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3-11-26 16:10 编辑

    最近大家都知道高考的语文分数调高了,倒不是为适应形势,非要拼命抓语文,只不过相对于其他学科,巍巍同学的语文是弱势,加上由于语文老师不停地在换,实在是不能不在家里再帮一把,所以这个学期的重点是语文,上半个学期应该还是有进步的,12月新计划,也开个贴记录所学所感。

      上周的家长会,老师的主题是“做孩子的护航者”,举了一个蝴蝶的故事:

      一天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有一个人正好看到这一幕,他一直在观察着,蝴蝶在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一点点挣扎出来了,几个小时过去了……
     接下来,蝴蝶似乎没有任何进展了。看样子它似乎已经竭尽全力了,不能再前进一步了……
     这个人实在看得心疼了,决定帮助一下蝴蝶,他拿来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将茧破开,蝴蝶很容易地挣脱出来。
     但是他的身形很萎缩,身体很小,翅膀紧紧地贴着身体。
     他接着观察,期待着在某一刻,蝴蝶的翅膀会打开并伸展起来,足以支撑他的身体,成为一只健康美丽的蝴蝶。
    然而,这一刻始终没有出现!
    实际上,这只蝴蝶在余下的时间里都极其可怜地带着萎缩的身体和瘪塌的翅膀在爬行,它永远也没能飞起来……
    这个好意的人并不知道,蝴蝶在从茧上的小口挣扎而出,这是上天的安排,要通过这一挤压到翅膀,这样它才能在脱茧而出后展翅飞翔……
  有时候,在我们的生命中需要奋斗乃至挣扎。
  如果生命中没有障碍,我们就会很脆弱。我们不会像现在那样强健,我们将永远不能飞翔……

     老师重点想说明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对巍巍同学也是,语文弱势就像是一个坎,期望他能够自己破茧而出。

      也刚看了高考语文148分获得者孙婧妍的文章,她说的那句话我非常赞同:“语文从来是一个有关素养、无关应试的学科。”我们读语文,是因为喜爱语文,中国文字的组合游戏真是妙不可言。巍巍小的时候,我们在这块做得还是比较多的,《蒙求》的教材是我自己编的,《论语》《老子》等也都进行了亲子阅读,觉得最美的是古诗词,从吟诵到欣赏到自己能瞎掰活几句,一步一步地走过来了。之前我们读的书还是百科偏多的,这学期尽量多读多点文学作品。

      文章中提到的阅读与写作,也对我有启发,所以,这学期的路,我觉得可以参考孙婧妍提的方式走。她其中就有一点提到她的初中老师让每天写300字的随笔,现在的孩子是从小学开始的,巍巍老师就有布置每天的“写写说说",巍巍啥都往上写,有时候他也想不起来写啥,我就让他写读书的读后感,或者自己编个故事。

      所以我还是尽量争取不走应试作文的路,而希望孩子写出有涵养的文章。我们看到的所谓的写得好的小学生作文,其实都是千篇一律的,虽然学校的作文写得好,个性和想象力说不定就抹杀了。我觉得最好的,就是你写得跟别人不同的,人家一看就是你的风格的。
     
好啦,感受写完,该写实例了。

2391 查看 32 收藏帖子 (1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巍巍

    楼主 2013-11-26 16:09:38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3-11-26 16:11 编辑

    雨中登东辉阁


         周日我哥的孩子来我家,巍巍同学表示他非常有空,可以给他上英语课,我给他们布置的任务就是拼读和阅读,大约一个半小时,然后准许他们玩半个小时的游戏,看着他们激情地讨论《造梦西游》,我实在看不过去,掐点到时就令他们休息,说我们出去转悠转悠。

         有零星小雨,一人撑一把伞,在公园溜达,雨中看东辉阁,其实很近,决定踱步上去。边走边瞎扯:“从下往上看东辉阁觉得如何啊?”“假如一篇文章的开头,怎么写啊?”又见一池秋荷,遂问关于荷花的诗句,斌斌说了个“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我就提示来了一下季节,说还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应景。然后是观察河面,巍巍和斌斌都说布满了青苔,或者是落絮,因而他们又不合时宜地诵读起咏柳来。接着往前走,一个小湖,我有问雨中的水与往常有什么不同,答曰有涟漪。一路说说笑笑,很快到顶了,在山上俯瞰了一会,这哥俩唧唧喳喳不知讨论什么。可惜这也是小山,没有什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我只问看下面是不是车水马龙,答曰只有车,没有水马龙。又说前三者是可以有的,龙是不可能有的,真能扯。

