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都都妈妈08 于 2014-3-15 08:23 编辑
昨晚,儿子的积木课,依然是搭完作品后,请家长们进教室。老师先带着孩子们一起复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我儿可能是到了语言表达方面的敏感期。最近,每次这种复述时,他的声音总是最大,完全是他主导着整个场面。
其他两个孩子一个重复我儿说的话(2号妈妈的孩子),一个直接就听不到声音(1号妈妈的孩子)。
复述完之后,就是上台“演讲”的环节。
先是跟着我儿复述的那个孩子(2号妈妈的孩子)演讲,接着就是那个不出声的孩子(1号妈妈的孩子)上台,不知道怎么回事,他说话总是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他好不容易讲完了,但好像忘了一些知识点,他的妈妈不罢休地提问想让他补充,但那小孩一直想不起。老师解围地说,一会儿让他给他妈妈再讲解一遍。
终于轮到我儿上台了,他非常大方地先作了自我介绍,然后开始讲解他搭建的作品,他讲解的知识点基本全面,而且条理清楚、声音宏亮。
这个环节完了后,小朋友就可以随心所欲搭自己想搭的东西,我和另一位家长在旁边聊着天。
刚才那位妈妈(姑且称1号妈妈)就继续训着她的孩子,说,怎么上课总是不专心?怎么每次都最后一名(因为得的“星”最少)?什么时候得个第一名给她看看?
我只能开导她说:“他肯定知道,不然怎么会搭得出来呢,只是不愿意说而已。”
另一妈妈(称2号妈妈)说:“他可能只是不会说那些专业术语而已。每个孩子特点不一样,像他们都都就是属于语言方面很不错的孩子,我家孩子也不行。”
我马上说:“哎,我们今天搭建的作品就比较单调,没有你们两个搭建的丰满。”
1号妈妈继续说:“他就是不知道,他上瑞思也是,上完课回家啥子都不晓得,老师布置的作业也不会做。”
我就说了一下,“其实他现在这么小,只需要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就可以啦,不需要做作业吧。”
2号妈妈就说:“我们也是不做作业,幼儿园里隔段时间就带回来2本书,说的是已经学完了这些书。”
我就说,“我们幼儿园从来没有教材,可能是因为保密的原因吧,每周末只发给我们一周已经学习过的内容以及小孩一周的表现。”
我正好带儿子的书包,就把幼儿园发的学习内容给两位妈妈看了一下。
2号妈妈看了之后,就说:“这个私立幼儿园就是不一样,学好多东西哟!”
那个1号妈妈看之后很夸张的说:“天啦,都在学习拼音了。”
我说:“他们都大班了,是要学拼音了。”
(我还没告诉她 ,我儿2岁半上幼儿园后1个月,就学会了所有拼音的声母和韵母的读和写。她要知道了,不是要吐血呀?)
2号妈妈说:“现在我们也没有专门教认字,每晚读书的时候,指着读,孩子还是认得一些字。他们都都读书肯定自己认的字多哈。”
我说,“我们主要是小的时候,上幼儿园的路上认字牌认了很多字,后来没多大进步。”
1号妈妈说:“我也是每晚给他读书的时候,他认一些字。”
然后,1号妈妈很认真地跟我说:“但是我听一个当老师的朋友说,其实提前教孩子认字,只能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比别人有点优势,到二年级,大家都会认字了,就没优势了。”
真是搞笑得很,自己家小孩没有语言上的优势,就这样说话找心理平衡。
我也不想损她,就让她这样说好了。
我也从来没有专门教过孩子认字,他当时非要让我教,难道我不理他嗦?关键是,当时有时候忘了给他念字牌,走过了,他就会想起,非要折回去念完了才能走。
想当年,儿子每晚在床上排字卡、拼音卡、字母卡,经常弄到很晚都不睡觉,没少挨我和他爸爸的骂。
而且,中间聊天过程中,她还说:他小孩也不爱跟人打招呼。然后举例说:在单位见到她同事,让他喊,他也不喊。她就教育小孩说:“你现在不喊某某阿姨,你原来吃人家给的东西的时候呢?你原来搭人家便车的时候呢?”
(她本意可能是想表达要念人家的恩情,要知恩图报。)
结果她儿说:“妈妈,我们今天不是开了车的吗?”
哈哈,这就是她对孩子的实用主义教育。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我假装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你不该这样说的!”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才不想跟她深入交谈呢。
其实从平时他们的穿着和言语,也能感觉得出她的那种价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