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dudumoumou 于 2013-12-9 14:28 编辑
题目是我和孩子一起读书过程中出现最多的感受。真的想撞墙。
读书快两年了,我一次也没有撞过,但是想过的次数还真不少。
其实,我的目的,只是想记录一下我们读书的经过而已。
2012年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知道,读四书五经可以在家进行。原谅我,我是个小气的人,对别人不大信任的人。我所在的小城里,有个地方教孩子读国学的,我和先生带孩子去了,因为我喜欢这个,但没有机会学,所以想着我儿子真幸福,很小就能学这个了。去了,负责人拿出一本书(后来知道是《笠翁对韵》)让我大儿子试读一下,那会他的识字量已经可以了,但是有些字还真是不认得的。结果读到“雨霁晚霞红”的时候,孩子不认识“霁”字,那个老师立即告诉孩子读“qi"(同齐音),一瞬间,我对那个学堂的好感没有了。但我还是得到了好处的,我知道了有这样的书,可以在家读。
于是,2012年2月23日,我们读国学的日子拉开了帷幕。开始得很顺利,《弟子规》《三字经》,孩子在幼儿园都读过一点,我也收获很多,觉得《弟子规》应该家长先读透,做到,然后再言传身教,孩子也能学到很多东西。读经信心满满的进行着。
我第一次想撞墙是在读《论语》的时候,每天读,每天都得强忍着撞墙的冲动。读第一遍的时候,我的脑子里是混沌的,什么也分不清,我也不知道我读的是什么。总想撞墙,特想把书扔了,在地上躺一会,以此证明我还活着。我们读书用的是育心的371的方法,我说的第一遍其实是读了7遍。但我不能撞墙啊,一是疼,二是孩子学我怎么办?我偷偷地观察我大儿子,想着他是不是也觉得难,结果观察了好久,没见他有什么不同之处。好吧,咱是妈,咱得忍。继续生不如死的读。其实我一直也不知道我读的是什么内容,我只知道标题是《论语》。但是到最后,我也没有把《论语》二十篇读完。真正从头到尾地读完《论语》是在今年大轮复习的时候。可能是因为读的书多了,自己的心静了。今年再读的时候,我没有撞墙的冲动。
最想撞墙的时候是读《庄子》。我几乎要疯了,我甚至觉得我的舌头会断在读《庄子》的过程中。可能是我的舌头没长好,读《庄子》的时候,我总是觉得要咬到自己的舌头,我每天都小心翼翼地读,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心里却不间歇地告诉自己:冷静!!冷静!!不能疯,真的不能疯,咱是两孩子的妈啊。
终于有一天,读书的过程中,我憋不住了:“嘟嘟,你觉得《庄子》难读不?你想撞墙吗?”孩子一脸诧异地说:“不难啊。妈妈,为什么要撞墙?”还问我为什么要撞墙?告诉你,撞墙都是温柔的,我真正想做的疯,彻底疯。那段时间,我真正理解了母亲的伟大之处。即使我天天战战兢兢,强做镇静,小心翼翼地保护好我的舌头,我还是坚持和孩子一起读《庄子》。当然,第一遍《庄子》也是完全没有读完的,我坚持不下去了。
写这字儿的时候,我们还在读《庄子》,是复习,只有庄子复习的时候和读的时候一样,用371累积法读的。现在,孩子自己已经能读了,不用听音频,不用我领读,有的时候甚至觉得我在边上读会打扰他,他会把我驱逐出境。我很欣慰,孩子大了,这些文字也刻在了他的脑子里,大概会陪他很久。
说点题外话,前天去给大儿子开家长会,俺那个骄傲啊,一路翘着尾巴回到家的。老师把俺大儿子夸得啊。哈哈。。。。
该贴已经同步到 dudumoumou的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