          在顶上休憩一会,太阳露了一小脸,但雨还是淅沥,于是我问:”为什么太阳出来了,还有雨呢?”巍巍同学答:“这是太阳雨呗,九尾狐的眼泪。”呃,我没有听说过这个故事,就请他详细讲了这个典故。本来以为他是山海经里看的,没承想是韩剧里看的,狂汗!

         下山,看看这棵树与那棵树的区别,是否能看出一棵树的特性,然后体会下“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我们的一次“从雨天走到晴天”的散步完成了,还是蛮有意思的吧?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yanzi.wang + 30 俺真的觉得,国学很好很重要
  • sunjia_baoyu

    2013-11-26 16:14:47 使用道具

    哈哈  巍巍看书多了 “九尾狐的眼泪”.....
    不知道我家娃啥时候能让我这么省心,好羡慕。。。
    巍巍太棒了 。。。。。。怎么有种想把孩子送你家的赶角 {:soso_e141:}
  • 巧笑嫣嫣

    2013-11-26 16:17:52 使用道具

    以后就跟贴学习了。
  • 巧笑嫣嫣

    2013-11-26 16:17:56 使用道具

    以后就跟贴学习了。
  • janerrr

    2013-11-26 16:34:36 使用道具

    跟帖学习!
  • 西风夜凉

    2013-11-26 16:43:51 使用道具

    我自己不是很赞成让孩子在早期背诵、阅读大量的古诗词,注意是大量
    我觉得反而限制思维,形成搜索应景诗词的惯性
    阅读也好,写作也好,更多的是锻炼思维,创造性思维!

    —— 个人之见
  • 独219

    2013-11-26 16:44:59 使用道具

    我最近也在跟女每日一练,每天早上上学路上,看到什么就随意说,只不过我的语文也不好,勉强让她把句子理顺而已
  • 长沙琴童

    2013-11-26 16:55:40 使用道具

    以后也跟帖学习了!楼主孩子太棒了!
  • bakyyy

    2013-11-26 17:14:59 使用道具

    以后也跟帖学习了!楼主孩子太棒了!
  • mhe

    2013-11-26 17:21:44 使用道具

    语文啊比英文难学啊
  • lisali1976

    2013-11-26 18:01:04 使用道具

    写的真好,学习了!
  • 小诺

    2013-11-28 09:35:58 使用道具

    学习了。女儿二年级,开始练习看图说话,写周记,也该加强写作方面的练习了
  • 简单爱

    2013-11-29 09:02:13 使用道具

    很轻松很随意,似乎漫不经心,实则悉心引导。
    当然,也需要妈妈有深厚的文学功底。
    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啊。
    期待斑斑更多的实例{:soso_e163:}


    简单爱于2013-11-29 09:03补充以下内容:
    赞一下先{:soso_e113:}
  • 青山清水

    2013-11-29 09:14:44 使用道具

    进来仔细学习。
  • 西山蝴蝶

    2013-12-2 20:10:10 使用道具

    妈妈的语文还是很不错的啊。能启发孩子很多。。
  • 巍巍

    楼主 2013-12-2 20:45:10 使用道具

    上个周末做的题,有个字谜挺有意思的,贴出来大家看看。

    字谜猜猜看(选择谜底填在括号里)。

      碌    慎    倚    昔    怔    妙   

      (     )手心手背都是肉   (     )三星期     (      )九个小子俩千金

      (     )毫无半点虚情假意 (     )红楼梦     (      )身长三头六臂



    另外有篇感人的故事,做完题后我也是要求孩子再朗读了一遍。

    至死不渝的爱

      王清铭

      这是一则在网络中传播很广的故事。一位母亲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了,抢救人员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看到,她被压得变形了的身体保持着这样的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人们把挡着她的废墟小心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

      随行的医生在被子里发现一部手机,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在场的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由于通讯遭震灾破坏,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也可能是这位母亲用最后的力气写完这短信后就离开人世。

