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下午在群里听新浪心理咨询师维尼讲课现把当时所讲记录下来,与大家共享:

今天我主要介绍认知疗法,用于家长自己的情绪行为的调节,会结合一些例子
在详细将认知疗法的理论之前,我先讲一下自己的一次体会。其中包含了认知疗法的一些理论,包括自动思维——习惯性思维,自动出现的思维,它是你发火、打骂孩子的认知基础。因为没有先讲理论,可能有些难懂。但我相信诸位的能力
常对孩子发火怎么改变     ,我先“现身说法”
我在大家眼里是个好爸爸,实际上呢......   确实也是个好爸爸。
但这个爸爸也有不怎么样的时候   。 那天晚上就差点发飙!想知道吗?
晚上,还没吃晚饭,孩子妈妈要找一幅工作场景照,单位催着交,电脑里却怎么也找不着。
我去帮忙,孩子也过来凑热闹。结果一搜索,出来两千多幅图片,就一屏一屏地看。孩子忽然看到了一些图片很感兴趣,提议仔细看看。我着急找照片,就和她商量找完再看,她同意了。结果用什么方式搜索都找不到,就让孩子自己去看图片了
而她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刚才的图片,就着急起来。我只好再去帮忙,但不清楚孩子要找什么图片,她一着急也说不明白,再加上她有点饿了困了(此时一般容易情绪化),所以她急得要哭,还怪我当时不让她看。
不知诸位此时会怎样?看我的
我心里本来就有点小烦躁,被她这“莫名其妙”地一哭,瞬间就有些烦,差点发个小飙,有个想法、冲动:吆喝她一声,把她镇住别哭。
事后分析,这个想法在烦躁的情绪驱动(发泄了情绪会缓解、舒服)下自动出现,这就是传说中的“不合理的自动思维”。
好在我情绪自控还可以(毕竟是二级心理咨询师啊),停,先忍耐住,再马上去理解她的心理:
她这是困了饿了(生理基础),所以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容易情绪化(据我观察,这是规律
看起来好像“无理取闹”,但从她的角度看,“埋怨我”也有一定道理(宽容的基础是理解)
而且也不能要求一年级的孩子什么时候都通情达理啊(不要高标准、严要求,这大人也做不到)。
看似好长一段话,蕴含了丰富的道理,其实很快就想完了
请诸位猜一下:如果我这样想,我还会烦,会发飙吗?
我习惯于这么想,所以几秒钟就想好了。可能还在于平常的积累吧
这样想,我的烦躁也就大都消除了,不需要忍耐也不会对她吆喝了
静下心来给她找,一会儿就找到了。一场差点“发飙”的小危机安然化解。

2667 查看 10 收藏帖子 (1)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千千妈

    楼主 2011-6-17 22:58:53 使用道具

    二、分析一下这个自动思维  
    “吆喝她一声,把她镇住别哭”,恐怕有此(或类似的)自动思维的家长大有人在
    请问你们有吗?
    如果你也有此类自动思维,也很可能去训斥(打骂)孩子(什么样的认知就可能导致什么样的行为)。
    这类思维合理吗?冷静地想自然是不合理的。但为什么没去纠正呢?
    接着说:因为如果不仔细分析,你也不会意识到它的存在(因为它是习惯性地、自动地出现的)。
    但是如果你不有意识地纠正,它就在那里,不管,就不增不减,下次照样会训斥孩子。
    这个思维从哪里来的?来源不一定,也不需要追寻。。但为什么很多家长还在用,
    除了习惯化的因素之外,还因为这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可以让孩子很快老实(直接、简单,可操作性很强   ),
    但是其副作用也很大,这不需要我赘述了。
  • 千千妈

    楼主 2011-6-17 22:59:57 使用道具

    三、怎么办?
    方法一:忍耐
    忍耐是需要的,它就像一个防水坝,火气来了,想发作的时候,先挡一挡
    但是它的功能也是有限的:我想家长们也想忍耐,但经常会有忍不住的时候。
    即使是情绪自控力很好的我,偶尔有了火气或想发作的冲动,对自己的行为也是不容易控制得好的。

    方法二:改变自动思维,形成新的自动思维
    我为什么做得要好一些,被博友称为好爸爸?我的方法是让自己火气少一些,或者没有发作的冲动。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见《道德经》),
    火气不大,自控自然容易啊(很简单的道理)。
    要做到这一点,要改变自动思维,形成新的自动思维。
    不要只是忍!
    实我上面举的例子就是一个改变自动思维的过程,当我想发作的时候,或以后反省的时候,我试着去理解孩子,就会宽容;有了多次经验之后,理解孩子就会成为习惯性(自动)思维,自然就不大会发火了。
    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好爸爸好妈妈也是这样炼成的。
    但是如果你不做这样的功课,不去改变它:
    “自动思维”就在那里,不管,就不增不减。下次发火的好戏照样重演。
    大家觉得忍耐好,还是改变自己的想法好?
    方法三: 初识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简单来讲,就是你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你的认知决定的,所以想改变情绪和行为,要改变认知。
    套用一下父子关系的词语,介绍一下认知疗法中最最经典的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孩子的事件;B是指老爸在遇到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认知,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指老爸产生的情绪和行为。
    譬如:孩子没有按老爸的要求吃饭(A),老爸很生气(C);孩子考试没考好(A),老爸训斥他(C)。
    换做老妈也可以,不是性别歧视啊  
    这很常见吧
    出个判断题:老爸的情绪行为(C)是直接由孩子的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   YES OR NO ?)

