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本帖最后由 灿祥07 于 2018-2-8 08:48 编辑

声明:本人文章注明是转的外都是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这几天见了一个博客备份软件,可以把人的空间或博客瞬间做成电子书或文档,为了数据安全,我把不是精华的文章清理,我还会继续在论坛长期混下去的,找知音朋友。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2 贝壳 +60 理由 收起
tarbaby + 30 我很喜欢!
qinbaoba + 30 感谢你!
3258 查看 41 收藏帖子 (24)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yaer2002cn

    2014-1-12 07:21:0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4-1-12 07:28 编辑

    不多说,握个手。
    和灿爸不常聊,思考的角度和方式却惊人的相似
  • babylover.ebama

    2014-1-12 07:42:14 使用道具

    謝謝您的分享~
  • turnup

    2014-1-12 07:51:39 使用道具

    谢谢。非常棒
  • runningfox

    2014-1-12 07:55:35 使用道具

    关于兴趣,深有感触。买了一大堆绘本。有些她根本没兴趣,读了也不听。

    小姑娘喜欢画画,和画画或者颜色有关的几个英语绘本,句子很长的,没读几遍就拿着书给我读一遍。隔了几个月,拿出来还是从头到尾读到尾,还没忘记。


    runningfox于2014-1-12 07:57补充以下内容:
    当时以为她绘本真快,结果发现对于车子机械建筑根本看不进去。其他的一些故事也算是会读了。现在拿出来,才2个多月已经忘了好多内容。
  • dgx66

    2014-1-12 08:01:31 使用道具

    非常的支持你的观点!
  • cl2039996

    2014-1-12 08:28:46 使用道具

    赞一个!很棒!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铭基同学

    2014-1-12 09:25:19 使用道具

    受益,喜欢,很好的文章。
  • Zada

    2014-1-12 09:29:21 使用道具

    进来学习了
  • wyj29

    2014-1-12 09:30:14 使用道具

    支持楼主的观点。
  • 痞子盖0101

    2014-1-12 09:55:14 使用道具

    写得很好。学习了。
  • 晨光熹微

    2014-1-12 09:58:35 使用道具

    再次学习了,说得很有理!
  • 梓江

    2014-1-12 10:01:35 使用道具

    謝謝您的分享~--------
  • keeneagle

    2014-1-12 10:16:30 使用道具

    ”一个人能有一个课外兴趣能坚持一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这个兴趣的选择,一开始也是要广撒网试验一下,孩子到底喜欢哪样兴趣的,否则家长自己给孩子选一个孩子不喜欢的,却要坚持下去,是很难的事情。一旦这个兴趣确定了,然后坚持,坚持,再坚持。
  • woshiyun

    2014-1-12 10:34:55 使用道具

    挺好的文章,为什么要窄了,是为了便于理解,集中精力研究。类似于博士,博士是什么?就是某个窄方向研究比别人多,懂的比别人多的人。而不是所有东西都懂。只不过更适合成年人,孩子的面要宽一些,等孩子理解能力强了,知识面宽,可以窄。
  • 梓江

    2014-1-12 10:39:47 使用道具

    看了好几遍,很多启发,再次谢谢
  • 小虫子

    2014-1-12 10:40:34 使用道具

    大多数家长都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大概是对孩子太熟悉了,感觉孩子什么都喜欢,什么都沾染一点,观察孩子的火花在何处,兴趣转移的也快,结果什么都没发光。。
    贪多嚼不烂,还是找一两个有点兴趣的培养吧。切记。
  • woaiaoao

    2014-1-12 10:41:43 使用道具

    很好的一篇文章,特别是一通百通
  • 天势力

    2014-1-12 10:46:1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天势力 于 2014-1-12 10:48 编辑

    灿祥兄好!
    你和添爸的大段论述,加在一块,其实就是一句俗话: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噢,再加上你上面说的那一句:一通百通。
    另外,可参考形意拳大师郭云深: 半步崩拳打天下  这个典故。{:soso_e129:}
    其实这是一个道理的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说: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
    当然,这话也是有老师的,《孙子》: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共其一也。


    ============
    至于缩窄也好,扩充也好,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家庭。所以,各家还是寻找适合各家的。
    正所谓至法无法也!
    也就是李小龙所主张的:“以无法为有法,以无限为有限”
    所以,对于打架,我对孩子说:要打,就痛快的打,打赢了就是理!
    后来才知道,这话也早有人说过,斯大林:胜利者不受审判!
    {:soso_e112:}
  • 快乐的JOHN

    2014-1-12 11:49:18 使用道具

    谢谢楼主的分享
  • wuyaneba

    2014-1-12 11:53:58 使用道具

    woshiyun 发表于 2014-1-12 10:34
    挺好的文章,为什么要窄了,是为了便于理解,集中精力研究。类似于博士,博士是什么?就是某个窄方向研究比 ...