      一位叫龚晋的志愿者,在救援现场看到这样的场景: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向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在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中,女婴的小脸红扑扑的。很难想象,这位母亲在弥留之际怎样将乳头放进女儿的嘴里;更难以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如果没有龚晋这位见证者,心灵逐渐冰冷僵硬的我们根本不相信会有这样的奇迹。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毫发未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振聋发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述文中的两个故事。(每个故事不超过10字)(2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条无法发出的短信”,既然无法发出,这位母亲为什么还要写这个短信?请你想象一下这位母亲当时是怎样想的,把它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2分 )

      是的,这是奇迹,是母亲用爱创造的奇迹。也只有爱,才能创造这样振聋发聩的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你准备怎样写?(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口语交际角。(3分)

      读了上面的短文,在被文中两位伟大母亲的故事所感动的同时,你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展示台。(20分)

    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

      提示:假如你就是这两个从废墟中获救的孩子之一,当你长大成人,听着见证者饱含深情地给你讲述着当年获救时的那感人的一幕,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死去的母亲说。请以“给天堂母亲的一封信”为题,以书信的格式写一篇作文,好吗?


  • 巍巍

    楼主 2013-12-2 21:40:39 使用道具

    关于柳树和月桂树

    今天继续讲解爱写作的铅笔,史沃普老师带孩子们去中央公园观察树,然后观察一棵柳树,并讲了希腊神话里的一个故事。
    我们仔细搜索了那个故事:

    希腊神话故事阿波罗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达芙妮河神的女儿。长着翅膀的爱神丘比特为了复仇,将爱情之箭射中了阿波罗,又将另一支拒绝爱情的箭射中了达芙妮。被爱情之箭射中的阿波罗,心中爱情之火燃烧,他疯狂地去追求美丽的河神之女达芙妮,而达芙妮却冷若冰霜,竭力地躲避阿波罗,并恳求众神帮助她摆脱这没有爱的追逐。众神答应帮助她,让她在接触到阿波罗时变成一棵月桂树。画中描绘的是,太阳神阿波罗追上了达芙妮,他跪在达芙妮的面前,向她倾诉衷情,阿波罗的手刚接触到达芙妮的身体,达芙妮就开始变为月桂树。画家对正在变树的达芙妮作了形象的描绘。姑娘的身子还是人的形状,而她的腿已变成树根,并深深扎进土里。据神话传说, 阿波罗望着达芙妮变成的月桂树,无可奈何,他只能采摘几片树叶,编成花冠戴在头上,自慰自怜。后来人们给胜利者头上戴桂冠,其典故就源于这个神话传说


    巍巍同学说:这肯定是作者的笔误,或者是翻译翻错了,故事里月桂树是对的,因为柳树不可能一半腐烂一半存活的。

    不错,有质疑精神啊。

    另外,我们也模仿书中做法,在门口的健身路径的路旁认领了一棵树,准备好好观察树的变化,给树写信,写诗。巍巍同学给树取了个名字,叫“无敌”,汗。

  • 雅竹

    2013-12-3 16:45:14 使用道具

    好帖,跟帖学习!!!!
  • 用户3830766616

    2013-12-3 19:08:11 使用道具

    孩子太棒了!
    跟帖学习了
  • 巍巍

    楼主 2013-12-4 22:08:38 使用道具

    学校里课文刚学了《圆明园的毁灭》,我们就探讨了一些关于圆明园的问题,然后共读了雨果的信。

    1861年,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给他的朋友、参加过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的巴雷特大尉的一封信中,严厉地健责了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犯下的罪行,表达了这位文坛巨匠令人尊敬的正义感和坦荡襟怀。

    致巴雷特大尉

    1861年11月25日

    您很想知道我对军事远征中国一事的看法。既然您认为这次远征是一桩豪迈而又体面的事情,那就只好劳驾您对我的看法赋予一定的意义。在您看来,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联合舰队所进行的这次远征真是无上的荣耀,而且还是法兰西和英吉利共同分享的一次荣光,因此您很想知道,我对英法的这次胜利是否有充分的认识。