    但是天才的ABC理论(抱歉,我实在是太欣赏这一理论,以至于语无伦次了)告诉我们,
    孩子的事件A只是引起老爸情绪及行为反应C的间接原因,而老爸的认知B才是引起C的直接的原因。

  • 千千妈

    楼主 2011-6-17 23:00:38 使用道具

    :举两个例子
    ABC理论解释一下吃饭事件:同样是孩子没有按照老爸要求吃饭(A
    如果老爸有这样的认知B(想法1):孩子怎么吃有他的自由,现在吃得不多,饿了会自然会多吃。诸位看官,试想如果有这样的认知,老爸自然会   ,而不会很生气(C)。
    而如果你的认知B(想法2)是这样:臭小子,老子辛辛苦苦为你准备了饭,你居然不好好吃!那引起的恐怕不仅是生气(C)而且是火冒三丈了。  
    请问:是这样的吗
    所以面对同样的事件,在不同的认知下,会引起完全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可以说一念之间,孩子会得到完全不同的待遇
    考试不好的事件也是如此,
    老爸如果想(想法1):“考不好有偶然因素,没关系。这说明我应当改进教育方法,只要我用心,孩子一定会有进步”。那老爸绝对是淡定的,孩子也是悠然的。
    但是如果老爸这样想(想法2):告诉你多少遍不能马虎,一点儿都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   那可怜的孩子只能迎接狂风暴雨的洗礼了。
    可是维尼老师,一次这样,如果经常这样是不是就不会再很好的控制和理解了呢
    -------心是淡定的,但是考试之后要好好去找原因,改进方法
    五 你选择什么样的认知?
    也许在两个事件中你现在都选择第二种想法,但是第一种想法:这个,可以有!而且,必须有!
    第一种是一种合理的认知,自己淡定,对孩子也好。第二种想法是不合理认知(心理专业术语),让自己抓狂,更让孩子受到“摧残”。
    当然,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想法的自由。如果你觉得不需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如果你觉得做一个威风凛凛的家长很爽,如果你懒得去改变自己,如果你不去顾及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你不管孩子的长远发展。那请便,完全可以选择第二种想法。
    .识别你的认知
    也许有的家长说了,我每次想也没想就发火了,你说的事件和情绪行为之间的认知,我怎么没有觉察啊?
    让我用专业术语来解释一下
    人的认知思维分为:理性思维、自动化思维(习惯性思维)和核心信念
    一般来讲,你可以觉察到的认知、想法就是理性思维,也就是通常说的你在考虑、思考时产生的认知和想法。
    动化思维就是你已经形成习惯,在某种情况下自动出现的认知和想法。
    你生气了、发火了,这种情绪和行为背后通常可以找到自动化思维。
    B引起C没错,只不过你意识不到B的存在,因为它自动、习惯性地出现
    这其实一点儿也不神秘。试想人如果什么都要重新考虑一下,还不累死
    所以如果在类似的情境下多次或经过思考,或出于直觉反应得出的都是同一认知,那么这种认知的出现就形成了习惯,以后相似情境下就会自动出现,以至于你几乎觉察不到它的存在
    这是人进化形成的一种机能。
    所以说你觉得好像有时没有,其实存在
  • 千千妈

    楼主 2011-6-17 23:01:17 使用道具

    核心信念就是你教育孩子的最核心的理念。比如我的核心信念是尊重孩子,给孩子自由;
    核心信念是非常重要的,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不合理的情绪和行为,首先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核心信念。当然,每个人有自己选择的自由。但是我从心理健康、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讲,推荐“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给孩子自由”的核心信念。这是我所坚持的,是蔡真妮老师提倡的,也是尹建莉老师所倡导的。核心信念不改,想改变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同缘木求鱼,不亦难乎!
    我的方法运用起来并不轻松,需要坚持,需要毅力,但是确实有效。如果你想轻轻松松改变自己,教育好孩子,抱歉,我让你失望了。但是如果你愿意付出努力,那恭喜你,找到正道了!
    我的博文:谈谈家长何调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认知疗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7932370100oq42.html
  • 寻秦

    2011-6-17 23:13:31 使用道具

    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这样不好
  • goubao1107

    2011-6-17 23:35:05 使用道具

    太晚了,这个我收藏下经常拿出来控制自己
  • piaopiao

    2011-6-17 23:40:30 使用道具

    不想发火,控制火气。可还是需要发泄情绪。
    大家都是怎样发泄情绪的?
  • 婉豆公主

    2011-6-17 23:57:36 使用道具

    学习下改进下自己的教育方法,谢谢lz分享
  • 久别的人

    2011-6-18 00:43:54 使用道具

    我就是个爱冲动然后反省的人,欠缺认知分析,学习了,谢谢!{:soso_e163:}
  • 幸福的小熊熊

    2011-6-18 01:01:31 使用道具

    可是有点时候不想发火跟他们讲道理,有时很管用,有时缺理都不理你,照干他们的坏事!这样的话怎么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