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点击问题反馈。微信登陆的用户请及时在个人中心设置登陆密码,并且牢记自己的用户名。
头像上传问题点击此处
非常牛,好像脑内有一部历史地理大百科,一张历史图表,名人轶事大全和一个高速搜索引擎。真正的融会贯通!
——————————————————
我说,今天讲个古代著名的将军的故事,李广。你还记得那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么?儿子说,记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说,对。这是首唐诗,唐朝的诗人写的,秦时明月汉时关,就是说他看到的明月和城关却还是秦汉时候的,秦朝和汉朝距离唐朝的时间,就像唐朝距离我们的时间一样,大概有一千年。但是呢,战争还一直在持续,中原地区的人和北方地区的人一直在打仗。诗人想,假如当年的飞将在的话呢,就不会让敌人轻易地打过来了。这里的飞将,说的就是飞将军,也就是李广。胡马,就是北方那些人骑的战马,这句说假如当年龙城的飞将军还在的话,敌人就不敢轻易地侵略过来了。

儿子问,为什么一直在打仗呢?我说,你记得地图上有内蒙古吧,内蒙古再往北,气候不好,不适合种庄稼,只能长草。你看地图上黄黄的大部分地区都是沙漠。那住在北方的人,就不能像住在中国地区的人那样,靠种粮食生活。他们只能靠养牛羊。但是牛羊吃光了草,他们就需要换个地方,他们也不用盖房子,走到哪里就搭个帐篷,然后那个地方的草吃光了,就再换个地方。所以北方的人带着牛羊四处游荡,放牧为生,所以也叫游牧民族。

儿子说,那吃肉不也挺好么。我说,肉的产量肯定不如粮食的产量高,所以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吃不饱,那他们就需要到南方来抢粮食,南方的人就保护自己的粮食和财产,南方和北方就打起来了,这一打就打了上千年。

儿子说,游牧民族这么坏。我说,也不能说他们坏,毕竟没得吃就饿死了,他们也要生存啊。游牧民族又叫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因为他们放牧么,所以整天骑马,他们骑马的技术很高,射箭的本领也超强。所以他们和中国地区的人打仗呢,很有优势,抢完了就跑,中原人也就是中国地区的人,追他们追不上,很郁闷。后来想了个好办法,就是修了万里长城,本来各段都有城墙,后来在秦朝被秦始皇给链接在一起,大概一万里长,这下就把敌人给隔开了。

儿子问,啊,长城是打仗用的呀?我说,那你以为是干什么用的?儿子说,哦,我以为是看风景的呢。八达岭长城不就是看风景的么?我说,看风景用得着修一万里吗,山顶上最多修一点算了。你看八达岭长城修在山上,敌人如果骑着马就很难直接冲过来,守卫的人在城上防御,就容易多了。

我说,汉朝也一直在和北方的游牧民族作战,那时候我们管这个游牧民族叫匈奴。在汉文帝的时候,李广因为和匈奴作战勇敢,立了不少功,就被选到汉文帝身边。汉文帝是汉朝的一个皇帝,我们管他叫汉文帝。汉文帝说,李广没有生在适合他的时候,要是在他父亲那个年代,就是汉朝和秦朝打仗的那个年代,那肯定可以立很大的功,封很大的官。那时候封的最大的官叫封侯,就是把一个地方都分给你,全属于你自己。儿子说,啊,那别人的房子也都是你的?我说,对,只要那片地方分给你了,上面的人口,财产都是你的,比如说本溪市分给你了,那你就叫本溪侯,整个本溪都归你了。

我说,后来汉文帝死了,继承皇位的叫汉景帝,汉景帝也很重用李广,让李广镇守边疆。有一次汉景帝身边的人去前线视察,视察完军队又带着几十个人去郊外逛逛,结果碰上了三个匈奴人。这三个匈奴人射箭水平特别高,不停地进攻他们,把这几十个人射死了一多半,连皇帝派来的这个人也被射中受了伤。不过他们还是拼命逃回来,报告给了李广。李广判断,这三个人一定是匈奴的射雕手。什么是射雕手呢?就是神箭手,他们甚至可以射到天上的雕,就是一种鹰。

儿子问,雕在天上也能射到?箭能飞那么高么?不是有地球吸引力射上去就掉下来了么?我说,雕有的时候飞的稍微低一些,就容易射到了。虽然有地球吸引力,但是箭也可以向上飞一段距离,就像向天上开枪一样,虽然最后子弹回落在地面上,但是如果飞得不高,还是一样会被打下来。儿子问,那为什么射雕呢?我说因为雕有时候会吃小羊羔,雕是很凶猛的鸟,叫猛禽,就像猛兽一样,都很有攻击性,所以要射他们。总之,能射雕的人射箭水平那是相当高了,是匈奴人当中射箭最厉害的。