    既然您想听听我的意见,那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在地球上的一个角落里,有一个神奇的世界,这个世界就叫做夏宫。奠定艺术的基础的是这样两种因素,即产生出欧洲艺术的理性与产生出东方艺术的想象。在以想象为主的艺术里,夏宫就相当于以理性为主的艺术中的帕特农神殿。凡是人民--几乎是神奇的人民的想象所能创造出来的一切,都在夏宫身上得到体现。帕特农神殿是世上极为罕有的、独一无二的创造物,然而夏宫却是根据想象拓制出来的一个硕大的模型,而且也只有根据想象才能拓制出这样的模型。您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您尽可以用云石、玉石、青铜和陶瓷来创造您的想象;您尽可以用云松来作它的建筑材料;您尽可以在想象中拿最最珍贵的宝物,用华丽无比的名绸来装饰它;您可以借想象把它化为一座宫殿,一间闺房,一个城堡;您尽管去想象那里住的全是神仙,遍地都是宝;您尽管去想象这座建筑全是用油漆漆过的,上了珐琅的,镀金的,而且还是精雕镂刻出来的;您尽可以在想象中指令那些具有跟诗人一般想象能力的建筑师,把《一干零一夜》中的一千零一个梦表现出来;您也尽可以去想象四周全是花园,到处都有喷水的水池,天鹅,朱镂和孔雀。总之一句话-您尽可以凭人类所具有的无限丰富和无可比拟的想象力,把它想象为是一座庙堂,一座宫殿--这样,这个神奇的世界就会展现在您的眼前了。为了创造它,需要整整两代人成年累月地进行劳动。这座庞大得跟一座城池一样的建筑物,是经过好几个世纪才建筑起来的。这是为什么人建筑的呢?是为世界的各族人民。因为创造这一切的时代是人民的时代。艺术家、诗人、哲学家,个个都知道这座夏宫;伏尔泰就提到过它。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大剧场,巴黎有圣母院,东方有夏宫。没有亲眼看见过它的人,那就尽管在想象中去想象它好了。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艺术杰作。这里对它的描绘还是站在离它很远很远的地方,而且又是在一片神秘色彩的苍茫暮色中作出来的,它就宛如是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影影绰绰地呈现出来的亚洲文明的一个剪影。

    这个神奇的世界现在已经不见了。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诸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盗窃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彼此分赃。这一切所作所为,均出自额尔金之名。这不禁使人油然想起帕特农神殿的事。他们把对待帕特农神殿的手法搬来对待夏宫,但是这一次做得更是干脆,更是彻底,一扫而光,不留一物。即使把我国所有教堂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又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收藏在这个东方博物馆里的不仅有杰出的艺术品,而且还保存有琳琅满目的金银制品。这真是一桩了不起的汗马功劳和一笔十分得意的外快!有一个胜利者把一个个的口袋都塞得满满的,至于那另外的一个,也如法炮制,装满了好几口箱子。之后,他们才双双手拉着手荣归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一段经历。

    我们,欧洲人,总认为自己是文明人;在我们眼里,中国人,是野蛮人。然而,文明却竟是这样对待野蛮的。

    在将来交付历史审判的时候,有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不过,我要在这里提出这样的抗议,而且我还要感谢您使我有机会提出我的抗议。绝对不能把统治者犯下的罪行跟受他们统治的人们的过错混为一谈。做强盗勾当的总是政府,至于各国的人民,则从来没有做过强盗。

    法兰西帝国侵吞了一半宝物,现在,她居然无耻到这样的地步,还以所有者的身份把夏宫的这些美轮美奂的古代文物拿出来公开展览。我相信,总有这样的一天--这一天,解放了的而且把身上的污浊洗刷干净了的法兰西,将会把自己的赃物交还给被劫夺的中国。

    我暂且就这样证明:这次抢劫就是这两个掠夺者干的。

    阁下,您现在总算知道了,我对这次军事远征中国的事情,是有充分的认识的。


  • 简单爱

    2013-12-5 10:25:51 使用道具

    巍巍同学和妈妈的思想交流怎样,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如何,斑斑多说两句吧{:soso_e163:}
  • 巍巍

    楼主 2013-12-8 00:05:33 使用道具

        巍巍作文:放飞梦想

         梦想是风,吹动心愿的帆;梦想是笔,写出人生之光;梦想是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我也有着五彩缤纷的梦想。先来看看我五岁时的梦想吧!

