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来潮讨论这个问题
源于之前和一位关系比较好的妈妈聊起对进一步的英语学习的打算
这位妈妈英语八级,口语也很好,和老外比较密切,现在也是全职妈妈
之前在我的影响下也开展了亲子英语,效果还行
我们一直都比较谈得来,但这一次有了分歧
我的观点是,中国人的英语要去到能和老外深层次交流的层度的话,一定要从小学起,而且有广泛阅读
她的观点是,只要将来孩子真的是出国发展,在有环境的情况下,多花点时间,很快就自然而然地好起来了,沟通全无问题。她还举例说,她当年工作的时候有一位老外和她很要好,经常都会讨论比较深入的话题,她不觉得有障碍。
我没有和老外有什么交流,也没出国发展过,我只是听自己国外的同学谈起,觉得国人英语总体还是差的,即便是收入高的也多是凭技术吃饭,能晋身管理层的凤毛麟角啊。英语沟通能力就是一个无形的天花板。
最后讨论没有结果,大家各自保留意见。
过后,我还在思索,究竟谁的说法对。我当然觉得自己对啊,但如何能说服对方呢?
我后来分析,觉得我们有分歧是有背景原因的。
我是理工科出身,同学当然也是理工科的多。于我们而言,英语就是一个工具,一门辅助学科,从不曾是使用主要精力对付的对象。
其实,那位妈妈说的,只要多花点时间,英语就好了,这还真不能说是错的,无论是谁,多花时间和精力在某个方面,肯定会有长足长进。问题是,谁会那么有空,别的都不用多管,专心地投入到一门语言当中呢?说句粤语就是,唔使搵食咩?(意思就是不用挣钱过日子吗?)。
但那位妈妈的背景和我完全不同,她还真是纯英语专业的,就读英语啊,其它不用管,然后,出来工作就嫁人了,经济宽裕,没两三年就直接没有工作了,还真是唔使搵食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