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缤纷果粒橙 于 2014-5-20 16:19 编辑
我的孩子三岁四个月,是个男孩儿。从小我全职带大,家里有奶奶帮忙做饭洗衣。
从三月初进幼儿园,算来已经快三个月了,本来看似渐入佳境的状况,因为一个小咳嗽四天没上幼儿园,问题立马全部浮现出来。主要表现在每天早上上学前的那段时间,吃饭问题和情绪,每天都要就吃什么和我纠结很长时间,我做的都不是他要吃的,每次都用看电视,或者玩玩具转移的注意力才吃得下去。每天从出门的那一刻就开始跟我讲放学的时候要我带什么水果和什么玩具给他,反反复复强调我不要忘记了。到了幼儿园分离的那一刻是他情绪最激烈的时候,一些要求要反复做,比如握手,拥抱,亲吻脸颊,说再见,说妈妈,我爱你;还说你也要说。放学了一定要第一个来接。最后转身和老师离开的时候经常是崩溃的大哭,不过老师说只会哭一会儿,哭一会儿情绪就好了。放学后倒不会纠结是不是第一个去接,因为那时候一般情况他会玩的很开心,看到我去接也很开心。但会问起我带了什么水果,什么玩具,如果没有按要求又是一阵大闹。按老师的说法在幼儿园的情绪主要是吃饭问题引发出来的,从三个老师不同时期描述孩子在幼儿园的异常表现有:1、每天吃饭之前常常说他不吃,或者以哪些是他不吃的为由大哭,直到老师说不吃算了,或者将他不吃的夹出来才能平息风波。2、老师讲故事或做游戏时本来好好的,可是听到故事有妈妈爸爸奶奶和我家里一样的成员时,会突然哭起来,说她想妈妈或者想爸爸,奶奶了;3、户外活动时有时候也会不参与,坐在一旁,说是想妈妈了。在家也是常问我,我在幼儿园想你了,怎么办。
首先我反省一直以来在吃饭问题上我的观念本质上就是不对的。
孩子从小母乳喂养,一直到两岁三个月断奶,因为我意外怀孕和受不了孩子频繁的吃奶决定断了。断奶过程其实算是很轻松地,之前跟孩子作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编了小故事给他讲道理,整个过程哭闹现象就是在第一天出现了三次,基本上一周之后就没有要求说要吃奶。从孩子5个多月我就开始给他尝试一些食物的味道,6个月开始加入蛋黄和一些其他的食物,刚开始孩子很喜欢尝试给他的各种食物,但也就停留在尝味道这个阶段,真正吃下午的很少,不喜欢米粉,蒸鸡蛋,稀饭。我的观念可能从那时候就是有问题的,对于这种他表现出不喜欢的东西,尝试过几次后我就做得很少了,导致孩子到现在都是不吃稀的食物的,各种稀饭和糊之类的他都不吃,蒸鸡蛋大概一岁半之后还能接受,现在吃的比较多了。一岁到一岁七八个月比较恋奶,每次做的辅食吃得很少,孩子也很瘦,七八个月的时间体重增加才一公斤,但身高还是长得比较正常。这大半年其实对于我们家来说应该也算是矛盾比较多的半年,因为他奶奶的养育观念和我的不同,导致很多事情都必须我亲历亲为,我每天带着孩子买菜,给孩子做辅食,加上孩子的吃喝拉撒,我娘俩都是面黄肌瘦的,孩子的爸爸每天早出晚归的,能帮得上的其实很少,为了保证爸爸的睡眠,我们一直和爸爸分开房间睡。直到两岁之后才有一家人睡在一起。
那时候状况最差的应该是我,因为孩子的恋奶,加上他奶奶的情绪问题不太愿意好好弄吃的给我俩,但他奶奶也不是特别好强的性格,就是不太愿意按我的意思做吃的,不太愿意带孩子。他爸爸对他奶奶的做法也一直有怨言,却也没办法。虽然没有吵什么架,但家里气氛不太和谐。还有两次因为我智齿的问题,一次是在孩子没添辅食的时候,我没有吃药打针硬抗了一周,一次是添了辅食之后,吃了消炎药,那时候我下楼腿都是发颤的。因为这段时间的原因,孩子从出生八斤的小胖子成了体重落后于小区其他小朋友,一岁半的体检查血有轻微贫血,头发也是有些希黄,所有的声音就是断奶断奶,包括我爸妈,看到我瘦到有史以来体重最轻的样子,每次回娘家都要絮絮叨叨很久。好在孩子身体一直很好,直到现在三岁多了,从来没有因为生病打过针。我那时候最喜欢上的论坛就是母乳大本营,在那里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妈妈们,他爸爸也是一直支持我母乳的。