          那时,我还只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有一天,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正在看动画片时,爸爸把节目调到了记录片,我看了一会儿后,发现大自然原来如此姹紫嫣红。那时,我想:“我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探险家,学会发现大自然,享受生活。”

          七岁时,我又有了一个梦想。我看着报纸上那些大文豪发表了许多作品,许多人都在看他们的作品时,我又想:“我要做一个作家,写好多好多的作品,让大家都看我的作品。”可是,我以前那个梦想怎么办呢?有了!我可以先去探险,以后再写探险小说!

          看着美丽的图画,我想当一位画家。听着美妙的音乐,我想当歌唱家。玩着电脑时,我想当游戏设计师。哈哈,我的梦想可真是千变万化呀!

          梦想是石,擦出星星之火;梦想是火,点燃希望的灯;梦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梦想是路,引你走向成功。我们光有梦,是不行的,还得有实际行动。我看,还是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吧!

  • 巍巍

    楼主 2013-12-8 00:17:31 使用道具

    简单爱 发表于 2013-12-5 10:25
    巍巍同学和妈妈的思想交流怎样,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如何,斑斑多说两句吧

    萧寒:你对圆明园被毁这段历史怎么看的?
    巍巍:对此,我的回答只能是两字:憎恨!
    萧寒:具体说说。
    巍巍:八国联军呢,这么多国家欺负中国一个超级弱小的国家,雨果怎么说是两个强盗,应该是八个强盗才对。
    萧寒:主要是这两个国家火烧圆明园的。
    巍巍:英国做得太过分了,竟然用香炉做烤牛肉。
    萧寒:这是老师讲的?
    巍巍:我在资料里看的,同步阅读里有。
    萧寒:还有什么感受?
    巍巍:清朝政府太腐败了。
    萧寒;怎么个腐败法?
    巍巍:慈禧太后只顾着自己逃命,国家都不顾了。不对,这不应该叫腐败,这应该叫中国人的耻辱!

  • 巍巍

    楼主 2013-12-8 00:41:4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3-12-8 00:44 编辑
    简单爱 发表于 2013-12-5 10:25
    巍巍同学和妈妈的思想交流怎样,对这段历史的看法如何,斑斑多说两句吧

    我们还看了个圆明园的影片,我还把自己写过的影评翻出来叫巍巍读了读。

    附影评:


    文明的断裂
    -----------观《圆明园》有感
         断网了,关了所有其他东西,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看记录片《圆明园》,播放时间是一小时三十三分五十三秒,我想我有足够的耐心,五月去北京那次由于两部车的意见不统一,领导们商量来商量去的,终于没去成圆明园,这于我来说,实在是有些遗憾,幸好,在今天晚上,我已准备好一颗虔诚的心。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铸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造师建造一个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这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圆明园诗意的描绘,这是我面对那图片上的一堆废墟所无法想象的。难道我们曾经有过的那么伟大的建筑,就在一场大火里灰飞湮灭了吗?一座旷世园林,留给我们的,难道只是一座遗址公园?

           圆明园的修建应该是从康熙开始,当雍正即位后,他开始扩建。作为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雍正的理想,是将现实和想象中所有的美丽和优雅都汇集在他的离宫中。从影片呈现的地图看来,我想他做到了。规模浩大的圆明园,凝聚着雷式家族的心血,也是帝国建筑艺术的最高峰。圆明园的设计,既聚集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了几千年的审美情趣,又处处铭刻着总设计师雍正的理想和意志。

          史书记载,一年365天,圆明园天天花开似锦。

          与雍正一样,乾隆对圆明园也充满感激之情,他即位不久,就下令扩建圆明园。将近一个世纪的积累,帝国的财富在迅速增加,圆明园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数百名最有名的画师云集宫廷,无数工匠日夜劳作,为离宫的设计建造奉献他们的智慧和汗水。

            圆明园中藏有许多2000多年前的青铜器,铸造工艺相当精美,但是,大清的工匠已经很难找回祖先的技术,乾隆并不知道,大清帝国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的状态。

