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买不到几毛钱一包的平价盐了,超市里最便宜的盐也要1块5一袋!”在我国,食盐实行专营,也就是垄断经营。食盐的价格,从出厂、批发,到零售,全部属于政府定价。如今在市内各大超市,玉砂盐、低钠碘盐、贡晶盐一个比一个贵,平价盐的身影却越来越少,不少市民感叹,盐价都贵过米价了!
国家发改委网站周一发布消息,宣布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此消息在网上一经出现,便引得无数网民狂欢,改革正从各种角度被积极解读。盐价能否降下来?买盐能否像买菜一样讲价?这也是大多数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国人吃盐成本:像烧油一样居全球前列
中国一度是世界上缺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曾占到世界碘缺乏病人群的40%。为推行食盐加碘,国务院相继颁布多项条例,明确实行食盐的国家专营制度,食盐由中盐和各省盐业公司统一加碘销售,各制盐企业所产食盐必须由盐业公司统购统销。
食盐和烟草是目前我国仅剩的两个保持专营体制、按计划统购统销的行业。在食盐体系内,盐业公司是唯一的经销商,而食盐生产亦由政府特许的生产企业按计划进行,这一性质也造成了行业垄断现状。
食盐的利润究竟有多高?据国家发改委和各省物价局规定,食盐出厂价为每吨300到500元。记者查阅了2009年出台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提高食盐出厂(场)价格的通知》后发现,每吨碘盐批发价格(含税)没有超过700元的。然而在广州市内的超市货架上,500g一包的平价食盐普遍标价为1.5元左右,换算后即每吨3000元。也就是说,从出厂价到销售价,食盐的价格飙涨了6到10倍。《食盐价格管理办法》规定,食盐零售价和批发价差率应控制在20%以内,小包装成本费用利润率控制在15%以内。如今这个差价,显然不止。
这还是以最便宜的平价盐计算,广州华润万家的一位售货员告诉记者,超市内再没有比售价1.5元的广东盐业“加碘精制盐”更便宜的食盐了。而最贵的则是中盐集团进口的“荒波钙强化营养盐”,350g售价就近20元。数据统计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盐零售价格明显偏高,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中国这四个国家的人均食盐消费额与人均国民收入之比分别为:0.06、0.04、0.04、0.12。横向比较,中国人吃盐的成本,已然像烧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