从那时起在体重上我逐渐有了焦虑。一岁七八个月之后孩子吃辅食现象有所好转。当妈的我开始变着花样给孩子做吃的,每天追喂孩子吃饭成了我最重要的事,说实话,那段日子每天看着孩子吃得多我的心情都要好很多,情况相反的话我的心情也会阴阴的。孩子吃饭从追喂到看电视喂,玩玩具喂……只要是能让他好好吃饭的方法,我都会没有原则的满足他,所以零食我是严格控制的。两岁半过后,孩子的运动能力和破坏能力逐渐增强,当妈的耐心也逐渐被这个小家伙消磨的经常触及底线,对孩子的态度开始生硬,大声吼叫,甚至动了手。事情一旦有了开头就会发展成为经常。孩子三岁左右,我和孩子的情况基本上是遇到事情,我会先慢慢说,孩子一旦不接受我就会心情变糟,不理他,孩子再闹我就开始用生硬的语气跟他赌气说话,接着闹,我就开始吼他,甚至打他几下,然后就是他哭,我平息自己的情绪,再去哄他,哄得他不哭了之后就是一番说教,孩子点头说是,保证下次不这样。等到下次遇到事情,这个过程重复重复再重复。我自己是学教育的,现在坐在这里边回忆边写这些的时候,我已经是很清楚问题在哪,对待孩子的发脾气和提出不合理要求时,我应该怎么做。可是我却不敢保证下午我的孩子回来,我能够接纳他发脾气,给时间他处理自己的情绪,能够温柔又坚定的拒绝他不合理的要求。我不能保证,或者说今天做到了,明天或者后天,以后……我还是无法做到。
对这件事我有些无力。
我们上的是一个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的混龄班幼儿园。老师素质在我看来还是不错的,但因为规模小,条件有限,在管理上和课程上还是很欠缺。自从上幼儿园的那天开始,孩子就表现出不愿意和我分离的情绪,刚开始的一周我把孩子的表现和自己的心理过程都记录得很详细,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我后面的几篇日志。上学后一个月之内他可能因为新环境,一些不太好的情绪表现的也没有那么强烈和频繁。老师也在观察中。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分离焦虑是每个家长和孩子要面对的问题,孩子断奶的表现让我抱着一丝期待,期待他或许能象断奶一样带给我惊喜。可马上三个月了,根据我的观察和老师今天和我的谈话我觉得孩子的问题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能解决的问题。我和老师的谈话从孩子最近有些咳嗽说开来。上周有些咳嗽,周二休息了一天,周三有所好转,我怕午睡会因为出汗和老师太忙无暇顾及,中午接回来。 周四周五家周末两天逐渐好转,周一上学时跟班上年轻的副班老师交代之后,下午回来咳嗽还是加重了,昨晚上一直咳嗽,今天早上又是因为吃饭时不让他看硬盘里的相片闹情绪。吃完药送到幼儿园,我和他们的主班老师聊了孩子的情况,老师说昨天是因为他不愿意脱掉外套睡觉,老师说睡觉时应该脱掉外套,他立马就哭了,老师当时就没有强迫,可能后来也没有给脱掉。老师说孩子一直都是这样,情绪来的很强烈,很多时候他其实是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怎么做,一旦他不想那么做别人一旦要求,他立马情绪就上来了。表现得最强烈的就是在吃饭问题上,每天吃饭问题都纠结着他,很挑食。老师问我们在家,孩子吃饭是不是经常追着喂,生怕没吃饱。我无奈又不好意思的向老师承认我就是他说的那种家长。老师说在幼儿园经常是中午不吃饭,可能我们早上在家吃的太饱不饿的原因。到了下午老师觉得应该是饿了,有时候能好好吃。(一个月以前我点开孩子幼儿园的微博,看到孩子自己吃饭的小摸样,感动了一把,要知道我们在家从来没有让他自己吃过一顿完整的饭。)有时候明明很想吃,可是还是不吃,要老师好好的劝说几次,你先尝尝好不好吃,先尝一点,可能确实饿了就吃了。可是有时候确实很饿还是坚决不吃,因为没有了我们平时在家的看电视啊,玩玩具啊这些东西作媒介他没有办法自己吃。并且,经常会因为要吃饭了,来了情绪,不等老师说要开饭了,他就已经在那里嘀咕他不想吃饭,可能自己心里知道应该好好吃饭。(我也经常跟他说在幼儿园要吃饭)一旦老师说让他吃一点,情绪立马到了极点,已经哭了。写到这里,我理了一下,幼儿园加上两个加点,除去早餐,有四餐。也就是说我的孩子每天要面对四次来自于吃东西带来的沉重情绪,如果再加上与小朋友相处或者其他有些无法解决的事情……,难怪你不喜欢上幼儿园。写到这,我心情很差,深深地自责在吃饭问题上给孩子带来了这么多的困扰。