           当圆明园在大兴土木的时候,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剧烈的变革在西方早已发生,东方的大清帝国,依旧在按照2000年前的模式运转。喷泉建成后仅仅三年,提水机械就被废弃,改为人工打水,废弃的命令来自于乾隆。他认为,这些西洋器物,只是用来消遣的雕虫小技,在对待科学方面,乾隆的态度比雍正更为落后,在乾隆看来,科学就等于玩物丧志。制度僵化,政治腐败,闭关锁国,所有这一切使大清帝国在鼎盛的外表下,潜藏着巨大的忧患和灾难。这个自负的皇帝统治大清长达60年之久,也注定了帝国不可逆转的衰落。

           1860年,为了强迫大清在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签字,从而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组建了一支远征军,200艘军舰塔载着2万名士兵,从广州长驱直入,直达距离北京200多公里的天津海面,一场结局早已注定的战争即将发生。

           镜头在两个场景里切换:在大沽口,清兵们在炮火中前赴后继,然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们的血;而在大清皇宫,咸丰还在优哉游哉地欣赏宫女往他的浴盘里撒玫瑰花瓣的优美姿势。这样的对比,看了使人又惊又气,但我们无法否认的,这却是历史的事实。

            咸丰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而此时,英法士兵们正在从暗而明地抢劫圆明园的珍宝,所有能带走的东西,一件都没有留下。而那些带不走的大件和易碎物,则被他们无情的毁灭。看那些英国人,法国人,印度人,各种肤色的人,在圆明园疯狂地抢劫洗掠,那情景,也许只有抽大麻的人才能想象。是啊,当那些士兵们,带着快乐的神情,狠狠地砸碎那些古董器皿和花瓶,那砸碎的声音,和那留下的碎片,仿佛也嵌入了我的脑中,咯的那样生疼。我们古老文明的梦,那么无声无息地碎了,碎的那么彻底。而英法联军撤离前的那一把大火,他们称之为“胜利的证明”,更是使一个辉煌的东方花园彻底地烟消云散了!那三百名太监和宫女,以为把自己反锁在房子里可以幸免于难,却让自己的哭喊声永远的湮没在历史的浓烟里了!这场大火,整整烧了三天!

              我想起雨果1861年写的那封信: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如果不能亲眼目睹圆明园,人们就在梦中看到它。它仿佛在遥远的苍茫暮色中隐约眺见的一件前所未知的惊人杰作,宛如亚洲文明的轮廓崛起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一样。
      

              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残存的遗迹也被破坏殆尽。不禁伤感,中国历史上是个文化创造大国,我们这个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独特文化,也是自我毁灭精粹文化的大国!真是矛盾!一个亲手创造,亲手毁灭创造的民族。

            正如《追寻失落的圆明园》的作者所言,圆明园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深刻的记忆,这个记忆充满了耻辱和愤怒,所有自尊和自卑都可以在对待圆明园的态度中看出。乾隆是清代鼎盛时期,从经济总量来讲也是世界鼎盛王朝,而乾隆朝60年后,经营一个多世纪的圆明园被焚毁!圆明园的兴盛和毁灭伴随清王朝的兴盛和毁灭,她是一个王朝的缩影和归因。在乾隆同期,欧洲在技术和观念的进步中强大扩张,而乾隆朝相比雍正朝思想更为僵化保守,雍正比康熙在观念上,尤其在科学上,甚为保守。观念上不进反退,停滞不前,最终一个中国历史上尚武的王朝败于区区千人的武力,但其所持武器超越清王朝两个世纪,更不论其社会管理方式和观念。
       

          乱世之中,那些文化的精华随之毁于一旦。与天一阁命运相似而又不同的是,圆明园这次毁灭更为彻底,从此而后的毁灭几乎断了中华精粹文化的血脉。虽为外人所毁,罪实在己。如今我们只能在附庸风雅中回望那曾经的辉煌。
       

         一个帝国灭于观念。
       

          观念来自思考?来自感受?来自创造?我们的艺术家何时能观照现实,深入思考,传达观念?
       

          愤怒与耻辱之间,到底还有什么?

