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4个月知道爸妈网,从此就在这里安了家,学到了很多育儿知识,也下载了很多的资源,现在孩子1岁半了,通过看过的育儿书,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育儿百科类:
1、《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育儿书,而且还是我老公买的,那时候我怀孕3个月了,都没有意识应该买本书看,还是我老公看京东有活动随便买了一本,他说这本评价很高,还买了同作者的《怀孕百科》,同时买了两本胎教书,孩子出生之前,家里就只有这三本书,我那时候只关注孕期营养和孕婴用品以及海淘奶粉辅食的问题,根本不知道原来育儿问题那么复杂,育儿的理论和派系那么多,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这本书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一本百科全书,新生儿在前2两年可能出现的疾病及现象(黄疸、吐奶、便秘、肠绞痛等等)基本都有阐述及应对方法,怎么换尿布、怎么给孩子洗澡、还有每个月龄的发育特点以及推荐的喂养方法,另外还有一些专题如辅食添加、安全指南等等,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就是按需喂养,也就是要无条件的满足婴儿的所有的需求,更推荐用背巾把孩子背在身上一刻不离,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那时候我没有看过其他的育儿书,所以孩子出生的第一个月,我都是用这个方法,孩子一哭,喂奶,换尿布,抱。。。总之绝对不会让孩子哭超过10秒钟,但是月子里的孩子基本都是睡觉,需求也比较好满足,这种方法并未见什么不妥。
2、《实用程序育儿法》
孩子第二个月,妈妈回家了,就我跟老公自己带孩子,孩子睡觉不像月子里那么多了,而且总是哭呀,喂了奶换了尿布还是哭,只能抱着,并且我跟他的作息时间不一样,他睡得时候我们没睡,我们想睡的时候人家不睡还得陪着,真心累呀,月子里的那个小天使哪去啦。。。。不过出了月子我就开始泡论坛,从备孕版块换到了育儿版块,我才知道原来育儿问题还有这么多门道,还有许多书要看,这时候我看了这本书。
这本书作者的观点跟西尔斯的完全相反,他的观点是孩子的生活作息要有规律,他提出了EASY育儿法则,E就是吃饭,A是活动,S是睡觉,Y就是你的私人时间,在你的宝宝睡着之后。根据孩子的月龄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作息时间,例如孩子睡醒了吃奶30分钟,玩60分钟,睡觉90分钟,宝宝睡觉的同时妈妈赶紧休息,具体的时间根据孩子的特点和月龄的不同有所变化,但是EAS的流程不变,这样孩子哭得时候就基本知道他的需求了,例如,睡醒了哭那就是饿了,玩的时候哭有可能是尿布湿了,玩了好长时间哭,有可能是困了。说到孩子困了也哭不知道有没有家长跟我一样小白,那会儿我家孩子哭得怎么哄也不管用,给奶不吃,把我气得,后来老公说孩子困了,然后抱起来拍了拍,一会儿孩子就睡着了,我真是无地自容呀。。。。。
这本书对我的用处太大了,我按照里面的方法用了2周的时间调整孩子的作息,带孩子变得如此的轻松,孩子睡醒吃饱了就陪孩子玩,讲故事手指谣什么的,总之不让他寂寞,玩累了哄睡,我就上网或者跟着一起睡,每天晚上8点左右宝宝睡觉,我跟老公看看电影上上网,非常惬意。直到现在孩子大了,白天小睡从4次减到了一次,但还是养成了9点睡觉的习惯。
不过这本书也有很多方法我不赞成,例如抱起放下法,一方面裹襁褓虽然有安全感,但是宝宝手脚束缚着一定不舒服,另一方面这种方法对于宝宝来说太残忍了,我不会把孩子放在一个房间里自己哭的,所以我结合了亲密育儿法,用背巾哄睡,而且孩子一直和我们睡大床。
每一本书的观点都不一定全对,所以爸爸妈妈们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借鉴有价值的部分,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在选择一种育儿方法的时候一定要慎重,对于有争论的方法例如曾经一度风靡的哭声免疫法,现在已经证实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有的孩子甚至因此自闭。所以一种育儿方法哪怕有99分的好,但是哪怕有一分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都不能使用。现在的育儿观点太多,我不会拿自己的孩子当小白鼠。
