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使用道具
hmily_pine

2014-01-29

[方法探讨] 你理解了吗?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4-1-29 13:28 编辑

      大谈理解5%、10%、30%、80%的你可曾真的理解了理解?太多的专家醉心于空洞的名词争辩,从未想过精确地思考,因而传递给读者的往往是一团雾水。
      我先给个定义,若是没什么异议,就继续看下去。理解本是个动作,它是一个信息接受的过程。严格的定义还是用理解的效果来观察,故给个理解度的名词。顾名思义,理解度就是对理解的度量。说白了,你理解了多少,或理解的比例是多少?作为分母的是,原作者希望传递给你的信息量。理解度就是接受的信息量除以作者企图传递出来的信息量(这个名词及定义是有版权的,全称hmily_pine理解度)。如果你纠缠于信息量这样的名词,就去看Shannon信息论吧。
         错误的理解、理解后的新诠释都与作者本意无关,因而都不增加理解度。
1)    对于母语,没什么问题。我们大致看看听听就明白素材中“作者企图传递给你孩子的信息量”。如果是作为外语的英语,我们就要慎重了,因为我们能够理解的与作者企图传递出来的相差很大。再用我们的理解度去度量孩子的理解度,就会出现大的偏差。因此会出现我们稀里糊涂,而孩子津津有味的情况。一般而言,我们爸妈的英语水平越高、英语理解能力越高、英语背景知识越丰富,评估孩子英语理解度的精确性越高。水平不高怎么办?和孩子一起学吧。如果亲子英语的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你被孩子远远抛在后面只是迟早的事,此时你再也没资格估算孩子的理解度了。
2)    英语是一、学英语的孩子是二、我们爸妈就是第三方了。我们企图了解孩子理解量,也是件麻烦的事。但可以有些途径可以帮助了解。还是以看听动画片为例,具体方法有:(1)一起观看,观察孩子的情绪表现和投入程度。(2)适当提问,但不要过多,免得像考试引起反感。(3)将你的理解告诉孩子,一是试探孩子的理解、二是帮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思考。(4)听到某句,如果你理解了,可以谦虚地问问孩子的意思,即使孩子的理解跟你不同,也不要纠正,你自己心里对他的理解程度有数即可。(5)在日常场景中,有意引入动画片中的语句和场景,观察他的反应。
       搞清孩子的理解量,是个大难题,只能是抽样进行,大致有数。作为第三者,家长老师了解到的孩子英语学习的理解度是近似的,不精确的。遇到不太用心的家长老师,甚至常常是离谱的。亲子英语时间越长,陪伴的家长把握得越是精确,而外人如学校老师专家的评估越是不精确。搞了几年亲子英语的家长,基本上自己就成了专家了。

评分查看全部评分

参与人数 1 贝壳 +30 理由 收起
tarbaby + 30 感谢你!
1241 查看 12 收藏帖子 (3)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清儿

    2014-1-29 13:13:12 使用道具

    抢个沙发坐!
  • 周鱼

    2014-1-29 13:29:02 使用道具

    我不理解  
  • tubasa

    2014-1-29 13:35:06 使用道具

    大的孩子我都是让她自己理解,也不会问某一句是什么意思,英文不需要翻译中文,很多时候孩子是理解英文意思但是她解释不了的,所以我都让她自己思索。
  • anniewen2002

    2014-1-29 14:32:17 使用道具

    女儿说她理解了, 但有些英文是不能翻译的.
  • lamb2020

    2014-1-29 15:23:18 使用道具

    anniewen2002 发表于 2014-1-29 14:32
    女儿说她理解了, 但有些英文是不能翻译的.

    我也这样认为
  • 木鱼

    2014-1-29 20:24:59 使用道具

    是的。很多时候理解了,但是解释不出来。
  • 普拉

    2014-1-29 21:13:28 使用道具

    我问娃娃啥意思,他说知道的,有时候说,一般说得还算准确。有的时候说表达不出来或者不高兴说。
  • yaer2002cn

    2014-1-29 23:42:13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yaer2002cn 于 2014-1-29 23:52 编辑

    真好,我能看懂并理解你说的。我的中文不行,所以我所体会到的不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正好你替我说了。很奇妙,很多感悟与操作,竟然如此相似。
    与你说的有点差异的就是关于高知在亲子过程中的作用,我有点小保留。这是基于自身来说,我就一中学毕业的,但这并没有影响亲子、视野、思考、行动等,而成为障碍。
    我很喜欢你的见解
  • 硅谷幸福阳光

    2014-1-30 02:49:19 使用道具

    对小孩理解量的评估有个方法的问题,我女儿看完一本书,如果我问她:“这本书说了什么?",她十有八九会说" I won't tell you".如果我问这书里有谁?她会告诉我有谁谁谁,再问他干什么了,她会说干过什么什么。其实“这本书说了什么"对年纪小的孩子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不但包含阅读理解,还有归纳总结。如果问比较具体的问题,就容易多了。Book Adventure和raz kids都有专门设计的选择题,我觉得对我了解女儿阅读理解的水平帮助挺大的。
  • hmily_pine

    楼主 2014-1-30 08:46:05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hmily_pine 于 2014-1-30 08:52 编辑
    yaer2002cn 发表于 2014-1-29 23:42
    真好,我能看懂并理解你说的。我的中文不行,所以我所体会到的不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正好你替我说了。 ...

    本帖只是厘清理解度的概念。你可能误解了。第一点讲分母,如何搞清作者传递的信息量。第二点讲分子,如何搞清孩子获得的信息量。你的情况偏向于第二点。作为理论性的精确思考,我的叙述会追求全面些。
  • woaiaoao

    2014-1-30 19:11:27 使用道具

    很有道理,
  • snail913

    2014-1-31 06:12:11 使用道具

    本帖最后由 snail913 于 2014-1-31 06:15 编辑

    很有共鸣,和你提出的大致相同,只有实际操作后,才能理解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