    萧寒于20061117
  • 巍巍

    楼主 2013-12-9 18:44:31 使用道具

    关于狼牙山五壮士

    巍巍在做作业时问:“那两个人真的被山腰的树枝挂住了吗?”于是我们百度了马宝玉、葛振林、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一番,把几个人的信息都了解了一番,随便说了些宋学义在文革中被迫害的事,题外话说了其他在文革中被批斗的人。


  • 巍巍

    楼主 2013-12-10 22:34:34 使用道具

    2013-12-09
    关于几个成语的出处:
    尸位素餐:形容空占着职位不做事,白吃饭不干活。
    尸音shī,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须要做任何动作的人。“书经”有句道:“太康尸位”尸位就是源出于此,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而没有工作做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动作一样。“素餐”也是出于诗经:“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人于是用“素餐”来比喻无功食禄的人。把“尸位”和“素餐”两者连合成为一句成语,应该说是出于“汉书”,因为该书的“朱云传”里:“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整句成语的意思,也是和上述的尸位和素餐相同。
      成语出处:
    《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尸位:有职位不做事。素餐:吃闲饭
    《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
    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典故】:汉成帝的时候,有个叫朱云的人,从小习文练武,长大后不但很有才华,而且身体健壮,据说身高八尺,体壮如牛。当时,汉成帝重用一个叫张禹的人。张禹原先是汉成帝的老师,能当皇帝的老师,说明他肯定挺有文化。不过,有文化不等于有能力。知识水平高,不等于就能当个好官员。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汉成帝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他起初封张禹为安昌侯,后来提拔为宰相。张禹就掌握了朝政,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
    张禹当了宰相后,无所作为。他对国家的治理没有什么办法,也提不出什么良计妙策献给皇上,整天就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于是,满朝大臣们背地里就议论纷纷。有人就和朱云说:“您看见了吗?就张禹这种人,当个安昌侯还算了,居然还当上了宰相。什么事他也拿不出主意来。他当宰相,大汉朝要危险了。”“是啊,这个人不应该当官。我要在皇帝面前弹劾他。”“您别忘了,这张禹是当今皇帝的老师啊。”“不行,我一定要弹劾。你们瞧着吧。”
    朱云性情爽直,说到做到。有一天,他当真向皇帝启奏了一本,朱云说:“陛下,现在朝廷里有这么一个人。他上不能为国君献国策,下不能安抚黎民,但却在朝纲中身居要位。别看这个人站在那个位置上,其实就像死尸一样,什么也不会干。尸位素餐,无所作为。我请陛下赐我天子剑,把此人斩首。”朱云说这话的时候非常气愤。汉成帝愣了,“他说的是谁呀?尸位素餐,无所作为,还身居要位”。汉成帝便问:“朱云,你说此人是谁?”“我说的这个人就是安昌侯张禹!”
    这一下可把汉成帝气坏了。“朱云,你一派胡言,竟敢诬我朝中重臣,该当何罪。”“陛下,您不知道吗?这安昌侯张禹,自从他当宰相以来,他干了什么了?什么国家大事都没参与!”他越说皇上越生气,马上吩咐:“推出斩了。”两旁的人过来架起朱云就往外拽。
    朱云一边被架着往外走,一边还跟皇上辩驳:“陛下,我这是出自忠心。您要三思,有这样的宰相,要祸国殃民的。”到了宫殿大门,朱云把这门框扒住了。他本来就体壮如牛,非常有力气,扒着门框,两边武士硬是拽不出去。“陛下,我是忠臣,好比是商朝的比干丞相,我剖心剖肺给您看都行。可是你不杀这个张禹,国家好不了。”汉成帝气坏了:“推出去!”另外又过来两个武士,抓着朱云往外架。朱云扳这门框,把门框扳下一块来。当时,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替朱云握了一把汗。左将军辛庆忌马上跪倒在地,边磕头边给朱云讲情。他说:“陛下,朱云刚才说的这番话当然欠妥。可是他这么做,是对陛下一片忠心的体现。就算他说的不对,您也犯不上把他就杀了。微臣我冒死给朱云讲情,求陛下饶朱云一死吧。”
    辛庆忌讲情也真够认真的,居然把头磕得都流出血来了。这血一流出来,汉成帝心情也平静了许多。他本来也是个能容忍大臣谏言的皇上,而今气消了一点,就说:“罢了,我饶他一死。”就这样,朱云逃脱一死。由于门框被朱云扳下一块来,有人建议抽时间修一修殿上这框。汉成帝说:“忠臣直言进谏,这个门框就作为这件事的纪念。留着不用修了。”

  • 巍巍

    楼主 2013-12-10 22:38:27 使用道具

    河东狮吼:

    释 义:河东,古郡名。比喻妇人妒悍,大吵大闹
    出 处:·洪迈容斋随笔·卷三·陈季常》:“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北宋的时候,有一太常少卿、工部尚书陈希亮,亮有一儿子叫陈慥,此人狂放不羁,傲视世间,视荣华富贵为粪土,尽管是官宦之后,不坐车,不载官帽,和我们今天爱摆架子,摆谱的人不一样。隐居龙丘。当地人不知道他的来历,就叫他“方山子”。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不期遇上陈慥,两人系成为好友。陈慥龙丘的房子叫濯锦池,宽敞华丽,家里养着一群歌妓,客人来了,就以歌舞宴客,就有点象我们现在招待客人进歌厅的意思差不多。而陈慥的妻子柳氏,性情暴躁凶妒,每当陈欢歌宴舞之时,就醋性大发(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拿着木杖大喊大叫,用力椎打墙壁(当然她不敢打陈慥,否则就会遭到休妻的惩罚)弄得陈慥很是尴尬。苏东坡就写了一首诗取笑陈慥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河东是柳氏的郡望,暗指柳氏。“狮子吼”一语来源于佛教,意指“如来正声”,比喻威严。后来这个故事被宋代的洪迈写进《容斋三笔》中,广为流传。河东狮吼的典故从此确立,至今仍然是凶悍妻子的形容词。又因为陈慥字季常(电影中就是以这个名字出现的),后来人们就把怕老婆的人称为“季常癖”。

    又百度了带“忽闻”的诗句:


    忽闻海上有仙山, 山在虚无缥渺间。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 巍巍

    楼主 2013-12-10 22:39:43 使用道具

    相见恨晚:
    【解释】:只恨相见得太晚。形容一见如故,意气极其相投。
    【出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典故】:西汉时,原来齐国临淄这个地方有个人,名叫主父偃。他早年曾学习纵横术,后为纵横术没什么用处了,便开始学习《周易》、《春秋》等儒家学说。大概因为半路出家,修养不够,所以受到当地儒生的排斥。
      汉武帝初年,主父偃听说大将军卫青爱惜人才,就长途跋涉,来到长安,拜见卫青将军。卫青很赏识主父偃的才华,多次向汉武帝举荐,可是汉武帝没有理睬。
      时间一久,主父偃所带的资财几乎要花光了,大家都开始讨厌他。远道而来,求官不成,生计都成了问题,这可如何是好?主父偃心想:求人举荐不成,那就直接上书皇帝,没准儿会有意外惊喜。
      当时,北方匈奴经常侵扰汉朝边境,让汉武帝十分头疼。于是,主父偃直接上书汉武帝,就匈奴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他抓住要害,切中时弊,力主汉武帝讨伐匈奴。与他同时上书的还有徐乐、严安二人。汉武帝看了主父偃的文章,极为欣赏,很快就召见了他们三人,并说:“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意思是说,你们这几个人原来都在哪里来着?真是相见恨晚呀!于是,汉武帝拜他们三个人做了郎中。

  • 巍巍

    楼主 2013-12-10 22:40:1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巍巍 于 2013-12-12 14:12 编辑

    2013-12-09
    了解中国的复姓:
    我国现存的复姓有81个:
    欧阳、太史、端木、上官、司马、东方、独孤、南宫、万俟、闻人、夏侯、诸葛、尉迟、公羊、赫连、澹台、皇甫、宗政、濮阳、公冶、太叔、申屠、公孙、慕容、仲孙、钟离、长孙、宇文、司徒、鲜于、司空、闾丘、子车、亓官、司寇、巫马、公西、颛孙、壤驷、公良、漆雕、乐正、宰父、谷梁、拓跋、夹谷、轩辕、令狐、段干、百里、呼延、东郭、南门、羊舌、微生、公户、公玉、公仪、梁丘、公仲、公上、公门、公山、公坚、左丘、公伯、西门、公祖、第五、公乘、贯丘、公皙、南荣、东里、东宫、仲长、子书、子桑、即墨、达奚、褚师

    了解了些这些复姓的名人。

    汗,巍巍同学举例时,把将神游戏里的复姓人物都给用上了。

    欧阳修,太史慈,上官水瑶,司马懿,诸葛宁龙,轩辕腾辉,公孙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