    这种想法典型的没考虑孩子学习时的感受。

    语言的获取是一个需要大量脑力活动的过程,如果给孩子的材料是i+1级别的,那孩子需要用到很多上下文联系、推理、猜测来破解超过自己当前水平的 1 里面包含的信息。收窄兴趣一来是更复杂的材料是沿孩子本身的兴趣进行,孩子大脑兴奋度容易处于高水平,二来,自然是材料熟悉,孩子可以更轻松的用上原有信息储备,破解信息的过程会轻松很多。对保护孩子外语学习(不是学科学习)的积极性是很有好处的,孩子学习外语也容易树立自信。

    不设身处地的从孩子的心理和认知模式出发,很容易有这种想当然的看法。
  • woshiyun

    2014-1-12 12:09:26 使用道具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12 11:53
    这种想法典型的没考虑孩子学习时的感受。

    语言的获取是一个需要大量脑力活动的过程,如果给孩子的材料 ...

    你说的是知识,不是语言,假如语言的获取需要大量脑力,很明显大人脑袋比孩子复杂,脑力活动更强,那不是说大人比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更强,可见想当然要想的当然对是好事情,想的当然错就不好了。
  • wuyaneba

    2014-1-12 12:16:24 使用道具

    woshiyun 发表于 2014-1-12 12:09
    你说的是知识,不是语言,假如语言的获取需要大量脑力,很明显大人脑袋比孩子复杂,脑力活动更强,那不是 ...

    我说的是就是语言, 根据就是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或曰假说), 基本是原话的翻译. 这本书我有共享, 也有读书笔记, 供您参考.

    既然楼主发帖的依据也是Krashen的理论, 那讨论"是否收窄" 应该是认可理论的一些设定. 当然,如果您连这个理论都不认可, 那就当我没说.
  • woshiyun

    2014-1-12 12:20:44 使用道具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12 12:16
    我说的是就是语言, 根据就是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或曰假说), 基本是原话的翻译. 这本书我有共享, 也有读 ...

    呵呵,你自己原话都说的是二语习得理论,那叫语言学,不叫语言。基本定义都没搞清,还想当然。自然当然错了,不是当然对。
  • woshiyun

    2014-1-12 12:42:03 使用道具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12 11:53
    这种想法典型的没考虑孩子学习时的感受。

    语言的获取是一个需要大量脑力活动的过程,如果给孩子的材料 ...

    况且你觉得孩子多大具有上下文联系,推理的能力。所以借用你的话,要为孩子多考虑吧。
  • 瑞希妈

    2014-1-12 12:43:04 使用道具

    非常非常有道理
  • wuyaneba

    2014-1-12 13:03:40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wuyaneba 于 2014-1-12 13:07 编辑
    woshiyun 发表于 2014-1-12 12:42
    况且你觉得孩子多大具有上下文联系,推理的能力。所以借用你的话,要为孩子多考虑吧。


    书中原文摘录给你参考, 当然原文中的we,不单指孩子,而是外语学习者。

    We acquire, in other words, only when we understand language that contains structure that is "a little beyond" where we are now. How is this possible? How can we understand language that contains structures that we have not yet acquired? The answer to this apparent paradox is that we use more than our linguistic competence to help us understand. We also use context, our knowledge of the world, our extra-linguistic information to help us understand language directed at us.


    推理等能力,当然是成人的一个优势。但孩子也是应用这种能力学习的,典型例子就是美国父母不讲英语的新移民孩子,他们在只说英语的校园里,往往在6个月开始简单对话,12个月口语上追上同龄孩子。这就是应用context, our knowledge of the world, our extra-linguistic information的例子。

    收窄听力和阅读,为孩子应用这种能力破解材料里的信息提供了更容易应用的环境。更少挫折感,更多自信心。
  • lilianna917

    2014-1-12 13:08:03 使用道具

    把握大方向不错,调整小细节加油。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的奔跑,是我们都希望的学习方式。
  • woshiyun

    2014-1-12 13:22:31 使用道具

    wuyaneba 发表于 2014-1-12 13:03
    书中原文摘录给你参考, 当然原文中的we,不单指孩子,而是外语学习者。

    We acquire, in other words,  ...

    你最基本的误区在于,这个理论是否适合孩子应用?好比药能治病,那相同的病,成人药孩子能不能用,假如这个基本前提不能统一,也是无效争论。外语学习者包括孩子那是对的,但适合外语学习者的理论能否适合孩子学习没有必然关系。好比你是人,有人是天才,推不出你也是天才一样,基本逻辑推理要清楚。
  • wuyaneba

    2014-1-12 13:25:49 使用道具

    woshiyun 发表于 2014-1-12 13:22
    你最基本的误区在于,这个理论是否适合孩子应用?好比药能治病,那相同的病,成人药孩子能不能用,假如这 ...

    呵呵,我已经没有多余的话可说了. 你问是否适用孩子, 有兴趣知道的话,请去看原书吧,我免费共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