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omorrowgreen 于 2014-2-24 15:40 编辑
女孩子富养这个话题,真的讲滥了。
我并不是赞同女孩子教养要用钱堆起,当然主要讲的还是精神层面的富养。在家庭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多带女孩出去见识见识,看看不同的地方,吃些不同的东西。。。。。。不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欲望,只是开阔眼界,让女孩子眼皮别那么浅。
有这么多感慨完全是因为今天发生的事而发:今天带女儿和她的3个小同学一起去看电影,我和女儿先到的影院,买好票等其他3个孩子。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去商场里买了些周末家庭要吃的面包,顺便给几个孩子买了蛋挞作为充饥零食。
甫一见面,话还没说2句,其中一个女孩看着我的面包袋就叫:“有什么吃的吗?”我没理她,正事还没讲完呢。因为我不进场,所以还得交代出来后四个孩子在哪等我、不要走散之类。然后送他们进场给他们蛋挞、派水。。。。。。
电影结束后,坐车回去,下车那女孩就将车票往空中一扔,被我批评了。走在路上,女孩又问我:“阿姨你这袋子里装的啥?”对她笑笑我没说话。
下车后吃饭结束,这个小姑娘又来问我:“阿姨,你怎么老拎着这个袋子呀?”我就不明白,我拎着个面包袋,她咋就那么感兴趣?面包不是啥值钱的东西,分给孩子吃没所谓。可是人就是这样,她越问我越不想给她吃。
啰嗦这么多,我就是想说,我觉得这女孩很丢人,家教很差。如果可以,我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和她有过多来往。
没想到贴子看的人还挺多,不同观点的人也挺多。我把事情补充完整吧
学校校讯通取消,家长们就在QQ上联系了,一直有谈要多参加集体活动。周五下午我在Q上谈到了周六要带自己孩子去看电影。周六早上有家长来说,他们孩子也要一起去。OK,没问题,我和女儿提早一个小时去了影院先订票,然后等着一个家长送3个孩子过来。
3个孩子中,只有这个女孩我是在一年级一次集体活动中见过一面,名字和人对上号,其他两个都是只听过名字没见过面的。现在三年级了,可以我们都算是陌生人见面了吧。小朋友都9岁了。其他两个小朋友没有表现出对手中的面包袋有任何的好奇,或许是没有注意到吧。何况我当时手上拎有一个红色环保袋,因为提前买票,所以让孩子把作业也带上(A4纸大小作业本)在商场里做。因为想着自己的食物,不多,所以拎着的时候特意用环保袋挡住面包袋,也就是塑料袋是靠着我的身体方向。按我的想法,一般孩子不注意是看不到我的袋子里装啥的。
我依旧表明,我不喜欢这个女孩,没什么,就是她的行为举止让我非常不喜欢。即使我不喜欢我也没有在表面慢待这个孩子,我只是用微笑回答了她的问题。陪孩子们一起吃中饭,看他们一起到游乐场玩耍,给他们拍照。
总有人说,对孩子宽容些吧,她还小。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天使,不是所有的孩子的行为可以用“年龄小”来推搪。几岁的年龄应该具有同样年岁该有的修养和礼貌。
我也说了,如果我的孩子因为嘴馋执着地向个陌生人要吃的,我知道了,肯定一巴掌打过去。有人质疑,难道这就是我的好家教?没什么,我平常不打孩子,但是,如果是这种错误,我不惜用巴掌来告诉她,女孩子,有些事情就是不能做。自律的女孩子尚且可能长大被人用小恩小惠迷花眼,何况不自律的女孩子?
我赞同对女孩子要“富养”,并不是单纯地说“用钱养”。请大家不要去扣字面上的意思。富养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富养,让孩子精神富足、眼界开阔、遇事不卑不亢。当然如果在经济许可范围内,多带孩子见识些不是坏事。
在网上,我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没什么,总会有人与你的意见是不相符的。我不喜欢这样的孩子,我尽量不让自己的孩子与她交往,学坏易,学好难。一个孩子的表现其实也许就是家教的体现,或者是家长疏于教育的表现,窥一斑而知全豹。也有人说,不要给孩子贴上“标签”,我想我不是她的家长,她好与坏其实与我无关。但是我是个妈妈,为什么我不帮自己的孩子把好交朋友的关呢?周围大把的好孩子。
我也知道自己的真实意识表达也许会引起博爱人士的不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再回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