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人文章注明是转的外都是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早就听说大师怀特海《教育的目的》是本好书,一直也没有空来读读。今天在群里和大家聊孩子的画画,大家提到了怀特海的“浪漫-精准-综合”这一理论,我上网查来学习一下。由此联想到了英语学习。有些地方我的理解可能不到位,请大家谅解。
先来大致了解一下怀特海的这一理论吧。怀特海认为,智力的节奏主要有浪漫阶段、精确阶段和综合运用阶段,浪漫阶段是开始领悟的阶段”,也应该是儿童开始体验世界、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儿童能体验到一种兴奋,因为他(她)“从接触单纯的事实,到开始认识事实间未经探索的关系的重要意义,这种转变会引起某种兴奋,而浪漫的情感本质上就属于这样一种兴奋”。第二个阶段是精确阶段,也就是我们传统教育中唯一的学习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要使学生一点一点地接受一种特定的分析事实的方法”。也就是要掌握科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学会系统地阐述精确性。第三阶段是综合运用。其实,这里相当于重新回到浪漫阶段了。所以我们可以说,“综合运用阶段是摆脱知识细节而积极运用原理的阶段”,是“脱离那种被训练的比较被动的状态,进入主动应用知识的自由状态” 当然这个阶段不是单向的,而应该是长期循环的,因为这样才能持续促进人生发展。
“浪漫——精确——综合”,关注大脑最初具有的活跃纷乱的思想,引起思维的兴奋;然后,按照有条理的顺序进行深入的事实分析;最后,综合各种思考,形成最后思想认识。
怀特海认为,人的智力发展由浪漫、精确与综合三个阶段在不同时期的循环而构成了节奏性特点,这种循环不是机械旋转、线性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和阶梯式攀登。根据这种特点,教育理应因序而教。怀特海教育节奏思想的深厚理论基础就是其过程哲学,这一思想认为世界是一个过程性的存在,而现实事态生成的三个阶段是反应、补充和满足。
没有浪漫期,直接进入精准期,会有潜在的问题的。直接就上培训班,直接就学语法,背单词,都是直接进入精准期。考试也是精准,素质才是浪漫。没有浪漫期的铺垫,精准就越来越不准,或是越来越走不下去。中国学校教育没有浪漫,家长先要家里补上。
今天贴了一张别的孩子从培训班画回来的画,引发了大家对孩子画画的计论。我对画画的认识,基本也和怀特海的理论相合。画画的浪漫期,就是涂鸭期,就是培养兴趣,熏陶为主。我手画我心,就行了。画的画有一定故事在里面,保护想象力。精准期就是报班学习一些专业的技巧,临摹等,就是要画什么象什么。综合期就是自由的想象了,按自己的风格,兴趣来画了。所以孩子很小就报培训班,我是不赞同的。一般的老师都不太懂的如何引导。反而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禁固了孩子的思维。看上画还行,自己想象是画不出来的。好多幼儿画画的培训班也只是迎合大人的心理,从大人的角度来看好不好的。关于画画这里就不多说了。
就学英语,幼儿学英语,就应该是在浪漫期。或许到了中学,才是精准期。而综合期,可能大多数的哑巴方式培养的孩子,是达不到这个高度的。
浪漫期,是不怎么系统地学语法的。也不会系统地背单词来扩充词汇量。这些都是精准期干的事。综合期就是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地步了,更多地是语感在起作用了,说话根本不会过多去想语法,自由地表达思想了。
学语言也有一个试错期,孩子自言自语,遇到类似场景就自言自语,不断地试错,纠正。绝对不要过多纠正,那样会打击积极性,兴趣为主。试错期,整体记忆期,看动画,唱歌等,凭兴趣来,都是浪漫;学语法,做题,应试,就是精准期了。象咱们语文的语法初中才学的吧。
再有纠错也有个方法方式,如果是,你错了,应是这样,这就是精准的方法在纠错。而另一个人,不说她错了,而是把正确的重复一下,可能就是浪漫纠正的方法了.
学英语也有个模糊,词块,到精准的过程,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理解.不一定非要逐字逐句地去翻译,精确到每个单词.理解每个词要放到语境中去理解,去意会,而并不非要和汉语一对一,那么精准.要抓大放小.
学英语,在玩中学,更多地从给孩子营造迷你的英语环境来达到习得的目的,才是最佳状态。孩子的兴趣会越来越浓的。多让孩子在浪漫期待几年吧。不要急于求成。不要逼孩子学习,要和孩子斗智斗勇.少用强势来压制孩子,少用枯燥的,不科学的方法.少用逼迫式的方式来学习.不要急功近利.
语文学习也是这样。小学低年级主要强调的是大量阅读,这就是浪漫期。多做好积累。
学数学也是如此,只关注加减乘除的运算,而不注重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是错误的
在浪漫期也可以有精准,在精准期也可以有浪漫,主要是看主色调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