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继续理念版的讨论,我贴一篇以前的日记,作为主贴。虽然我不是英语老师,但我一直关注这个方面。直到现在,群里还有人喊我教研员。我也经常和他们一起设计教案。
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备战记录
教育知识与能力,89分,合格
综合素质,82分,合格
高中英语学科,84分,合格
看到自己的笔试成绩,还是小小激动一下的。从报名上课,到考试,前后一个月而已。我不仅记忆了大量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还参悟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部分几乎所有的知识点。英语学科是裸考,考前,借了别人的3张模考试卷感觉了一下,看到教学设计要写满一张A3大纸,几乎昏过去。
我参加这个考试,是为了我的女儿。我希望能接近体制。我无法改变现有的应试教育,哪怕我做了老师乃至校长,我也不可能强硬地推行素质教育。我也不可能不为职称薪水奔波。但我可以通过接近甚至进入体制,为女儿提供尽可能的资源和机会。这里的机会不是以权谋私,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而是我亲身研习、实践各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然后通过有效沟通“润物细无声”地传递给女儿。授她以渔,以最好的渔。如何有效沟通?如何“润物细无声”?在哪个阶段,什么方法才是合适的?如何保证我不是拔苗助长?教育学和学习心理学给了我很多启发。有的时候,不是“做什么”改变了我们,而是“不做什么”改变了我们。
刚开始上课时,我对心理学是又爱又恨。爱是因为我很爱这种分析式的科学。恨是因为无法快速领悟其真谛。后来,我在“有态度”的网易公开课里找到了庞维国老师的公开课《学习心理学》,听完了12节课,做了详细的笔记。当我听完庞老师的课,再去看教材,我的眼里不再是冰冷的理论和绕口的语言,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庞老师的声音似乎就在耳边。最后一堂复习课上,老师讲了很多案例分析。我几乎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出所有的知识点,而且能给出接近标准答案的论述。考试结果也证明,我的《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得最好。
说学科是完全裸考呢,似乎也不客观。考前,我想我不是英语科班出生,我不了解怎么讲解语音,就在网易公开课里听了几节广东外贸大学的《英语语音学》。王老师的发音非常漂亮。
到现在,我还记得考卷上的主观题。
1. 如果学生课堂上出错,老师有几种方法纠错,举出至少4种方法,并给出例子。
老实说,我到现在都不知道书上是怎么写这个知识点的。我手心都冒汗了,但还是义正词严地写出了方法和例子,写得满满的。
2. 还有一个阅读教学方面的题目,教学中如何处理文本。
我还记得我写的一条答案是“pay attention to the text feature”。我解释说“因为在真是的英语世界,字体、字的大小、颜色、语言所在的位置都有其特殊的意义。第一阶段要从宏观上把握文本,而不是word by word去抠字眼。”
我感觉这两个题目我不会丢什么分的。虽然我从没看过那本粉红色的课本。
我第一次写教学设计就是在教师资格证的考场上。汗!我拿出我这个super business analyst的老本。我本来就不爱写长句子,相比较文采,我更看重逻辑和文章的可读性。每一段的第一句永远是主题句。最多跟一句或两句解释性的话语。有些地方,直接翻译《教育知识与技能》里面的话,什么发现性学习啊,有意义的学习啊,先行组织者啊。写得满满的,还有些欲罢不能。汗!
综合素质呢,最值得讲的是作文。我第一段用修正液改了一句话,涂掉的地方写不上字。我只好一边骂自己“怎么字写那么大”,一边用很小的字写在上面。考完后,我情绪很复杂。如果光看作文,我感觉我很难合格。因为卷面太差。但如果看看内容呢,其实我写得还可以。因为考前我看了两遍苏牧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我作文的每一句都是有依据的,而且我的表达清晰可读。再想到前面的选择和材料分析题,我想我应该没扣什么分吧。哎,一边骂自己,一边又祈祷老师看在我其他部分写得还比较好的份上,让我过吧。结果呢,过了,虽然是3门课当中的最低分。
这是我在以4P2M的高分完胜PMP后的又一次自我挑战。知道笔试合格后,我又要开始紧张的复习,希望能以更漂亮的成绩通过面试。我不是师范类,又不是英语专业,我能征服面前那些老教师吗?Go,妞妞妈,Go!
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