,心平气和的对她说;看你的年龄,也就二十上下的样子。你生在香港这样一个国际大都市,从小享受的是丰富的物质生活,你眼中只有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由摩天大楼,跨海铁路,高速公路,汽车,电脑,电话构成的,你们所受的教育,使你对科学无比信赖。你们没有可能听老人讲故事,而书本上的童话故事又不如流行的读物更能吊起你的胃口。你们这一代人,即没有听神话的环境,也没有接受神话的情怀了。所以,你们丧失了与另一个世界沟通的可能性。
          我的感谢这位女生,他很坦率地讲出了她这一代人的心声。他们眼里的神话,也许是克隆人,无土栽培植物,纳米技术产品,航天飞机,掌上电视。孟姜女哭长城,在他们眼里一定是荒的;宇航员没有发现月球上有生命的迹象,那么他们一定认为嫦娥本月的故事也是荒诞的。总之,所有神话,在科学的手术刀下,都经不起解剖。可是,仅仅活在一个物质的世界里,人不就成了一块蛋白质了吗?
          全球化,城市化的过程,在渐渐消解神话;大自然的退化,也在剥夺神话产生的土壤。我不敢想象,在过一个世纪,有多少神话会就此失传?我们这个时代,难道真的不需要神话了吗?人类对外是万物有悲悯的情怀,所以才一路走到今天。我想。如果有一天神话绝迹了,人类也就到了消亡的边缘了。
          也许我的一席话触动了那位女生,她再次提问:你怎么让我们相信神话呢?
          我说:”人生对你们来讲仅仅是开始,等你们将来年岁大了,想着自己的肉身会灰飞烟灭时,也许对神话就有认同感了。
          在我眼里,能给生灵以关爱,给大自然以生机,给人类以善良的神话,是万古长青的!

    (摘自《读者》2010 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