3、《从出生到三岁》
如果只让我推荐一本育儿书,我推荐的绝对是这本,这就是一本0-3岁婴儿说明书,这本书虽然出版于1974年,但是他的内容一点儿也不过时,这本书是作者用了37年跟踪研究了数千个家庭后的研究成果,他将0-3岁的宝宝分成了7个阶段,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婴儿的一般行为、明显兴趣、教育发展,最特色的是还有推荐的养育方法和玩具,以及不推荐的养育方法及婴儿物品,可以说,他就是我的育儿及购物的行动指南。
例如书中提到第四阶段宝宝(5个半月至8个月),会反复地把东西从他的婴儿椅上扔下去,并观察他们在开始坠落时的样子,我家宝宝那段时间就是这样,但是因为我了解了,所以他扔下去,我就会捡起来递给他,帮助他观察成长。
第三阶段宝宝(3个半月至5个半月)推荐的物品,学步车和弹跳椅,我家宝宝从4个半月开始玩弹跳椅,是会爬之前最喜欢的玩具了,我一般会同时放有节奏感的音乐,宝宝就会兴奋的跟着音乐起舞,真的能踩着节拍呢,而且跳了6个月,宝宝的腿变得很结实。说到学步车,现在的育儿观点是不建议使用,具体原因网上一大推我就不多说了,但是这本书里是这么介绍的,“4个月大的宝宝已经能看清房间另一头的东西了,他们对大部分东西都很感兴趣,但是自己无法移动,因此每天会越来越多的感到无聊和失落,但是一旦学会使用学步车,他们的好奇心就会得到满足,但是给宝宝使用学步车时要注意,选择高品质轻巧的学步车,同时陪伴左右排除安全隐患防止意外发生,一旦宝宝开始爬行或者熟练的在学步车里行走,就要停止使用了。”我家宝宝是从4个半月开始用的,其实宝宝在里面不是走,而是双脚一起抬起、落地、带动学步车这么走,那段时间他很开心,这摸摸那看看的。和弹跳椅交叉使用,每天最多4次,每次不超过20分钟,再加上讲故事做游戏洗澡晒太阳,孩子每天的安排都很丰富,几乎没有需求性啼哭。
孩子在5个半月以后至学会爬行以前,最重要的养育要点就是不要让他感到无聊,要尽量主动和宝宝一起玩,而不要等到他开始哭闹以求得你的陪伴,你每主动跟宝宝交流一次,就会减少一次宝宝意在寻求陪伴的啼哭。
4、《你的N岁孩子》
这套书是个系列,一直到14岁,不过我家孩子小,暂时只看了《你的1岁孩子》这本,跟上面介绍的那本差不多,这套也是作者跟踪调查上千个孩子,研究20年的成果,这就是我喜欢看外国人写的育儿书的原因,他们做事很严谨,有论有据,不像有些国内育儿书,拼拼凑凑再加上点儿个人感受就是一本书,完全没有理论依据和跟踪实践,有的理论简直就是误导家长。
跟上面那本差不多,也是研究各阶段孩子行为的,不过这本更细致一些,他把孩子的一年分成了4个部分,分别对孩子的整体特质、能力发展、心智、人际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跟上面那本观点基本一致,内容会有一些交叉,但是重复内容的不多,可以作为上面那本的补充。
5、《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
这本也是我个人强烈推荐的,跟上面两本不同,这本主要专注于孩子气质、信任感、自主、独立自信、情商语言、社交技能等这些软实力方面的教育,同时指出了一些正确和不正确的训导方法。
例如“当孩子去触摸一些不应该碰的物品时,你应该态度和蔼尔坚定的把他抱起来远离这些物品,然后走到玩具盒子旁让孩子开始玩玩具,不要打他也不要说不可以,应该告诉他该做什么而不是不要做什么”“倘若孩子不想去探索世界、不想去触摸一些东西,那他们还正常吗?如果因为正常的发育而受到责罚,可能让孩子形成一种怀疑和羞愧感,不利于产生健康的自主感”都是我们在养育孩子时会遇到,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处理的问题,书中都给出了恰当(不影响孩子的发展也不会对孩子成长造成伤害)的办法。
未完,明天继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