我说,李广立刻带了几十个人去追射雕手,很快就追上了,他让部下从两侧包围,然后自己亲自去射射雕手,也就是和射雕手对射,那就看谁的箭法更准了。当然李广的箭法更厉害,三个射雕手被他射死两个,还剩下最后一个被李广活捉了。儿子说,啊,这么厉害?我说,所以李广的射箭水平和骑马水平要比匈奴最厉害的人,还要厉害得多,才能办到这一点。不过没完,他们刚要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发现几里之外就是匈奴的大部队,而这个大部队也看见他们了。李广的部下都很害怕,李广告诉大家不要紧,反而带着大家迎着匈奴走过去。走到大概距离两里地的时候,他们停下来了,然后把马鞍从马身上卸下来坐在地上休息。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匈奴看见他们这么几十个人,怀疑后面有大部队埋伏,所以就不敢轻易进攻他们,他们越靠近,匈奴就越担心。假如他们跑,匈奴反而追了,而且离自己的城已经很远,肯定会被匈奴追上,索性就装作有后援部队一样。匈奴有个骑白马的将领不知道什么原因出列,就是离他们近了些,李广一箭把他射死,匈奴人更害怕了,谁也不敢靠近。结果到了晚上,匈奴害怕汉朝的大部队袭击他们,他们自己就先撤退了,李广带着队伍也慢慢地撤回城。

我说,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就是汉景帝的儿子,李广还在带兵打仗。儿子说,啊,他一直在打啊?我说,对,但他年纪也大了,有一次被匈奴的大部队包围,结果没跑掉,被俘虏了。李广就装作负了伤,匈奴把他放在两匹马之间的担架上,准备给他带回去。结果在路上,李广看到一个匈奴骑着一匹好马,他一下子从担架上跳出去,把那个匈奴从马上打下来,自己骑着这匹快马就跑了,后面追赶的匈奴,接近的都被他射死,这一下就把匈奴都给惊呆了。从此,匈奴人都管他叫飞将军。飞将军就是从这里来的。

我说,但是呢,毕竟他是被俘虏了,所以皇帝就不让他继续当将军了,他就成了平民老百姓。后来又打仗,又把他召回来,但是打了几十次仗,李广始终没有立特别大的功劳,可能他运气总是不好。还有一次4千人,碰上对方4万人,结果又被包围。李广命令他的儿子李敢,带着一些骑兵杀出重围,然后又从侧面杀回来,告诉大家,匈奴其实很容易被打败。然后所有人围成一个圈,背朝里,面朝外对抗匈奴大军。匈奴疯狂射箭,几乎把李广的军队全部干掉,这时候另一支汉朝的军队到了,把李广他们救了出来。

我说,有一次夜间巡逻的时候,李广看见草丛中好像有猛兽在动,可能是老虎,然后他就一箭射过去。但是毕竟太晚了,到近处看也比较危险,就没上前。到了第二天,大家发现原来草从中是一块大石头,李广的箭就射到了石头里。再射,就射不进去了。唐朝还有个诗人,专门为这件事写了首诗:林暗鸟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李广的箭法厉害吧。

我说,后来李广年纪越来越大,皇帝也不大敢用他带兵打仗了。最后又有一次汉朝准备大规模进军匈奴,李广不停的要求自己参加,皇帝就答应了。李广要求自己做前锋,军队出发是一拨一拨的,第一拨最先遇到敌人,这就是前锋。李广希望自己能够上阵杀敌。但是当时的统帅卫青,这也是一个很著名的将军,不同意,只让他负责包抄,带另外一支队伍走远路,然后和大部队会合。结果在路上的时候向导可能死了。你知道什么是向导吧?儿子问,就是导游?我说,对。儿子问,那向导怎么死的?我说,行军路上,什么都可能发生,可能死了,也可能丢了,总之没有向导了,结果大军迷路,晚到了集合地点,等李广到了的时候,战斗已经结束了。等到回家以后,皇帝派人来调查,找个记录员来问李广,为什么晚到了。李广说,我一生打了这么多仗,也没有立大功,最后反而被你这样的小官来审问。然后拔剑自刎了。儿子问,啊?自杀了?他为什么要自杀呢?我说,李广是个有骨气的人,不喜欢被人审问来审问去的,再加上觉得自己很委屈,就自杀了,古代的人好些这样的。

我说,李广死了之后,无论是认识他还是不认识他的人,都很悲痛。因为李广这个人太好了。他对待士兵特别的好,在行军驻扎的时候,如果士兵没喝水,他自己就不会先喝水,如果士兵没吃饭,他自己就不会先吃饭。打仗的时候,总是带头冲在前面,这叫身先士众。所以所有的人都敬佩他,爱戴他,喜欢他。有人评价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做一个领导别人的人,如果自己做的好,即使对别人不要求,那别人也会学习他。如果自己做不到,即使要求别人,别人也不听他的。就好像你们上学,如果老师总迟到,那同学就会经常迟到,所以你们老师从来不迟到吧?儿子说,对。我说,你是数学课代表,那你数学好,别人就会学习你。如果你数学不好,别人就会选其他人做课代表,明白吗?儿子说,嗯。