我反省在家吃饭的状态:自从一岁七八个月吃饭好转的后,那时我也刚好接受一个学习外语的理念,每天都会分时间段给孩子看的从网上下的英语视频。刚开始是十几分钟都后来孩子能坚持看个半个小时,刚好一顿饭我可以喂完,在我看来吃饭学习两不误,省事很多。看电视吃饭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孩子不会关注吃的什么,平时不太喜欢吃的菜都可以吃下去,那段时间胃口也特别好,比起小区里的其他同龄孩子,那个量还要多些。小小身体也渐渐有了肉感。就这样看电视吃饭成为了一种习惯。小区里面有时候有些家长说他家孩子在家吃饭问题上是自由的的时候,我还重申我的观念:孩子吃饭一定要督促紧,身体比习惯重要。毕竟是生长黄金时期,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严重谴责自己啊!我也不知道这些观念是怎么进入到我这个有现代育儿观念,还是学教育的妈妈大脑里的。谁能说孩子的情绪问题如果不处理好影响可远比身体大的多呢?况且我的孩子身体一直都还不错,只是瘦点。
和老师一起交流了差不多上十分钟,让我了解了我一直想了解的问题。(孩子上幼儿园差不多三个月了,每天都是早上送到门口,怕孩子不让走冲冲离开,去接的时候家长多也难得跟老师交流深入,其实我更想亲自看看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表现)。
从孩子呱呱落地那时起,我就积极的学习各种新的育儿理念,学习以前没有做过的很多事情,比如我不是一个会收拾的人,可孩子的各种玩具和衣物我都打理得整整齐齐,摆放在固定的位置;和孩子交流时我也总是用礼貌的语言,请,谢谢,可以吗……经常挂嘴边;从小就跟着我每天各种户外活动和体验各种事物;观察孩子好奇的东西,积极的给他讲解。就像老师说的孩子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和强烈的秩序感。在我看来,孩子优点也不少,让周围人都能感受到的就是礼貌,走到哪里总是能听到小家伙“爷爷好!”“奶奶好!”“再见!”“谢谢!”声音还挺大,在外需要与人询问和交流绝不胆怯。运动能力比较强,从小坐、爬、站、走都比同龄的孩子稍稍早点,现在更是各种车,球兴趣也很浓。喜欢各种手工制作。语言也发展得不错,说话不算早,一岁八个月说句子,但表达得很清晰,理解语言很好,经常用很多的形容词,像可是,虽然,这类的副词用的很到位。学东西也还快,每天都有固定的阅读习惯,中文英文都有,也能听懂一些英文故事,能说一些简单的英文对话,数学方面到如今二十以内的数量没问题,十以内的加减可以做得出来。我们属于天生牙不好的孩子,刷牙习惯和漱口习惯也培养的挺不错。
然而,我一直都知道我和孩子之间的这种相处模式(文中红字部分)一定会给孩子带来问题。就像老师今天说的,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长。孩子问题的表现主要是来自于我这个当妈。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吃饭问题以及吃饭问题带来的情绪和习惯。然而该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简单的完全放手吗?不去过问他吃多少?吃没吃?放开了吃饭问题他在这方面的情绪问题就能解决吗?
真正让我忧心的是,我觉得吃饭问题只是情绪问题的一个表现,真正的导致情绪问题到底是什么我还不太确定,但最起码从今天开始我对待他的那种态度肯定是要有所改善的,(我又在暗自发誓改变自己,这样的事情无数次看到孩子的泪眼时无数次的做过)但是我自己又不能保证在以后的日子能够让自己彻底改变。哎,比较凌乱!!
说白了就是,我知道孩子的问题都是因为我的情绪问题,而我的问题我无法解决。请大家来帮帮我吧!!或者指引一个方向让我去改变自己。
今天花了整整一天坐在电脑前敲这些字,全职带孩子的三年多来,有很多的感概,也有些无助,对于自己和儿子现在的这种状况我很着急,不知道自己分析的对不对,热切希望有经验的爸爸妈妈们提出你们的看法和我接下来对待孩子的吃饭问题、情绪问题应该如何去做。更重要的是我该怎样面处理好自己的情绪。