我说,但是也有人认为李广有些事情做的不好,比如李广对下属很好,就很随便,没有什么纪律要求,比如晚上也不巡逻,那这样碰上匈奴来偷袭,就很难招架。还有,因为李广射箭准,所以他就会要求一击必中,要么不射,要么就得射中,这样他就会距离敌人很近才开始射箭,带兵进攻也是这样。所以就比较危险,有一次射老虎没射死,老虎冲过来把他咬伤,所以他这种战术风险就比较大。就好像你下围棋,如果对手进攻,你不理,脱先了。如果算准了,那脱先就占到便宜了,如果没算准,不应该脱先却脱先,那就可能吃大亏了。明白了?儿子说,嗯。

我说,李广也问过自己的朋友,说我打了这么多仗,也立了不少功,甚至我手下的人都封侯了,怎么还没轮上我呢?他的朋友问,你这一生做过什么亏心事没有?李广想了想说,我做过一次最亏心的事,就是曾经有一支敌人的军队投降,大概800多人,被我全部杀掉了。他的朋友说,啊,那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了。儿子说,为什么呢?我说,杀投降的人在战争中也是不道德的,人家都放弃抵抗了,说服了,就不应该再打了。当然有的时候是假投降,也不太好分辨,不过能不杀还是不杀吧。战争的时候,的确很多事情的对错也说不清了。

我说,李广这个人,还不大会说话,就是不善于表达。但是虽然他很少说话,别人依然认为他很好,有一个成语就是形容他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就是桃子李子这些水果,桃李不言,是说桃树和李树不会说话,但是呢树下面却被人们踩出了小路。

1714 查看 19 收藏帖子 (17)

说说我的看法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新会员加入

  • 封疆大吏041010

    2014-2-26 08:06:46 使用道具

    唉,这,我老公也会讲啊。不过,不是对着孩子,是对着我。

    能了解这么多的,必定是对人文地理历史有强烈的兴趣的;
    了解后能讲出来的,文言文到白话文转换能力也不错的,有胆子不怕讲“错的”,因为他们知道讲错,也是相对的;
    能对大人讲的,如果不是圈内人士,一半认为是白痴(因为不实际嘛),一半是敬佩演讲者(因为现存社会很多都是规律);
    自然,能对孩子讲的,讲的孩子能听的懂的,,,,,,,呵呵,有时候得考虑考虑,有时候看孩子了。

    总之,能讲的前提,自己是有基础的;基础何来,还是兴趣;兴趣何来,还是要从激发开始,过度到培养的。
  • 小无双

    2014-2-26 08:17:59 使用道具

    是这样子,喜欢的并真正消化了的,就能做到通俗易懂、妙趣横生地说。
  • andyandjasmine

    2014-2-26 08:19:11 使用道具

    Thanks for sharing
  • 小虫子

    2014-2-26 08:25:24 使用道具

    要储备丰富的各类知识.大脑里有足够清晰的脉络,才能旁征博引.口若悬河.随时输出...

    名师出高徒..起点高的孩子,父母层次一定也不低..
  • candy1224

    2014-2-26 08:27:29 使用道具

    仔细阅读了。
  • 你我谁谁谁

    2014-2-26 08:31:53 使用道具

    小虫子 发表于 2014-2-26 08:25
    要储备丰富的各类知识.大脑里有足够清晰的脉络,才能旁征博引.口若悬河.随时输出...

    名师出高徒..起点高的 ...

    超羡慕旁征博引,口若悬河
  • ingrid_cgj

    2014-2-26 08:54:02 使用道具

    很浅显易懂,比历史老师那些枯燥地照书本念容易接受多了。。还有其他的人物吗?
  • 壮儿宝宝

    2014-2-26 08:56:24 使用道具

    厉害呀!仔细看看
  • cxi9910

    2014-2-26 08:56:39 使用道具

    好厉害啊。还有后续吗?
  • Lisabelly

    2014-2-26 08:57:57 使用道具

    羡慕啊~~~~~~~~~
  • douflower

    2014-2-26 09:16:09 使用道具

    受教了,自己先补补课,羡慕这样的家长
  • 花花果

    2014-2-26 11:26:58 使用道具

    是泡爸讲历史 吗~?
  • 广雅妈妈

    2014-2-26 11:33:00 使用道具

    朋友家老公也很猛,对着世界地图能讲几个钟头。
  • 听听雨声

    2014-2-26 13:47:52 使用道具

    讲得真好,有音频吗?
  • zlf5168

    2014-3-4 10:46:37 使用道具

    孩子就喜欢这样讲,才能有兴趣
  • woaiaoao

    2014-3-4 10:59:58 使用道具

    我老公也是,想当年历史地理高中是全年级前三的,可惜白瞎了,不管孩儿啊。
  • lzxmm

    2014-3-27 23:23:01 使用道具

    真好听,还有吗?
  • 南相北人

    2014-3-28 10:16:47 使用道具

    最羡慕地理历史好的了
  • 周鱼

    2014-3-28 12:05:54 使用道具

      足下又云:“汉与功臣不薄。”子为汉臣,安得不云尔乎?昔萧樊囚絷,韩彭葅醢,晁错受戮,周魏见辜。其余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而受小人之谗,并受祸败之辱,卒使怀才受谤,能不得展。彼二子之遐举,谁不为之痛心哉?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徒失贵臣之意,刭身绝域之表。此功臣义士所以负戟而长叹者也。何谓不薄哉?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